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闖入」在線教育營銷大戰:電商能否緩解在線教育流量焦慮

2020-12-17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對於教育行業而言,雙11狂歡並非傳統的銷售時點,但在今年,藉助著淘寶加大教育板塊的運營,很多機構在淘寶上打出了漂亮的一仗。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淘寶教育獲得的數據顯示,10月21日零點,天貓雙11預售開啟,預售的第一個小時,44%的人是在直播間買走了網課。預售首日,買網課的人比去年增加了649%,花在教育上的消費同比增加1566%。

  2020年天貓雙11期間,教育行業成交額增幅近70%,其中K12增幅明顯,小學相關課程的訂單數達到去年的27倍。

  在線教育營銷流量費昂貴,已是業內不爭的事實。在剛過去的暑期大戰,頭部在線教育公司被曝出燒掉了約100億元營銷費用,主要去向是字節系、騰訊系的網際網路廣告。

  對於教育機構降本增效的訴求,以淘寶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臺能夠多大程度幫助它們實現?從長遠來看,淘寶是否可能攪動在線教育市場格局?

  不可忽視的渠道

  數據顯示,今年1月-7月,教育培訓類商品在淘寶上的搜索量接近翻番,入駐教育機構數增加7000家,平均每月有1000家機構來淘寶開課辦學。

  不久前的雙11,不少機構在淘寶上收穫了不錯的戰績。

  淘寶教育事業部商家服務負責人鄭禮順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關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機構的成交金額,另一個是訂單數,這兩個方面都獲得了爆發式的增長。」

  淘寶教育發布的一份雙11榜單顯示,從11月1日到11日,東奧會計在線成為教培行業歷史上首個在天貓雙11成交過億的品牌,增幅超過200%,登頂教育行業榜首;6個教育品牌成交突破千萬,分別為中華會計網校、瑞達成泰、斯爾教育、斑馬AI課、覺曉法考和猿輔導。

  其中,為2歲-8歲孩子設計思維與語言學習課程的斑馬AI課,今年7月入駐淘寶教育,首次參加雙11就進入了千萬俱樂部。

  瑞思教育提供給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的資料顯示,今年雙11期間,瑞思教育收穫了成交量增長1250%、成交額增長1000%的佳績。

  字節跳動旗下的清北網校今年8月入駐天貓,雙11首波訂單比上月同期增長30倍,明星和達人直播排期近100場,在演員秦海璐的直播中,幾分鐘就被搶購1000多套課程。

  新東方、好未來等教育巨頭則已經在天貓布局已久。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學而思的天貓旗艦店看到,目前已經有46.2萬粉絲,比幾個月前增加了3萬多。

  事實上,諸多教育機構自己的線上線下銷售體系的建立已經非常完整,入駐淘寶教育,主要是出於何種考慮?

  編程貓創始人兼CEO李天馳曾指出,商業競爭的抓手已經從地毯式營銷升級為精準高效觸達。對素質教育類機構來說,與全科輔導機構拼殺廣告投放,競爭異常激烈。反而是淘寶的猜你想學、實物購買場景可以和素質教育的垂直領域碰撞出火花,這也是今年重點運營電商渠道的價值。

  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向記者表示,電商平臺已經是在線教育機構不可忽視的一個渠道,它主要有兩大優勢,一是範圍更廣,輻射廣曝光強、用戶粘性高;二是轉化率更高,基於淘寶教育的海量數據資源使投放更為準確,實現優質教育產品的精準營銷,大大提高了轉化率。

  淘寶教育運營總監葉挺則在不久前的一個教培論壇中表示,「很多教育機構覺得,我們可以試試看,通過淘寶教育的鏈路,到底能實現幾分增長?」

  不只做獲客渠道

  阿里巴巴做教育其實由來已久,早在2013年,淘寶就上線了教育產品「淘寶同學」(後改名淘寶教育),主要是搭建平臺,把優質的平臺商、機構、教師、課程等資源聚攏進來,走2B+2C的混合型平臺模式。

  但之後的幾年裡,經歷了幾次更換負責人,淘寶教育做得並不起眼,2019年甚至一度陷入停滯狀態。

  今年,阿里巴巴重整旗鼓,在3月成立淘寶教育事業部,6月22日發布「一億新生計劃」,目標是在未來三年內,為1000家教育機構每家找到10萬+新學員。

  淘寶教育事業部總經理黃磊表示,淘寶其實從來就不缺少教育產品。今年年初在線教育大規模爆發,淘寶也順勢而為加強運營,用平臺方式加速教育行業數位化。

  對於教育機構而言,淘寶最為顯而易見的一大優勢是,其擁有8.74億活躍用戶,這是天然的流量池,並且用戶的購買目的性強。尤其是對於中小教育機構而言,淘寶強大的基礎設施以及一系列可利用的直播、短視頻、小程序等工具,成為它們獲客的有力渠道。

