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著:王承恩牧師
【提前4:12】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當時在以弗所教會眾人的眼中,提摩太還是年輕人(提前4:12),故此保羅要求提摩太在權威和生命上要有牧者的風範。
在此,保羅指教提摩太在生命方面要作成熟的牧者,因他身為群羊的牧者,面對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程度的人,第一、他需要具有權柄;第二、更需要具有豐盛生命的榜樣,這有這樣,他才能牧養以弗所教會,才能不負重託。
一、不可叫人小看 4:12a
【提前4:12a】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
「小看」就是輕看、藐視,沒有把這個人放在心上,好像這個人算不得什麼。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就是「不要叫人輕看你、藐視你」這是一個命令式語氣。這是提摩太要遵守的,要做到不叫人輕看,不要叫人藐視。
「年輕」該怎麼理解呢?從以弗所教會裡的長老(以弗所教會裡有其他牧長)來看他是年輕的。保羅時代一般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才可作長老,比起以弗所教會的那些長老,提摩太算是年輕的。
什麼叫作年輕?按著當時的羅馬的社會風俗來說,40歲以下的人都稱為年輕人,40歲以下是服兵役的年齡,40歲以上就是超出了服兵役的年齡,當時提摩太不到40歲,所以保羅稱他為「年輕」。
資料參考:
有人給提摩太算了一下年齡,說:「這個時候提摩太是在30至39歲之間。提摩太參加保羅宣教行列,大概是主後51年,當時他的年齡大概在22-27歲,最多相差不到5歲。《提摩太前書》是寫在主後63年,他參加宣教行列是主後51年。提前書寫作是主後63年,他參加宣教行列是22-27歲,到了63年,他就應該是34-39歲。」。當然,這算法只是一個推測,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準,因此不可作為絕對答案。
因為年輕的傳道人,他要管理比他年紀大很多的長老,這實在是有他的難處,所以,保羅囑咐他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怎麼能夠叫人不小看呢?這不是憑著恩賜,也不是憑著守法,也不是憑著知識,乃是憑著生命素質;就是有一個好的生命品質引起人的尊重。所以牧會的權威,年齡是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惟一的關係。
再者,怎樣才可以叫人不小看提摩太年輕呢?保羅的意思是,提摩太自己要有這樣的心志。人若不自重,就不能得人的尊重。人小看你,是因你叫人小看你。保羅仿佛是告訴提摩太說,你如果要人不小看你,就要自己不叫人小看。
保羅對帖撒羅尼迦的信徒說:我們作基督的使徒,雖然可以叫人尊重,卻沒有向別人求榮耀」。「不叫人小看」和「向人求榮耀」是不同的。它不是故意向人炫耀自己的好處,以得人的稱讚,而是為了想到自己是基督的僕人,想到神給自己的高貴身份,想到神在自己身上的豐富恩惠,就不敢自暴自棄,願意叫人在自己身上看見神的榮耀,不叫人小看自己是神的兒女、是神的僕人。
基督的僕人怎樣才可以叫人不小看呢?這就要有一些實際的品德表現出來。這並不是如何在人面前為自己宣傳自己的成就和長處,乃是要在人的面前活出基督徒應有的品德、應有的生活樣式,以在靈性生活上作信徒的榜樣。這樣,別人自然就不能小看你年輕了。這就是以下我們要講的──『總要做出榜樣』的道理了。
二、總要做出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這節經文上半節是從消極角度論到傳道人『不可叫人小看』,下半節是從積極角度論傳道人『總要做出榜樣』。在此保羅列舉五方面傳道人應有的榜樣,而這五方面都是關乎生命方面的素質,它們分別是「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這些方面的素質能使提摩太成為群羊的榜樣,成為生命的典範。
1、在言語上做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言語…上,…作信徒的榜樣。
「言語」是指日常的談話。
為何保羅會把「言語」放在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之前呢?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說話比做事多,我們說錯的話也比做錯的事多;所以我們能夠在言語上作信徒的榜樣,也就能在其他的事上作信徒的榜樣。
「言語」在生活上佔重要的地位。保羅提醒提摩太,作主僕人的不但不可說錯誤的話,而且要在言語上作信徒的榜樣,以在積極方面成為人的模範。意思就是主的僕人不但不說不誠實的話、惡毒的話、世俗人的言語、咒罵人的言語,同時更是要說誠實的話、溫柔的話、謹慎的話,能在言語上叫人覺得我們所說的是可信的,是實在的,是叫人得益的。
2、在行為上做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行為…上,…作信徒的榜樣。
「行為」指日常生活一般性的舉止,也是指生活的一種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應該給信徒立下榜樣。「行為」是特別著重其道德性,是在公眾場合中的表現。
保羅在此所提的「行為」,是指整個人的生活為人。年輕的提摩太,並不一定能在屬世的地位上作叫人羨慕的對象,可是保羅勸勉他在行為上作信徒的榜樣。因為年輕人的行為總容易流於輕浮,不夠莊重,但是作主的僕人就應該在行為上顯出與一般人有分別。
