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燙麵是指先用滾水衝麵粉,再加一些冷水和成麵團,所以麵團裡同時有燙麵也有冷水面。燙麵Q軟,冷水面煎炸後香脆,所以用半燙麵可以做出表皮香脆而內裡Q軟的蔥油餅和抓餅。色拉油適量做法:1)先把蔥剁成細末,加半小匙鹽拌勻備用。有時間的話醃久一點比較好。2)麵粉及半小匙鹽放盆中,把滾水衝入,用筷子攪拌使之散熱。3)稍涼一些就可以加入冷水,攪拌,和成柔軟的麵團。
工作檯上抹油,把麵團倒在上面,表面也抺點油。反覆摺疊麵團,一覺得黏底或黏手,就再抺點油,讓麵團裡夾些油層。5)搓長,分切成10份,一一壓扁,像包包子一樣包入一大匙蔥末,開口一定要捏緊,放在抹油的工作檯上,醒20分鐘以上。6)平底鍋燒熱,倒入足量的油。把包蔥的麵團擀開成直徑約16公分的圓餅,用中火煎到兩面金黃香脆,趁熱食用。
文學家梁實秋先生說,蔥油餅要「蔥多、層次多、油不多」;美食家唐魯孫先生認為「生蔥熟蒜其味不佳」。我完全同意他們的高論。蔥生吃有股「青味」,爆香後就很香甜;蒜頭則是生吃最脆最鮮辣(只是吃後口氣嚇死人),煮熟了就軟軟的還有股「葷味」。蔥油餅裡的蔥尤其好吃──我家老哥不喜歡菜餚裡放蔥,但我做蔥油餅時他會一直叫:「蔥多一點!蔥多一點!」問題是「蔥多一點」不是很容易的事。
蔥若太多,常在擀餅時戳破麵皮跑出來,若是怕擀破而擀得太厚,餅就不夠脆。蔥若剁得太爛擠得太乾或和在麵團裡,是不會戳破麵皮,但就失去吃蔥油餅的最大享受──一口咬下去,咬到金黃薄脆的麵皮裡包著香鹹多汁的蔥粒。盒裝的冷凍蔥油餅就是缺了這個。
蔥油餅的做法很多,我試過四五種,最後發明這種我覺得可以平均夾入最多蔥末的包包子招數,很簡單,而且萬一擀破也會破在中間,蔥不會跑出來。
若用盤卷之類的做法,擀破時蔥會從邊緣擠出來,餅裡的蔥就越來越少。煎餅時火力不要太小,不然煎不脆。油量也要夠,顏色才美,但如果油量多到像在炸餅,就會變得很膩。梁實秋先生還說:「蔥油餅太好吃,什麼菜都不用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