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裡山鎮開展「名山名茶名景區」建設 打造生態休閒美麗雲霧茶鎮

2020-12-17 浙江城鎮網

  浙江在線12月4日訊 為進一步擦亮「富春山居·安頂雲霧茶」這張金名片,提升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本月,裡山鎮召開了「名山名茶名景區」建設動員大會,全面部署加快推進建設美麗城鎮工作。

  裡山鎮「名山名茶名景區」建設從2020年5月開始,到2022年12月,計劃用2年半的時間,從規劃、聯動、生態、產業、環境、文化、運維、隊伍、制度等方面著手,圍繞全域景區化的目標,全面提升雲霧茶鎮的「顏值」和附加值。

  規劃引領,做優頂層設計

  拔高站位,搶抓擁江發展、融杭發展、鄉村振興三大機遇,在三江口新城規劃的引領下,利用區域優勢,招引優質企業,培育新興產業。統籌兼顧,跳出傳統理念做大景區規劃,打造以茶葉為主的生態品牌,以避暑為重點的休閒業,兼顧人文、休閒、運動、康養等多功能多元素的綜合景區。

  產業聯動,壯大美麗經濟

  做精特色產業,從近期目標、遠期規劃兩方面入手,加快「富春山居·安頂雲霧茶」品牌建設。做優沿江工業,加快化工區塊的騰籠換鳥,優化營商環境,實行服務企業首問責任制、跑腿制、閉環制等長效機制,為企業的穩步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做大休閒產業,打造浙江省茶葉旅遊精品路線,建設集便民服務中心、遊客集散中心、茶葉品牌展示館、江鮮一條街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入鎮口商貿綜合體。

  整域提升,優化人居環境

  注重生態環境、居住環境、人文環境,全力打造綠色、文明、有序、美麗的人居環境,著力提升社會文明水平和裡山形象。做好「茶葉+」的文章,形成「茗茶品牌+國學文化+兩岸情緣」的詩意闡述。以靈峰古文化為引領,將特色人文與山鄉底蘊有機結合,把文化品牌變成文化產品,把文化產品變成文化產業,打響靈峰古文化品牌。

  錘鍊隊伍,夯實規範基礎

  加強隊伍管理,深入開展擂臺比武活動,通過造氛圍、建機制、抓考核,提升幹部發展能力、治理能力、服務能力。加強運維管理、交通秩序日常維護,加強對餐飲、民宿、農家樂的日常監管、檢查力度。進一步完善集鎮、風情小鎮、建房等管理辦法,用制度管理人,營造良好、有序的人居環境。


