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人的「身教」

2021-02-09 同舟聖道之家

編著:王承恩牧師


    【提前4:12】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當時在以弗所教會眾人的眼中,提摩太還是年輕人(提前4:12),故此保羅要求提摩太在權威和生命上要有牧者的風範。

 

在此,保羅指教提摩太在生命方面要作成熟的牧者,因他身為群羊的牧者,面對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程度的人,第一、他需要具有權柄第二、更需要具有豐盛生命的榜樣,這有這樣,他才能牧養以弗所教會,才能不負重託。

 

、不可叫人小看 4:12a

【提前4:12a】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

 

小看就是輕看、藐視沒有把這個人放在心上,好像這個人算不得什麼。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就是「不要叫人輕看你、藐視你這是一個命令語氣這是提摩太要遵守的,要做到不叫人輕看,不要叫人藐視。

 

年輕」該怎麼理解呢?從以弗所教會裡的長老(以弗所教會裡有其他牧長)來看他是年輕的。保羅時代一般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人才作長老比起以弗所教會的那些長老提摩太算是年輕的。

 

什麼叫作年輕?按著當時的羅馬的社會風俗來說,40歲以下的人都稱為年輕人,40歲以下是服兵役的年齡,40歲以上就是超出了服兵役的年齡,當時提摩太不到40歲,所以保羅稱他為「年輕

資料參考:

有人給提摩太算了一下年齡,說:「這個時候提摩太是在30至39歲之間。提摩太參加保羅宣教行列,大概是主後51年,當時他的年齡大概在22-27歲,最多相差不到5歲。《提摩太前書》是寫在主後63年,他參加宣教行列是主後51年。提前書寫作是主後63年,他參加宣教行列是22-27歲,到了63年,他就應該是34-39歲。」。當然,這算法只是一個推測,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準,因此不可作為絕對答案。

因為年輕的傳道人,他要管理比他年紀大很多的長老,這實在是有他的難處,所以,保羅囑咐他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怎麼能夠叫人不小看呢?不是憑著恩賜,也不是憑著守法,也不是憑著知識,乃是憑著生命素質;就是有一個好的生命品質引起人的尊重所以牧會的權威年齡是有一定的關係但不是惟一的關係

 

再者,怎樣可以叫人不小看提摩太年輕呢?保羅的意思,提摩太自己要有這樣的心志。人若不自重,就不能得人的尊重。人小看你,是因你叫人小看你。保羅仿佛是告訴提摩太說,你如果要人不小看你,就要自己不叫人小看。

 

保羅對帖撒羅尼迦的信徒說:我們作基督的使徒,雖然可以叫人尊重,卻沒有向別人求榮耀」。「不叫人小看」和「向人求榮耀」是不同的。它不是故意向人炫耀自己的好處,以得人的稱讚,而是為了想到自己是基督的僕人,想到神給自己的高貴身,想到神在自己身上的豐富恩惠,就不敢自暴自棄,願意叫人在自己身上看見神的榮耀,不叫人小看自己是神的兒女、是神的僕人

 

    基督的僕人怎樣可以叫人不小看呢?就要有一些實際的品德表現出來。這並不是如何在人面前為自己宣傳自己的成就和長處,乃是要在人的面前活出基督徒應有的品德應有的生活樣式,以在靈性生活上作信徒的榜樣。這樣,人自然就不小看你年輕了。這就是以下我們要講的──『總要做出榜樣』的道理了。

 

、總要做出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這節經文上半節是從消極角度論到傳道人不可叫人小看,下半節是從積極角度論傳道人總要做出榜樣』。在此保羅列舉五方面傳道人應有的榜樣,而這五方面都是關乎生命方面的素質,它們分別是「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這些方面的素質能使提摩太成為群羊的榜樣,成為生命的典範。

 

1、在言語做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言語…上,…作信徒的榜樣。

 

言語是指日常的談話。

 

為何保羅會把言語放在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之前呢?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說話比做事多,我們說錯的話也比做錯的事多;所以我們能夠在言語上作信徒的榜樣,也就能在其他的事上作信徒的榜樣。

 

言語在生活上佔重要的地位。保羅提醒提摩太,作主僕人的不但不可說錯誤的話,而且要在言語上作信徒的榜樣,以在積極方面成為人的模範。意思就是主的僕人不但不說不誠實的話、惡毒的話、世俗人的言語、咒罵人的言語,同時更是要說誠實的話、溫柔的話、謹慎的話,能在言語上叫人覺得我們所說的是可信的,是實在的,叫人得益的。

 

2、在行為做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行為…上,…作信徒的榜樣。

 

