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丹青,揮灑盛唐:以嚴謹著稱的中國書法,為何在唐朝愈發狂放

2020-12-14 小毛講歷史

說起唐朝我們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唐詩,一壺酒、一根筆,酒到深處情也就到了深處,隨即潑墨寫詩,然後筆一丟,呼呼大睡。這個場景,是我在腦中想了無數次的,由唐朝印象幻想出來的詩人形象。我以為率性可愛、自信大膽就是盛唐文人該有的姿態,也是文學藝術該有的精神與風骨。

詩人的詩不僅拿起來吟誦時暢快淋漓、文思如湧,看起來應當也是極美的享受。就像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畫的感覺不同一般,字也如其人。漢字本來作為一種實用性的形式,但因為文人們對它的依賴與需要,對它不斷研究並進行發展,將這種文化的載體又以一種美的形式去展現了出來。

書法在魏晉南北朝時發展成了一門藝術,在唐朝發展最為繁盛,並在不同唐朝的時期表現出來不同的藝術情感。與魏晉南北朝出現的二王獨秀引領書法的形式不同,唐朝在書法成就方面體現了一種集大成的感覺。

真、行、草、篆、隸等多種書法形式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奠定了唐朝在書法成就上燦爛璀璨輝煌的地位。唐朝為什麼能夠在多個方面取得輝煌的成就?

為什麼書法發展又能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唐朝社會又賦予了書法哪些精神內涵與靈感?這篇文章將帶各位一起去探討這些問題,向各位讀者從較為淺顯的層面大致領略唐朝書法與唐朝社會的聯繫。

一、唐朝書法界人才輩出,書法作品和書法藝術理論發展到了一定的水平

入唐以後,書法自魏晉南北朝又進入了一個巔峰時期,唐朝出現了如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等多種風格的書法家。

他們的作品往往千金難求,被世人傳頌欣賞。唐朝書法的輝煌除了有諸多傳世的作品與優秀的書法家外,還表現在諸多書法理論著作成果傳世。這些著作內容豐富涉及面廣,系統性強,闡述了唐朝人在書法方面的獨到見解和相關的書法美學思想。

這些理論類書籍有著非常高的史料價值,被歷代學者看重。書籍是作者用書法形式寫下來的,在理解書籍內容的同時,也為我們後代研究唐代書法留下了可依據的範本。

由於唐朝書法已經發展到了一種非常成熟的階段,所以在這些研究當時時代書法藝術的唐代作者來說有非常豐富的題材,從書法思想到美學風格,各類流派已經形成了比較系統的理論。唐人對書法的創作和欣賞水平已經上升到了一種較高層次的理論高度,這對於書法藝術來說已經是向前跨出的非常巨大的一步。

二、唐朝書法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與唐朝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風氣等因素密不可分

作為當時世界的中心,唐朝不論從政治經濟還是思想文化上都是最燦爛輝煌的存在,這些成就也給了大唐一種與眾不同的氣度。國家統一、國力強盛,這些條件也吸引了外來人聚集大唐。

各族人的到來給唐朝的文化注入了多種多樣的色彩,加上自唐朝統治者開始,混血現象就十分的明顯,因此胡漢之間的融合在唐朝頗盛。而這種融合與平等的氛圍也給了這個國度的人更多的素材更多的精神去想像與創造。

科學技術的發展帶給了唐朝一個新的面貌,建築領域的發展,宮殿、園林,宗廟各個地方都在體現藝術的美感。這些建築上或多或少都需要書法藝術的支持,同時它們的存在也深刻影響著書法多樣化的發展。

唐朝藝術千姿百態,唐詩更是讓人不得不提。大批的文人雅士在科舉制的影響下都仿若被點開了靈感的穴位,妙筆生花的句子在大唐文化的詩頁中流淌,大批光耀千古的詩句讓大唐的盛人氣勢隔了千年還在後人心中迴蕩……

這些文人不僅被大唐氣度催生,也用過人的想像,豐富的情感成就了大唐。士階層作為全社會的中堅力量,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和走勢都產生無比巨大的影響。科舉取士給唐朝社會帶來了一種重文的風氣,整個民族的人不論老幼不論階層,不論民族都是熱愛知識和文化的。唐朝的文人階層在社會上普遍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作為社會的精神領袖,士階層將文化傳承當做己任,他們對於書法的感情也早已跳開了僅僅陶冶情操、追求藝術的境界。他們認為書法作為一種流傳已久的文化理性被繼續發揚光大,變成大唐的特色和標誌,也變成異國人能一眼看見的優越民族文化。

