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商/社交為例,解析不同業務消息功能的關鍵點

2020-12-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消息模塊是輔助業務實現與用戶互動最直接的產品模塊。由於消息本身的意義很寬泛,所以業務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消息產品形態,消息產品的設計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業務千變萬化,掌握消息設計的關鍵點,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一、消息的分類:案例分析

1. 電商產品的消息分類設計:以:「某淘」為例

以某淘為例,在電商場景中,基於核心業務需求,會有不同業務的消息需要觸達用戶,有些信息優先級較高,有些需要跟用戶實時溝通,比如私聊,IM通訊等。

因此,在做消息系統設計之前,一定要清楚消息涉及的業務形態。這決定在具體設計時,如何設計消息形態與交互。就電商而言。消息形態分類:

消息頁面會根據業務消息量,在頁面信息路徑上有不同的展示方案。

一般,消息頁面共有二級:消息列表頁——消息主頁。

消息主頁可以是以服務號的消息卡片流為主,也可以是一行文案或者連結,或H5互動頁,或卡片流;如下圖:

電商產品消息設計,重點集中在售後的環節。
因此,在消息創建主體來源於商品/門店/訂單/物流/品牌/優惠券/促銷活動等這一類業務資源的變動。通常這一類消息會由相應的管理系統發送,但產品經理也需要依據相應的業務動態定義消息的形態。

2. 社交產品的消息分類設計:以「某博」為例

對照電商產品,社交產品的消息設計則又明顯的側重。如下圖:

以「微博」產品為例,相關的消息類型總結如下:

社交類產品中,消息的產生可以來自於:關注與未關注用戶、粉絲、群、社區、訂閱號等主體對象。而這些角色則也是構建社交產品的基本框架。

二、「消息」基本產品流程

從以上案例來看,在實際消息設計中,我們需要分清自己負責的平臺的屬性是電商/社交/金融等。根據具體業務,定義消息產品流程、消息類型、消息優先級、消息發送方式、消息展示方式。

消息發送的產品流程見下圖:

 三、「消息」產品分步驟設計

第一步:「定義消息」

從消息的本質來思考如果為系統編輯消息誕生的規則,我們可以從語義以及系統的原理中找到答案:

第一點: 從場景角度解構,消息作為一個包含動作的詞語,從語義上來分析,存在一個普遍結構:模型1 :「對象+動作」 或者 「 對象A+動作+對象B」

其中,對象A就是動作的施加者,對象B則是動作的承受者(非常簡單的語法解構)。

第二點,從開發的角度來說:資源在不斷更新中觸發消息產生的規則,並最終並推送給訂閱接收的用戶;

這裡包含4個對象:

  1. someone = 提醒的觸發者,或者發送者,標記為sender
  2. do something = 提醒的動作,評論、喜歡、關注都屬於一個動作,標記為action
  3. something = 提醒的動作作用對象,這就具體到是哪一篇文章,標記為target
  4. someone’s = 提醒的動作作用對象的所有者,標記為targetOwner

比如對於電商產品來說,提醒觸發的者可以分為促銷系統/管理員/門店/訂單系統/物流系統/;社交類,則是用戶、KOL等自媒體帳號。

輸出需求關鍵點1:定義:資源/動作+消息模版;即:誰+在什麼情況下+對什麼,作出什麼事情,且在用戶端的消息文案模版如何展示;

第二步「用戶訂閱」

每一個用戶都有一張屬於自己的訂閱管理表。subscribeconfig,來記錄用戶的提醒設置。當用戶沒有提醒設置是,可以使用系統默認的一套設置。一則用戶訂閱管理記錄大致包括:

  1. 訂閱的目標(資源是什麼)
  2. 訂閱的目標類型
  3. 訂閱的動作(action)
  4. 訂閱的觸發條件 (subscribereason =發布,則對應的action=贊/評論,比如我發表了一篇文章,如果有人針對這篇文章進行點讚和評論,就可以通知我)

輸出需求關鍵點2:定義用戶訂閱管理對象名稱有哪些,如上圖。

第三步 消息分發與獲取

1 消息分發方式的確定:

