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註冊、繳稅……電商法來了 個人代購涼了?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電商法來了,個人代購涼了?

東方網10月1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不知是從何時開始,我們的微信朋友圈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小廣告,由此催生出來的假貨、刷好評等問題越來越突出,阻礙著電商行業進一步發展。然而,國家最新頒布將於明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有望將改善這些電商亂象。其中,電商法中的第九條、第十條和第十一條,將代購、微商這一群體納入了監管,同時還對營業牌照和納稅問題做出了規範。這是否意味著代購商品會漲價?未來,個人代購、微商這些群體是否會退出歷史舞臺?

部分從業者萌生退意

電商法落地,韓國的化妝品,澳洲的奶粉,日本的馬桶蓋,還有朋友圈裡的泰國、歐洲、美國代購,明年還能照常經營嗎?

上海的劉小姐由於外企工作性質經常出國,因此多了個副業:海外代購。不過最近她聽說即將實施的《電子商務法》對代購有一系列規定,比如要求進行工商登記,還要納稅,否則就屬於非法經營。「我就是做個副業,銷售對象也只限於朋友圈裡的好友,難道也算微商?」劉小姐向記者詢問,「如果要像開店一樣登記、納稅,實在太麻煩了,還不如不做這個代購了。」

無獨有偶,張靈是一名留西班牙學生,平時給親戚朋友買點東西,賺點跑腿費,也可以自食其力,她覺得累有所值,自己也能學到很多東西,例如清關、報關、物流、匯率等等,感覺自己無所不能,生活也充實。得知新法的出臺,張靈說,她是一名學生,平時主業還是學習,業餘買買東西,如果還要去辦執照,那太麻煩了,可能就不做了。

與小劉和張靈的「小打小鬧」不一樣,小花則是職業代購中的一員。2012年,她放棄了國企的工作,利用有朋友在歐洲的優勢,做起了奢侈品代購,但由於規模不大,至今沒有註冊成立公司。「我們都在觀望,現在也是做一天是一天。」小花說,電商法對整個電商領域都有影響,但影響最直接、最大的是個人代購,像自己這樣的職業代購,如果不做了就面臨失業,但如果繼續做下去,在政策嚴管下,必得面臨轉型的陣痛。

個人代購時代或將終結

事實上,電商法實施,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就是個人代購。按照新法,假如,你是一名代購,你準備在某個電商運營平臺開店做生意,那麼首先你需要在工商局進行工商登記,擁有營業執照,比如:註冊有限責任公司、合夥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等。若註冊賣家沒有行政許可/銷售資質,平臺將有權報送相關管理部門進行處罰。

第二,若賣家/代購銷售的是特殊類商品,則還需要獲得相應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許可資格,如銷售食品,則需辦理相關食品流通許可。值得注意的是,新法明確指出,無中文標籤,未通過國家認監委認證工廠生產,未獲取配方註冊證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得在網絡平臺銷售等等。第三,電子商務平臺運營者,對於賣家而言,有責任和義務,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報備納稅信息。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向記者分析表示,朋友圈從相對私人的圈發展到商業化,界限逐漸模糊之後,如何監管的問題就拋了出來,這也是本次電商法進步的一點,將社交電商,尤其是微商這種模式放入監管範圍,更多地從交易的實質角度出發,而不限制於微信朋友圈的定義,著力於市場安全對其進行規範。通過朋友圈進行海外代購的行為,在參考盈利數額、活動次數、時間長短等滿足「經營活動」的情況下,自然也是在監管範圍內。《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且依法履行納稅義務。「這意味著個人代購的時代即將終結,未來代購市場將只剩企業運營主體。」

主管部門面臨大量監管工作

在採訪中,部分個人代購也向記者提出了疑慮,在朋友圈做微商是否受電商法限制?張靈問記者,「自己主要幫朋友代購,金額數量不大,不知道這類行為是否將被納入監管。」  對此,記者查詢了新出臺的電商法,這一新法對電子商務的經營者進行了界定:凡是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產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都可稱為電子商務經營者,除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零星小額交易活動等形式外,都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也就是說,即便是通過朋友圈、直播平臺銷售商品,從理論上說也將受到該項法律約束。

