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同事小劉上周剛生完寶寶,還在月子裡,她在公司的媽媽群裡向大家諮詢,自己的母乳不足,寶寶每天還需額外補充配方奶,如何才能讓自己分泌更多的母乳呢?
同事們熱情地給小劉提出建議,鯽魚、木瓜、蝦、豬蹄等傳統催乳食物紛紛被大家推送一番。小劉說:「這些傳統的催乳食品月嫂都做給我吃了,但母乳仍然不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為了幫助小劉增加泌乳,我向她了解了她餵母乳的方式,小劉告訴我:「月嫂跟我說,為了清楚寶寶一頓能吃多少奶量,建議我將母乳用吸奶器吸入奶瓶裡,記錄刻度後再餵給寶寶吃,所以我一直都是將母乳用吸奶器吸出,用奶瓶餵給寶寶吃,沒有親餵過寶寶。」
相信母乳餵養的媽媽在月子期都有類似的經歷,在供需平衡之前,有些產婦因為母乳太多漲到乳汁淤積,有些產婦卻母乳太少,試了很多方法也追不上來。那些傳統的催乳食物,對每位寶媽的效果總是因人而異,它們對開奶追奶真的有效嗎?我們不妨共同探討一番。
01產後催乳食品
鯽魚、豬蹄、木瓜、黃花菜等食物都是傳統的催乳聖品。在月子裡,這些食物一般會被做成湯品供產婦食用,只有部分寶媽表示,吃過這些食物後感到自己的母乳顯著增加。可這些食物的催乳能力只是我們根據廣為流傳的經驗而形成的共識,他們對催乳的具體功效目前還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夠證明。
02科學餵養的觀點
現代科學餵養的觀點是,增加泌乳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嬰兒頻繁吮吸。真正能催乳的,就是儘量排空乳房。結合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增加泌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母乳餵養頻率
每位新生兒對於母乳餵養的需求頻率差距非常大,且母乳餵養的頻率一般要比配方奶粉的哺餵頻率更高,每天大概要進行8-12次母乳親喂,建議寶媽們每2-3個小時就哺乳一次。
②餵養的姿勢
正確的銜乳姿勢有助於刺激奶陣。每次哺乳時,儘量先將一側的乳汁排空。如果寶寶吃完一邊的乳汁後已經吃飽,拒絕再進食,可以在下頓哺餵時優先將另一邊餵給寶寶吃。
③識別有效吸吮
嬰幼兒吸吮乳汁有「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兩種,只有有效吸吮才能刺激媽媽產生更多乳汁。媽媽可以觀察寶寶的吞咽聲,一般寶寶在剛吃奶時吞咽的頻率高,稱為有效吸吮。
很多寶寶吃飽後,仍然會時不時地啜上幾口,再順便吞入幾口脂肪含量更高的母乳,這時寶寶吃母乳的行為更多只是為了獲得「心理安慰」。
03不建議的行為
像引言中小劉這樣的行為就是不推薦的方式,吸奶器的力度與寶寶吸吮的力量千差萬別,儘管現在的高檔吸奶器可以很快刺激奶陣,但長久依賴使用,是無法進一步催乳的。
另外,也有產婦諮詢,寶寶光吃一側的母乳就能吃飽,這時需要用拔奶器將該側的乳汁全部吸出嗎?答案也是不建議吸出的。寶寶吃飽了,可以在下頓母乳中先餵另一側乳房,這樣的做法也有助於儘快達到供需平衡。
04如何看待傳統催乳食物
傳統食物對有些產婦有催乳的幫助可能更多的是因為它們通常被做成湯品食用,就如哺乳期多攝入水分的道理類似,寶媽們通過足量的水分補充而充分的分泌乳汁。
綜上所述,傳統觀念與科學看似衝突毫無聯繫,但我認為不能因此而否定傳統催乳食物對月子期產婦身體提供的優質營養。比如鯽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優質脂肪及鈣、鐵等營養物質;木瓜中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胡蘿蔔素等,這些營養元素對寶媽產褥期和哺乳期的營養補充都十分有益。
職場媽媽寄語:對於增加泌乳,各位寶媽們要對自己充滿信心。自信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要能分泌母乳,就一定可以達到供需平衡,祝各位準媽媽、新媽媽們都可以順利完成自己的哺乳計劃。
今日話題:對於傳統的催乳食物,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職場媽媽育兒路,每日與您分享孕育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