  但對於淘寶教育而言,他們不只希望成為教育機構的渠道和流量入口。鄭禮順向記者表示,教育機構選擇淘寶教育,不止因為我們是消費者的聚集地,而且我們能夠幫助持續、循環地去做消費者運營。

  對於電商這樣的平臺,很多教育機構此前的參與度並不高,運營偏弱。基於這一現狀,淘寶做了很多一對一幫扶。

  鄭禮順舉了一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的例子,今年9月,淘寶幫助他們做了一系列消費者運營動作,包括拉新、多渠道組合、與線下消費者人群結合、品牌分析等。「最終,在雙11期間,把他們預期的獲客成本降到了60%到70%左右。」

  淘寶教育面向的不只是教育培訓這一個行業,還與天貓圖書中的考證培訓人群,母嬰中的中小學培訓人群等都做了打通,也就是說,淘寶教育的消費者流量池,與天貓圖書、母嬰等是互通的。

  一個更長遠的目標是,淘寶希望能夠幫助客戶建立起一套消費者資產數據化利用的模型。鄭禮順向記者用了一個形象的類比說法,「教育行業通過大量的投放去獲得客源,就像到煤礦挖煤,然後直接燃燒了,其實煤可以提煉出很多高價值的東西,並且可以循環使用。」

  淘寶希望做的是,賦能教育機構整體運營能力,尤其是數據化的利用能力,把這些能力複製到他們的團隊中去,使其能夠持續性的運作。

  葉挺則在前述教培論壇中表示,「電商在食品行業有三隻松鼠這樣的奇蹟,我相信在淘寶教育也會有這樣的奇蹟出現。」

  淘寶教育的挑戰

  消費者購買課程正變得更為高頻,決策周期也在變短,這導致有觀點認為,教育產品正在變得像快消品;反對者則認為,教育需要衡量教學效果,需要考慮教學能力,需要比較好的口碑,不是靠一個折扣、一個流量曝光就做得到。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線教育市場正處在「燒錢」營銷、高價搶流量的白熱化競爭階段,這也是其商業模式飽受非議的重要方面。

  今年6月,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整個教培行業在營銷上的成本支出平均在30%到40%左右,意味著利潤空間全部用於招生。

  51Talk CFO徐珉則在近日的一個公開場合介紹,今年暑假獲客,幾家頭部在線教育公司獲取一名1000元長期班用戶的成本超過了3000元。

  如何降低獲客成本?很大程度取決於如何更精準地找到目標客戶。

  鄭禮順認為,「在教育培訓行業,原有的獲客模式,更多的是信息流廣告,再加上電話銷售,或者利用社群運營去做轉換,從泛人群到強消費人群,中間有N層跨越,如果只依靠銷售這個環節,第一,整個銷售是粗放性的,第二,它所覆蓋的人群是偏小的,同時,它的效率偏低,成本偏大。」

  在渠道之外,鄭禮順也強調,教育行業最重要的是課程內容和服務體系,不會因為某一種渠道而改變。

  恰恰因為教育行業的這種特點,有學生家長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一般更傾向於向老師以及身邊有經驗的家長朋友尋求課程推薦建議,然後再去了解和做選擇。

  事實上,在淘寶教育之前,在線教育曾掀起過一個O2O的風口,一些在線教育平臺希望打造成「教育界的淘寶」,但至今沒有成功者。

  究其原因,教育是一門嚴重依賴品質發展的行業,而平臺模式最大的問題在於難以實現平臺上不同教育機構內容的標準化,良莠不齊的教育內容將直接影響平臺口碑。

  從雙11在線教育銷量排行榜來看,排在前列的機構大多為頭部知名品牌,這些品牌通過大量的廣告投放,以及質量口碑等,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用戶認知。淘寶教育面臨的長期考驗在於,其可以為不同機構匹配精準流量和用戶運營,對平臺內教育機構的內容質量卻無能為力。

  教育行業戰略分析師何沛寬就在一篇《淘寶教育三思》的文章中指出,要做好有效流量,淘寶教育不可能完全複製淘寶商品的模式。淘寶教育要做好教育品類,更重要的策略可能是:如何甄選教培機構和IP,以及如何構建以口碑驅動為主要參數的推薦機制。



