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患得患失,卻又控制不住自己 | 女性為何比男性更容易焦慮

2020-12-22 知我心理學

KY作者 / 影子

編輯 / KY主創們

你或者你身邊的女性是否有過以下情況?

在職場中經常害怕犯錯,既想要證明自己、又覺得自己可能「真的不行」,而這樣的想法可能又讓你進一步犯更多的錯。在親密關係中,常常感到患得患失,沒有安全感,總是擔憂情感中負面信號的出現,比如「他這麼做是不是因為不夠愛我?」甚至「我是不是遇到了渣男?」在面對家庭時,常常擔憂自己無法兼顧「家庭」與「事業」,擔心自己無法滿足「完美妻子」「完美母親」的形象。在面向自我時,經常擔心自己不夠好,比如覺得自己身材不夠好,對自己的長相與身材「缺陷」了如指掌;容易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芻思考(以負面態度解讀過往)等。

……

如果你有以上的這些表現,那麼你需要注意,這些可能是由於你的焦慮導致的。

後臺經常有粉絲給我們留言說:「作為女孩子,我感覺從小到大的人生都被焦慮支配,小時候出去玩被父母教育女孩子不要瘋跑會焦慮,讀書的時候總被暗示數理化一定學不過男孩子也令我焦慮,等到了適婚適孕年齡,感到焦慮的時刻就更多了……」

似乎女孩子們相比之下總是更加容易焦慮,這是真的嗎?我們能如何更好地應對這些焦慮?

我們曾經討論過很多次焦慮,如今被稱為「時代病」的焦慮,與我們所處時代充斥的不確定感息息相關,相比父母那一輩,我們的生活面臨了更多的選擇與未知,身處其中我們感受到的並不是更多自由,往往是一種消極的無窮無盡感。如教授O』Conner(2017)所說,焦慮正是滋生於這「現實與可能」、「當下與未來」之間的不確定。

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感受過焦慮,不過,不同的人對於焦慮的體驗卻是十分不同的。

有些人感受到的焦慮,是身體上的不適(WHO, 2009; Testa, et al., 2013),比如頭暈、眩暈等神經症狀,或是胃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的症狀,心跳加速、心悸等心臟不適等。還有些人感受到的焦慮則更多是精神上的,比如坐立難安、易被惹怒、總是陷入在不健康的懷舊之中、注意力無法集中等(Smith, 2008)。

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能聽到更多的女性抱怨/描述自己關於焦慮的體驗,那麼,女性真的更容易體驗到焦慮嗎?諸多研究數據顯示,答案或許是肯定的。

2016年,美國焦慮和抑鬱協會(Anxiety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ADDA)顯示,在全球範圍內,女性被診斷為焦慮症的可能性是男性的兩倍。2011年英國一項關於廣泛性焦慮(GAD)的研究顯示,女性相比男性更易感到焦慮,女性有更多焦慮不安的想法,包括對健康的焦慮、對形體的焦慮、對社交的焦慮等,「她們更相信很多擔憂是自己無法控制的,同時她們也認為擔憂、焦慮是需要避免的。」此外,多項對美國、巴西、歐洲等國的研究顯示,在社交焦慮障礙患者中,女性患病率均顯著高於男性 (Sun& Wang,2015)。

1. 生理原因

多項研究都顯示男女的大腦對壓力的反應可能有所不同,而最新的一項關於壓力反應的研究為此提供了新的證據,研究者Valentino 博士表示,實驗證明相比於雄性小鼠,雌性小鼠的大腦對於促皮質素釋放因子(Corticotropin Releasing Factor, or CRF)要敏感得多,CRF影響著大腦中的去甲腎上腺素系統,「它會在遇到壓力時激活,讓人有喚起(arousal)、警惕的感覺。」

除此之外,荷爾蒙的男女差異也是女性更易感到焦慮的原因。一些研究表明焦慮與激素孕酮有關。對於經期前感到煩躁不安的女性來說,孕激素的增加改變了大腦中抑制焦慮的受體功能的正常發揮(Zukerman,2011)。對於產後女性來說,孩子出生後體內荷爾蒙的劇烈變化也可能是焦慮的根源。

但,生理差異還不是男女焦慮水平差異的全部原因,社會文化環境與家庭教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 社會環境原因

a. 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們普遍接受的對一個群體的固定印象與偏見」,社會中存在著四類對女性和男性的刻板印象(Planned Parenthood, 2007):

