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舉辦孔廟文化節傳承儒家文化
臺灣省臺南市從24日起舉辦為期四天的孔廟文化節活動。島內媒體報導說,此舉是為了彰顯孔子精神、傳播儒學思想,並讓廣大中小學生認識孔廟。 文化節活動由身著佾服的小學生們拉開序幕。他們沿著孔廟東大成坊行經明倫堂、禮門、義路到大成殿,行走具有象徵意義的「入學之路」。 臺南孔廟建於明永曆19年(公元1665年),規模宏大,建築壯觀,有「全臺首學」之號。
-
著古代學士服感悟儒家文化 老總向孔子行拜師禮
課堂上和教授一起研習「仁義禮智信」,課堂外親赴儒學聖地,親身感悟儒家文化。復旦人文智慧課堂30位學員最近集體赴孔子的故鄉曲阜遊學,他們身穿中國古代學士服,頭戴學士帽,向孔子行拜師禮,一邊遊學一邊增加國學的積累。
-
高考和汕頭孔廟:讀書人的事
道長持杯:何為小孔廟?青牛頓杯:汕頭原有較大規模的百年孔廟,早荒廢;居民遂於附近持續香火,廟極窄、俗稱「小孔廟」。廟小神明顯,據說歷年學子所求皆有得,於是每逢入學、大考季,熱鬧非凡著呢。道長把杯:不是說要重光孔廟麼?
-
陝西孔廟調查
韓城孔廟是陝西屈指可數的幾處明清古建築群之一,格局完整、規模宏大,對研究陝西地區乃至我國北方古代建築藝術和孔廟建制具有重要價值。各地區孔廟除碑刻、石雕、牌匾外,其他文物較少,禮器以西安孔廟文物為代表,有500餘件。
-
孔廟
孔廟(本廟)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是分布在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家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範本,據稱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後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
-
超百萬人線上圍觀!上海嘉定孔廟「牽手」臺北孔廟,幹了這件大事
9月19日,首次以上海、臺北孔廟交流為載體,主題為「儒行雙城」的2020年上海孔子文化節在嘉定孔廟開幕。此次孔子文化節,嘉定孔廟設主會場,臺北孔廟設分會場,全程線上直播,並進行實時互動,共同宣揚和傳承儒家文化。
-
#臺南孔廟#(免費)
#臺南孔廟#(免費) 臺南孔廟修建於1665年,為臺灣的第一座孔子廟,也是古代臺灣的最高學府,有「全臺首學」之稱。 進入孔廟只能走側門,也就是大成坊。大成坊上,可看到「全臺首學」的牌匾。坊外還有一座1687年設立的「下馬碑」。碑上刻著「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下馬」,意味著所有人到此都只能步行入內,以表示對孔子的尊敬。 走進孔廟內,便看見古樸的廟堂建築,以及蒼翠的古樹。建築屋頂上高高翹起的屋簷,融合閩南民居風格,頗具特色。三百多年來,始終保持原樣,未曾經歷大型修繕。孔廟內還可以參觀舊時學生們研習儒學經典的場所「明倫堂」。
-
儒道至聖曲阜孔廟朝聖之地
曲阜孔廟以其規模之宏大、年代之久遠、保存之完整,被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孤例」,現為世界文化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唐代的孔廟已初具規模,對廟宇的修葺共有五次。 北宋朝廷崇儒重道,太祖立國之初,即至曲阜拜祭,下詔增修廟宇,建隆三年(962年),又詔祭孔廟,用一品禮,廟門列十六戟。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過曲阜拜孔廟,加諡孔子為「玄聖文宣王」;次年又「頒孔廟桓圭一,加冕九旒,服九章,從上公制」;四年,詔令各州皆建孔廟;五年,改諡孔子為「至聖文宣王」。
-
求子·求雨:孔廟在古代民間的兩大功能!
因此,北齊祀典規定,若發生水旱災情時,官方可到國學中的孔廟祈禱。到了唐代,雖然祀典不再將孔廟列入祈雨之所,但在民間的孔廟實踐中,仍可看到地方官吏赴廟求雨的記載。中唐喬琳撰《巴州化成縣新移文宣王廟頌(並序)》:「化成縣令範陽盧,純深貞特,康孝絮矩。夏大旱偶有事於文宣。
-
世界文化遺產——孔府 孔廟 孔林
孔廟、孔林、孔府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集中體現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 孔廟的建築群貫穿在南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中路從金聲玉振坊起,由南向北依次要穿越欞星門、太和元氣坊、聖時門、過壁水橋。進大中門後,再經奎文閣、十三碑亭、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到最後一座殿堂——聖跡殿,這是孔廟的主體。由大成門向東,進聖承門,達詩禮堂、魯壁、孔宅故井及祟聖祠、後為家廟,這是孔廟的東路。由大成門向西,進啟聖門,達金絲堂、啟聖殿及啟聖寢殿,這是孔廟的西路。
-
臺灣孔廟簡介(組圖)
它掀開了臺灣教育史的嶄新的一頁,中華傳統文化及教育由此在臺灣島上傳播開來。由此在臺灣島上,開始建起了較為完整的教育體系:最高為太學,相當於高等教育;府設府學,州設州學,為中等教育;鄉設鄉學,即鄉塾,為初等教育。所學內容,以講授三字經、千字文和儒家經典為主。那時規定:「凡民八歲入學,課以經史文章」。接著,在臺灣也開始實行了科舉制度:每三年州試一次,州試入選者又經府試、院試,取進者入太學;最後每三年一大試,成績佳者即可入朝為官。
-
孔廟與日本神社 孰為臺灣文化古蹟?