  • 第一種:拉取;客戶端在用戶登錄時請求服務拉取相關消息數據,定時向伺服器獲取新的消息,並進行更新,或者在用戶進行手動下拉加載消息頁面時進行更新。
  • 第二種:push;push在針對消息的時效性方面作用很大。

2 分發頻率的確定:

依照消息的優先級制定消息發送的高低策略。比如高優先級消息,頻率可以是:實時更新;這類信息需要用戶即使知曉並處理。中級消息,不需要即使知道,頻率可以是:時/天/周;低優先級消息,頻率可以是:固定周期;

3 消息分發的優化:聚合

消息的聚合,就是可以定義什麼情況下,可以把類似的行為劃分為同一類信息,進行推送。

輸出需求關鍵點3:消息分發的方式(可以跟技術溝通),消息分發的優先級更新策略。

第四步: 消息的閱讀、標記

輸出需求關鍵點4:

定義消息數量展示規則:

1. 消息在TAB或在列表中的展示規則,如展示方式,最多展示幾條,超過限制如何展示等;

2. 定義消息處理的交互以及處理狀態:定義消息的有效操作,即用戶如何操作才標記為已讀/以處理等狀態。

從交互的弱——強來分,處理交互可分為:

  • 忽略:忽略此條信息
  • 查看:點擊詳情或主動標記為已讀
  • 刪除:刪除本消息
  • 確認:需要對本消息進行確認
  • 回覆:需要進行數據交互
  • 處理:適合更為複雜的業務通知。

第五步:消息的回收

消息回收:產品依據開發實際開發需求,設置相應用戶設計,向用戶確認是否在一定周期內刪除指定的消息內容。

四、總結

消息產品設計前提:明確消息產生的主體(非常重要);

  • 第一步:定義:資源/動作+消息模版;
  • 第二步:定義用戶訂閱管理具體對象;
  • 第三步:消息分發的方式(可以跟技術溝通)、對象、時間、更新時間、加載規則;消息分發的優先級更新策略;
  • 第四步:定義消息在產品端的展示規則(數量/文案/圖文結構等);消息標記規則;
  • 第五步:消息的回收規則。

消息設計的本質是在考量產品經理是否具備抽象業務的思維,這也是搭建產品基礎框架的基本素質,同時也涉及到對於信息的設計以及交互等知識,值得好好研究。

 

