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商法來了代購化身「靈魂畫師」掩耳盜鈴律師:避不開法律規制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在朋友圈發廣告圖片,不再套路「出牌」——不少人發現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冒出許多「靈魂畫手」,推銷商品的圖片全變成了手繪圖。

今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而就在《電商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天,微信朋友圈代購間一股「手繪」熱開始風行,有不少人宣稱這是為了規避《電商法》新規。北青報記者採訪多位朋友圈代購獲悉,「手繪」營銷熱其實更多的是為了吸引顧客眼球。

代購:朋友圈化身「靈魂畫師」

版本一:出現敏感字眼,交易雙方永久封號

除了避免在聊天過程中出現支付寶、轉帳等字眼和品牌logo外,許多代購表示不接受、不回復文字消息,有代購為了在關鍵時刻「避風頭」,直接在朋友圈發布了「停更通知」。

版本二:支付寶、銀行付款,拒絕微信轉帳

版本三:微信朋友圈啟用限流、降權新政策

有些代購為了避免在廣告中出現產品名稱等敏感字眼,直接變身靈魂畫師,努力臨摹產品外觀的同時,也引發了一波「神文案」:除了用英文、日文等發廣告外,「倩碧」的黃油被描述成了「隔壁村倩倩的弟弟,有油、很清新」;「露娜」的潔面儀被代購們宣傳為鹿晗的弟弟「鹿娜」;「迪奧」的口紅被稱為「雕牌鑽石系列」……

看著朋友圈裡艱難前行的代購們,有網友不禁吐槽,「如今做代購不僅需要具備靈魂畫師技能,還要具備十級翻譯水平。」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替代敏感字眼,違規的就能變成合規的了?明顯是掩耳盜鈴。」

騰訊:未推出針對朋友圈代購新規

除了「手繪」商品和多語種營銷,不少代購的朋友圈中還出現了微信2019年開始對朋友圈進行「限流降權」的消息——2019年1月1日開始,微信正式啟用新政策:限流和降權。每發一次朋友圈微信可能只有一部分人能看見,而且是隨機的,比如發20條,有的好友只能看到5條,有的只能看到3條……

對此,騰訊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微信都不鼓勵利用個人微信號進行商業營銷行為,但針對新《電商法》,騰訊方面並沒有推出新的規則來限制用戶在朋友圈做代購。「所謂的『限流降權』是謠言,其實早在2015年就有這種謠傳,但最近又因為《電商法》出臺被翻了出來」。

該負責人表示,微信並不是一個營銷平臺,所以微信一直都不鼓勵個人在朋友圈進行商業營銷。對於用戶舉報較多、涉及銷售假貨、詐騙和商業侵權等涉嫌違規的個人微信號,微信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用戶協議進行處理。

律師:抖機靈避不開法律規制

那麼朋友圈代購採用「手繪」和「多國語言」的營銷方式能夠避開法律監管嗎?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主攻《電商法》和網際網路訴訟的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律師白小莉表示,根據《電商法》規定,即便是在朋友圈裡做海外代購,經營者也必須披露自身的主體資格、行政許可信息。此外,經營者對於其代購商品的商品信息也必須全面披露。這意味著,不管是用中文還是其他語言在朋友圈裡進行代購商品的宣傳營銷活動,經營者都必須有效披露商品的重要信息,比如商標、生產地、有效日期等。用畫圖代替商品原物圖片,或者用外語介紹商品信息等「抖機靈」的方法,顯然不能避開《電商法》對於海外代購活動的規制。

(文章來源:上遊新聞)