性格特質。例如認為女性應該是溫柔的、情緒化的,而男性是堅強而有侵略性的。家庭行為。例如認為女性應該照顧孩子、承擔家務,而男性則應該賺錢和做家庭中的修理工作。職業。例如認為女性適合擔任「照顧者」的角色,如教師護士等等。而男性適合做領導人的工作。外表。例如認為女性應該苗條且有線條。而男性應該長得比女性高、有肌肉等等。

這些社會中的刻板印象對女性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人們秉持著刻板印象對身邊的女性進行「理所當然的要求」,往往成為了女性的一種焦慮源(其中不僅有他人,也有很多女性自己會用刻板印象來要求自己)。

比如,在我們曾經一篇關於女性職場焦慮的訪談中,幾位女性受訪者都表示在備孕、懷孕與養育孩子的階段,擔心自己無法同時兼顧事業與家庭,感到十分焦慮。如今社會對於女性在職場上的要求已經和男性幾乎平等,但與此同時,家庭的責任還是會更多地壓在女性身上。此外,好事業對於女性在社會評價中的影響也不像男性那樣正面,反而極其微妙,比如「事業女強人啊,那她家庭一定很不幸福吧」,我們依舊能聽到很多類似這樣的評價。

b. 性別歧視給女性帶來更多壓力

除了刻板印象,社會生活中的性別歧視也為女性的生活帶來更多壓力與不確定性。

上世紀90年代,喬安妮·凱薩琳·羅琳為了能夠讓手稿得以出版,答應了出版社將名字改得更「男性化」的要求,J.K.羅琳與《哈利波特》系列才得以家喻戶曉。直到今天,高校招生與職場招聘中歧視女性的案例依舊屢見不鮮。

值得一提的是,職場歧視的情況並不隨著女性的學歷變化而有所不同。2016年The Wall Street Journal對美國446類職業的收入情況進行調查後發現,很多職場女性精英的平均收入遠低於她們的男同行,高學歷女性的情況尤其嚴重。

而這些歧視性的政策、事件甚至「潛規則」成為了女性成長道路上的障礙,也讓女性不得不面對更多(潛在的)壓力,產生更多擔憂、焦慮的想法。

c. 文化偶像等社會影響

比起那些真正獨立自信的女性偶像形象,如今更多的文化偶像依舊是符合傳統社會性別刻板印象、甚至是「物化女性」的。比如媒體中大量身材姣好的女性偶像,倡導「男人出軌是因為女人不夠美/賢惠/會忍耐」的文化名人等等,影響著很多女性對自己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而這樣的要求一旦在日常生活中難以實現,就會成為很多女性心中「現實與理想」的衝突,擔憂起「達不到要求會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

3. 家庭教育的影響

在家庭中,父母傾向於教導女孩子「世界是可怕的、充滿危險的」,比如在孩子們想要玩耍時,父母會更加鼓勵男孩自由地探索,而會對女孩叮囑要「注意安全」。

此外,孩子很小時,家長就傾向於低估女孩的能力,認為女孩更需要被幫助和保護。研究顯示,和男嬰相處時,母親會更多時間看男嬰獨自玩耍,而和女嬰相處時,母親則會花更多時間擁抱女嬰。

這種教養模式對女孩成年後應對壓力的機制有著重要影響,成年後的她們更加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壓力,漸漸產生一種「世界很危險,我沒有能力應對它」的感受,變得更加自我懷疑和焦慮(Romm, 2017; Sandberg, 2013)。

與此同時,也有很多女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聽話、溫柔、順從,成長過程中內心真正的需求被長期壓抑,也更容易讓她們在成年後產生內心與現實的衝突,陷入焦慮不安。

1. 試著給焦慮打上正確的標籤,

找到自己的真實想法

在你有焦慮想法(anxiety thoughts)的時候,先給你的想法分類、打上標籤。

你需要區分,這個想法究竟是社會強加給自己/女性身份的,還是發自你的內心。比如作為一個「大齡未婚女青年」,或許你覺得晚婚是你自己的個人選擇,卻在周圍逼婚、歧視的聲音中,為自己沒有結婚對象而感到異常焦慮,此時你需要平靜下來去區分,你所真正擔憂的到底是什麼?急著尋找結婚對象是外部強加給自己的,還是自己真實的想法?

