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以視頻形式召開全國高級法院院長座談會。會上,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寇昉以《探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的北京實踐 不斷深化「多元調解+速裁」工作》為題,匯報了北京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
今年以來,北京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落實最高法院部署要求,召開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以「多元調解+速裁」為載體,系統謀劃、整體推進,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多元解紛途徑和現代化訴訟服務。
去年以來,北京高院在全市法院一體推行「多元調解+速裁」,針對以往立案、訴服、調解、速裁多頭負責,多元調解與速裁「兩張皮」等問題,將多元調解和速裁工作納入立案庭統一管理,將多元調解促進會137家會員單位吸納為法院特邀調解組織,將495名常駐法院特邀調解員納入速裁審判團隊,實現多元調解、立案訴服、簡案速裁一站辦理,努力打造普通案件前端快調速審、疑難複雜案件後端細審精判的審判工作新格局。
今年,深入推進「多元調解+速裁」工作制度化,修訂彙編成《北京法院民事案件 「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工作規範》,進一步落實統一管理部門、統一調解員使用管理和培訓、統一工作流程、統一信息系統「四統一」工作要求。
今年上半年,通過多元調解和速裁結案101823件,用20.7%的民事法官前端解決66.5%一審民事案件。
為確保多元調解、訴訟服務和簡案速裁一站辦理,全市各法院都建立了訴調對接中心,其中14家法院新建訴調對接場所8.2萬平米。
同時,加強分調裁一體化平臺建設應用,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新形勢下,積極推進「無接觸式」訴訟服務和常態化在線訴訟,將網上直接立案適用範圍擴展到全市法院全部一審民商事案件。
上半年網上立案8萬餘件,佔一審民事收案總數的 50%,線上調解案件13萬餘件,線上開庭11萬餘件,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全國法院首場「一站解紛爭」全媒體直播節目在房山法院啟動,50餘家媒體參與,2000萬網友觀看,被評為當年全國法院十佳新媒體作品。
在多元調解和速裁工作中,充分運用司法確認、小額速裁等改革試點政策,北京高院制定改革試點「1+6」配套文件,完善特邀調解名冊,上線全國首個繁簡分流統計分析系統,進一步提升了「多元調解+速裁」的效能。
上半年,基層法院小額訴訟程序和簡易程序適用率達76%,平均審理用時分別為25天和42天,不到法定審限的一半。
建議並積極參與制定了《關於深化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加強訴源治理的工作措施》,已經市法治建設領域改革專項小組討論通過,成為市委深改委今年法治建設領域唯一重點改革任務。
與鄉鎮黨委政府建立「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依託12368訴訟服務熱線,高效、精準響應基層社會治理的司法需求,做到聯繫法官到位率100%、反映事項辦結率100%,解決以往法官工作站等訴源治理方式存在的司法服務不夠精準、司法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等問題。
疫情期間,訴前依法妥善化解涉疫情民事案件97件,大多數涉疫情矛盾糾紛通過黨委統一領導下的訴源治理機製得到有效化解。
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30.9%,高於全國法院平均降幅19.3個百分點,往年收案量靠前的物業服務、民間借貸、信用卡糾紛分別大幅下降77.5%、45.3%和24.5%。
下一步,北京法院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本次會議和周強院長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提高一站式建設水平,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編輯:姚日輝 謝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