行為指日常生活一般性的舉止,是指生活的一種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應該給信徒立下榜樣。「行為」是特別著重其道德性,是在公眾場合中的表現。

 

保羅在此所提的行為,是指整個人的生活為人。年輕的提摩太,並不一定在屬世的地位上作叫人羨慕的對象,可是保羅勸勉他在行為上作信徒的榜樣。因為年輕人的行為總容易流於輕浮,不夠莊重,但是作主的僕人就應該在行為上顯出與一般人有分別

 

3、在愛心做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愛心…上,…作信徒的榜樣。

 

關於「愛心」,保羅在其它書信中對的意義從多方面予以闡釋

【羅5: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林前13:4-8】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加5:22】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

【西3:14】 愛心就是聯絡全德的。

 

愛心」是行為的根本,並且表現在行為上。一個人如能在愛心上作信徒的榜樣,他便是在愛心上比其他人更願意犧牲更願意為別人服務,他能為愛主的緣故而體貼人的需要,扶助軟弱的人。

 

愛心上作信徒榜樣的,就是在靈性上作大人。小孩子是需要大人疼愛的,提摩太雖然年輕,但保羅要求他在靈性或愛心上比其他人突出這表示提摩太在這方面可以做到,這說明他在靈性上就好像父母一般。年輕的提摩太可以在愛心上像父母對兒女一樣來愛那些比他年老的信徒,這實在是一件奇妙的經驗。這種經驗,也是今天事奉主的年輕人所要追求的。

 

4、在信心做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信心…上,…作信徒的榜樣。

 

此處譯為信心的希臘字有兩種基本涵義:一是指對神有信心(提前1:5,4:3);第二是指信實可靠(羅3:3;加5:22)。保羅勸提摩太在信心上作信徒的榜樣,必然包含這兩方面的意思。

 

信心是一切屬靈生活的起點,也是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在本質上的分別。

 

信心是各種屬靈美德的根基,有了信心才能生出各樣屬靈的品德。彼得在他的信裡曾提到信徒的八種品德,信心就佔頭一樣:「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彼後1:5-7)

 

基督徒的品德都是從信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若不是出於對基督的信心,我們就不會產生好的品德可見信心是一切屬靈美德的根基。

 

信心」也是在屬靈工作的爭戰上勝過仇敵的重要秘訣。保羅在『弗6章』提到屬靈的軍裝時,說「信心」好像藤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

教訓一個傳道人若不能在信心上作信徒的榜樣,自然不能得到信徒的尊敬。就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正當他們到了紅海邊,而法老的追兵就在後頭追趕著,摩西卻滿有信心地回答以色列人說:「不要懼怕,只管站住,看耶和華今天向你們所要施行的救恩,因為你們今天所看見的埃及人,必永遠不再看見了。耶和華必為你們爭戰,你們只管靜默,不要作聲」(出14:13-14)。假如摩西自己沒有信心,他怎能在這危急的時候安慰、鼓勵這些以色列人呢?甚至他自己也可能退後軟弱,這樣就不能爭戰了。但是摩西的信心卻實在可以作為以色列人的榜樣。

有些傳道人說自己是憑信心生活,但在信心的事上,自己不但沒有成為人的榜樣,反而因著自己叫許多人絆跌,而且讓別人錯以為所謂過信心生活的人,就是如此狹窄人,這豈不是在虧欠神,也在虧欠人嗎

5、在清潔上做榜樣  4:12b

    【提前4:12b】 …總要在…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

 

在此「清潔」一詞,在狹義上應該包括男女之間的「清潔」,根據下文「5:2」保羅勸提摩太「勸少年婦女如同姐妹。總要清清潔潔的。」的話,便曉得這裡的清潔確實應該包括男女關係上的「清潔

 

在『林後6:6』譯為「廉潔」的希臘字與這裡譯為清潔的希臘字同屬一個字根。因此我們可以推論說,這裡的清潔除了在男女關係上要清潔以外,還有更廣的涵義,包括內心的光明磊落,廉潔不苟所以,這裡的清潔」是生活上聖潔,清清楚楚,沒有虧欠人,絲毫不含糊,不取巧之意:

大衛在他的詩篇中說:「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祂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詩24:3-4)

 

可見青年傳道人在生活上應該聖潔,在錢財上與人交往應該清潔,我們託人辦事不叫人吃虧,替別人辦事也不佔別人的好處,這就是「清潔」。

保羅叫提摩太在這五件事上作信徒的榜樣,這是否說除了年輕的提摩太以外,那些年老的信徒和站在重要地位的長老執事們,就不需要作信徒的榜樣呢?這答案非常簡單,假如保羅要年輕的提摩太作信徒的榜樣,當然那些年老的一輩更應該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了