不要讓自己和自己的想法綁定。把你的想法看成許多經過你大腦的數據,它會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響,我們應該有選擇地去相信自己的想法。這樣的過程能夠幫助你避免被想法本身困住,而讓你對「我在做什麼」、以及「我為什麼會有這些想法」的過程更有覺知。從而你也許可以意識到,是不是有其他更客觀平和的方式來看待現在的處境。

2. 允許自己擁有焦慮的時刻

在感到焦慮的時候,不要立刻簡單粗暴地對自己說「不要再焦慮、不要去想了」,而是把焦慮的事情寫下來,列成清單(Smith et al., 2016)。在寫的時候,不要去評判你的念頭,而是單純地記錄,並告訴自己:先不忙著焦慮,回頭再看這個單子。這個做法的好處是它打斷了你沉浸在焦慮中的狀態,同時也沒有一味地壓抑自己的焦慮,而是進行適當的表達。

此外,你也可以有一個記錄平和心情的清單,寫下那些讓你感覺很安心很平靜的事情,在回顧不同清單/日記時,告訴自己不同的情緒都有它的緣由與作用,要允許自己有這些不同的時刻。

3. 找到重要同伴,尤其是真正的女性role model

在隨處可見性別刻板的社會中,女性尤其需要構建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選擇合適的人留在身邊,而不是那些支持性別歧視,一味按照刻板印象來要求女性的人。

而對於女性的成長道路來說,一位真正獨立、自信的女性榜樣(role model)則顯得尤為重要。偶像/榜樣給人帶來的信念感,會幫助女性更加堅定自己的道路,相信自己的力量,從而不受過多的外界壓力的影響。

最後,我們也想呼籲:請每一個個體,家庭、學校、企業,乃至整個社會,抱持一種更開放的態度,共同為更多女性榜樣的誕生創造更友善的客觀條件。這樣,更多的女性才有更大的力量去對抗焦慮感,去實現更大的自我與社會價值。

Reference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sociation ofAmerica(2016). Anxiety, Depression, and Co-Occurring Disorders in Women.

Bahrami, F., & Yousefi, N. (2011).Females are more anxious than males: a metacognitive perspective. Iranian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5(2), 83.

Bangasser,D. A., Curtis, A., Reyes, B. A.,Bethea, T. T., Parastatidis, I., Ischiropoulos, H., ... & Valentino, R. J.(2010). Sex differences in 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 receptor signalingand trafficking: potential role in female vulnerability to stress-relatedpsychopathology. Molecular psychiatry, 15(9), 896.

O』Connor, P. (2017). Anxiety is a part of humannature. Psychology Today.

Planned Parenthood. (2007). What are genderroles and stereotypes? Planned Parenthood.

Romm, C. (2017). Why Does Being a Woman PutYou at Greater Risk of Having Anxiety? Science of Us.

Sandberg, S. (2013). Lean in: Women, work, andthe will to lead. Random House.

Smith, M., Segal, M., & Segal, J.(2016). How to stop worry. Helpguide, collaborate with Harvard HealthPublication.

Sun, Y., & Wang, W. (2015). Analysis ofSex Dimorphism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16). What’s YourPay Gap?

WHO (2009).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MentalDisorders in Primary Health Care.

