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讀者閱讀哪些中國作家的作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一個十年期間,譯成中文的俄羅斯作品要比之前的200年都多。然後,兩國關係開始冷卻,互譯急劇縮減。90年代,中國作品湧入俄羅斯的書亭,題材各種各樣:從經典小說、古代智者的名言警句,到類似風水指南或如何掌握武術技巧的實用作品。
-
馬悅然:每次翻譯中文作品,作家就被傳將獲諾獎
這首詩容納了後來成為託馬斯詩特徵的驚奇的意象和敏捷的隱喻: 發燒的水藻/睡在身體的池子裡 像一隻吃飽了血的/巨大的壁蝨 太陽懸停在/樹林邊上 ■我主要的任務是把中文文學介紹給我的同胞們,不是給一位中文作家弄到一個諾貝爾文學獎 我是1960年代頭一次跟託馬斯見面,我們認識快50年了。
-
「翻譯中文作品不為諾獎為同胞」
強調對經典作品的重譯馬悅然本人也是個詩人,更精通中國古詩,這也使他有足夠能力把瑞典詩歌翻譯成中文,作為託馬斯的好友,他順理成章地把朋友的作品翻譯成中文,儘管之前已經有北島、李笠和董繼平翻譯過託馬斯的詩集。作為一名翻譯家,馬悅然非常強調對經典作品的重譯,馬悅然昨天說,「每一個翻譯家對他翻譯的著作,都有他自己的值得參考的見解。」
-
作家薛憶溈:中文小說翻譯成外文時遭遇改動,作家該不該插手
這本小說集用12個短篇描摹了「深圳人」的世像百態,大部分作品都是在作家移居加拿大之後寫成。今年8月,《計程車司機》的中文新版本將使用英譯本的名字《深圳人》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與大多數被翻譯的中國作家不同,薛憶溈精通英文、法文,也就有能力深度參與到自己的作品翻譯中去。今年上半年,《深圳人》出了新的英文版,之後法文版也跟著出版,薛憶溈的另一部小說《白求恩的孩子們》英譯本也翻譯完畢,準備出版。這三本書的集中翻譯,讓他對翻譯和原文的關係有了自己的理解。
-
阿來作品翻譯成20多種語言
「邊地書、博物志與史詩——阿來作品國際研討會」上,德國學者、翻譯家馬海默在演講中開宗明義,向聽眾介紹了阿來作品在海外的傳播狀況。馬海默說,早在2004年,德語版《塵埃落定》便已在瑞士出版,獲得不少讚譽,瑞士《蘇黎世新雜誌》就用「開拓之作」「燈塔」等詞彙予以好評。5年後,《遙遠的溫泉》被翻譯成德語,這部聚焦現代化矛盾的作品再度引發關注。
-
作家、譯者貝小金談其翻譯作品中的意境與技巧翻譯要實現語言對等
3月27日《寶安日報》報導「當一部部外國文學名著大張旗鼓地被譯成中文,出現在我們的新華書店時,我便開始幻想能把中文作品譯成英文版本出現在一個個國際機場或歐洲的一些圖書館,其實中國有很多作家後來貝小金還慢慢學會了一些翻譯理論,也掌握了一些翻譯技巧,她便開始嘗試著將中國一些不錯的作品翻譯成英文。在貝小金看來,文學是用來交流的,不是用來孤芳自賞的。在中歐國際文學節上,來自歐洲20多個國家的作家與廣州、深圳的作家交流,其中深圳不乏一些名氣較大的作家,但他們卻很少有人能用英文簡單介紹自己或自己的作品。
-
外國人怎麼翻譯中文?俄羅斯肯德基中文菜單,網友:靈魂翻譯!
看俄語書本的時候你都是咋翻譯成中文的?作為一個純正的中國人,一直以來對於外語都是各種記不住,那麼外國人學中文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外國人怎麼翻譯中文,俄羅斯肯德基中文菜單,網友:靈魂翻譯!
-
「有位俄羅斯人為中國寫了首歌,可以幫我們翻譯成中文嗎?」▸藝...