本文由 @Sherry 楊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以淘小鋪、芬香、拼多多為例,深度解析社交電商掘金之路(下)
    本文續接前文:以淘小鋪、芬香、拼多多為例,深度解析社交電商掘金之路(上)本次重點講述後續8個問題。三、組建職業團隊的意義以某職業社交電商團隊為例。成立於2020年1月16日,也就是淘小鋪出來的第二天,宣傳上秉承不忽悠、不誇大、不套路、正心正念做事業,踏踏實實帶團隊的理念。創始人跟大部分核心團隊都有豐富的網際網路經驗,亦或是各個領域的翹楚。
  • 泰迪熊移動COO談場景消息服務推動電商營銷簡訊業務轉型
    7月8日泰迪熊移動COO葉鬆開啟了一場主題為【場景消息服務,推動電商營銷簡訊業務轉型】的線上分享。從當前電商行業營銷的痛點出發,深度解析了場景消息、智能簡訊之於電商行業實現用戶精準營銷的必要性。當用戶顯得愈發挑剔,國內流量紅利漸漸褪去的時候,這對所有ToC性質的電商平臺及商家而言,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 以拼多多為例,談談社交電商
    一、所謂社交電商首先什麼是社交?新華字典中的解釋是:「謂社會中人與人的交際應酬。」顯然我們所認知的「社交電商」與之相去甚遠。現有的所謂社交電商商業模式大行其道的我簡單粗暴的分為兩種:一種是拼多多為代表的誘導用戶分享,團購也算在其中;一種是泛網紅,以小紅書為代表,我把淘寶的內容營銷也歸為此類。先說第二類,我覺得把小紅書稱作社交電商是一個很操蛋的行為。
  • 以淘小鋪、芬香、拼多多為例,深度解析社交電商掘金之路(上)
    2020年1月15日,阿里巴巴正式入場社交電商,這極大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網際網路上有一句名言:BAT入場,寸草不生。之後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卻沒有找到任何一篇完整解析社交電商的文章。各種信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毫無邏輯。因此在這個節點,我做了一個深度的梳理並分享出來,希望能對你有所價值。
  • 社區團購平臺的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之社交電商模式
    社交電商模式是什麼?這一期小編繼續給大家帶來社區團購平臺十大商業模式解析,上一期有關社群團購模式的介紹想必大家已經了解了。今天呢我們來聊聊社交電商模式。是目前被譽為最具潛力的商業模式,也是被各大公司爭先結合的商業模式。
  • 以淘小鋪、東小店為例,如何入局社交電商平臺?
    區別於傳統電商,社交電商正以高效獲客和強裂變能力不斷向上,並成為電商領域的熱門發展趨勢。而對於電商巨頭來說,社交電商自然是不可放過的領域之一,例如淘寶與京東就推出了 淘小鋪 與 東小店 社交電商平臺。社交電商這一趨勢,在可見的未來,尤其是 2020 年,必將衝擊整個經濟結構與消費習慣。高效獲客和裂變能力吸引了眾多企業和用戶加入,2018 年中國社交電商規模達到 6268.5 億,環比增長 255.8 %。網際網路世界裡,流量與增長紅利尤為關鍵。
  • 社交功能是電影院突圍的關鍵點
    最為關鍵的是,隨著智能電視和投屏技術的應用,加之疫情期間電影院關門,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了在家看電影。也就是說,如果想讓觀眾回到電影院,電影院必須具有觀影之外的功能。其實,許多人當初走進電影院的初衷,並不只是為了觀影,也為了社交,這也是他們如今重看舊電影的原因所在。
  • 從本質上看,傳統電商與社交電商有何不同?
    社交電商是貨找人,並借雞生蛋我們將淘寶/天貓、京東、蘇寧、唯品會、噹噹等看著傳統電商,將拼多多、雲集、環球捕手、愛庫存等看著社交電商。零售的核心三要素:人、貨、場。場是各個電商平臺的定位,然後對元素的不同排列造成了不同的結果,人貨場總共有6種排序方式。拼多多創始人黃錚說:傳統電商是人找貨,拼多多是貨找人。
  • 淘小鋪:阿里搶灘社交電商
    社交電商模式創造了新的流量增長點,以拼團購物為主要業務的拼多多上市後市值二百多億美元,KOL分銷的代表平臺雲集上市首日市值達到三十多億美元。這些社交電商的蓬勃發展讓阿里既面臨著被其他電商平臺蠶食的壓力也看到了社交電商的巨大潛力。因此,阿里推出了淘小鋪試圖用分銷的形式去打開社交電商的局面,繼續在社交電商領域試水。3. 數據表現
  • 跨境出口電商一周猛料:社交媒體殺入電商行業,亞馬遜變更FBA庫存新...