臺中孔廟文敖博勝臺中市長林佳龍近日狂言狂語不斷,一下說「人類文明的發源地在臺灣」,一下說「以後偉人都要從臺中去找」,還請臺中市教育局找找臺中小區裡的偉人,融入教育裡。但林佳龍說國民黨是外來政權,臺中孔廟不是古蹟,而是國民黨把日本神社「幹掉」,換孔子來統治的言論,明顯罔顧事實,顛倒黑白。一個不尊重自己歷史文化的人,還有資格領導臺中這座文化城嗎?當然沒有!事實上,臺中早在清朝就有孔廟了,反而是日本殖民政府推動去中國化,才把清朝孔廟拆除。
-
臺南孔廟
臺南孔廟 大成殿前方是欞星門,欞星門東為節孝祠、孝子祠,西為名宦祠及鄉賢祠。另一古樸典雅、花木扶疏的殿堂即明倫堂,堂內正牆嵌有趙孟頫體書法「大學」全文,十分珍貴;文昌閣位於明倫堂後方,樓高三層塔形布局,為孔廟最高建物,奉祀文昌帝君,並作為藏書之所。
-
過泮池、正衣冠、拜師禮……莆田這所學校的入學儀式燃爆了
教師立誓過泮池正衣冠拜師禮今日上午,莆田擢英中學為2020「入泮禮」:古代規定,凡新入學的生員,都要在當地官員的帶領下,從欞星門入孔廟,登橋跨泮池,進入大成殿禮拜先師孔子,校園內還有另一個標誌性的文物——孔廟,她是莆田最古老的孔廟之一。(來源:莆田晚報記者 吳林玉)責編:黃鳳珍
-
展示中華文化傳承,南寧孔廟拍攝跨年祈福微電影《月夜·孔廟》
臨近元旦,南寧孔廟博物館要搞「新意思」。12月13日,由該館主辦的公益微電影項目《月夜·孔廟》拍攝活動,在南寧孔廟進行。微電影拍攝現場。據悉,南寧孔廟將首次在元旦舉行大型跨年祈福,而這一微電影則將在跨年祈福活動上正式與大家見面。與此同時,南寧孔廟還計劃與曲阜孔廟等進行聯合祈福。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拍攝現場看到,導演組對場景進行了不同的設計,太極表演、漢服展示、詩書朗誦等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都有體現。
-
臺北孔廟的前世今生
臺北孔廟雖然「資歷」較淺,卻是臺灣唯一民間興建的孔廟,早年由泉州名師設計,是一座參照曲阜孔廟、融合閩南風格的建築群。 臺北孔廟坐北朝南,正南卻是一整面紅牆。紅牆正中,兩棵古樹分立,環擁一段雕有雙龍戲珠的飛簷高牆,上書「萬仞宮城」。這是孔廟特色之一,取自《論語》所載子貢曰:「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形容孔子學識高深淵博。
-
孔廟館長:抽象畫反映真故事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抽象畫面反映真實故事 【解說】孔子長什麼樣?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常出現在歷史課本上的這幅白描圖,身著長袍,拱手而立,沉靜凝視。近日,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為孔子舉辦了一場「個人影展」,80幅「照片」大多是合影,而「攝影師」則是漢代的能工巧匠們。 【解說】據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展出的孔子影像均出自漢畫像石。
-
教師節裡的特別拜師大會
「一鞠躬,以孔子為榜樣,傳道受業。二鞠躬,以工作為本位,愛崗敬業。三鞠躬,以教育為生命,終生無悔!」為慶祝今年第36個「教師節」,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江縣職業技術學校舉行第四屆拜師大會。「職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點類似於傳統的師傅帶徒弟式教育,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舉行拜師大會意義非同凡響!」從江職校校長周光堯說。
-
臺北孔廟雅樂舞團曲阜孔廟展演佾舞祭奠孔子
目前海內外共存有1300多處孔廟,每年孔子誕辰曲阜孔廟、臺北孔廟等多地孔廟、文廟都會舉行祭孔大典。8時整,30位臺北孔廟雅樂舞義工身著典雅漢服,持翟與籥,在曲阜孔廟大成殿前展演「三獻禮」雅樂舞,整場表演由進饌、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四部分組成。臺北孔廟管理委員會約聘企劃師陳靖怡介紹說,臺北市孔廟保存完整祭孔音樂、舞蹈原貌,承襲古代宮廷雅樂舞,演奏傳統八音樂器。
-
中國最多皇帝題字的孔廟,位於首都北京,現為著名旅遊勝地
現存的古代地位最崇高的孔廟在哪裡?很多人可能會說在山東曲阜,其實是在我們的首都北京。北京孔廟位於國子監街,和國子監在同一個景區內,相比起天壇公園、故宮、雍和宮等景區,到這裡遊玩的遊客並不是很多,幽靜的環境保留了孔廟「身在塵世中,獨立浮雲外」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