「有位俄羅斯人為中國寫了首歌,可以幫我們翻譯成中文嗎?」2月18日上午,一直在家裡埋頭整理樂譜,籌備下半年的音樂會的著名翻譯家、中俄友好協會全國理事薛範突然收到俄羅斯駐滬總領館發來的簡訊,除了問候健康之外,還提出了一個請求:「有位俄羅斯人寫了首歌,關於中國防控新冠病毒的。我們俄羅斯人都很喜歡。請問您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幫我們把歌曲翻譯成中文嗎?」
-
翻譯家劉文飛獲頒俄國家獎章 翻譯作品量大面廣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劉文飛研究俄羅斯文學數十年,將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理等俄羅斯文學巨匠的作品翻譯成中文,對俄羅斯文學在中國的傳播作出巨大貢獻。2012年劉文飛獲得俄羅斯利哈喬夫院士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2014年劉文飛又成為第二屆「閱讀俄羅斯」獎「詩歌」獎項唯一獲勝者。
-
【鏡鑑】俄翻譯家談翻譯莫言作品成俄文:機遇與挑戰並存
,他曾擔任聖彼得堡文學出版社總編輯,翻譯了矛盾、蘇童、餘華等作家的多部作品,並將莫言的《酒國》、《豐乳肥臀》、《生死疲勞》等書譯為俄文。他對中國文學、對譯成俄文的莫言作品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本文原載於《 人民日報 》( 2014年11月02日 07 版) 在俄羅斯,文學批評家、讀者和博主對譯成俄文的莫言作品,有什麼反應? 2012年10月以前,除了一些研究當代中國文學的漢學家以外,誰也不認識這位著名的作家。
-
5月19日,方作家的英文版作品就將出版
方作家的作品在國內已經於4月8日完結,而僅用了約一個禮拜的時間,她的英文版作品就已經在海外進行預售了。這也意味著,在她一邊寫著中文版作品的時候,就已經有團隊在幫助她操辦這些適宜了。當時,方作家的作品並未被大家如此反感,甚至一部分人還覺得她是一位良心作家。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英文版、德文版、日文版的作品一部部出現的時候,很多人便改變了態度。一本中文作品從翻譯成英文再到出版,正常情況下需要大約1年的時間,但是她只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
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好作品不是逐字翻譯成的
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好作品不是逐字翻譯成的 葛浩文: 好作品不是逐字翻譯成的 翻譯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數量最多的美國漢學家葛浩文很清楚自己面對的諸多爭議。
-
「你好,俄羅斯!」中外經典歌劇作品音樂會在莫斯科舉行
2015年,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國家大劇院將這部俄羅斯文學經典改編成中文歌劇搬上舞臺,是歌劇史上首部由中國作曲家創作的、謳歌偉大衛國戰爭的歌劇作品。人民網莫斯科9月15日電(記者 屈海齊 李明琪)9月14日晚,在俄羅斯軍隊中央模範劇院,中國國家大劇院與馬林斯基交響樂團和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攜手為觀眾獻上了一臺名為「你好,俄羅斯!」
-
「我不想回到過去,現在這種狀態更有利於作家的表達」
瓦爾拉莫夫今年56歲,是俄羅斯當代有名的小說家,已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中文,他最近出版的一部作品叫《保爾是我的靈魂》。 高爾基文學院成立於1933年,1992年前為蘇聯作協的高等院校,以後為俄羅斯國立高等學府。
-
《林少華看村上》:翻譯村上春樹作品最多的作家,教你書評怎麼寫
「好作家遇上一個好翻譯,幾乎就是一場豔遇。」如果不是林少華把村上的作品儘可能原滋原味地翻譯成中文,我們也許就不會邂逅浩瀚文海裡這一顆明星。那麼,作為世界上單獨翻譯村上作品最多的譯者,李少華筆下的村上及其作品是怎樣的呢?在林少華的著作《林少華看村上:從<挪威的森林>到<刺殺騎士團長>》裡,林少華以時間為序,將村上的作品分為長篇、短篇和隨筆三部分,無一遺漏地逐一進行品評。
-
「中俄經典與現當代文學作品互譯出版項目」將再增一百部圖書
此次圓桌會議上,中俄雙方出版人就兩國大型人文項目「中俄經典與現當代文學作品互譯出版項目」交換了意見。 「中俄經典與現當代文學作品互譯出版項目」該項目已持續3年,項目框架內的「俄羅斯文庫」和「中國文庫」已包括40部圖書。最近兩國又共同決定擴大項目範圍,向兩國文庫再各增加50部圖書,即共計新增100部俄、漢語圖書。
-
首位中國學者獲俄羅斯利哈喬夫院士獎
新華網聖彼得堡11月30日電 一年一度的俄羅斯利哈喬夫院士獎11月30日在聖彼得堡揭曉,有5人獲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劉文飛研究員榮獲此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
-
俄語翻譯家劉文飛獲得俄羅斯友誼勳章:文學無法改良社會
劉文飛坦誠,把俄羅斯文學介紹給中國讀者,是自己畢生的事業。與剛過世的草嬰先生偏愛託爾斯泰不同,劉文飛更傾向俄羅斯現當代作家,如佩列溫、烏利茨卡婭。他還透露,最大的心願便是把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俄裔美國詩人——布羅茨基的詩歌全部翻譯成中文。 雖然劉文飛翻譯過託洛茨基的《文學與革命》,但顯然他並不完全認同書中的觀點。
-
這些大師既是才華橫溢的作家,又是成就斐然的翻譯高手
18歲那年,他就根據英譯本翻譯了俄羅斯作家迦爾洵的小說《信號》,從此開始了伴隨他整個文學創作過程的翻譯工作。 他的主要譯作集中在俄羅斯小說、傳記和回憶錄。其中有克魯泡特金《我的傳記》,赫爾岑《家庭的戲劇》和《往事與回想》;屠格涅夫的《木木》、《處女地》、《父與子》、《普寧與巴布林》和散文詩;高爾基的《草原故事及其它》和文學回憶錄。
-
普京權威傳記中文版出版 俄欲為文學作品的中文翻譯設獎金
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聯邦出版與大眾傳媒署副署長格裡高利耶夫表示,該部門2020年有意為俄羅斯文學作品的中文翻譯推出獎金。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23日報導,格裡高利耶夫表示:「明年我們將為俄羅斯文學作品的中文翻譯推出獎金,此為『閱讀俄羅斯』項目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