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時代學前教育尤需堅守質量

2021-01-09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以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等為主的人類第四次技術革命時代,中國第一次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創造和啟動新時代。時代的快速變化也拋給我們一個問題,幼兒園要培養什麼樣的人、讓他們具備什麼樣的素質,才能適應未來。」12月6日,在首都師範大學舉辦的「首都學前教育現代化新徵程——第三屆首都學前教育論壇」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馮曉霞提出的這一問題,引起200餘名幼教工作者深思。

    課程改革:讓幼兒獲得適應未來的素質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我國學前教育體系開始全面恢復與重建。改革開放的政策直接促使我國學前教育課程改革的發生,並成為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的生命線和主旋律。

馮曉霞以40年來我國課程改革親歷者的視角,回顧了課程改革的基本歷程:1978年開始重建學前教育課程秩序,上世紀80年代《學前教育綱要(試行草案)》《幼兒園工作規程(試行)》的出臺引發課程改革與反思,上世紀90年代開始了分科教學向綜合課程改革發展的重要轉變。

綜觀40年的發展,我國學前教育課程經歷了從照搬國外模式,到進行中國化探索,再到獨立生發本民族課程的發展進程。這一艱難的創業過程中,幼教工作者經歷過、也經歷著困難和徘徊,為此馮曉霞強調:「課改不是玩概念、變花樣,也不是讓幼兒園有一個新名堂、新標籤,而是讓幼兒獲得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基本素質,這是根本方向,不應動搖。」

從分科教學到綜合課程發展,從關注內容整合開始一步步走向關注兒童整體素質的提升,40年的探索,馮曉霞認為越來越多的幼教工作者開始意識到,提升幼兒整體素質,培養能適應當今社會和未來時代發展需要的人的重要性,「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是人的創造性思維最活躍的階段,教育可以讓它的火花光芒四射,也可能漸漸熄滅它」。

    評價督導:確保學前教育優質發展

在主題為「學前教育評價創新性實踐」的分論壇上,首都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劉昊指出,隨著學前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化,教育質量以及對質量的評價逐漸成為熱點話題,「應首先區分質量評價的目的和功能,既有服務於督導、監管、考責的外部評價,也有服務於幼兒園自我診斷和提升的內部評價,二者的內容、指標、方法、結果使用方式都是不同的」。劉昊及其團隊的研究基於大量翔實的數據,對當前幼兒園內部自我評價的方法、內容、結果使用等進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並就如何提升園所內部質量評價,提出了「將評價理論與我國幼兒園工作實際相結合」的研究路線。

「對幼兒園的督導評價就會帶來導向。」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督政科科長張永俊,分享了海澱區進行的「學前教育督導模式的創新性探索」。海澱區作為北京市的教育高地,率先進行了突出「高、實、精、彈」的綜合督導工作探索,其中「高」要求督導工作水平要高、督學專業化水平要高;「實」強調督導要有時效性,解決真問題;「精」提出要對關鍵園所、關鍵問題實施針對性強的督導;「彈」強化督導要富有個性化,不能絕對統一和「一刀切」,從而突出重點和難點體現實效性。

    專業培訓:促進幼師建構課程能力提升

學前教育事業要獲得發展關鍵要有一支能堪此重任的專業隊伍。針對當前我國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滯後的現實,在剛剛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要實現「幼兒園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和科學保教能力得到整體提升,幼兒園教師社會地位、待遇保障進一步提高,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意見》將學前教育和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對新時代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作出頂層設計。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長期關注和研究我國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提升,該院高丙成副研究員在《幼兒園教師培訓現狀與需求調查研究》的報告中介紹,我國幼兒園教師有較為強烈的培訓意願,幼兒園教師培訓能夠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幼兒園教師對培訓的滿意度較高。但目前幼兒園教師培訓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內容缺乏針對性、形式缺乏創新性,並且培訓機會和培訓時間偏少。他建議:「應將幼兒園教師的培訓納入教師繼續教育規劃,提高教師參與培訓的機會;加快制定不同層次的幼兒教師培訓標準,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靈活採用參與式研討、外出觀摩、聽課評課、小組研討、案例分析、課例研究等多種參與式培訓形式,提高培訓形式的多樣性。」

    政策保障:學前教育事業穩步發展

「在深入學習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意見》的背景下,論壇對改革開放40年北京市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進行回顧,並希望站在歷史的新起點開啟學前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首都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徐志宏介紹。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學前教育處副處長郭春彥介紹了「十二五」(2011—2016年)期間北京學前教育事業發展概況,分享了為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北京市頒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管理的意見》等一些新措施帶來的發展和成績。

