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記者安娜、高少華、詹俏俏)德國軟體公司SAP31日在北京宣布,計劃在未來五年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投入。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一致認為數字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新動力。」SAP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李強說。
有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迅速增長至27.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2.9%。「預計到2025年,數字經濟佔中國GDP比重將會進一步提高,規模將高達38.4萬億元。如此龐大的市場,將會給SAP、給所有從業者帶來巨大的發展機會。」李強說。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SAP希望,在接下來的五年,首先,可以擴大面向中國市場的研發團隊,研發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並向中國企業學習,開發一些迭代快、小而美、追求極致用戶體驗的產品。
其次,繼續加強本土合作。據李強介紹,2018年SAP跟蘇寧已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也參與了中德、中歐的一些經濟峰會。未來,SAP希望在中德合作之間能夠繼續發揮橋梁作用,把其對於智能製造、德國工業4.0的理解帶到中國,幫助中國的企業提升數位化管理的水平。
第三,持續擴大對中國行業和地域的覆蓋。目前SAP業務已經覆蓋了全球25個行業,在汽車製造、裝備製造、電子消費品、能源、化工等眾多領域的領頭羊企業都是SAP的客戶。「但是我們看到,在零售、物流、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甚至餐飲行業等領域,中國仍有巨大發展潛力,SAP希望在這些高潛力的領域持續擴大投入。」李強說。
同時,李強強調,SAP也會加大對中國中小企業的投入,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之內在中國開設10個辦公室,希望能夠拉近跟中小企業客戶的距離。
此外,針對中國市場,SAP也希望能夠繼續優化並且構建一套新型的商業生態系統。
「中國市場在五年時間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五年前這個市場主要是一個以本地軟體為主的市場,現在則是本地軟體與雲軟體和服務混合的市場。雲這種業務模式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和商業利益,將會促使整個市場加速朝著以云為主的方向轉型發展。」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紀秉盟說。
這意味著未來的產業生態系統也將隨之轉變。紀秉盟表示,過去,SAP中國的生態系統更多面向系統集成商,賣軟體產品,幫客戶進行軟體部署和實施。但在下一代生態系統中,SAP將不全然是與系統集成商的合作。
「當前中國的網際網路開始進入下半場,即產業網際網路階段,在移動網際網路紅利逐漸消失的情況之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如果不能與實體經濟在『2B』領域有所作為,就不可能立足於中國市場的長遠發展。」李強說,所以SAP希望未來能與更多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供應商,更多的中國獨角獸企業,更多園區合作,搭建新型的生態系統,為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提供更好的支撐和服務。
據了解,SAP(全稱「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多夫市,是全球領先的企業應用軟體解決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