因此他們將書法當做自己的精神伴侶,將自己與大唐文化的命脈相連,鑽研書法、模仿大家、創造創新新的書法技巧與形式。因此唐朝士人階層在互相切磋,互相品評,進行思想碰撞的時候,唐人的休閒娛樂方式就早已到了一種高雅修身的高度。

寫字最能磨練人的心神,唐朝是佛、教、儒三教並行的一個社會,上到統治者,下到平民百姓,他們都有不同的信仰,甚至多種信仰。但不論你信仰什麼,都需要磨練心神,並在磨練中抱著開放包容的態度去豐富自己的內心。

唐朝的統治者就對書法十分喜愛,唐太宗李世民就收集了不少書法大作,而且在欣賞學習之餘,太宗還不斷實踐,留下了不少書法作品與書法理論著作。作為最痴迷書法的帝王,唐太宗甚至死前還讓人將王羲之的《蘭亭序》作為陪葬品陪葬。後世的幾代君王也沿襲著太宗的愛好,由於統治者的偏愛,唐朝書法一度成為社會風尚。

另外,唐朝書法還作為私學教育的必修內容。唐朝對私學的不打壓給私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土壤。唐朝統治者十分重視教育,在興辦官學的同時還大力提倡私學。

從孩童開始,稍有條件的家庭就會把孩子送去識字、習書,甚至在女子教育中,書法也是一項重要的學習課程。再加上科舉考試中,考官對考生字的情有獨鍾,寒門學子為了能在一級又一級的考試中脫穎而出也是下足了功夫。

由此可見,出於盛唐開放包容的社會風氣和繁榮的經濟以及相對公平的政治環境,唐朝書法在這片沃土上迅速發展是一種理所應當的趨勢。

三、唐朝書法藝術傳遞著唐朝社會的精神,同時也是佛道儒思想的外化體現

中國書道的源頭也是中國哲學的源頭,不論這種說法到底是真是假,但書道與哲學從一開始就確確實實有共同的思想淵源。

唐朝儒道佛並存的思想風尚給了唐朝文化多樣發展的可能。唐人的書法比較尚"法",那麼何為"法"呢,就是說唐朝的書法審美偏向筋骨風度,要求字體端莊凝重,雄勁有力。一般來說,人們對於某種事物的研究理論總是要滯後於實踐的,可在唐朝書法這塊,兩者卻是幾乎同步進行。

由於在唐太宗時期就確立了對王羲之書法的推崇,因此唐朝的書法家大都學習研究尊崇"法"的字體,由於當時的科舉考試由朝中大臣擔任,統治者的喜好又會影響著這些書法集大成的朝中文人,因此他們的審美就與統治者趨於一致,因此考生如果想獲得考官們的青睞,也就要習這種字體的文字。這種統一的審美風格就成了相關書法理論著作的基礎與標準。

唐太宗本人雖然不是一個信仰佛家學說的君主但他卻是一個精明的君主。他對佛家也有過很多相關政策的扶持。

這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思想上包容的做法與態度才可以在社會三教並行的時候推行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思想,因為社會寬鬆的風氣會給不同信仰的人更包容的態度。因此,唐朝書法就是在這樣的時代精神下有了"尚法"的風格。

字在風骨,揮灑性情。風骨一詞是劉勰在他的著作中提出的一個詞,他本意大概是想說這是一種書法藝術的美學規範,但是在文人的親身實踐下,這種美又上升到了一定的教化作用。書法是從漢字中發展出來的一門藝術,而漢字又是一種表現天地萬物的象形符號。

因此在書法作品中我們也要能感受到道家所說的"自然"之意。書法家們在進行創作的時候也應當通過作品表達出"真我"的性情。因此書法作品發展到唐朝時期就已經具備了在美感中賦予"風骨"教化眾生以及在作者心中不斷追尋"自我"的意義。

另外有關性情,我們還要提一提草書,作為書法藝術中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它與佛家有些著深厚的淵源。寺廟的僧人熱愛書法不僅因為抄寫佛經的需要,也更是因為在書寫中他們才能表達出他們心中所悟出的道理。

