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天天健康科普」,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無論男女老幼都會出現抽筋的情況,有的時候跑步抽筋,有的時候遊泳著涼抽筋,還有的半夜抽筋等等,很多時候一想到抽筋就是因為「缺鈣」引起的,但實際上引起抽筋的情況有很多,而且大多數還不是因為缺鈣!
經常抽筋不僅是缺鈣!緊急情況如何緩解?
一 什麼是抽筋:
抽筋即肌肉痙攣。在醫學上被稱為腿痛性痙攣,表現為腿部一組或幾組肌肉突然、劇烈、不自主地收縮。抽筋雖然僅持續幾分鐘,但是發作過後肌肉的不適感或觸痛可以持續幾個小時。臨床上多見的是老年人小腿腓腸肌(小腿肚子)抽筋,並且常發生於夜間熟睡時。
二 抽筋的原因
1. 運動型抽筋:大量運動之後出汗,伴隨著水分和電解質的丟失,骨骼肌負擔太重和疲勞會導致局部肌肉纖維過度勞累,從而引發抽筋。如果拉伸不到位,導致減少肌肉和肌腱的長度和柔韌性,也可能會導致抽筋。
2. 夜間抽筋:包括在任何靜態的情況下所發生的抽筋,如睡覺或靜坐時。最常見的就是老人、兒童的小腿肚和腳趾部位抽筋。睡覺時抽筋,主要誘因是外力和疲勞。疲勞、睡眠、休息不足或休息過多,會導致血液循環減慢,導致肌肉中有較多的代謝產物堆積,如乳酸不斷地對肌肉產生刺激,從而引起肌肉痙攣。
3. 寒冷刺激抽筋:多見於冬季運動或冷水遊泳或夜間沒蓋好被子等情況。在寒冷的刺激下肌肉強烈收縮引起痙攣抽筋。
缺鈣抽筋:缺鈣是抽筋的原因之一,在調節肌肉收縮的過程中,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離子,當血液中的鈣離子濃度過低時,會造成肌肉的神經興奮性增加,促使肌肉收縮從而導致抽筋。
4. 缺鈣型抽筋易發於老人與孕婦,以及缺鈣兒童、維生素D3缺乏者、食物攝入鈣量過少的人群。如果你是飲食均衡的中青年,那你的腿部抽筋應該是前面的3點原因。
5. 疾病引起:患有心腦血管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者,當出現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等症狀時,應該想到是否有動脈硬化、狹窄或閉塞。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中,因脊神經根受壓和脊神經根內血流量下降,發生腿抽筋。
三 抽筋了緊急處理
當發生抽筋時,只要據「反其道而行之」,即朝其作用力相反的方向扳腳趾並堅持l~2分鐘以上,即可收效。具體來說,如果是小腿後面的肌肉抽筋,可一方面扳腳使腳板翹起,一方面儘量伸直膝關節;當小腿前面的肌肉抽筋時,可壓住腳板並用力扳屈腳趾。
1. 第一種方法是:平時一旦發生腿抽筋,可以馬上用手抓住抽筋一側的大腳拇指,然後慢慢將腳掌向自己方向拉,這樣可拉伸腓腸肌。再慢慢伸直腳,然後用力伸腿,小腿肌肉就不抽筋了;或用雙手使勁按摩小腿肚子,也能見效。
2. 第二種方法是:身體前靠在牆上,腳後跟著地。如果僅站立,然後將體重集中由發生抽筋的腿支撐也有所幫助,但是應當小心摔倒:如果旁邊有人可以幫忙的話就更好一些。溫暖(使用電熱毯或溫水但不能用開水)或按摩腿部和足部也可以有助於肌肉放鬆,不過最好先試試拉伸肌肉。
3. 平時預防:穿舒服的鞋子,伸展肌肉,大量飲水,膳食要選用含鈣量高、營養平衡的食品,補鈣最有效的運動方法是有氧運動配合力量運動。另外在飲食中增加奶製品的攝入也可輕鬆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