  轉自:21世紀經濟報導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開學季在線教育迎調整期?淘寶教育宣布再造「招生暑期檔」
    9月9日,淘寶教育發布「雙11招生計劃」,將為教育機構再造一個「暑期檔」。淘寶教育總經理黃磊表示:「淘寶做的不是在線教育而是教育在線化,平臺級服務就是要讓招生、學習都變得更簡單,讓教育機構專注於課程本身。」
  • 寒假營銷大戰打響!2021會是在線教育的行業轉折年嗎?
    2020年,在線教育大火,疫情催化下,網上學習成為剛需,以猿輔導、作業幫等為代表的在線教育頭部品牌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巨頭之間的內卷式競爭也更為激烈。2013-2022年在線教育行業市場規模統計及情況預測但是,與線下培訓相比,在線教育缺少實體教學場景、用戶認知的培育時間較短,大部分家長對在線培訓效果也尚存疑。如何迅速打開市場獲取流量?廣告轟炸成了首選。
  • K12在線教育「撒錢大戰」何時休?流量邏輯成偽命題?
    來源:貝果財經K12在線教育「撒錢大戰」何時休?本報記者/李媛/北京報導新年伊始,在線教育這個巨大的風口就表現出了強勁的「風力」,頭部機構對於營銷贊助冠名可謂不遺餘力。資本篤信的邏輯一旦開啟就停不下來,今天業內所看到的廣告營銷大戰實際上是在線教育的獲客大戰。公開報導顯示,2020年暑期,猿輔導、學而思網校、作業幫和跟誰學四家營銷推廣預算分別為15億元、12億元、10億元、8億元。暑期投放結束後,四家總計45億元的預算實際變成了60億元。對於這個數據記者向這幾家教育公司求證,他們都緘口不言,但是有業內人士表示,暑期的營銷數據基本真實。
  • 在線教育首次大規模參戰雙十一,教育也要「電商化」了嗎?
    而今年與眾不同的是,教育也成為雙十一的爆品,11月1日至11日期間,教育行業成交增幅近70%;預售首日,買網課的人比去年增加了649%,花在教育上的消費同比增加1566%。事實上,早在2017年就有教育機構加入雙十一的例子,但遠沒有今年的規模龐大。今年突發的疫情促進了在線教育的高速發展,也讓在線教育找到了與直播、電商之間的良好契合點。
  • 在線教育暑期大戰:頭部公司的炮火、堡壘與邊界
    在家看綜藝,有在線教育公司品牌露出;小區電梯裡,輪番播放在線教育公司品牌廣告;公交站臺旁,是在線教育公司大幅海報……餘家媽媽尋思,孩子課業之外,得再報個班。這倒不是焦慮媽媽的「孕婦效應」:自己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身邊的孕婦。
  • 60億投放大戰,在線教育賭在「五環外中國」
    - 1 -一天8000萬,教育投放壓過電商 2019年的暑期大戰,在線巨頭砸下40億元巨資投放,展開一場逆襲pk反逆襲的攻防。新冠陰影下的2020年暑期,為數不多的幾家在線大班巨頭火力全開,又一次砸下60億元巨額投放。據說,在投放峰值,教育行業一天可達7000-8000萬元大關,甚至超過電商、遊戲行業。
  • 在線教育2020暑期大戰:當獲客成本擊穿行業臨界點
    這倒不是焦慮媽媽的「孕婦效應」:自己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身邊的孕婦。  2020年暑期,疫情之下,用戶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度大幅提升。各大在線教育公司也同步加大了在各渠道的獲客投入,這才是餘家媽媽身邊廣告增多的原因。  K12在線教育行業招生獲客大戰,2019年暑期即已初露端倪,至2020年暑期,戰火燎原。
  • 淘寶教育攜手「婷婷姐姐」,沉浸式直播為在線教育賦能
    (原標題:淘寶教育攜手「婷婷姐姐」,沉浸式直播為在線教育賦能) 前言
  • 開學季在線教育要「休業」?淘寶教育「雙11招生計劃」出爐
    在9月2日,淘寶教育發布《暑期在線教育創新勢力榜》,最受關注的K12機構(學前至高中教育)在淘寶售出的課程整體增長超過300%。成年人捨得為子女教育下血本,也不吝惜自己的升造支出,在成交額前10的品牌中,成人教育品牌佔了8成。
  • 在線教育綁定短視頻+直播,能否「乘風破浪」?
    二是「短視頻+直播」的加入,同樣是因為疫情,短視頻和直播均獲得了爆發性增長,而作為一種可以嫁接任何行業的營銷、互動方式,其毫無意外地給在線教育帶來了新的獲客思路,成為各大品牌爭先搶佔的下一流量窪。當「短視頻+直播」敲響在線教育的大門之時,一直不溫不火的在線教育市場會因此而乘風破浪嗎?
  • 米樂英語等在線教育或成緩解「教育焦慮」一劑良方
