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論書面文字流傳方式或口耳相傳方式,律詩從作者的創作到讀者的接受,都可看做通信過程,因此可以從通信原理角度對律詩的編碼特徵進行考察。本文著眼於律詩的平仄特徵,並將其視為一種二進位編碼,從檢錯角度考察平仄對律詩傳播所起的作用。
【關鍵詞】律詩,平仄,二進位編碼,檢錯
一,引言
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在字句、押韻、平仄、對仗各方面都有嚴格規定。所謂平仄,指的是將漢語的聲調分為兩類,「平」的意思是平直、「仄」的意思是不平,指漢字發音的高低變化規律。文獻【1】對此有詳述。文獻【2】指出,五言和七言律詩的平仄分別各有四種基本類型,各構成兩聯。
五言律詩平仄基本類型為: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詩平仄基本類型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為什麼律詩要遵守平仄規律呢?文獻【2】給出的理由是:平仄兩類聲調交錯出現,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文獻【1】則從朗讀和聆聽角度分析了平仄對人類聲帶和聽覺的作用。本文則從通信原理角度考察平仄對律詩傳播過程中檢錯的意義。
二,怎樣用二進位表達平仄
我們平時最常用的數字系統是十進位,即無論多大或多小的數值,均由0到9十個數字組成。二進位數字系統,就是無論數字多大或多小,都由0和1兩個數字組成。最簡單的一個二進位例子是電燈開關,一個獨立的電燈開關可以表達一位二進位數:開定義為1,關定義為0,如果四個電燈開關並排安裝在一起,就可以表達四位二進位數。四位二進位整數的數值與十進位數值對照如下表。
表1 四位二進位與十進位數字對照
十進位
0
1
2
3
4
5
6
7
二進位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十進位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進位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就像剛開始學習十進位數字系統時,老師會介紹為什麼用十進位:因為人類有十個手指頭,所以採用十進位計數特別自然而然。二進位的普及,得益於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因為電路當中的物理量,常常存在兩種相對容易測量或判別的狀態,比如電壓的高和低、電流的通和斷、磁極的南和北等等。約定上述這些兩種狀態的其中一種為0、另一種為1,即可以用電路來表達二進位數字系統——就像可以用十個手指頭來表達十進位數字系統。例如一個電子開關,定義電流接通為0狀態、電流關斷為1狀態,那麼四個電子開關排列在一起就可以表達上文表1中所示的從0000到1111這十六個數字。
類似的,「平」、「仄」也是兩種可以截然區分的狀態,那就可以用『0』代表「平」狀態、用『1』代表「仄」狀態。這樣,用『0』、『1』表示的五言律詩平仄規律就變成:
仄仄平平仄(11001),
平平仄仄平(00110)。
平平平仄仄(00011),
仄仄仄平平(11100)。
七言律詩的平仄規律就變成:
平平仄仄平平仄(0011001),
仄仄平平仄仄平(1100110)。
仄仄平平平仄仄(1100011),
平平仄仄仄平平(0011100)。
三,平仄律如何用於錯誤檢測?
律詩在傳播過程中,不管是手抄、活字印刷還是口耳相傳,都有可能出現別字、錯字,通過平仄規律這種編碼方式,可以起到別字、錯字檢測的作用。例如杜甫《春望》裡的名句通常寫作: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假如看到另一版本寫作:
國破山嶽在,城春林木深。
即使不考慮意境高低,僅根據平仄規律即可判定後一版本有誤,因為「嶽」字是仄聲,而該處本應是平聲;而「林」字是平聲,但該處本應是仄聲。
在通信技術當中,有一種差錯控制編碼,這種編碼要求碼組之間的碼距儘量大,以此增強其檢錯能力。如上文所述,五言律詩或七言律詩的平仄規律可以用二進位表示,也就可以看做是兩種差錯控制編碼。關於差錯控制編碼,詳見文獻【3】,其梗概如下。
若干信息位組合在一起,稱作一個「碼組」,五言律詩的任意一句、其五個字的平仄表示即構成一個碼組,如:「仄仄平平仄(11001)」;碼組之間對應位置上數字不同的位數稱為碼組之間的碼距,例如「仄仄平平仄(11001)」和「平平仄仄平(00110)」兩個碼組之間,其對應位上的數字每一個都不同,故兩者碼距為5;一種編碼,其中各個碼組之間最小的碼距稱為「最小距離」,例如五言律詩平仄編碼的最小距離是2。在採用二進位編碼時,碼距就是將兩個碼組做異或運算,之後再逐位求和。這樣的檢錯編碼,單單看一個獨立的句子,即使不考慮碼組(即一個句子)在整首詩中的位置,也能檢測到任意一位平仄出錯。
圖1 五言律詩平仄編碼各個碼組之間的碼距
還以「國破山嶽在,城春林木深。」為例,這兩個碼組的平仄律是「仄仄平仄仄(11011),平平平仄平(00010)」,在五言律詩的所有四個編碼形式中,根本沒有這兩個碼組,因此即使不知道這兩句在整首詩中的位置,也能判定它們的平仄是不對的。
類似的,可以給出七言律詩各碼組之間的碼距和最小距離,如圖2。可以看出,七言律詩平仄編碼的最小距離是2。這樣的檢錯編碼,單單看一個獨立的句子,即使不考慮碼組(即一個句子)在整首詩中的位置,也能檢測到任意一位平仄出錯。
圖2 七言律詩平仄編碼各個碼組之間的碼距
四,小結
從糾錯控制編碼角度考察律詩的平仄規律可知,利用平仄律,在語句位置不明的情況下,能夠檢測到任意一個字的平仄錯誤,可以應用於古籍、殘碑等中的律詩辨析與判讀。
參考文獻:
【1】老郭,現代漢語普通話的一種平仄區分準則【Z】.微信公眾號:老郭小什.
【2】王力,詩詞格律【M】.北京:中華書局,2012.36-40.
【3】樊昌信等,通信原理【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5.142-159.
其他有關古典樣式詩歌的討論文章:
寫律詩到底有多麻煩
古詩字數小議
排列整齊又押韻的四句就是絕句嗎?
現代漢語普通話的一種平仄區分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