但網際網路律師趙佔領解釋說:「對於通過社交軟體/私人幫忙性質的代購是否會被納入監管,關鍵看代購者是否會被定義為電子商務經營者。偶發的給親友帶東西回國一般不納入經營活動範疇,但如果代購頻繁、金額較大,甚至屬於賣現貨的情況,若沒有一系列正規進口的手續或憑證,則需要考慮改為直郵方式,同時履行納稅義務。至於達到多少金額才會被判斷為經營活動,解決小範圍、零星小額的朋友圈代購的界定問題,需要相關部門給出進一步的實施細則以及具體規定。」

他同時表示:「如果個人微信、朋友圈的代購被納入電子商務經營者,毫無疑問,主管部門將面臨大量監管工作,而微信、朋友圈的運營商也將承擔一定管理責任,配合主管部門的監管。」

相關焦點

  • 新《電商法》實施 不會英文都別想做代購和微商了?
    2019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在這部法律中,對包括個人在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行為給予了規範。代購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也需要進行登記和納稅,一些代購暫停業務,保持觀望,而一些自營電商平臺則認為《電商法》對自己是利好消息。
  • 核真| 2019年《電商法》實施代購涼涼?看法律怎麼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下簡稱《電商法》)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那麼《電商法》將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對此,核真錄記者對公眾普遍關注的「個人代購還能否存在」、「境外代購稅負是否過重」以及「個人幫親友帶禮物是否也要繳稅」三個問題進行核查。首先,什麼是「個人代購」?
  • 新電商法來了代購化身「靈魂畫師」掩耳盜鈴律師:避不開法律規制
    今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而就在《電商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天,微信朋友圈代購間一股「手繪」熱開始風行,有不少人宣稱這是為了規避《電商法》新規。北青報記者採訪多位朋友圈代購獲悉,「手繪」營銷熱其實更多的是為了吸引顧客眼球。
  • 新電商法下的合規大考,微商該何去何從?
    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電子商務經營者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應當依法出具紙質發票或者電子發票等購貨憑證或者服務單據」,這意味著微商、代購、網紅等自然人經營者都需要進行工商登記、建立財務帳目,為消費者提供票據,並依法納稅。法律法規為微商行業規範化與健康化發展指明了方向。
  • 電商法實施後代購陷恐慌 女代購:我不做了,心累
    也有一些大膽的代購變身「靈魂畫手」,用簡筆手繪代替商品高清照片。化妝品牌「倩碧」變成了「隔壁村倩倩的弟弟」,洗臉儀品牌「露娜」變成了「鹿晗的妹妹」,試圖躲避審查。這場戰事的起因是新規則的執行。歷時5年,經過3次公開徵求意見、4次審議,最新的《電子商務法》(簡稱《電商法》)作為中國電子商務領域首部綜合性的法律,於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 首部《電商法》正式實施 微商、代購偷漏稅將負刑責
    2019年1月1日起,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該法規定,電商領域的大量自然人經營者,需要進行工商登記,依法納稅。  網上賣家需工商登記  由於不受法律法規約束,微商憑藉低門檻、高回報的特點,吸引越來越多人入行。
  • 電商法正式落地 個人海外代購們何去何從?
    代購被戴「緊箍咒」「伴隨2019年電商法的實施,所有商品都大促清倉,很多商品滿減後都是在虧本售賣,寶寶們請抓緊最後的囤貨機會。」「畢竟2019年電商法正式實施後大部分產品售價都會提升,更別說像這樣虧本了,所以要囤貨的寶寶就抓緊機會!」
  • 新《電商法》實施 有微商用英文發朋友圈賣貨規避監管
    2019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在這部法律中,對包括個人在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行為給予了規範。 代購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也需要進行登記和納稅,一些代購暫停業務,保持觀望,而一些自營電商平臺則認為《電商法》對自己是利好消息。
  • 個人代購不是法外之地
    就在不久前,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對代購作出了明確規定:不管是什麼代購,都需要辦理執照,都需要繳納稅務,偷稅漏稅要承擔刑事責任。  海外代購是指由代購商或經常出入境的個人幫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方式。但是一直以來,除了B2B模式(企業對企業),許多代購生意都遊走在灰色地帶,比如在電商平臺開一家代購網店並不需要進行工商登記,朋友圈裡的「微商」更是零門檻。