    在線教育機構米樂英語的副總劉靜靜也以自己多年的從業經驗得出的結論印證了這一點,她告訴筆者,中國家長集體式的教育焦慮正是因為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和分配不平衡的問題而焦慮,教育差距的存在是一個既定事實,而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實力為孩子爭取到最好的教育資源同樣也是事實,類似於這樣一些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原因,確實也是引發家長集體式教育焦慮的原因之一。
  • 在線教育燒錢大戰:剩者為王!作業幫等四大巨頭,誰是最後贏家
    「核心提示」一場疫情,引爆了中國在線教育的燒錢大戰。向營銷砸錢,沒有最高,只有更高;以低價課引流,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半年裡,頭部玩家平均砸錢規模超過10億。問題由此浮出水面:燒錢真能燒出在線教育護城河?中國在線教育能複製美團和滴滴式的成功嗎?一個瘋狂燒錢的夏天疫情之下,2億中小學生從線下湧向線上。頭部玩家燒錢大戰愈演愈烈。2020年的暑假,是在線教育昂貴的夏天。在線教育成為最被廣告從業者喜歡的金主,投放金額甚至超過了電商和遊戲。
  • 字節跳動做教育能否擺脫網際網路公司「流量魔咒」?
    電商產業鏈太長,從邀請品牌入駐、零售、支付、物流到售後服務等無一不是靠大量資金才能成型的,字節跳動真的要做恐怕短時間也看不到效果。而且,如果字節跳動自己做了電商一定會觸動現有電商平臺的利益,那麼淘寶、京東、蘇寧的廣告費肯定會大打折扣,躺賺廣告費那麼容易,何必非要起早貪黑的做電商呢?
  • 用電商模式賦能教育機構,淘寶教育宣布要再造「招生暑期檔」
    淘寶教育運營負責人葉挺9月9日,淘寶教育發布「雙11招生計劃」,表示要為教育機構再造一個「暑期檔淘寶教育總經理黃磊表示:「淘寶做的不是在線教育而是教育在線化,平臺級服務就是要讓招生、學習都變得更簡單,讓教育機構專注於課程本身。」 業內人士分析,教育行業目前處於燒錢營銷模式階段,預算充足的情況下,雖然能更大範圍覆蓋營銷觸點,仍需考慮目標用戶分布。這也意味著,除了強勢佔領電梯間和公交站牌,教培機構需要找到更精準的用戶,降低營銷成本。
  • 跟誰學巨虧:被流量費吞噬利潤,在線教育燒錢大戰無上限
    加入暑期燒錢大戰2020年的6月開始,國內的頭部教育培訓機構就已經開始準備暑期營銷大戰,幾大頭部教育機構紛紛加入暑期搶人大戰。學而思率先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上投放了大量的「9元13課時訓練班」低價課程廣告,從而拉開了暑期搶人大戰。
  • 在線教育:頭部公司的「超限戰」
    在家看綜藝,有在線教育公司品牌露出;小區電梯裡,輪番播放在線教育公司品牌廣告;公交站臺旁,是在線教育公司大幅海報……餘家媽媽尋思,孩子課業之外,得再報個班。這倒不是焦慮媽媽的「孕婦效應」:自己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身邊的孕婦。
  • 在線教育「內捲化」:燒錢大戰一觸即發
    疫情之下,本就處於高速增長期的在線教育被推至臺前,迎來了流量紅利。據IT桔子統計數據,2020年,教育行業共融資233起,少於2019年的389起,但融資金額高達1046.78億元,與2017―2019年的融資總額基本持平。
  • 雙11各大在線教育機構營銷放大招 hellokid實惠優質課程獲好評
    近年來,除了品牌美妝、衣服、鞋子、生活用品等在「雙十一」折扣力度巨大之外,在線教育各大機構也加入了「雙十一」的折扣大戰中。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天貓平臺的預售首日,購買網課的人數比去年增加了649%,而花在教育上的消費同比增速更快,增加了1566%。
  • 在線教育:「KPI」重壓自上而下,「營銷」決定生死?
    於是,在線教育公司們不惜重金拼投入、壓低價、做營銷,成千上萬名在線教育教師則不休假、衝續報、穩生源。利益鏈之下,行業的每一環都滲透著焦慮與野望,同時也暗藏著不安與隱憂。教師規模近1000萬,卻困於KPI銷售味瀰漫行業,每月轉化的學員數決定著薪酬高低,任課教師也得學會如何賣課。要談在線教育這一年的變化,在線教育教師們的感受或許更為直觀。
  • 中國新聞網 | 2020年在線教育行業輿情分析報告:淘寶教育以口碑驅動業務受肯定
    報告對2020年教育機構的融資表現進行了總結回顧,這一年,在線教育賽道熱度不減,融資金額向K12聚集明顯:教育機構在一級市場共發生196起融資事件,K12賽道融資31起,佔比15%;而在線教育累計464億元的融資額中,K12涉及金額近315億,佔比將近7成。顯然,資本為教培市場充實了糧倉,隨著新一輪的資金到位,在線教育的營銷戰事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