保羅在此告訴提摩太,怎樣可以不叫人小看他年輕,就是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這五件事雖然不能包括信徒靈性生活的全部,但卻已包括整個靈性生活的主要部分。如果能在這五件事上作信徒的榜樣就已足夠叫我們得到人家的尊重了 

「榜樣」這字,在此是一個單數字。為什麼是一個單數字?就是說榜樣只有一個,那就是聖經所要求那樣的榜樣。大家都要以聖經所要求那樣的榜樣作為我們的榜樣,而不要豎立個人的榜樣個人的經歷可以鼓勵人不可作為一個標準叫人家去效法

相關焦點

  • 教師——嚴於己,而傳道於人
    01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一直在用自身影響著學生及後人,相傳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他不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範行為感化學生。他愛護學生,學生也很尊敬他,師生關係非常融洽。「嚴於己,而傳道於人」用在他身上無疑是金蘋果落在了銀網子裡(恰如其分)。
  • 思政課要做好「傳道授業解惑」
    (3月20日《人民日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古往今來,教師都是學生前行的引導人、栽培者。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思政課教師特別要做好「傳道授業解惑」。盡好「傳道」的責任。教師第一位責任是「傳道」。
  • 傳道人難以只單單傳道的三個原因
    傳道人也是一樣,我們應該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自己是什麼——「傳道人就是傳道人」。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卻是一個很難實現的目標,說它難以實現,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管理者的認識誤區一個教會的管理者,如果不能認識到「傳道人就是傳道人」這個道理,就會把傳道人當成萬金油,隨意地安排傳道人的事工,有時把很多瑣碎的事工壓在一個人的身上,消耗太多精力與時間的傳道人,便無法靜下心來讀經、學習、預備講章。
  • 光明日報評論員:傳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
    原標題:傳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高等教育的發展呼喚廣大高校教師立德樹人,傳繼薪火。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希望教育工作者做傳道者,首先要明道、信道,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 傳道人或想成為傳道人的人如何選擇另一半
    今天有的人好像你要馬上得到她,否則就感覺世界末日了。我告訴你,如果你馬上得著,可能馬上災難開始。因為你看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美國人曾經懊悔他們曾經選歐巴馬。當時選的時候不是因為他們認識他,而是發現布希不好。但美國人發現布希不好已經遲了四年,因為之前是他們選擇了布希。所以,時間在進展中間,只有有永恆智慧的人才不會被欺騙。
  • 何為傳道人?
    關於傳道人的呼召,分享幾點:1.這個呼召是從神來的,不是從人來的;換句話說,作傳道人的原因是因為神,不是因為人。不是因為沒有別的工作做,不是因為看見傳道的工作好,也不是因為看見沒有人牧養教會,也不是因為別人的鼓勵,等等;這些都是因著人來作傳道工作的。這樣的人是今天教會的禍害,因為他們在從事一份令人尊敬的宗教職業,卻沒有從神來的感動、亮光、負擔、道路、生活。
  • 「傳道人」三字的真正意義
    總體來說,我們的傳道人隊伍還是非常不錯的,大多數人都是神所重用的僕人 ,為傳講真道捨棄了世界很多的誘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竭盡全力為主做工,真正配得神的榮耀。但是,也有少數的傳道人的言行舉止與神的要求是有差距的,不配「傳道人」三個字所蘊含的責任和擔當。「傳道人」,這三個字的組合細思之下,很有意思。可以說這是傳道與人的組合,這組合有太大的張力了。
  • 飛天網評:做好新時代思政課的「傳道授業解惑」
    辦好思政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蒙以養正,聖功也。」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古往今來,教師都是學生前行的引導人、栽培者。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要做好新時代思政課的「傳道授業解惑」。
  • 「身教」也要講究方式
    可9月1日開學這一天,江西一位副校長的「身教」,卻在網絡上引發爭議。隨著當地媒體發布的一段「江西婺源一位女副校長當著學生的面,把孩子們吃剩的早餐全部吃光」視頻出現在網上,先是有媒體肯定其「為人師表,言傳身教,這堂開學第一課非常有意義」,但很快就有更多網友表達不同看法,認為「教育有多種方式,大可不必如此」,甚至質疑有作秀嫌疑。
  • 張遠來:如何看待「跑江湖」的傳道人?