相關焦點

  • 代購變靈魂畫手跟風繪圖營銷 律師:避不開法律規制
    代購變「靈魂畫手」 跟風繪圖營銷  律師:抖機靈避不開法律規制  在朋友圈發廣告圖片,不再套路「出牌」——不少人發現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裡冒出許多「靈魂畫手」,推銷商品的圖片全變成了手繪圖。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而就在《電商法》正式實施的第一天,微信朋友圈代購間一股「手繪」熱開始風行,有不少人宣稱這是為了規避《電商法》新規。北青報記者採訪多位朋友圈代購獲悉,「手繪」營銷熱其實更多的是為了吸引顧客眼球。
  • 新電商法實施兩天,不會說散裝土味英語的靈魂畫手不是好代購!
    想必不少人的朋友圈都畫風突變,沒錯,他們就是——代購。果然,不會說散裝土味英語的靈魂畫手不是好代購啊。根據新《電商法》的規定,不管是正規電商平臺,還是朋友圈私人代購、微商、網絡直播,都算是電子商務經營者。不管是代購產品是什麼,都需要營業執照。一旦出現偷稅漏稅情況,就要承擔刑事責任。
  • 新《電商法》實施 不會英文都別想做代購和微商了?
    2019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在這部法律中,對包括個人在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行為給予了規範。代購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也需要進行登記和納稅,一些代購暫停業務,保持觀望,而一些自營電商平臺則認為《電商法》對自己是利好消息。
  • 遊戲代購化身靈魂畫師還是沒躲過…
    淘寶最近發布了一個禁售境外出版物的新規新規之下,專門做遊戲代購的某淘寶店主慌了,連忙撤下PS4遊戲封面,用手繪圖代替。感受一下店主的靈魂畫風:能猜出來的都是真愛。除了變身「靈魂畫師」,超有創意的淘寶店主們還曾代購過「菠蘿」,販賣過「月餅」……2012年,淘寶發布《關於禁止未經文化部備案的遊戲相關商品銷售的公告》,禁止發布銷售內容實質為非中國運營的網路遊戲商品,如《暗黑破壞神3》(Diablo III)等。部分機智買家「改行」,賣起了標價500元的「美國進口大菠蘿」。所幸玩家們也心領神會。
  • 首部《電商法》正式實施 微商、代購偷漏稅將負刑責
    2019年1月1日起,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該法規定,電商領域的大量自然人經營者,需要進行工商登記,依法納稅。  網上賣家需工商登記  由於不受法律法規約束,微商憑藉低門檻、高回報的特點,吸引越來越多人入行。
  • 今年起電商法落地 你朋友圈的代購微商還好嗎?
    為了規避風險,一些代購暫時關閉了朋友圈,而更多的代購微商轉入「地下」,在朋友圈啟用限流、降權,甚至變身文案高手、靈魂畫師。不過,在五花八門應對電商法的同時,不少代購也對電商法  的細節持觀望和期盼的態度。 「一方面電商法可以引導代購走向正規化;另一方面,目前代購市場魚龍混雜、亂象叢生,是該管管了。 」一位電商人士這樣說。
  • 核真| 2019年《電商法》實施代購涼涼?看法律怎麼說
    據《電商法》第十條對市場主體登記的規定,「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需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進行登記的」無需進行工商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因此對於低頻率、小規模的代購活動,《電商法》還是保留了法律空間。但這並不意味著這類個人代購就不需要繳納相關的稅款。
  • 工商註冊、繳稅……電商法來了 個人代購涼了?
    原標題:電商法來了,個人代購涼了?東方網10月1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不知是從何時開始,我們的微信朋友圈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小廣告,由此催生出來的假貨、刷好評等問題越來越突出,阻礙著電商行業進一步發展。
  • 不僅僅是微商代購,《電商法》會帶來什麼行業劇變?
    去年人大通過的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已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該法新規定,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眾多平臺、微商領域的大量自然人經營者,需要進行工商登記,依法納稅。並要求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在其店鋪首頁顯著位置,持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與其經營業務有關的行政許可信息。
  • 新《電商法》實施 有微商用英文發朋友圈賣貨規避監管
