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貧困化理論

2021-02-20 馬克思主義研究

指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與資本積累相伴的無產階級的經濟狀況和生活狀況日益惡化的過程和趨勢理論。

在資本主義私有制度下,生產的唯一目的就是獲取更多的剩餘價值。為了追逐利潤,資本家殘酷剝削工人,造成工人的貧困和生活惡化。馬克思在19世紀40年代就對無產階級貧困化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在考察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時,把無產階級的貧困看作是一種客觀過程,提出了無產階級貧困化理論。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1847年《僱傭勞動與資本》中,初步論述了無產階級貧困化理論;1865年馬克思在國際工人協會總委員會會議上做《工資、價格和利潤》的著名報告,對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無產階級的貧困化問題做了進一步的科學論述;1867年,馬克思又在《資本論》第1卷中把無產階級貧困化理論建立在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律的基礎上,從而使這一理論趨於完善。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寧運用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貧困化理論分析帝國主義時期無產階級的經濟狀況時,運用了相對貧困化和絕對貧困化兩個範疇,進一步豐富了無產階級貧困化理論。

無產階級貧困化是資本主義積累一般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在資本積累過程中,資產階級的財富積累和無產階級貧困積累之間存在內在的必然聯繫,資本積累的過程是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和相對過剩人口擴大的過程,又是無產階級經濟地位和狀況趨於惡化的過程。為了獲取更多的剩餘價值,資本家殘酷剝削工人,工人工資被限制在維持勞動力再生產的最低限度,甚至低於勞動力的價值。但是這種方式受到工人身體及社會條件等的限制,因而資本家主要是通過採用先進技術、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相對增加剩餘勞動時間的方式獲取更多的剩餘價值。但是,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提高了資本有機構成,資本總額中購買生產資料的不變資本比重增大,而購買勞動力的可變資本比重相對減少,這樣造成相對過剩人口的出現。無產階級絕對數量增大,產業後備軍也就越大,更加重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導致了無產階級貧困的積累。資本積累「制約著同資本積累相適應的貧困積累。因此,在一極是財富的積累,同時在另一極,即在把自己的產品作為資本來生產的階級方面,是貧困、勞動折磨、受奴役、無知、粗野和道德墮落的積累」。

無產階級貧困化表現為相對貧困化和絕對貧困化兩種形式。相對貧困化是指隨著資本積累,工人階級在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重有相對下降的趨勢。即使在國民收入總額增長的情況下,工人工資有所增加,但是和資本家獲取的剩餘價值相比,仍然是相對下降的。無產階級的相對貧困與無產階級實際生活水平提高並不矛盾。絕對貧困化是指在經濟危機和戰爭時期,工人階級狀況的極度惡化,表現為實際工資下降,失業人數增加,生活陷於困境。

馬克思的無產階級貧困化理論闡明了無產階級貧困化的真正原因,揭示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根本利益的對立,對於我們今天分析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工人階級貧困化現象,認識世界範圍的貧困問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

