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是中國北方小麥生產地區人們的主要食物,在南方也頗受歡迎,南方一般用來當早點。饅頭,在北方有些地方像山西,陝西被稱為饃。
饅頭是中國的傳統美食,是一種紅麵粉發酵蒸成的食物,形狀圓形隆起。饅頭原來是有餡的,後面專稱無餡料的為饅頭,有餡料的為包子。
相傳饅頭是三國時候諸葛亮發明的,開始的時候是為了大軍過河祭祀河神的,後面演化成一種美食。
傳統的饅頭是蒸熟的,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饅頭的新做法,不蒸不烤,外皮鬆脆內部暄軟,大人孩子都喜歡吃。詳細清晰步驟教給你:
【做法】
第一步:
1.準備幾個紅薯,洗淨後去皮切成薄片。蒸鍋燒水,水開後把紅薯上鍋蒸15分鐘。
2. 15分鐘後,取出紅薯,用擀麵杖把紅薯壓成泥。
第二步:
1.然後再打入兩個雞蛋進去,攪拌均勻,攪勻後加到準備好的麵粉裡(800克麵粉)加人6克酵母,再少量多次加入牛奶,邊倒邊攪拌,攪拌均勻成面絮狀後,上手揉面,揉成光滑的麵團後,蓋上保鮮膜,醒發到2倍大。
第三步:
1.麵團面積明顯變大,裡面呈蜂窠狀後就可以了,案板撒上一些乾麵粉,把麵團放到案板上揉搓排氣,搓成長條,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
2.然後按壓成小餅狀,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鐘。
第四步:
1. 15分鐘後,電餅鐺或者平底鍋刷油,鍋熱後把醒好的餅坯放入,一面烙微黃後翻面,蓋上蓋子,悶2分鐘,再翻個面,反覆幾次,直到餅完全熟了為止。
2.香軟可口的紅薯饅頭就做好了,不蒸不烤,烙至出來的饅頭,別有一番風味。喜歡的話趕緊試試吧,外酥裡糯,孩子大人都喜歡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