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沙莉作了題為《北京市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績效與需求分析》的報告,分析了北京市「十二五」以來學前教育獲得了發展,包括加速構建並完善北京學前教育政策法規保障體系,學前教育學位大幅度擴充、「入園難」問題得到初步緩解,學前教育經費來源多樣、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持續增長,規模與質量並重,幼教師資隊伍建設穩步推進。基於此,沙莉及其團隊對北京市學前教育未來需求進行了分析,團隊預測未來3—4年內北京市在園幼兒數及其所需幼兒園教師規模將持續增長,在2021—2022年出現一個峰值,此後緩慢下降,又自2024年開始緩慢增長,2025年北京市幼教師資需求出現10年間的第二個峰值,為此該團隊對北京市2016—2025年幼教師資需求量的預測形成了高、中、低三套方案。

在為期兩天的論壇上,北京市北海幼兒園柳茹園長、西城區棉花胡同幼兒園李建麗園長等知名園長,分別從幼兒園課程改革、幼兒園文化建設等角度,對40年來學前教育的發展歷程進行了梳理、總結和展望。福建師範大學丁海東等學者就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等4個分論壇主題,對當前學前教育研究與事業發展中的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大會還發布了首都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成果《北京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報告(2011—2016年)》和《幼兒園教師「分層分類」專業成長系列培訓教材》,啟動了「幼兒園課程建設項目」。

來自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各區教委,國內高校、科研部門,以及數十家幼兒園的幼教工作者參加了論壇,參會人員並赴北京市第一幼兒園、北京市第五幼兒園、北京市六一幼兒院等8個分會場就不同的主題進行了交流。