辭條來源:《馬克思主義大辭典》,轉載請註明出處喲~

相關焦點

  • 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再思考
    從馬克思的自我表述中,可知無產階級專政是他的學說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因為,無產階級專政是階級鬥爭的必然結果,而達到無階級社會又必須經過無產階級專政。所以,列寧把是否承認無產階級專政作為是馬克思主義還是修正主義的試金石。他說:同時也承認無產階級「只有承認階級鬥爭、專政的人,才是馬克思主義者。」  馬克思在世時,除了僅存在72天的巴黎公社外,他沒有看到無產階級專政在各國實踐的情況。
  • 無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民主
    【無產階級專政】即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和一切反動階級的專政,同時,在人民內部實行民主。無產階級專政是人類歷史上最進步的也是最後的專政。
  • 重提無產階級的未來性
    在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視域中,工人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概念已經成為理論研究的熱點之一。然而,「蛻化論」「衰退說」等雜音甚囂塵上,這些理論沒有抓住馬克思恩格斯從工人階級上升到無產階級以及無產階級預示未來的核心思想。重溫馬克思恩格斯的論述,對把握未來具有重要啟示。
  • 列寧無產階級專政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十月革命的勝利開啟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新篇章,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要求,帶領俄國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在隨後的蘇聯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列寧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無產階級專政理論,使其形成了一個科學、嚴謹的理論體系。列寧對為什麼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如何理解和把握無產階級專政的本質內涵,無產階級專政的實現形式、主要任務以及實現條件都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 張榮軍,王健:馬克思「無產階級」概念嬗變研究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公眾號致力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理論與當代中國學術研究動態跟蹤與傳播,設有著名學者觀點、馬列經典解讀、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
  • 無產階級專政就是工人民主嗎?
    出於對史達林主義統治下官僚專權的不滿,有些同志便認為,那種工人官僚專權制度不是真正的無產階級專政,真正的無產階級專政只能是工人民主制,無產階級專政與工人民主是一體的,二者間不存在分別。還有人會說:可是工人官僚制無法實現社會主義社會啊,那還算什麼無產階級專政?是的,工人官僚制無法實現社會主義社會,而馬克思主義理論裡,無產階級專政也就是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社會。但不能因它無法實現社會主義,就稱它不處在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社會中了。
  • 網易解讀266期:依賴外貿讓中國貧困化增長
    這種理論興起於16至18世紀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被當時商業資本家奉為圭臬。有學者指出,這種把國際貿易看作是零和遊戲,並且視貨幣積累等同於財富的觀點存在很大缺陷,招致了後世經濟學家的廣泛批評。事實證明,高額的貨幣積累不能等同於經濟繁榮,而國際間的貿易更追求一種互惠互利的良性發展。貿易重商主義已經被看做是帶有明顯局限性的觀點。
  • 列寧無產階級文化領導權思想及其啟示
    三、列寧無產階級文化領導權思想的啟示列寧關於無產階級文化領導權思想的理論與實踐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革命的特殊環境下,列寧指導無產階級政黨堅持與資本主義思想作鬥爭,使無產階級意識形態理論和實踐都發展起來,從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為俄國奪取社會主義革命和取得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起了重大的指導作用,同時也為落後國家開展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世界和俄國無產階級運動提供了正確的理論和方法論指導。從當今來看,對我們在新時代搞好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 李惠斌:我們誤解了馬恩「無產階級專政」本義
    我們至少可以在「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和「社會主義理論」這兩個問題上對這兩種不同的思想進行一個簡單的比較。我們對馬恩「無產階級專政」一詞的本義有誤解說到無產階級專政,我們理解的就是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鎮壓,是一個階級對另一個階級的暴力統治。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講的「無產階級專政」不是這個意思,或者說根本不是這個意思。
  • 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
    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是工人運動經驗的科學總結。但是,除了只存在了七十二天的巴黎公社以外,馬克思和恩格斯沒有親自看到 過他們所畢生努力爭取的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實現。俄國無產階級在列寧和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在一九一七年勝利地實現了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 專政,接著又勝利地建成了社會主義社會。科學的社會主義從此由理論和理想變為活生生的現實。
  • 馬克思反貧困理論探析
    內容摘要:馬克思的反貧困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立足於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和無產階級的貧困現實,對貧困根源進行挖掘,對反貧困的途徑和現實指向進行了探尋和闡述。   馬克思的反貧困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要就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階級貧困的根源、反貧困的路徑以及現實指向問題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闡釋,他的反貧困理論是在對資本主義社會現實中的貧困問題進行批判性思考的基礎上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 研究源 | 中共四大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再探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中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問題是個重大的理論問題,最早是1905年由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在《社會民主黨在民主革命中的兩種策略》中首次提出的。就中國而論,這個問題是與革命統一戰線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 列寧:專制制度和無產階級
    在無產階級的廣大群眾中間,在城鄉貧民中間,潛在的不滿情緒在明顯地增長。雖然無產階級較少參加自由派運動的各種最為隆重盛大的活動,雖然它對體面人士的循規蹈矩的會議似乎有些袖手旁觀,但是總的看來,工人們非常關心運動。總的看來,工人們渴望參加廣泛性的民眾集會和公開的街頭示威。無產階級似乎是在克制自己,它聚精會神地仔細觀察周圍情況,聚集力量,考慮爭取自由的決戰時刻是否已經到來的問題。
  • 理論學堂|社會衝突理論與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
    結構功能主義對這些激化的社會矛盾所做的理論解釋已顯得蒼白無力,激進主義思潮成為美國60年代社會思潮的主流。激進主義的理論家們關注現存制度的不合理方面,表現出與功能主義不同的理論傾向,關心社會的各種衝突,倡導社會改良甚至社會革命,謀求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衝突理論,就是當時這些激進主義思潮中的一個典型理論代表。
  • 列寧無產階級專政思想及其當代啟示 ——以《國家與革命》為考察文本
    《國家與革命》寫於「十月革命」爆發前夜,列寧在這部著作中批判了機會主義和修正主義對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肆意歪曲,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無產階級專政思想。無疑,這對廓清當時黨內的思想迷霧、進而推動「十月革命」成功爆發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任憑物換星移、時空翻轉,其所散發的光輝思想和理論光芒依然熠熠生輝,具有寶貴的思想啟迪作用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強調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無產階級政黨理論的重大升華無產階級政黨理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視無產階級政黨的建設。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由於無產階級自身實力弱小,對抗資產階級的鬥爭處於分散的、自發的階段,無產階級尚未從自在階級變為自為階級。
  • 辨析馬克思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物化理論
    辨析馬克思異化理論與盧卡奇物化理論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費爾巴哈和赫斯異化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勇於創新,賦予了異化完全嶄新的內容,將異化的理論與當時的經濟狀況聯繫起來。第一次提出了異化勞動的概念,從而創立了自己科學的唯物的異化理論,主要是異化勞動理論。
  • 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2)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在總結革命鬥爭正反兩方面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包含了對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教訓的深刻總結,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是新民主主義理論得以形成的實踐基礎和智慧源泉。(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也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問題。區別新舊兩種不同範疇的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誌是,革命的領導權是掌握在無產階級手中還是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 2014年考研政治考前重點: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第六,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中國廣大人民,尤其是廣大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至大批破產,他們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見的。上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就是中國的基本國情。(2)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了社會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