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支付勞動爭議賠償金,過節費與年終獎是否該納入計算基數中?

2020-12-20 法治青島

在現實中,勞動糾紛的爭議除了是否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外,另一個爭議的焦點,就是月平均工資的計算。經濟補償金中的月平均工資是按照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進行計算,這個工資是稅前的,是在扣掉社會保險公積金和個稅之前的工資,這點大家都很清楚。但是,過節費、年度獎金、社會保險費用等,是否應該計入,什麼情況下計入,其實會引發很多爭議。近日,青島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就對這些爭議進行了判定,一起來看一看吧。

滕某於2011年12月1日進入國任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工作,擔任非車險管理部負責人的職位,雙方連續籤訂了三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滕某自2011年12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一直在該公司工作。2019年10月24日,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向滕某出具《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通知滕某解除勞動合同。

此後,滕某申請勞動仲裁,請求裁決國任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等。因對裁決結果不服,滕某遂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決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二十二萬六千餘元。

庭審中,雙方爭議的焦點問題有兩個,一是勞動合同的解除是否違法,二是月平均工資的認定。

法院審理後認為,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與滕某連續三次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滕某不存在違規的情形,且明確口頭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直接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據此,判定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系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依照法律規定支付滕某賠償金。

關於月平均工資的認定,滕某認為自己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13987.06元/月,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則認為滕某的月平均工資應為6555元。

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認為,滕某主張的賠償金計算基數均有誤。將社會保險費、年度獎金、過節費等非工資性收入納入了計算基數。其中包含過節費(6000元)、年度獎金(2018年終獎28550.49元)、社會保險費用等均作為基數計算賠償金,導致賠償金數額遠超實際數額。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提出,過節費和2018年度獎金是單獨發放,未與月工資一起發放,也不在計算賠償金的12個月範圍內,將上述費用加到某個月份中作為月工資進行計算賠償金是錯誤的。

法院審理後認為,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雖對其中中秋節、國慶節等過節費不認可,但從滕某提供的銀行交易明細中看,與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所發放其他款項的帳戶名稱相同,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對此未能作出合理解釋,據此推定滕某的主張成立。國任財險青島分公司主張滕某的月平均工資不應包括社會保險費、年度獎金、過節費,依據不足,不予採納。

經過核實,法院認定滕某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11459.37元/月。

最終,法院認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為183349.92元(11459.37元×8個月×2)。

其實,在山東省和青島市關於《進一步做好勞動人事爭議處理工作的通知》中規定,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計發基數,員工的月平均工資應扣除各種社會保險費、職工福利方面的各項費用等非工資性收入。本案中,過節費、年度獎金等收入是否算作非工資性收入,證據很重要。如果過節費、年度獎金等的發放與其他帳戶名稱相同,且沒有證據與工資收入區別開來,就會被推定為工資收入,進而計入賠償金的計算基數中去。