    社交媒體大力發展「Buy」功能,或將終結電商平臺統治時代 雨果網消息:最近 Facebook、Pinterest等社交媒體在電商上頻頻發力,試圖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購物方式,簡化購物流程,也讓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預計未來初創公司的電商發展方式是社交媒體。
  • 社交電商不社交不電商——社交電商急需訂立規範
    幾乎每個App都想要定位你的位置,一旦順手點了「同意」,就會有各種「附近的人」找上來,不遺餘力地向你推銷著產品——儘管你在現實中從沒見過他們。從面膜到服裝手錶,再到營養奶昔,如今甚至開始推銷「網店」了,還美名其曰「社交電商」。尷尬的是,這樣的說辭實在經不起推敲,既不社交,也不電商。
  • 角力社交電商,給消費者更好的選擇
    阿里系和騰訊系之間各自擁有鮮明的社交電商特色,基於基因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市場綜合反映,多元化的發展模式,為新零售創造了更多的空間和選擇。2019年被譽為「社交電商元年」,社交電商的爆發可謂經過了野蠻生長階段。而如今,市場的紅利已經在各大資本的介入下被逐步地瓜分,消耗殆盡。
  • 三足鼎立下的中國社交電商分析,京喜迅速發展的原因探究
    3.4.1 降低產品單價對於社交電商來說,不管採用哪種玩法,低價都是吸引客戶進行傳播的關鍵,據調查統計,社交電商的平均客單價遠低於傳統電商平臺,社交電商以生活用品,服飾等消費頻次最高,受眾廣的大眾流通性商品為主,大部分商品價格不過百元。
  • 愛庫存:社交電商黑馬的崛起之路
    編輯導讀:隨著傳統電商獲客成本的增加和移動社交的快速發展,「社交+電商」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本文以社交電商黑馬——愛庫存為例,對其進行深度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社交電商,淘金正熱
    目前這樣的推廣平臺有很多,淘寶聯盟、京東聯盟、大熊酷朋、雲集、粉象生活等等,推廣模式本質上都是CPS;以大熊酷朋為例,打開App後搜索任意商品如下圖所示:可以看到,「優惠券」正是前面提到的推廣平臺和商家對接後確定的針對不同商品制定的所謂「大額優惠券」,而選擇下方的「分享好友」你的角色就是「淘客」,反之則你的角色就是「買家
  • 構建WhatsApp社交營銷獲得出海業務成功-用SCRM系統打造私域流量
    ◆ 簡介緊接著WhatsApp社交營銷商業模式頂層設計之後,我們探討最重要的部分--社交零售運營,利用WhatsApp SCRM系統管理批量個人帳號,打造業務經營的私域流量池,從而實現社交營銷的會員零售。本篇重點描述私域流量池的構建和運營系統,社交引流環節在下一篇中進行詳細分享。
  • 社交電商:拼多多巨虧,巨頭要獲客,其他涉「傳銷」
    投稿來源:零售老闆內參核心導讀1、拼多多社交電商成型關鍵。2、社交並非社交電商成功關鍵。3、拼多多對社交電商的發展啟示。社交電商,值得我們今天基於拼多多,以及隨後在阿里聚划算、京東京喜、蘇寧拼購,還有眾多中小型社交電商平臺,甚至那些曾經多少帶點「傳銷」傳聞的平臺轉型為社交電商的案例,探討社交電商的模式本質,以及業務優缺點和各自不同的平臺模式屬性。社交電商概念和模式的最早提出者,要算美國作者斯賓塞等人的著作《社交電商》。
  • 小紅書電商之魂不滅,內測小紅店欲攪亂社交電商?
    小紅書的電商業務迎來了新的曙光。  今日,IT鮮聞發現「小紅店」的推廣海報在朋友圈開始刷屏,筆者隨即識別二維碼體驗,發現該產品是小紅書在社交電商領域的布局,目前正處於內測狀態。    對於一直未能平衡好社區與電商關係的小紅書來說,社交電商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而小紅店的表現如何,也將會影響外界對其電商業務的看法。
  • 社交電商模式與平臺電商社交化的差異?
    社交化銷售是目前比較主流的一種購物方式,因此每個傳統電商平臺也會有個分享的功能以及和社交媒體工具的分享連結。如目前的抖音可以通過短視頻價值平臺電商連結,通過短視頻社交平臺的分發和粉絲關係鏈可以快速的獲取流量,這種引流分享的方式也屬於平臺電商社交化的一種方式。
  • 2021年社交媒體營銷預測(1):Facebook——重點推動電商業務,技術...
    不過在這一年裡,主流社交平臺都已迅速完成進化,同時為了迎合疫情期間的用戶需求,也轉移了各自的業務重心。根據當前趨勢和社交平臺的發展方向,我們總結了對2021年的新預測,以及社交媒體營銷人員該如何為未來做準備。來年應該會是充滿增長和發展的一年,一切也會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