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歲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比較合適?

2020-11-04 李謝之

弗洛伊德根據孩子出生以後他使用的器官的感受,把嬰兒的心理發展口欲期,肛欲期其和俄狄浦斯期,說的是一個人的身體的器官跟他的心理有有關係。

肛預期指的是一到三歲的孩子要跟大人有權力鬥爭,就是大人讓他到指定的地方、指定的時間去解小便。

一到三歲的孩子,他能夠聽懂話,能夠走路。他逼尿肌可以控制小便,肛門括約肌控制大便大小便就標誌著他的成熟。

有的孩子五、六歲還在尿床,有的孩子兩三歲,他還把大便解到屁屁上。而有的孩子很早就學會自己穿襪子與鞋子,就能把自己整理得很乾淨。

那因此幾歲的小孩子可以清理自己的玩具,這個取決小孩子的自律性,他有沒有自我控制的意識。



如果父母親管的特別的嚴這個小孩子反而發育比較慢,因為他被嚇到了。所以特別乖的孩子,他他的動作協調會受到限制,這是一個悖論。

一方面孩子天性是好玩好動的,你要是很早的讓他會控制他的大小便,可能他的大小便是控制住了,可是他內心中嚮往的自由也會被控制住。所以說父母親過早的控制孩子會限制他其他的發展。

一到三歲是孩子形成自律,可以自己去收繭的時刻。這也是個雙刃劍,很多的父母親過早的對孩子有過多的要求和過分的要求,這正是現在中國家長的問題,拔苗助長絕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特別早期的給孩子加入一些和他年齡不匹配的要求,可能孩子從某種角度來說上做到了,但是他並不理解家長要求他這樣做的意思。

反而會產生一種歧義,就是不能這樣做。給他的內心中植入的是不能、不可和不許等等一些概念。

幾歲的時候孩子才能夠形成自己清理玩具的習慣,我覺得提這個問題的人內心中就一個控制的家,希望孩子的玩具他自己可以收拾好的。



有的人起床以後被子疊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你要到部隊去,沒有不疊被子的情況。

如果你要到住宿學校去,初中、高中都是要求要疊被子的。換句話說,孩子到了初高中的時候開始有自我意識了,在學校裡面穿西服,穿皮鞋,打領帶,疊被子,這對於這個時候的孩子是有要求的。

你要求幼兒園的孩子把他的玩具要清好,我本人都是有很多的想法的,那個時候的孩子的界限是不清楚,他在探索世界的時候,他把玩具扔得有多遠,扔的有多亂,破壞力有多嚴重,都說明了這個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探索。

往往家長最喜歡的清乾淨對他們來說的話是一種約束,他的心理是要看這個玩具能夠有多少種玩法,而不是我們承認所想的孩子把玩具玩好了以後把它放起來,玩不壞。

可對孩子來說,他對於玩具的態度,就是我要去摸索這個玩具能夠有多大的程度來供我去探索。

那其中的一個結果就是不把它放回原位,會把它搞壞。所以我們要看一下它的年齡,特別小的年齡特別小的孩子,他把玩具清好了,我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現象。