  • 新電商法實施兩天,不會說散裝土味英語的靈魂畫手不是好代購!
    想必不少人的朋友圈都畫風突變,沒錯,他們就是——代購。果然,不會說散裝土味英語的靈魂畫手不是好代購啊。根據新《電商法》的規定,不管是正規電商平臺,還是朋友圈私人代購、微商、網絡直播,都算是電子商務經營者。不管是代購產品是什麼,都需要營業執照。一旦出現偷稅漏稅情況,就要承擔刑事責任。
  • 代購微商 瀕臨滅絕?
    也就是說,到了2019年1月1日,代購帶商品入關不僅要繳稅,想要合法銷售還要有相關證件。當然不僅僅是代購,在網上進行經營活動的所有商家,都應該進行相關證件的辦理,依法納稅。那是不是這就意味著個人代購與微商就要走到絕境了?
  • 19年電商法突圍指南,代購必看,微商必看,電商必看
    1.1日電商法的出臺無疑對代購,微商行業來說是沉重的打擊。我身邊有幾個搞代購的.琳琳嫁給了法國人,有兩個可愛的混血娃,因為家人遠在中國,照顧孩子需要親力親為,很難在當地找到一份全職工作。為了能減輕老公的壓力,能夠貼補一些家用,她選擇做代購。
  • 電商法實施了,中小賣家、微商、代購、刷單、退押金都有規定了
    電商法實施了,微商、代購、刷單、退押金、大數據殺熟都有規定了。關於電商法,這部期待已久的規則終於實施了,討論了好幾年,因為是新生事物,沒有參考,所以腳步一直很慢。201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這是中國首部電子商務領域的綜合性法律,之所以熱度這麼高,焦點就在大家關注的個人代購、刷單、大數據殺熟、捆綁搭售等都做了相關規定。這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幾個方面,電商法只是對工商稅務相關法律的一個補充,如果你以前是合法經營,就可以不用關注。
  • 淘寶、天貓官方對《電商法》最新解讀來了!
    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從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電商法》要求所有網上賣家進行登記備案。並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在其店鋪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信息。未在首頁公示營業執照的,將處罰款。
  • 《電商法》來襲,微商、代購、個人賣家、個體老闆必聽這堂財稅課
    隨著《電商法》即將實施,噼裡啪智能·財稅面向微商、代購、個人賣家、個體老闆等電商經營者舉辦免費財稅知識講座,邀請財稅專家解讀《電商法》帶來的影響,解析風口下電商經營者的生存之道。
  • 《電商法》落地擠壓生存空間 代購們年關難過
    動不動刷屏的微商不知去向,時不時發數條「九宮格」照片刷存在感的代購也十分低調。不過,一些類似少兒塗鴉的圖片在她朋友圈中時不時就會出現一張。這是生存欲極強的代購們在新《電商法》下想出的應對之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 代購正式合法了?跨境電商服務平臺「az全球購」推動代購合規化轉型
    針對代購如何合規化的問題,一家海外巨頭公司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記者了解到,az全球購平臺屬於AZ Global集團,該平臺可為所有中小代購和跨境電商從業者生成自己的專屬網店,平臺具備中國電商從業資格的相關證件,在新電商法的大環境大趨勢下,幫助代購放心做生意,並提供了BC直郵陽光清關、數據化管理等一站式綜合服務。
  • 電商法之後,你票圈的代購們過得還好麼?
    誰朋友圈裡能沒幾個代購呢。需要買國外的名牌球鞋或大牌包包時,找他們一定比去專櫃划算。1 月 1 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 以下簡稱《 電商法 》)施行,規定今後個人代購也須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取得營業執照,依法納稅。
  • 電商法實施後,「失業」代購的出路在哪兒?-虎嗅網
    政府推動電商從個人經營向企業經營轉型,變成企業電商登記之後,該交稅就逃不掉了。電商稅,或者說網際網路稅終於落實,畢竟線上沒有道理比線下少繳稅。把視角拉遠一些,《電商法》的推出正當時。只要合規經營卻納稅,代購還是可以繼續做下去的。但估計需要兩國營業執照這一條,會把大多數個人代購的路子給斷掉。那些銷售沒有中文標籤保健品的淘寶店估計也要關門了。只能說,代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國人對國外日益增長的商品需求,將由效率更高、更容易管理的跨境電商來接手。
  • 電商法實施後,「失業」代購的出路在哪兒?
    政府推動電商從個人經營向企業經營轉型,變成企業電商登記之後,該交稅就逃不掉了。電商稅,或者說網際網路稅終於落實,畢竟線上沒有道理比線下少繳稅。把視角拉遠一些,《電商法》的推出正當時。只能說,代購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國人對國外日益增長的商品需求,將由效率更高、更容易管理的跨境電商來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