草書作品雖然鮮少有人能看懂,但它行雲流水般的順暢自己變化莫測的方式有完全符合人們對天性的釋放。因此這種情感的真實流露的藝術創作在唐朝這麼一個本真的時代快速發展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焦點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十二、中國書法的種類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十二、中國書法的種類中國書法是我們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由實用性的文字演變而來。後經幾千年的演變,為了使用方便和適應欣賞的要求,產生了不同的字體種類以及書寫風格流派。楷書到了晉代就比較完美了,唐朝又把楷書規範化。現在我們所說的唐楷,就是唐朝規範了的楷書,唐楷法度嚴謹,結字端莊。但唐楷的端莊並非橫平豎直的呆板,而是出現了細微的變化,顯得活躍協調。
  • 張旭、徐渭狂草情感比較——「法度中的狂放」與「狂放中見法度」
    最典型的例子要算是中國書法了。」書法沒有了來自客體的過多的束縛和制約,便可以在技法和情感之間找到一條直接相通的捷徑,即通過技法本身來表現和抒發情感,這樣書法中最重要的問題便只有情感和技法了。如何在自如地控制技法的同時自然地、盡情地抒發主體情感,在情感和法度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是書家最大的任務。
  • 誰撥轉了盛唐書法?
    李邕的書法,能夠自開風格戶牖,藝術成就和人格魅力皆令時人和後輩傾心推戴、心悅誠服,他不僅催生了盛唐書法浪漫主義高潮的到來,亦在中國藝術史、文化史和精神史上豎起一座豐碑。初唐書風傾尚細瘦妍美之態,歐、虞、褚、薛楷書四家風行,「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楷法已嚴重影響人們的創造精神並束縛人們的創新思維。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與「曹氏父子」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中國書法與「曹氏父子」「曹氏父子」,是指曹操和他的兒子曹植。曹操和曹植父子倆也是歷史上的書法大家,只不過他們的存世作品較少,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只要歷史上見過曹操書法作品的人,無不稱讚其作品有「金花細落,遍地玲瓏,荊玉分輝,瑤若璀璨」,「筆墨雄渾,雄逸絕倫」之大美。在漢朝末期的時候,書法評論家評出章草大家有五人,即:崔瑗、崔實、張芝、張昶(音廠)、曹操。唐代書法家兼評論家張玉灌,在他的書法評論專著《書斷》中,稱曹操的書法作品為妙品。
  • 筆墨迎新春,丹青繪華章!遷安迎新春書畫展要開始啦!
    筆墨迎新春,丹青繪華章!遷安迎新春書畫展要開始啦!值此新春之際,「筆墨迎新春 丹青繪華章」—遷安市2021年迎新春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的舉辦,將繁榮我市美術創作,活躍群眾文化生活,讓廣大市民樂享新春「文化大餐」的同時,共同祝願祖國繁榮富強、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 筆墨丹青寄深情——紀念建文院長詩詞書畫展
    筆墨丹青寄深情——紀念建文院長詩詞書畫展 2020-06-25 0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十一、中國書法在國外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十一、中國書法在國外日本國有一個書道院,它的性質跟咱們的中國書法家協會差不多,是政府領導下的一個人民團體,原書道院的院長大角凡澈是我的一個外國朋友,我們因書法結緣,至今都在保持聯繫。日本的書法一開始是從中國而來,據《日本書記》記載,是一個叫王仁的到達了日本,帶去了系統的漢字和漢文的典籍,因此這算是日本人學漢字的開始。後來日本與隋朝建立了邦交,隨著留學生和留學僧的歸國帶回了中國的書法,這大概就算是日本書法的起源了。
  • 米芾是一個具有浪漫氣質的人,行為狂放,晚年書法自成一家
    作者:胡秋萍米芾是一個典型的具有藝術家浪漫氣質的人, 行為狂放不羈, 不拘小節, 晚年自成一家。他在筆法上宗法「二王」和唐人, 在筆勢上, 用他《自敘》中的話, 即「振迅」, 「振」是動蕩搖曳, 「迅」是駿急痛快。
  • 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成立30周年慶祝活動
    12月28日,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成立30周年慶祝活動「大寫西安-全國書法篆刻名家作品邀請展」在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邀請了來自全國26個地區的133位書法篆刻藝術家,大部分為中國書協會員、西泠印社社員。
  • 「揮灑浪漫筆墨,書寫英文青春」 第一屆「Growth Cup」 (成長杯)英語書法比賽
    ,讓同學們在英語書法世界裡領略異國的風採和文字的魅力。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  本次英語書法比賽增強了學生認真書寫英文的意識,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起到了促進作用。