《中國教育報》2018年12月09日第2版 

相關焦點

  • 智能時代堅守教學規律變革
    作為教學活動諸要素之間本質聯繫的教學規律呈現出一定的堅守,即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統一的目標得以堅守,知識體系與結構的完整性得以堅守,班級授課制度作為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得以堅守,教師與學生情感交往型的師生關係得以堅守,學校階段式總結性教學評價得以堅守等。以堅守為基,人工智慧與教學活動的深度融合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教學要素之間規律性關係的一些變革。  識別優勢充實目標,完善人才成長格局。
  • 劉焱:我們正在開啟學前教育質量時代
    而學前教育現代化也應以此特徵作為基本定義,學前教育要成為每個幼兒的權利,以兒童受教育全和全人和保障為前提。  但同時她也指出,教育成就的建成差距在入學前就已經出現了。腦科學研究表明,孩子早期的經歷和經驗決定他一生的神經網絡系統。同時,大量研究都證明了環境和孩子的發展是相互作用的。因此,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可以打破貧困,為貧困兒童創造從家庭走向社會的良好開端。
  • 努力發展普惠而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關鍵詞] 普惠;質量;學前教育 [中圖分類號] D63 [文獻標識碼] A 學前教育是教育體系和終身學習的開端,對於人的成長成材、促進社會公平具有基礎性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受經濟社會變革的影響,我國學前教育的發展幾經起落,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
  • 什麼是有質量的學前教育
    編者按什麼是科學的學前教育?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如何直面「小學化」問題?家長們普遍追求的「領跑」是不是有利於孩子的終身學習?針對這些問題,教育部相繼下發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關於規範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等文件,連續六年集中開展了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活動。如今,幼兒園教師和家長的觀念是否有所轉變?
  • 騰訊TMI發布《數位化時代的K12與學前教育行業洞察》
    為了幫助更多企業充分了解後疫情時代K12與學前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在數位化變革的行業洗牌期拿下關鍵「賽點」,騰訊營銷洞察(TMI)發布《數位化時代的K12與學前教育行業趨勢洞察》,全面剖析K12與學前教育行業的新變與機遇,為企業的營銷與數位化革新提供實操指引。數據顯示,今年1-2月,全國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達到234億GB,同比增長44.2%。
  • 贏在起跑線,MTRP教育法領跑學前教育新時代
    把握時代脈搏 贏在「起跑線」作為啟蒙教育的幼兒教育,在新時代背景下有了更深遠的意義,贏在「起跑線」成了眾多父母的追求。當下社會,是一個多元化、國際化高度融合的社會,全球化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多語教育已經納入全球教育體系當中,不僅成年人需要,幼兒多語教育的意義也顯而易見。
  • 新時代幼教人必備的學前教育重要政策法規合集
    章露紅:2020年9月,《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熱議之時,應予童教育研究平臺之邀我將平時教學研究過程中梳理的一些政策文本以目錄和彙編的方式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朋友(重磅|新時代幼教人必備的學前教育重要政策法規彙編)。
  • 努力發展以質量為導向的學前教育
    原標題:努力發展以質量為導向的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解讀   編者按: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提出了新時代學前教育的發展目標: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有力地回應了老百姓對公平優質學前教育的熱切期盼
  • 我國學前教育制度變遷:軌跡、邏輯與趨勢
    此後,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019年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將加快資訊時代的教育變革列入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戰略任務。學前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起始階段,加快推進信息化變革成為學前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十年來,我國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學前教育也由普及化到普惠式與優質化發展。
  • 李向農:實施專業認證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保證丨疫後教育變革㉓
    1月30日,教育部發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涵蓋了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涉及全國高校56000多個專業點。6月21日,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唱響了「以本為本、四個回歸」的主旋律。
  • 泛媒體時代,尤需做「專才」
    泛媒體時代,尤需做「專才」——一名「老新聞」走過的由「雜」而「專」之路  作者的話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時代的進步,新聞業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靠「博聞強記」「博覽群書」才能達到的知識儲備,如今似乎不用那麼「辛苦」就能唾手可得,無論需要什麼知識和信息,只需在手機上點幾下立即就會「奔來眼底」。如此一來,以往被推崇的「雜家」,似乎也不再那麼「難能可貴」了。
  • 二胎時代,公辦幼兒園一位難求,學前教育難題怎麼解?
    這句古話反映出學前教育在人一生中所佔的重要位置。為緩解學前教育學位緊張問題,我市每年新增2萬個學前教育學位,政策實施以來,老百姓「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是否得到有效解決? 在家長心目中,公辦幼兒園意味著「放心、收費低」,然而這樣的幼兒園幾乎「一位難求」,隨著二胎時代來臨,許多公辦幼兒園由於學位緊張,需搖號招生,據業內人士稱,去年市區一所公辦幼兒園的搖號比例為
  • 遼寧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提高保教質量
    沈殿成 攝中新網瀋陽5月13日電 (沈殿成)遼寧省圍繞入園難、入園貴等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精準施策,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提高保教質量,加強幼兒園監管。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是指向社會提供保教質量好、收費價格低的幼兒園,屬於非營利性幼兒園,包括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
  • 「最長寒假」裡尤需有效陪伴
    對孩子來說,「最長寒假」尤需家長的有效陪伴。所謂有效陪伴,並非是簡單的在一起。「從天使到魔鬼」的親子關係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親子行為中出現了「善善衝突」,家長的陪伴未能滿足孩子所需,彼此之間未能達到共情。
  • 龍誼科技「零缺陷」質量文化變革,揚帆再起航!
    首先,龍誼科技「零缺陷」質量文化變革項目執行長鄒加梅經理,對「零缺陷」質量文化變革項目一期的成果進行了總結說明:「零缺陷」思想的引入,就像一陣春風給龍誼帶來了新的氣息、新的希望。「零缺陷」質量文化變革項目二期的主要工作是承上啟下、繼往開來。
  • 資訊時代,職業教育如何主動變革?
    從各院校實施在線教學的目的來看,大部分院校(69.1%)是為了降低疫情對教學的影響,只有少部分院校(16.04%)認為可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培養質量。3.師生信息素養有待提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仍需加強教師和學生是開展在線教學最重要的兩大主體,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在線學習能力是影響在線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
  • 解放軍報:講忠誠尤需強定力
    原標題:講忠誠尤需強定力   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對黨絕對忠誠,要害在『絕對』兩個字,就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黨員幹部只有保持這樣純而又純的『忠誠度』,才能塑造應有的好樣子。」
  • 2018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應彩雲35年堅守學前教育一線
    在第34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2018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揭曉,10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中,應彩雲正是其中之一,成為全國學前教育的代表。  有人說,幼兒園老師門檻很低,而在應彩雲看來,隨著腦科學的發展和早期教育研究的深入,幼兒的科學養育備受關注。
  • 遵義學前教育開足馬力提質量
    「這只是我們遵義市近些年抓學前教育質量提升和促內涵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們跑出了『加速度』!」遵義市教育局職成學前科科長袁流敏說。截至2019年底,遵義全市累計投入資金27億元用於學前教育提質增效,幼兒園數量從2010年的398所增加到1752所,公辦園從81所增加到972所,在園幼兒從13萬餘人增加到23萬餘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從63%增至89.3%,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78.27%。
  • 學前教育的教研鼓勵支持及表彰激勵是如何規定的?
    的教研鼓勵,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第十一條是這樣規定的:國家鼓勵和支持學前教育、兒童發展方面的科學研究,宣傳、推廣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有關學前教育的表彰獎勵,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第十二條是這樣規定的:「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在學前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社會組織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