    2019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在這部法律中,對包括個人在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行為給予了規範。 代購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也需要進行登記和納稅,一些代購暫停業務,保持觀望,而一些自營電商平臺則認為《電商法》對自己是利好消息。
  • 退押金不再難 代購英文銷售屬違法
    (徐建輝)電商人先學電商法  對於電商法的實施,相信眾多從事電商經營的電商人未必都知曉電商法的內容和具體要求,這就需要從事電商經營的個人、企業,坐下來好好研讀一下電商法的內容和具體規定,先給自己普普法,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才能不碰觸法律紅線。
  • 電商法正式落地 個人海外代購們何去何從?
    代購被戴「緊箍咒」「伴隨2019年電商法的實施,所有商品都大促清倉,很多商品滿減後都是在虧本售賣,寶寶們請抓緊最後的囤貨機會。」「畢竟2019年電商法正式實施後大部分產品售價都會提升,更別說像這樣虧本了,所以要囤貨的寶寶就抓緊機會!」
  • 新電商法下的合規大考,微商該何去何從?
    原標題:新電商法下的合規大考,微商該何去何從?新《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將有一個季度,過去的3個月,微商從業人員為行業巨變喜憂參半。喜的是,身份「轉正」了,終於得到法律認可了;憂的是,「危」機近在眼前,合規大考利潤壓縮。
  • 電商法實施後代購陷恐慌 女代購:我不做了,心累
    也有一些大膽的代購變身「靈魂畫手」,用簡筆手繪代替商品高清照片。化妝品牌「倩碧」變成了「隔壁村倩倩的弟弟」,洗臉儀品牌「露娜」變成了「鹿晗的妹妹」,試圖躲避審查。這場戰事的起因是新規則的執行。歷時5年,經過3次公開徵求意見、4次審議,最新的《電子商務法》(簡稱《電商法》)作為中國電子商務領域首部綜合性的法律,於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 《商法》發布2020法律精英榜 海華永泰倆律師榜上有名
    2021年1月5日,知名法律媒體《商法》(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市場「The A-List 法律精英」榜單,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兩名高級合伙人律師榜上有名:馬靖雲律師榮登榜單,餘盛興律師第五次斬獲殊榮。
  • 電商法落地 代購行業將加速洗牌 有微商為躲監管改用英文賣貨
    電商法實施後,有的代購為逃避監管「手繪」產品圖樣,用英語賣貨。受訪者供圖部分商品或會漲價但質量將更有保證在新《電商法》中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這意味著,此前處於法律盲區的個人海外代購將受到約束,納入監管範疇。
  • 電商法落地後,朋友圈代購們如何了?淘寶、唯品會跨境購或迎新生
    今年1月1日起,讓微商、代購們瑟瑟發抖的《電商法》正式開始實施,這就意味著代購、微商將會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隨著新規的正式實施,個人代購、刷單、大數據殺熟、捆綁銷售等頗受輿論關注,紅麥輿情監測系統顯示,微博帳號「央視財經」成了傳播該事件的影響力意見領袖。
  • 快告訴朋友圈的「靈魂畫手」「神文案」:別白忙活了!
    為了防止圖片侵權,有「靈魂畫手」還配上了手繪圖案。各種品牌的口紅、眼霜……一副「不怕我畫不了,就怕你猜不到」的架勢。有代購調侃,「不掌握點外語、繪畫、文學功底,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幹代購的」。有的代購在微信溝通時,「支付寶」寫作「ZFB」,「轉帳」要寫作「ZZ」,其他與交易相關的詞彙也被要求使用「暗語」。另外,由於不敢在朋友圈直接發布代購商品的圖片,有代購還推薦一款名為「微商相冊」App,稱產品圖片將在這款應用上發布。
  • 協力榮譽|遊閩鍵律師榮登《商法》2020「A-List法律精英」榜單
    2021年1月4日,國際知名法律媒體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商法》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市場「A-List法律精英」名單。
  • 《電商法》落地48小時,有代購因朋友圈發廣告被封號
    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電商法對電子商務的範圍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包括了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並將代購和微商明確納電入商法的監管範圍。那麼,《電商法》實施兩天來,給代購帶來了哪些衝擊?它究竟改變了什麼?上遊新聞記者帶您聚焦《電商法》正式落地的48小時,代購們的悲歡與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