相關焦點

  • 《尋茶之旅》中國名山茶品牌龍敘堂:十大名茶產地鐵觀音篇
    中國烏龍茶之鄉安溪位於福建戴雲山脈東南部,境內群峰綿延、層巒疊翠、雲霧繚繞,絕佳的地理位置使得安溪「無處不宜茶,無處不產茶」,正是這片膏腴之地,盛產出家喻戶曉的世界名茶鐵觀音。今日,中國名山茶品牌龍敘堂茶業《尋茶之旅》帶您了解十大名茶產地鐵觀音篇的鐘靈毓秀。
  • 1000多年種茶史,浙江名茶桑洲望海茶,三綠特色高山雲霧綠茶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一千年前,唐代僧人靈一和他的朋友「元居士」在此品茗飲茶,沉醉於此地茶之香,景之美,不知暮之將至,流連忘返。詩中的「此山」,就是美麗的桑洲。
  • 名山出名茶,茶以山名型
    俗話說:「名山出名茶。」名山與名茶,猶如攣生兒,名山為名茶提供優良的生態環境,名茶又為名山增光添彩,相得而益彰。不過,認真說起來,名茶多少沾了名山的光。因為,凡是山勢高峻、雲霧繞繚處,都易出好茶。如若山不著名,好茶也就不為人所知了。所以許多好茶因山而起名,靠山而出名。
  • 名山名泉泡名茶 此處悠哉不思歸——2019九江國際名茶名泉博覽會茶...
    在濛濛細雨中,茶旅體驗媒體採風的記者們來到「谷簾泉」,感受流淌不息的九江名泉的「前世今生」。「好水泡好茶,茶香四溢,輕酌之後,滿口生香。『天下第一泉』果然名不虛傳。」香港商報記者郭美勤15日在品嘗了用「天下第一泉」谷簾泉水衝泡的廬山雲霧茶後,立即在朋友圈炫耀了一把。
  • 日照綠茶|名山出名茶——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石縫養茶,多輕香冷韻,襲人齒騰不去,所謂黃山雲霧茶是也。——明·許楚黃山有「四絕」:巍峨奇特的山峰,蒼勁多姿的奇松,清澈湍流的山泉,波濤起伏的雲海。其實應該再加「一絕」即是輕香冷韻、襲人齒不去的黃山毛峰茶。名山名茶黃山有天都峰、蓮花峰、煉丹峰、仙人峰、桃花峰等七十二峰,主峰高達1800米以上。峭壁連雲,懸崖摩天,蒼鬱勁松,破石而出,飛桌布,點其間,縹緲的煙雲,匯成浩繪的雲海奇觀。這裡所產之茶品質特好。
  • 茶百科細說綠茶中的辣妹子,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
    關於廬山雲霧廬山雲霧茶,簡稱「雲霧茶」或「廬山雲霧」,是中國傳統歷史名茶,素有「色香幽細比蘭花」的美譽。古稱「聞林茶」,俗稱「鑽林茶」,屬綠茶類,蘭花型,烘青綠茶,產於江西廬山。其葉厚毫多、香高味濃、湯色澄碧、酣甘耐泡。
  • 打造「一鎮三基地」保國寺蓀湖旅遊度假區建設提速
    500畝湖泊碧綠純淨,4500畝山林清幽寧靜,規劃總面積約9.3平方公裡的保國寺—蓀湖旅遊度假區距寧波中心區僅12公裡,坐擁千年古剎保國寺、寧波都市農業園、蓀湖水庫、生態山林、美麗鄉村、苗圃果園等山水人文資源,是我區構築「10+2」城市產業功能區塊的重要「磁極」。
  • 常德石門縣:唱響「生態富民曲」 推進全域有機茶示範縣建設
    山嵐重疊東山峰、湖南屋脊壺瓶山,終年雲霧繚繞,漫射光豐富,正是「高山雲霧出好茶」的寶地。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間,具備茶樹生長的極佳生態環境。「明前茶,貴如金」。清明節前後,是石門縣大山深處最熱鬧、繁忙的時候。
  • 英山茶葉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畢升故裡茶最美,天堂雲霧味獨珍
    英山茶葉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總產量居湖北之首,是湖北也是全國重點產茶縣之一。據志載,早在唐代英山生產的「團黃」和「圻門」茶與安徽霍山的「黃芽」同稱淮南「三茗」作為貢品,進貢朝廷。全縣現有茶園15萬畝,年產幹茶600萬公斤。
  • 濱湖小鎮春光美 新鄉茶山茶飄香 三峽庫區腹心最大茶園春茶採摘忙
    經過多年的接續發展,新鄉茶園規模達到3500畝,成為萬州乃至三峽庫區腹心最大的茶葉基地,集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擦亮了「環保、綠色、健康」的茶鄉品牌,並打造出集登高、採摘、露營於一體的綜合休閒勝地。「這裡倚山臨江、交通便捷,植被茂密、生態良好,更兼茶園壯闊、滿目青翠,感覺空氣都是甜的,不愧為名副其實的山清水秀美麗之地。」穿行於新鄉茶園,高先生和朋友們頻頻舉起手機留影,或者按下相機快門存照。
  • 你知道那些你曾經爬過的名山都產什麼茶嗎?
    你知道那些你曾經爬過的名山都產什麼茶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門紅茶:這幾款比較有名的茶都來自於安徽省黃山市,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說,這裡自古就是好茶區,森林密布,多雲霧,其風景區和支脈就誕生了3種名茶。
  • 開平市突出黨建引領,因地制宜打造五大示範點 繪製生態宜居美麗...