編輯:董楠

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加班費計算基數如何確定?(還有更多)
    ;11、提成工資的支付爭議及處理;12、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構成及適用;13、員工互相打聽工資是否屬違紀?7、試用期的工資標準及約定方法;8、勞動合同無效時勞動者工資標準的確定;9、勞動合同約定工資支付日的法律風險;10、實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資的約定方法等等……三、加班工資的支付與加班爭議中的風險控制1、標準工時制下的加班工資計算;2、計件工資下的加班工資計算;
  • 為什麼勞動爭議案件企業敗訴率高達80%?
    1、企業個別爭議與企業集體爭議;2、企業既定權利爭議和企業待定權利爭議;3、國內企業爭議與涉外企業爭議。6、什麼是勞動爭議申請的時效?如何計算的?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向法院等部門要求權利的時間規定。24、當事人主張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經審理認為理由不成立,但符合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應如何處理?勞動人事仲裁機構或人民法院在審理中向勞動者釋明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的區別後,勞動者仍堅持只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的,不能逕行裁判由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25、調解協議的效力如何認定?
  •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後,勞動者申請仲裁主張的賠償金如何計算呢?
    勞動者應得的年終獎或年終雙薪,計入工資基數時按每年十二個月平均分攤。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 工傷/工亡+經濟補償金+賠償金+二倍工資+加班費等計算基數一覽表
    來源:法務之家(ID:law114-com-cn) 作者:翁炎龍勞動爭議中所有項目計算基數匯總(上海市為例)項目工資計算基數賠償金基本概念: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工資計算基數為:為應得工資包括個人承擔的社會保險金、稅費、工會會費,包含各類補貼津貼、獎金、提成,但是應當扣除加班費、報銷費用。
  • 企業最頭痛的36個勞動爭議問題!全都有答案
    所以,企業單位裡面的爭議和糾紛也是客觀存在的。但好的企業,因有極強的法律風險防範意識,往往能將矛盾爭議在萌芽的狀態就及時化解。二倍工資差額的計算基數應是勞動者對應月份實際發放的工資,不含以下部分:(一)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二)因勞動者工作業績而隨機發放的效益工資、提成等;(三)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勞動報酬,如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年底雙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結算的業務提成等;(四)未確定支付周期的勞動報酬,
  • 加班費計算基數是否應包含津貼補貼?
    一般用人單位有自主決定權是否向員工支付獎金。但如勞動合同中約定了發放獎金的,用人單位應按照約定發放獎金。用人單位不依約發放的,符合條件的員工可依法要求用人單位發放。  三、津貼、補貼  津貼是用人單位為了補償員工,從而保證員工的生活水平不受特殊條件影響而實行的一種工資補充形式,也是工資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分為兩類:政府統一制定的和企業自行建立的津貼、補貼。
  • 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是否包括加班工資?兩地法院判決不同
    經濟補償的計算基數是否包括加班工資?這個問題有爭議嗎?還真有爭議。二審法院認為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統一按照法定工作時間內的工資標準計算,故加班工資不納入經濟補償金的基數。因此,李建忠要求調整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的上訴主張不能成立。
  • 2倍工資如何確定基數?這些勞動爭議難點,法院這麼判
    工資構成中沒有底薪僅與提成掛鈎的,計算未籤合同二倍工資時如何確定基數?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工作的勞動者,在解除時是否需對其進行勞動能力鑑定?用人單位統一安排勞動者休假,該休假為帶薪年休假還是帶薪福利假?……這些都是極具分歧的勞動爭議案件。
  • 發年終獎前離職了,公司還要發年終獎嗎?(還有更多)
    ;11、提成工資的支付爭議及處理;12、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構成及適用;13、員工互相打聽工資是否屬違紀?7、試用期的工資標準及約定方法;8、勞動合同無效時勞動者工資標準的確定;9、勞動合同約定工資支付日的法律風險;10、實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資的約定方法等等……三、加班工資的支付與加班爭議中的風險控制1、標準工時制下的加班工資計算;2、計件工資下的加班工資計算;
  • 發年終獎前員工離職了,公司還要發年終獎嗎?(還有更多)
    ;11、提成工資的支付爭議及處理;12、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構成及適用;13、員工互相打聽工資是否屬違紀?7、試用期的工資標準及約定方法;8、勞動合同無效時勞動者工資標準的確定;9、勞動合同約定工資支付日的法律風險;10、實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資的約定方法等等……三、加班工資的支付與加班爭議中的風險控制1、標準工時制下的加班工資計算;2、計件工資下的加班工資計算;
  • 加班工資計算基數全國規定匯總(2019最新)
    關於提成或獎金是否納入加班工資的基數,需要審查雙方約定的提成或獎金是否建立在固定時間內,如果沒有明確在固定工作時間內,應當不納入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如果是建立在固定時間內的,則應納入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以避免用人單位以提成或獎金的名義來減少加班工資的給付數額。
  • 2020,經濟補償金計算規則匯總(全國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或賠償金時,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基數為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不再以《勞動合同法》施行之日為界分段計算。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基數按用人單位所在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計算。32.
  • 經濟賠償金如何計算
    一、經濟賠償金如何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工作年限,應從勞動者向該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沒有及時籤訂勞動合同的,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應該從形成事實勞動關係算起。續籤過幾份勞動合同的,工作年限應從第一份勞動合同的起始時間開始算起,即自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
  • 高院關於處理勞動爭議的36條意見
    如果勞動者不請求支付賠償金,只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是否應予支持?參考意見:按照上述司法解釋的規定,如果用人單位在起訴前已經補正了通知工會的程序,勞動者關於支付賠償金的請求不應予以支持。如果勞動者未提出相關請求,不建議法院依職權適用或主動向勞動者釋明。
  • 年底將至,用人單位到底該不該發年終獎,這裡告訴你!
    企業篇1、單位必須發放年終獎嗎?年終獎的發放,勞動法律沒有硬性規定,是否發放年終獎,屬於單位的自主權。根據《勞動法》規定,年終獎是工資的一部分,屬於勞動報酬的範圍,如果在勞動合同或規章制度中規定發放年終獎,那麼推遲年終獎的發放,無異於欠薪。按照《勞動法》規定,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對遲發年終獎的企業主應給予批評教育,嚴重的可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責令支付賠償金,以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論處。
  • 法務最頭痛的36個勞動爭議問題!全都有答案
    二倍工資差額的計算基數應是勞動者對應月份實際發放的工資,不含以下部分: (一)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 (二)因勞動者工作業績而隨機發放的效益工資、提成等; (三)支付周期超過一個月的勞動報酬,如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年底雙薪以及按照季度
  • 日照鋼鐵多起勞動糾紛: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被判支付賠償金
    記者從中國裁判文書網公示的相關法院判決文書中了解到,日照鋼鐵多起案例均因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被判令支付賠償金。中國裁判文書網7月24日發布的山東省日照市中級人民法院(2020)魯11民終1326號民事判決書顯示,2013年9月3日,孟某某到日照鋼鐵工作,雙方多次籤訂勞動合同。最後一次勞動合同期限自2018年9月4日至2023年9月3日。
  • 年底了,你能拿到年終獎和十三薪嗎?能不能過個好年就靠它們了!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明確規定,司法實踐中傾向於按照勞動者當年平均工資作為計算基數;對於年中解除勞動合同而應當支付十三薪的,司法實踐中傾向於按照解除前勞動者12個月平均工資作為十三薪的計算基數。還有一些企業計算年終獎的時候還會加入員工在該公司的工齡,工齡越長,拿到的年終獎基數就越高。當然啦,年終獎的發放形式也有不同,有些是直接給現金(紅包或者打款),有些是給予物質獎勵,還有些是精神獎勵(獎牌、勳章、旅遊等)。
  • 兩次勞動合同到期後企業單方終止應支付賠償金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民事訴訟證據規定》)第六條「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和第七十五條「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於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的規定,依法應推定滕世惠的主張成立,即雙方之間的勞動關係開始於2000年1月1
  • 加班費爭議的18個處理規則(還有更多)
    ;11、提成工資的支付爭議及處理;12、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構成及適用;13、員工互相打聽工資是否屬違紀?7、試用期的工資標準及約定方法;8、勞動合同無效時勞動者工資標準的確定;9、勞動合同約定工資支付日的法律風險;10、實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資的約定方法等等……三、加班工資的支付與加班爭議中的風險控制1、標準工時制下的加班工資計算;2、計件工資下的加班工資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