如果這個孩子足夠大,七八九歲,他已經上學了,他玩具還是清不乾淨,這就有問題。

相關焦點

  • 3歲多的孩子,還不會收拾玩具怎麼辦?
    你家的孩子幾歲會收拾玩具?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這個跟我們的家庭教育環境和認知有關係。為什麼?有的寶寶兩歲就理解了,並能執行。有的3歲多了還不知道收拾。準備環境別著急,先問自己兩個問題。第一,你有給孩子正收拾玩具創造條件嗎?第二,你給孩子是怎麼教的?回答了這兩個問題,你也就明白你的問題出在哪了。
  • 媽媽這樣做,孩子更快學會自己收拾玩具
    前天路過鄰居家,看到老奶奶一邊整理玩具一邊訓斥5歲的孫子。原因是孩子已經5歲了,但是從來不收拾自己的玩具,玩具哪裡玩了就哪裡扔,一天下來整個房間全是玩具,走路連腳都踩不下。曾幾何時,這樣的畫面對我來說也是異常熟悉,慶幸的是就在一個月前三周歲女兒自己接手了這項偉大的工程。關於如何讓孩子學會收拾玩具這點,我也曾經苦惱過,後來我提倡不強迫,但是要有這個意識,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這樣做。
  • 培養孩子自己收拾玩具,這些錯誤認知你佔了幾個?
    德拉瓦大學研究兒童發展的教授羅伯特·格林科夫說:制定收拾玩具的規則時,要注意孩子的年齡和能力,在3歲之前,孩子的能力有限。父母可以用行為影響孩子,比如把收拾玩具做出很好玩的樣子,他們會跟著效仿。這是小米21個月時,爸爸收拾玩具,他看見了,也把小車一個個擺在柜子上,還必須調整成車臉衝外。
  • 孩子不愛收拾玩具,是聰明家長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契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責任心的培養很重要,是孩子成功的基礎技能。很多家長在問我,何時入手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我想講一個小故事:小麗今年已經6歲了,但她每次玩完玩具之後都不愛收拾,總是把玩具丟得滿屋子都是。媽媽很頭疼。其實這個就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好時機和好的契機。
  • 習慣培養妙招:如何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正文習慣培養妙招:如何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不過呢,如果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愛心,孩子自然會愛護玩具,送玩具回家了。    給家長的建議:   一、思索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最恰當:當家長要求孩子收拾玩具被拒後,家長就會妥協,自己去收拾。如此給孩子的印象就是,爸爸媽媽會替我收拾的,我不用理會。
  • 什麼時候訓練寶寶自己收拾玩具?不是2歲,是2個月!
    5-8個月:提前預告,與孩子一起收拾強調「我們一起」的概念,讓孩子了解」自己也是收拾的參與者」。將玩具箱放到最靠近寶寶的位置,簡化「收拾」過程,示範式引導寶寶把玩具放入箱子裡,並「加強預告」下一步活動。
  • 孩子2歲就能自己收拾玩具?鄰居母親看了直呼高明!
    孩子把玩具散一地,我跟在後面收,都還沒收完,他又把其他玩具搬出來了。永遠都收不完、收不乾淨,收納成為寶爸寶媽最頭疼的事情。去了同事家之後發現,當她叫孩子收拾時,孩子很快就把大部分玩具收拾好,留下一小部分玩耍。
  • 如何讓孩子學會「自己來」,一切從主動收拾玩具開始
    聽說我們要坐高鐵,孩子興奮不已,一大早起床後就開始收拾行李箱。自己選擇帶什麼衣服,疊衣服,然後裝進塑膠袋,放進自己的行李箱;自己選擇帶什麼玩具;最讓我驚訝的是,他還自己找來作業本,帶上書、筆和橡皮擦。這讓我感覺到孩子一下子又長大了不少。這次出差是我和孩子兩個人單獨行動,孩子變得更加獨立了。
  • 「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會自己收拾玩具?別著急,先把家裡規劃好
    很多家長非常頭疼,家有熊孩子一枚,玩完了玩具就到處亂扔,教育了好多次,不能把東西亂丟到床上地上,怎麼說都說不聽。經常帶孩子的媽媽往往收拾完家裡,回頭看看孩子,又發現滿地小玩具,身心俱疲。再看「別人家的孩子」,玩完了小玩具,自己乖乖收拾起來,不給爸爸媽媽添一點麻煩,無論是自己擁有一個兒童房,還是在客廳的一部分區域玩耍,都能做到玩具馬上收拾妥當。這樣的好習慣,到底是如何培養出來的呢?
  • 收拾2小時,扔亂5分鐘?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訓練孩子主動收拾玩具
    導致這種行為習慣的最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我把玩具多且雜的擺放在一起,孩子們的專注力不好,讓他們收拾整理的難度也比較大。,讓孩子主動收拾玩具?想讓孩子主動收拾玩具而不是隨手亂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要以尊重和有尊嚴的方式培養責任感和義務感,讓孩子懂得珍惜自己的玩具。這種對孩子觀念的塑造,靠說教很難實現,需要靠「訓練」。
  • 孩子吃飯、作息、收拾玩具,是否也令你頭疼?