3、在愛心上做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愛心…上,…作信徒的榜樣。
關於「愛心」,保羅在其它書信中對「愛」的意義從多方面予以闡釋:
【羅5: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林前13:4-8】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加5:22】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
【西3:14】 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
「愛心」是行為的根本,並且表現在行為上。一個人如能在「愛心」上作信徒的榜樣,他便是在愛心上比其他人更願意犧牲、更願意為別人服務,他能為愛主的緣故而體貼人的需要,扶助軟弱的人。
在「愛心」上作信徒榜樣的,就是在靈性上作大人。小孩子是需要大人疼愛的,提摩太雖然年輕,但保羅要求他在靈性或愛心上比其他人更突出,這表示提摩太在這方面可以做到,這說明他在靈性上就好像父母一般。年輕的提摩太可以在愛心上,像父母對兒女一樣來關愛那些比他年老的信徒,這實在是一件奇妙的經驗。這種經驗,也是今天事奉主的年輕人所要追求的。
4、在信心上做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信心…上,…作信徒的榜樣。
此處譯為信心的希臘字有兩種基本涵義:第一是指對神有信心(提前1:5,4:3);第二是指信實可靠(羅3:3;加5:22)。保羅勸提摩太在信心上作信徒的榜樣,必然包含這兩方面的意思。
「信心」是一切屬靈生活的起點,也是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在本質上的分別。
「信心」是各種屬靈美德的根基,有了信心才能生出各樣屬靈的品德。彼得在他的書信裡曾提到信徒的八種品德,信心就佔頭一樣:「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彼後1:5-7)。
基督徒的品德都是從信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若不是出於對基督的信心,我們就不會產生好的品德,可見信心是一切屬靈美德的根基。
「信心」也是在屬靈工作的爭戰上勝過仇敵的重要秘訣。保羅在『弗6章』提到屬靈的軍裝時,說「信心」好像藤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
教訓:一個傳道人若不能在信心上作信徒的榜樣,自然不能得到信徒的尊敬。就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正當他們到了紅海邊,而法老的追兵就在後頭追趕著,摩西卻滿有信心地回答以色列人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看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出14:13-14)。假如摩西自己沒有信心,他怎能在這危急的時候安慰、鼓勵這些以色列人呢?甚至他自己也可能退後軟弱,這樣就不能爭戰了。但是摩西的信心卻實在可以作為以色列人的榜樣。
有些傳道人說自己是憑著信心生活,但在信心的事上,自己不但沒有成為人的榜樣,反而因著自己叫許多人絆跌,而且讓別人錯以為所謂過信心生活的人,就是如此狹窄的人,這豈不是在虧欠神,也在虧欠人嗎。
5、在清潔上做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在此「清潔」一詞,在狹義上應該包括男女之間的「清潔」,根據下文「5:2」保羅勸提摩太「勸少年婦女如同姐妹。總要清清潔潔的。」的話,便曉得這裡的清潔確實應該包括男女關係上的「清潔」。
在『林後6:6』譯為「廉潔」的希臘字與這裡譯為「清潔」的希臘字同屬一個字根。因此我們可以推論說,這裡的清潔除了在男女關係上要「清潔」以外,還有更廣的涵義,包括內心的光明磊落,廉潔不苟等。所以,這裡的「清潔」是指生活上聖潔,清清楚楚,沒有虧欠他人,絲毫不含糊,不取巧之意:
大衛在他的詩篇中說:「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祂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詩24:3-4)。
可見青年傳道人在生活上應該聖潔,在錢財上與人交往也應該清潔,我們託人辦事不叫人吃虧,替別人辦事也不佔別人的好處,這就是「清潔」。
保羅叫提摩太在這五件事上作信徒的榜樣,這是否說除了年輕的提摩太以外,那些年老的信徒和站在重要地位的長老執事們,就不需要作信徒的榜樣呢?這答案非常簡單,假如保羅要年輕的提摩太作信徒的榜樣,當然那些年老的一輩更應該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了。
保羅在此告訴提摩太,怎樣可以不叫人小看他年輕,就是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這五件事雖然不能包括信徒靈性生活的全部,但卻已包括整個靈性生活的主要部分。如果能在這五件事上作信徒的榜樣,就已足夠叫我們得到人家的尊重了。
「榜樣」這個字,在此是一個單數字。為什麼是一個單數字?就是說榜樣只有一個,那就是聖經所要求的那樣的榜樣。大家都要以聖經所要求的那樣的榜樣作為我們的榜樣,而不要豎立個人的榜樣。個人的經歷可以鼓勵人,但不可作為一個標準叫人家去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