Zukerman(2011). Why women get anxious atthat 『time of the month』. NewScientist

相關焦點

  • 女性比男性免疫力高,為何卻更容易生病?
    生活中大家都認為女性更為柔弱,而男性更加強壯,但實際上女性的免疫力天生就比男性高。 因為,女性的雌激素較高,對免疫力具有促進作用,而男性雄激素偏高,則會抑制身體的免疫功能,另外,由於男女染色體不同,以及男性經常抽菸、喝酒的不良生活習慣,也是男性比女性免疫力低的決定性因素。
  • 為何越來越多的女性不想結婚生小孩?比起生孩子讓自己活好更重要
    知乎有好幾個高贊的帖子,都是在討論為何當今的女性越來越不想結婚,越來越不想生孩子。不同女性回答的內容和焦慮的點不一樣大致看了一下有如下幾點:1、自己都混不好,怎麼有心情結婚。5、不想成為媽媽一樣的女人,犧牲自己事業回歸家庭,然後遇見不負責的爸爸,因為錢忍著我高考以後就離婚。6、婚姻不再是生活的必須,一個人不好?當男人還在聲色俱下的討論,現在的男生不主動追女孩子了,其實現在的女性很多是真的不想結婚生孩子,如果不是父母逼婚催婚,想結婚的女孩子真少了。不管你怎麼看大齡未婚女性,以後只會越來越多。畢竟單身需要資本和資格的。
  • 為何便秘的人群當中,女性要高於男性?如何緩解便秘?
    但是你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情況,那就是在出現便秘的人群當中,女性朋友要遠遠高於男性朋友,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為何便秘的人群當中,女性要高於男性?據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女性便秘的患病率要遠遠高於男性,這是因為女性朋友的雌激素會降低結腸傳輸速率,如果雌激素分泌發生紊亂的話,就會影響到結腸傳輸可能就會加重便秘的情況。
  • 控制不住的焦慮
    聊聊焦慮焦慮是自然界的饋贈,適度的焦慮能是我們的工作效率更高,生活節奏更緊湊。而過份的焦慮,卻使我們無法生活,痛苦不堪……有位來訪給我敘述了他的故事,她是名職業室內設計師,在業界她的設計水平一流,口碑較好,也很享受每天的忙碌工作。
  • 女性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高是男性的3倍?為何甲狀腺癌偏愛女性?
    以前人們很少會關注到甲狀腺癌,而如今它已經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並且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重女輕男」,女性患甲狀腺癌的風險是男性的三倍,為何這種癌症如此「偏愛」女性?讓我帶著大家一起來尋找答案。甲狀腺癌患者中為何女多男少?
  •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痴呆,「兇手」原來是它
    本文提要:更年期後女性更容易得阿爾茨海默病,和雌激素有關要預防痴呆,從兒童時期就要多讀書老藥新用治療Dravet症候群駐大腦前線特工我發現:更年期後女性更容易得阿爾茨海默病,和雌激素有關對於高齡老人來說,女性比男性更易罹患阿爾茨海默病
  • 丁真走紅後,男性也感受到了容貌焦慮
    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的第一集《魔鏡》紀錄片中,趙薇、齊溪就女性容貌焦慮的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經歷與見解,一度引起了廣大女性的討論。從古至今,女性都面臨著很大的容貌壓力,在同一情境下,女性的顏值往往比男性顏值更容易受到關注和討論。例如在工作崗位中,人們先天就會對女性的形象,提出一些高於男性的期待和要求。
  • 我不想變下流——性焦慮
    她臉上的焦慮更甚於第一次。「醫生,我又出現了新問題,這幾天我總是控制不住去看男生的下體。上周體育課,年輕的男體育老師穿著緊身體操服教我們健美操,我一下注意到他的下體,當時臉就紅了。從那天開始,遇到每個男生我都忍不住偷看,其實我不是想看,而是擔心一看到他們那樣就會引發我痛苦的聯想。放學回家路上,連小孩老人我都會忍不住偷看,老天為何要懲罰我呀,我實在不想這樣呀。」小文痛苦地哭起來。
  • 為何離異女性比離異男性更容易受到歧視?
    我們這個社會,對高齡女性和離異女性向來不大友好。很多男人絕不會把「單親媽媽在婚戀市場上低人一等」這種話說出來,但心裡卻是實打實這麼想的。為了展示自己尊重女性、倡導男女平等的形象,很多男性不會明說自己「不會找年齡偏大的單親媽媽為妻」,但行動上一定要這麼選擇的。
  • 為什麼男性扛不住「分娩陣痛」,女性卻能?原來是天生優勢沒法比
    然後,在商場看到有「分娩陣痛體驗」的活動,朋友就調侃老公:「你不是一直說我天天把生孩子受的疼掛在嘴邊嗎?還說我怕疼是矯情,那你去試試。」老公也不甘示弱,試試就試試,可結果在陣痛達到五級的時候,就疼得面目扭曲直喊「停」。
  • 如今為什么女性更易患上抑鬱症?