    ,之後的幾節內容我們都會圍繞著這個方面展開。三、關於收拾玩具的事情現在的孩子家裡面都有著各式各樣的玩具,可以說玩具真的多到滿屋子都是,可是孩子們卻不珍惜,他們玩的時候就會扔的滿地、滿屋都是,玩完之後就自己跑到一邊,而收拾玩具就成了大人的責任。
  • 讓孩子獨立收拾玩具的4個步驟,附各類性格孩子不同指引方法
    這篇文章,我想講的內容是,如何引導孩子獨立收拾玩具。在我和爸媽的接觸中,不少爸媽都和我訴苦:「孩子每天玩具扔得滿屋子都是,告訴孩子玩具玩完後要放回原來的地方,他答應得好好的,可每次都不願意收拾。」你陪孩子做遊戲時,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苦惱呢?接下來,我準備了一個「自己收拾玩具」的解決方案,適用於所有性格的孩子,堅持以下4步,讓你家的孩子自己收拾玩具!
  • 別再給孩子買玩具啦!除非他學會自己整理玩具
    2、沒有收拾玩具的習慣平時如果都是父母在幫忙收拾玩具,突然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這對孩子來說有些突然,爸爸媽媽一定會幫助我的,我沒必要自己動手。3、不知道怎麼收拾孩子喜歡把一些玩具放在比較顯眼的位置,想玩什麼就拿起什麼,非常方便。玩具滿地都是,他也不會覺得亂,他會沉浸在充滿玩具的世界。
  • 孩子不喜歡收拾玩具,是不喜歡收拾嗎,還是無從下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碰到這樣的一幕:你怎麼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我天天跟在你屁股後面收拾,都收拾不完!好多孩子都不愛收拾玩具,而好多喜歡歸整的老母親都難以抑制住自己內心的怒火,一邊自己收拾著,一邊在埋怨著。可見孩子不是不願意收拾玩具,可能是面對眾多錯亂不堪的一堆玩具時,不知道如何去做罷了。02 看著滿地的玩具,他感覺自己收拾一天都收拾不完當孩子看到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時,他會感覺到壓力,尤其在別人強烈要求完成時,這種感覺會更加強烈。此時,他通常會表達出不會收拾的想法。
  • 孩子不愛收拾玩具怎麼辦?試試這2招
    但其實,孩子不愛收拾玩具,並不是孩子懶惰不願收拾,而是家長沒有做到這2點?1 家長沒有正確引導很多寶寶,在玩完了玩具以後都不愛收拾。有的媽媽寵溺孩子,便不要求寶寶一定養成收納的習慣,久而久之寶寶做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有頭沒尾、丟三納四,後果可想而知。負責任的家長,會引導寶寶收拾玩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寶寶在收拾玩具的過程中,也是對自己動手能力的鍛鍊。
  • 培養孩子收拾玩具的習慣
    培養孩子收拾玩具的習慣多讓孩子參與戶外活動和體育遊戲 現在,都市生活讓人們漸漸失去了與大自然親近的機會,也逐漸取消了孩子與大自然的相處機會。取而代之的是電視、電子遊戲、電動玩具和網際網路。這樣會阻礙孩子探索自然界的興趣。所以家長和教師要多帶孩子到戶外的世界去遊戲和活動。在戶外,孩子可以無拘無束地玩,小夥伴們盡情嬉戲,創造性地多讓孩子接觸水、土、動植物等自然物質,擴大孩子的視野,陶冶孩子的情感,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同時家長和教師還應帶領孩子多參加體育活動,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及動作協調能力。培養孩子反應的靈敏性。
  • 三歲左右的寶寶,挑選什麼玩具比較合適?
    有研究表明,動手能力越強、手部越靈活的孩子,大腦更靈敏,記憶力也會更強。動手能力的培養,與孩子將來各方面的發育有著緊密的聯繫。動手能力不僅能提高孩子的智力,還能提高孩子的創造力,對豐富想像力等也是有幫助的哦。培養動手能力,可以根據年齡來進行。
  • 孩子玩具一定得收拾整齊?育兒專家:這樣做是在扼殺孩子的創造力
    這是讓孩子收拾玩具的真正含義!玩具可能會很雜亂,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可能不衛生許多讀過「快樂爸爸」言論的父母可能會認為,由於雜亂的環境最適合孩子,他們根本不會打包玩具。它們的樣子和它們的樣子可以節省很多時間。長時間放置,但放錯位置的玩具和不衛生的東西是兩回事。當我們談論放錯地方的玩具時,我們的意思更多是將玩具放在已經比較乾淨的地方的沙發和床上,即使看起來很凌亂,也更乾淨。
  • 如何讓孩子學會收拾歸納玩具?
    每次都是嫌孩子動作太慢,最後自己親自收拾。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將孩子的一切事務件件包辦、樁樁代勞的父母,才是最懶惰的父母。事事代勞,說實話,就是剝奪了孩子自我發展的機會。從收拾歸納玩具開始,讓孩子學會自理,才是勤勞媽媽的正確打開方式啊。
  • 家長必讀|孩子的英語早教學習幾歲開始比較合適?
    很多報導說孩子的英語學習越早越好,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那麼孩子的英語早教學習幾歲開始比較合適?全球最暢銷的孕產育兒書專家海蒂·麥考夫,他曾在書中這樣寫道:很多語言專家建議,兩歲半到三歲之間是開始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