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將就新版《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的名單》徵求意見

2020-12-20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 2013年1月27日下午,衛生計生委舉行了第八期在線訪談,邀請食品安全標準與風險監測司蘇志司長介紹食品安全標準,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交流等工作。蘇司長在訪談中透露,新一版修訂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的名單的徵求意見稿,將於近期向社會和有關部門徵求意見。

    蘇司長稱,將非食用物質添加到食品中是一種犯罪行為。2008年以來,原衛生部和國家衛生計生委已經總共公布了6批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的名單(詳情見:《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1—5批匯總)》、《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六批)(衛生部公告2011年第16號)》),包括64種非食用物質和22種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為了科學管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衛生計生委會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對黑名單不斷地進行修訂、完善,研究黑名單的進入機制。如開展順丁烯二酸、金剛烷胺、雙氰胺是否列入黑名單組織研究。

    食品安全法中規定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來搜集相關的情況和信息,適時制訂公布可能違法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用物質的黑名單及其監測方法,這項工作是密切地配合相關部門打擊食品違法犯罪的一項重要工作。

 

相關焦點

  • 關於印發《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
    「血豆腐」「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第一批)」第11條3「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第一批)」第2條4 「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第一批)」第17條「肉製品、豬腸衣、蜂蜜」「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第四批)」第11條6
  • 目錄查詢| 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1—6批匯總)
    來源:衛健委官網聲明:刊文為傳遞信息,標註錯誤或侵犯權益,聯繫更正、刪除為進一步打擊在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保障消費者健康,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自2008年以來陸續發布了五批
  • 非食用物質名單公布 蘇丹紅等23類被納入「黑名單」
    閩南網9月30日訊 國家衛生計生委29日公布《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徵求意見稿),染料類、富含氮化合物類、鄰苯二甲酸酯類等23類物質被納入「黑名單」。  名單對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進行了歸類整理,將蘇丹紅、鹼性橙、孔雀石綠、美術綠等所有染料歸為一類,統稱為「染料類」;將三聚氰胺等可能作為「蛋白精」違法添加的物質歸為「富含氮化合物」;將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歸為一類;將工業火鹼、工業明膠、工業酒精、甲醛等歸為「工業用或其他非食品級物質」;將敵敵畏、敵百蟲歸為「有機磷農藥類」;將喹諾酮類、醯胺醇類、四環素類等歸為「抗菌藥物類」。
  • 衛生部印發食品中非食用物質名單(第二批)通知
    衛生部關於印發《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第二批)》的通知 食品整治辦〔200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辦公廳,衛生廳局,經委(經貿委、工業主管部門),公安廳局,監察廳局,農業(農牧、畜牧獸醫、漁業)廳(局、委、辦),商務主管部門,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藥品監管局:    根據衛生部等九部門《關於開展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的緊急通知》的規定,為配合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以下簡稱:專項整治)工作的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專家委員會提出
  • 衛生部公布食品非法添加濫用物質「黑名單」
    衛生部近日匯總公布了5批《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以下簡稱「名單」)。法晚記者統計發現,包括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等在內,牛奶、乳及乳製品、含乳飲料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多達6種,成為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重災區」。糕點中可能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種類數量最多。
  • 8種染料類非食用物質到底是什麼?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的教科書來了!
    日前,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發布警示指出,染料類非食用物質並非食用色素,亦非食品添加劑,通常具有高毒、高殘留的特點,有明顯的或潛在的致癌、致畸、致突變性,給人們的飲食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因此嚴禁在食品中使用。消費者要警惕這些食品中的「偽裝者」。
  •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再次徵求意見 食品標識不得標註「零添加...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0日訊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消息,為規範食品標識的標註,保護消費者和食品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市場監管總局組織起草了《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已於2019年11月21日至12月20日通過司法部網站(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
  • 國家重申食品和飼料中非法添加名單
    4月2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記者昨天從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為嚴厲打擊食品生產經營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濫用食品添加劑以及飼料、水產養殖中使用違禁藥物,衛生部、農業部等部門根據風險監測和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不斷更新非法使用物質名單,至今已公布151種食品和飼料中非法添加名單,包括47種可能在食品中「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22種「易濫用食品添加劑」和82種「禁止在飼料