    但他們依舊在以傳道人的名義到處遊走在不同的教會之間「傳道」,出入在各種教會活動中。漸漸就有了這個約定俗成的稱呼:「跑江湖」的傳道人!如何看待這一特殊的教會現象?我們該如何對待「跑江湖」的傳道人?本文嘗試和大家一起探討。一、為何會有跑江湖的傳道人之所以有跑江湖的傳道人,應該說它還有一定的市場。
  • 家長:言教、身教、境教三結合
    這種「滲透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身教,二是境教。   身教就是以自己的言行教育影響孩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家長在求知方面就應有積極的表現,如果你光要求孩子,自己不讀書,不看報,不學習新的知識、技術,孩子的學習勁頭兒就不足。我認識一位家長,她的孩子學習習慣不好,自從這位母親參加了成人中專的學習以後,每天晚上家裡的氣氛就變了。
  • 身教大於言傳
    家庭教育是我們每個人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它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言傳身教是兩回事,身教大於言傳!父母要給到孩子身份。父母要傻傻的相信孩子的夢想,父母要支持孩子的夢想。因為夢想是前進的動力!王萍老師為大家進行了生動細緻的講解。老師的講課獲得了在場家長的陣陣掌聲,讓人受益匪淺。
  • 一首讓人沉重的詩歌:傳道者的選擇
    文中配圖來源:攝圖網 編者按:成為傳道人然而,做傳道人也有許多的重擔和艱難。本詩歌是一位傳道人發來的他的心聲。拖著疲憊的身子 走在彷徨的路口 路口深邃而又孤獨
  • 言傳與身教~晨練隨筆
    言傳身教,身教的作用遠遠大於言傳。對孩子的教育,還是少點說教多點行動,言行不一,既失去了做家長的權威,又不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 人啊,不是只看你說了什麼,主要是看你做了什麼,做人,還是要守規矩的好!
  • 偉大的英國傳道人西緬•查理:安靜,平穩,兢兢業業傳道結出的碩果
    在沒人指點情況下,他主動查閱了聖經和有關基督教的書籍,想了解如何才能讓自己與上帝和好。最終他高興地意識到,在十字架上,基督為他做了自己力所不能及之事。在靈性的黑暗時期,西緬的信仰在成長,並感覺自己被呼召成為福音的傳道者,他的念頭轉向了劍橋市中心的一個當地教會,聖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
  • 「賭王」一生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巨額財富,而是身教
    沒有到收工鐘響已經洗乾淨手的人,一定是老闆最看不起的人,也是人生不會成功的人。家長的以身作則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好父母決定了孩子的一生。「賭王」一生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巨額財富,而是身教。真正好的教育,從來不是口頭說說的說教,而是身教的示範。父母的身教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而身教的根本是以身作則。
  • 家庭教會領袖談: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傳道人?
    若心中有感動、被主呼召、決志奉獻成為全職傳道人,是非常神聖的。但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奉獻自己做傳道人?是否意味著只要好好讀經、好好講道,就是合格的傳道人了?是否做傳道人帶領和牧養信徒只要給他們教導有關信仰的知識就可以了呢?日前,一位牧養教會多年的家庭教會領袖以利亞牧師在一次各地教牧同工的聚會中,分享了他自己對此的反省與洞見。
  • 家庭也是禾場:傳道人當肩負起照顧妻兒的責任
    這是一個傳道人的原話,也是很多傳道人的感慨。我接觸過很多傳道人,他們的的確確是在忠心愛神、奮勇的傳福音,教會的各個角落中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但唯獨在家庭中看不到他們盡職盡責的樣子。我記得一個小故事中談到:一個牧師在教會中講道,然後師母將被子扔上了講臺,說『願意你一直都活在講臺上不要下來』,什麼原因呢?因為在講臺上講的太好,但實際的生活中卻沒有任何的行動。
  • 傳道授業解惑為師矣,什麼樣的人才能稱為老師
    韓愈的師說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傳道授業解惑為師矣最近,在一個綜藝節目中看到,只要是有所成就,年長一些的嘉賓都被稱之為「老師」,讓我不禁有所思考,
  • 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錯了
    (請點擊上方+關注本號)咱們從小都在讀「聖賢書」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於是對此都深信不疑,覺得這就是老師的職責,也是學習的全部。然而,如果整個社會的教育都是這個模式的話,那人類的未來堪憂呀。傳道授業解惑,無非就是灌輸,將自己經驗和知識傳授給學生,這當然是應該的,但這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因為如果只是傳道授業解惑,那我們和動物有什麼區別呢?動物的天性就是模仿,小雞出殼後,就會模仿其它雞來採食、飲水,老母雞還會教給它捉蟲子,獅子老虎都會教自己的孩子如何捕獵,不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