    大沙鎮積極建設大塘面片區美麗鄉村示範點項目,致力打造生態鄉村遊新景點,將旅遊產業與農業生產巧妙結合,發展休閒度假觀光旅遊產業,大幅提高農村土地利用效率和產品附加值,實現旅遊產業與美麗鄉村建設雙向提升,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這些都代表了開平市積極打造鄉村振興五大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點的顯著成效。
  • 金山區大力開展「五違四必」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打造鄉村新型生態社區
    其實,和平村的變化只是金山區美麗鄉村建設的一隅。  目前,金山區呂巷鎮正結合自身區域定位和產業特點,計劃將區域內「和平—白漾」新農村建設作為一個整體來推進,總規劃面積15.42平方公裡。呂巷鎮規劃以「美在生態、富在產業、根在文化」為主線,深化美麗鄉村建設內涵,提升和平及白漾農村生態品質,挖掘鄉村文化元素,傳承和弘揚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農業產業鏈,打造獨具呂巷風情的鄉村新型生態社區。  不僅如此,呂巷鎮的村莊改造由農宅整治、基礎設施、公共設施、環境整治和田園文化營造五大類工程組成,到2020年,將完成全鎮所有的村莊改造任務。
  • 方山雲霧茶業成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
    作為溫嶺茶的代表,方山雲霧種在海拔近500米的高山上,已經是「浙江老字號」。「方山雲霧茶歷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就有人開始種植,但是一直鮮為人知,在市場上的品牌也不夠響亮。」台州市方山雲霧茶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瑞兵說,方山雲霧茶的生長環境很好。為了保證質量,他在打理茶園時,停用肥料,把採摘後斷在土地裡的茶樹根、莖等當成了天然有機肥。
  • 高山雲霧茶飄香
    蘇仙區官方主辦的對外宣傳、信息發布、政務公開及民生服務綜合平臺 人間四月 春光柔和正好 清明後 穀雨時 茶山雲霧繚繞
  • 江蘇十大名茶出爐,你嘗嘗看?
    此次展會為期三天,200餘家參展單位帶來了精心挑選的名優茶和特色農產品,74條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展示出了江蘇鄉村的美麗畫面。此次博覽會內容豐富,除了茶葉、農副產品展示售賣外,寵物表演、茶文化講座、茶藝表演、手工制茶表演等豐富的現場活動,充分調動了市民的互動熱情和體驗興趣,受到一致好評。
  • 漢族的傳統名茶,綠茶中的廬山雲霧,廬山雲霧茶的傳說
    說起綠茶,廬山雲霧茶怎麼能不說呢!用「六絕」來形容廬山雲霧可謂是再合適不過了,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通過這些詞語就能夠充分了解到廬山雲霧茶的所有特點。顧名思義此茶的產地正是江西省九江廬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正是描寫廬山的詩句,小編覺得廬山稱得上一個字「奇」,也是最好的避暑勝地。正是因為廬山的環境,廬山雲霧茶才能如此的絕吧。有關廬山雲霧茶的傳說故事也有很多,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這些故事,相信大家在了解以後,一定能夠更了解到廬山雲霧茶的「絕」。
  • 宿城區埠子鎮:生態宜居託起美麗鄉村夢
    前不久,宿遷市宿城區埠子鎮親親家園「迎新居『埠』入好日子」交房儀式舉行,又一批農戶選到了自己心儀的住房,開啟了嶄新的生活。「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埠子鎮黨委書記陳茂輝說,該鎮堅持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讓群眾的幸福夢觸手可及。
  • 「中國十大名茶」之蒙頂甘露起源和品質特點
    蒙頂茶產於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兩縣的蒙山,四川蒙頂山上清峰漢代甘露祖師吳理真手植七株仙茶的遺址。蒙頂甘露源自歷史上的蒙頂茶歷史上的「凡茶」,是國內最早出現的捲曲型綠茶,是在宋代蒙山名茶「玉葉長春」和「萬春銀葉」演變而來。蒙頂茶是中國名茶中的一顆燦爛明珠,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名茶,被尊為茶中故舊,名茶先驅。
  • 茶讓生活更美好 弘揚蒙頂山茶文化振興雅茶產業
    蒙頂山國家茶葉公園、中國至美茶園綠道、中國藏茶村;名山牛碾坪萬畝生態觀光茶園、名山騎龍場萬畝觀光茶園、雨城合江茶旅綜合體……  在雅安,「人茶與共」的和諧畫面已經鋪展開來。我市實施茶旅融合升級工程,著力推進雅茶產業茶旅一體化;大力發展茶莊經濟和茶業康養產業,引導現有茶葉初制廠轉型升級為集生產、旅遊、休閒、觀光、體驗、康養於一體的茶莊,全面啟動中國藏茶城項目建設,不斷延伸雅茶產業鏈、生態鏈、價值鏈,以旅興茶,以茶促旅;舉辦蒙頂山國際茶文化旅遊節和雅安藏茶文化節,進一步提升城市影響力,提高蒙頂山茶、雅安藏茶知名度,促進雅茶產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