  • 食品添加劑名單中25種暫無法檢測
    非食用物質及食品添加劑「黑名單」還有待完善  本報訊 衛生部近日重新匯總發布《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同時公布相應檢測方法。不過記者查詢發現,相當部分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或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的檢測方法暫缺。
  • 檢出非食用物質、其他汙染物問題,新疆通報4批次不合格食品
    2批次食品檢出非食用物質,分別為喀什市王家麵館銷售的麵皮,喀什市香又多涼皮店銷售的涼皮,硼砂(以硼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硼砂屬於非食用物質,低濃度的硼砂在體內會轉化為硼酸,被人體吸收。長期過量攝入硼,對人體生殖、發育和內分泌系統有毒性影響。短時間攝入大劑量硼,可能導致急性中毒,引起嘔吐、腹瀉及腹痛。
  • GB 7718預包裝食品標籤標準再次徵求意見,有哪些變化?
    但限制了「植物油」的歸類標識不適用於非植物油類產品。增加了添加量小於2%的果蔬汁(漿、粉)類的歸類標識。(6)新的徵求意見稿對於配料的定量標識的要求改變很大,將原來的「強調有特性的配料」修改為「特別強調」,說明除例外情況,只要是特別強調,就必須要增加相應配料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含量標識。
  • 近九成食品含添加劑 成人一天約食用八九十種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食品中可能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新華社發擅自擴大食品添加劑使用範圍,過量使用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或本身質量有問題的食品添加劑等,已成為當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三大頑疾食品添加劑,可以不加嗎?
  • 《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可用輔料增補名單(一)》公開徵求意見的反饋
    本次徵求意見共收到電子郵件10封,收集建議共69條。其中,涉及本次增補的輔料名單意見16條,其他意見53條。經組織有關專家和行業協會,對徵求的意見進行核實及研討,擬採納意見3條,擬不予採納意見13條。
  • 綠豆餅、板慄派檢出非食用物質,遼寧通報12批次食品不合格
    抽檢信息顯示,糕點不合格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汙染(菌落總數、黴菌等)、防腐劑(脫氫乙酸及其鈉鹽、防腐劑之和等)、甜味劑(甜蜜素)超標,其中還有2批次檢出非食用物質富馬酸二甲酯。由於對人體有腐蝕性和致過敏性,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第二批)中將富馬酸二甲酯列為非食用物質,不得在糕點中使用。   糕點存在檢出富馬酸二甲酯的情況,原因可能是企業為了使產品不易黴變、延長保質期,降低生產成本而違規添加所致。
  • 重磅|您所關心的《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修改徵求意見了!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秘書處關於徵求食品中汙染物限量等1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發布時間:2019-12-31來源: 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食標秘發〔2019〕27號各有關單位: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我委組織起草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汙染物限量》等13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關於GB 7718《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徵求意見稿)》的解讀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於2019年12月31日發布了關於徵求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的函,要求相關單位於 2020年2月28日前反饋意見。中食安信將徵求意見稿與現行版本內容進行比較,就其主要變化、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解 讀如下:1、對標籤的基本要求做了增補,中食安信總結主要變化包括: ① 明確了不得以任何形式明示或暗示食品或食品中的某成分具有預防、治療疾病的作用。
  • 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見 為舌尖安全護航
    「無添加」「零添加」等,不僅有助於規範和約束企業的生產和經營行為,還能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本報記者 萬靜近期,《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正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公開徵求意見,將持續收集意見至今年8月26日。
  • 《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可用輔料增補名單(一)》公開徵求意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2019年6月4日消息,市場監管總局研究擬定的《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可用輔料增補名單(一)》正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和建議。公眾可於2019年6月30日前,填寫意見反饋表,以電子郵件形式反饋。電子郵箱:bjspba@bjsp.gov.cn
  • 關於GB7718《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徵求意見稿)》的解讀及對照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於2018年11月26日發布了關於徵求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徵求意見稿)修訂草案意見的函,要求相關單位於2018年12月14日前反饋意見。中食安信將徵求意見稿與現行版本內容進行比較,就其主要變化、影響等方面進行分析解讀如下:分析解讀1、明確了生產日期的定義,由原來的「食品成為最終產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裝或灌裝日期,即將食品裝入(灌入)包裝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終銷售單元的日期」變為「食品成為最終產品的日期」,避免了企業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產生歧義。
  • 一瓶酒等於兩顆偉哥 保健食品成違法添加重災區
    最近多家品牌深陷食品安全事件,而監管部門近期公布的69種保健酒違法添加化學物質,更是引發公眾對食品安全高度關注。隨著公眾需求的增加,保健品市場近年來高速增長,但由於保健品缺乏行業標準,添加物質隱蔽性強,不易監管,危害性也更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