  •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獨樹一幟鄭板橋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獨樹一幟鄭板橋這哪裡是夢話,分明是在評論書法呀!練字就要有自己的「體」,這種自己的「體」,就是書法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一個人的獨特的書法風格。從此以後,鄭板橋不再只學晉代書帖了。他遠學篆籀,近學諸子百家,凡是在書法上有所創新的字體,他都要進行一番耐心細緻的研究。尤其是對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的草書,江蘇鎮江焦山的摩崖石刻《瘞(音意)鶴銘》的研究,使他受益匪淺。
  • 日本書法大師井上有一,作品狂放不羈,一個字150萬,網友直呼看不懂
    日本書法大師井上有一,作品狂放不羈,一個字150萬,網友直呼看不懂 文/錢毛毛 作為日本現代派書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井上有一在日本擁有很高的名望,別譽為是日本現代著名的書法大師,不過在很多人看來,他也是一位頗具爭議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他的性格狂放不羈,另一方面是因為他的作品充滿了野性奔放的特色
  • 青島筆墨丹青 添彩上合
    青島筆墨丹青 添彩上合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6.12 星期二     此次上合青島峰會期間,來自青島藝術家的筆墨丹青隨處可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據不完全統計,共有100餘位青島藝術家參與了創作,作品囊括了國畫、水彩、油畫、書法等多個門類,遍布主會場和市內重要會見場館。
  • 邢玉河 筆墨揮灑老來樂
    邢玉河 筆墨揮灑老來樂 2014-9-16 17:28:00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 大寫西安-全國書法篆刻名家邀請展在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開幕
    12月28日,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成立30周年慶祝活動「大寫西安-全國書法篆刻名家作品邀請展」在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物館隆重開幕。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名譽館長鍾明善,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兼秘書長陳振濂,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陝西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陳建貢,西泠印社理事、中書協篆刻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崔志強,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西泠印社理事高慶春,西泠印社理事王佩智,黑龍江省書協副主席蘆海嬌,省市相關單位的領導嘉賓及書畫界的重要學者、文化愛好者共
  • 筆墨寄情,丹青助力!復旦人用書畫為抗「疫」加油書法篇
    翰墨丹青,書簡寄情。與此同時,不少復旦人執起手中筆墨,用書畫作品禮讚英雄故事,記錄抗「疫」行動,為祖國加油,為同胞祝福! 今天,官微帶大家欣賞復旦人用書畫為抗「疫」加油第一彈——書法篇。
  •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一手書法精湛凝練,是張狂還是嚴謹?
    祝枝山為何許人也,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生於長洲,因長相奇特,常自嘲醜陋,又因右手生枝,故字號枝山,熟不知祝枝山是明代著名的書法家。祝枝山一生所作書法頗多,他的代表作《赤壁賦》、《箜篌引》更是具有標誌性的作用。祝枝山名動海內,擅詩文,在書法寫作上自然有著深厚的功底。
  • 為什麼唐朝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對中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從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而唐朝時期的文學最為著名的就是唐詩,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對後世影響甚大。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格式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丹青中國中國書法的格式中國書法藝術是靠書法作品來展現的,書法作品與其他藝術形式一樣,也有著自己一套完整的表現形式。而且書法的格式要求更嚴格一些,更為講究一些,這也表現出了書法藝術的嚴謹。下面,我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書法作品的各種格式。1、鬥方鬥方是書法作品的一種式樣。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紙對裁兩份,二尺高二尺寬,也可把四尺宣紙裁為八份,稱為「小品鬥方」或「鬥方小品」。
  • 黑白丹青 | 水墨如何描述刀光劍影的武林?
    與此相同,但是更加通俗易懂的,林語堂曾經在評價中國書法時說:對西方來說,更有意義的事實是,書法不僅為中國藝術提供了美學鑑賞的基礎;而且代表了一種萬物有靈的原則。這種原則一經正確地領悟和運用,將碩果纍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