    她說:看著電腦裡成堆的文件夾,我總是默默地流淚,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直在想生活為什麼這麼苦,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為什麼這麼淡薄,為什麼我要活著……?每天拖著疲憊的身心回到家,我什麼事也不想做,我的食慾明顯下降了,我好想一走了之,甚至結束生命……很多患者提過一個問題:「醫生,我們經常看到,女性更容易患抑鬱症,這是為什麼呢?」
  • 如何擺脫焦慮,找回從容的自己
    周圍人群中,約每100人中就會有6個人可能患有焦慮症,女性患病率要高於男性,大概是男性的9倍。 你是不是會突然的沒有緣由的不開心了?是不是總是會有那麼一段時間不想說話,就想一個人關起門靜靜?是不是偶爾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做什麼都不成功,可是年紀卻抓著你不鬆手......
  • 為什么女性跳躍時,比男性更容易發生ACL韌帶撕裂?如何解決?
    同男性相比,女性在運動過程中膝蓋受傷的風險更高。這些損傷中,最嚴重的是ACL撕裂,也就是前交叉韌帶撕裂。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女性朋友該如何保護膝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損傷ACL的原因研究人員發現,女性跳躍時更容易發生「膝蓋鎖定」的情況,給韌帶帶來了更多的壓力。女性跳躍著地時,膝蓋較少「屈曲」,從而更多的是僵硬落地,給了膝蓋更大的衝擊。
  • 為何中小學留不住男老師?原來是這樣,有人建議招考時向男性傾斜
    為何中小學留不住男老師?原來是這樣,有人建議招考時向男性傾斜。在安嶽實驗小學有157名教師,但只有29名男教師。作為資陽市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據他調查,由於教師性別的不平衡,中小學的男生在風格、氣概、體力等方面沒有什麼陽剛的特質,「娘娘腔」,總想拜託別人的保護,不敢冒一點風險,不想承擔責任,有事不能單獨決斷,甚至模仿女性的穿著,這些已經不是個別現象了。在社會上有著積極進取的傾向,女性認真細心,富於愛,教師的性別過於簡單化,對學生的感情認識、教育的多元化,或多或少會產生影響。
  • 為何女性比男性更容易貧血?4個原因,很多人還不清楚
    相比男性來說女性出現貧血的概率更高,而在貧血的影響下大腦重要組織需要的氧氣,血液無法及時提供,許多不良症狀會出現。貧血易發人群多有臉色蒼白、手腳冰冷、容易頭暈等現象,嚴重時還會讓重要器官功能受損。因此,要了解女性貧血的原因是什麼,通過正確的方式來調養身體,保持健康狀態。
  • 這種疾病危害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中招!
    常常有甲減患者問,「我的甲減能治好嗎?會不會影響懷孕?」「我的身體會不會受到很大傷害?」相對於男性,女性更容易患上甲減。壹甲減對人有什麼危害?1、影響生長發育甲狀腺激素可以有效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有可能影響生長發育。
  • 做噩夢的心臟病患者更容易感到抑鬱或焦慮
    來源:血管與腔內血管外科雜誌每周做噩夢的心臟病患者比沒有經常做噩夢的心臟病患者感到抑鬱或焦慮的可能性高出5倍,甚至更容易出現睡眠困難。健康專家應該詢問患者,他們是否經歷過噩夢,作為抑鬱、焦慮或睡眠障礙的警告信號。心理障礙和失眠與心臟病的發展和進展有關,令人不安的夢可能是患者需要額外預防措施的線索。研究表明,心臟病患者的抑鬱、焦慮、失眠和噩夢之間有著很強的聯繫,由於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無法確定因果關係,但可能是雙向的。換言之,抑鬱、焦慮和失眠可能導致噩夢,而噩夢可能導致抑鬱、焦慮和失眠。
  • 我真的不想吼孩子,可我控制不住我寄幾」
    經常會有媽媽給我們留言,說自己也知道吼孩子不好,而且每次吼完都特別後悔,但那個瞬間就是死活控制不住自己,該怎麼辦?  我太能理解這種感受了。說來慚愧,因為我也吼過孩子。  在我女兒2歲的時候,我就因為她不願午睡的事情秒變「咆哮媽」。
  • 同樣是抑鬱症,到底是男性患者多些,還是女性患者多?
    曾有幾次,粉絲後臺發問:「抑鬱症患者是男性多些呢?還是女性多些呢?」「不是說抑鬱症患者女性比較多嗎?為什麼我接觸到的抑鬱症患者都是男性?」「女性比較情緒化,按理應該更容易得抑鬱症吧?為什麼我遇到的都是男性抑鬱症患者?」
  • 女性抑鬱症與男性表現的不同之處,以及引發原因
    各項調查數據似乎都在證明女性的抑鬱症發病率是男性的兩倍,雖然對於這個說法的各種質疑聲不斷,但無論這個說法是否準確,但是女性抑鬱症患者的數量眾多卻是毫無疑問的。那麼,女性和男性的抑鬱症有什麼不同之處,究竟是什麼引發了女性的抑鬱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