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舉一反三」意為「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
我們許多教師在教學中經常使用「舉一反三」,目的是為了使學生觸類旁通,更容易理解教師所講授的知識。例如,在講到「by bike」時,自然會列舉同類的其他例子:by bus ,by plane, by boat…;在講到play football時,教師會同時列舉play basketball, play volleyball,play tennis…;在講到play the piano時,教師會適時引入短語play the violin, play the guitar….
「舉一反三」也可以說是對知識的擴展。適度對知識的擴展是有必要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的網絡,便於學生鞏固基礎知識,以形成運用語言能力。但是,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只是使用「舉一反三」,還要「舉三反一」。
「舉三反一」的意思是從若干事情(特別是同類事情)歸納出這類事情的共性,是歸因,揭示複雜現象背後的本質。在教學中合理運用「舉三反一」,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舉例來說,教師在列舉了介詞短語:by bike, by bus ,by plane, by boat之後,可以把這些短語的特點歸納如下,這一步是給學生做出「舉三反一」的示範,為隨後的訓練做好鋪墊:
(1)這些短語都有一個共同的介詞「by」;
(2)短語後的名詞均是交通工具名詞;
(3)短語後的名詞前的冠詞均沒有冠詞。
教師在示範之後,可以讓學生歸納下列短語有哪些共同的特徵:play football,play basketball, play volleyball,play tennis;play the piano,play the violin, play the guitar。
以上是幾個比較淺顯的例子,適合初中生理解。下面讓我們來稍微複雜一些的例子。教師在黑板上板書3個含有賓語從句的句子,先讓學生觀察,然後請他們說出這3個賓語從句的異同點:
(1) He said that he had been to London a couple of times.(他說他去過倫敦幾次。)
(2) You must have noted that in the above I have talked about only what your chief reading matter should be.(你一定已經注意到我在上文講的只是關於你的主要讀物該是什麼。)
(3) And I think that it is partly because they do not read aloud that man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cannot read poetry.(而且我認為許多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不能讀懂詩歌,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他們不朗讀。)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分組討論,運用「舉三反一」概括出上述3個賓語從句的特點:
(1) 上述3個賓語從句的主句均有一個作謂語的及物動詞;
(2) 上述3個句子的主從句的時態一致:第一句的主句是「一般過去式」,從句時態是「過去完成時」;
(3) 第一句的句子結構相對簡單,主句加從句;但第二,第三句的句子結構相對複雜:第二句的賓語從句中包含了一個賓語從句「what your chief reading matter should be.」第三句的賓語從句中包含了一個強調結構「it is…that…」
以下是一個用「舉三反一」教「情態動詞」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英語中的情態動詞是語法學習的難點,難就難在情態動詞有不同的詞義和用法,因此容易產生易混點和易錯點。如果我們採取以上圖表加連線的方式,再輔以例句,把情態動詞的用法進行歸納、總結,指明難點交叉在何處,學生會感到形象、直觀容易理解,這個難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我們循著箭頭所指,容易得出結論「can」「may」「must」都可以表示「可能性」,但是,教師需要指出「must」表示的「可能性」要更大;「can」和「may」都可以表示「允許」,「must」不能夠表示「允許」。這時,教師如果再補充例句,學生會掌握得更牢。例如:
can
表示「能力」:I can swim now.(=I am able to swim now.)
表示「允許」:You can go now.(=You are allowed to go.)
表示「可能性」(通常用來詢問某事是否可能):
Can this really be true ?(=Is it possible this is true?)
may
表示「允許」(用於客氣地詢問是否可以做某事):
May I speak to you for a moment in private, please ?
2.表示「可能性」:I may be late so start without me.
must
表示「可能性」(可能性很大):
Sam must be nearly 90 years old now.
He must be drunk to say that (他一定是喝醉了才那樣說的。)
2.表示「必須」:
All passengers must wear seat belt.
註:「mustn’t」表示「禁止」(做某事)。例如:
You mustn’t tell Jerry what I』ve bought,(不準你告訴傑裡我買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