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到新單位兼職,能否建立勞動關係?

2021-01-08 湘湘帶你看社會

案情簡介

尤某在某文化傳播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其間經人介紹,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尤某至某教育培訓公司從事助教工作。在這家公司,他周一、周二休息,周三至周五開會或備課,周六、周日為兩個培訓班上課,並承擔部分財務報表製作、廣告設計及微信公眾號運營工作。教培公司每月向尤某支付工資4550元。

2019年3月,教培公司突然通知尤某離職,且未給出任何合理解釋。工作期間,教培公司一直未與尤某籤訂書面勞動合同。後尤某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要求教培公司支付未籤勞動合同的第二倍工資。

教培公司認為,尤某系其他單位法定代表人,只是利用業餘時間來教培公司參與輔助工作,雙方並沒有建立勞動關係,因此公司不用支付未籤勞動合同的第二倍工資。

爭議焦點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前往另外一家企業任職,是否與這家企業建立勞動關係??

處理結果

裁決支持了尤某的請求。

案例評析

仲裁委認為,尤某每周六、周日有固定的教學工作,教學時間和場所均由教培公司安排,其教學工作系教培公司業務組成部分。尤某平時的備課、開會及其他參與的工作也是按照教培公司的要求進行。教培公司一直對尤某進行考勤管理,報酬也按月發放。

綜合以上情形,尤某與教培公司符合勞動關係成立的條件,且尤某在文化傳播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對其作為勞動者完成教培公司的工作任務並無影響,雙方構成勞動關係。教培公司未與尤某籤訂書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二倍工資。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微信公眾號

【來源:棗莊人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應認定為與公司存在勞動關係還是與法定代表人存在僱傭關係
    2014年1月24日,孔某向仲裁委申請仲裁,提出由包某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支付其未籤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雙休日加班工資。該仲裁委員會對孔某的請求均未支持。孔某不服該裁決,訴至本院請求解決。爭議焦點勞動者應認定為與公司存在勞動關係,還是與法定代表人存在僱傭關係?
  • 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能否凍結法定代表人的個人帳戶?
    閱讀提示如果失信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能否凍結法定代表人的個人帳戶呢?關於這個問題看最高院是怎樣回復的?同時規定,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被限制高消費後,禁止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財產實施規定的高消費行為。在民事活動中,作為被執行人的有限公司和其法定代表人是獨立的民事主體,有限公司以其財產範圍為限,獨立對外承擔民事責任,有限公司的債務不能由其法定代表人個人承擔,在法定代表人不是被執行人的情況下,人民法院無權查封其個人帳戶。
  • 最高院裁定:勞動者可以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
    【裁判要旨】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於再審期間提交了《企業機讀檔案登記資料》,用於證明再審被申請人(一審原告)與案外人公司已建立了勞動關係,從而主張其自始不願履行與再審申請人之間新的勞動合同。
  •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七大法律問題
    2、我國還有哪些法規的內容也涉及到法定代表人的權利、義務? 法定代表人與企業之間不是勞動關係,不受勞動法調整,可以不籤勞動合同。當然,如果法定代表人從公司領取工資,同時也存在勞動關係,籤訂勞動合同也是可以的。 4、僅有法定代表人的籤名,公司沒有蓋章,合同有效嗎? 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公司的經營範圍內,在職權範圍內籤署的合同即使沒有加蓋公章也是有效的。
  • 最高院:勞動者是否能夠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
    裁判要旨再審申請人(一審被告)於再審期間提交了《企業機讀檔案登記資料》,用於證明再審被申請人(一審原告)與案外人公司已建立了勞動關係,從而主張其自始不願履行與再審申請人之間新的勞動合同。但我國現行法律並未禁止勞動者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再審被申請人(一審原告)與案外人公司之間的勞動關係成立與否,不影響原判決對其與再審申請人之間存在勞動合同關係的認定。
  • 被領導「提拔」當單位法定代表人,遇上了大麻煩
    頻頻被法院傳喚,還被下達限制消費令……被領導「提拔」當單位法定代表人,遇上了大麻煩近來,一家公司因拖欠門面租金、員工工資等,多次陷入訴訟糾紛,還是多起執行案件的被執行人。何某離職後,卻因作為這家公司「法定代表人」,頻頻被法院「盯上」,十分苦惱。萬般無奈,他起訴到法院,終於摘掉了這「無釐頭」的頭銜。
  • 【「遼」聊法】員工與單位未籤勞動合同能否認定具有勞動關係?
    旺財公司是一家母嬰用品商店的供應商,劉某入職後即在母嬰用品商店上班,工資由旺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某通過銀行轉款的方式發放給劉某。工作3年多,旺財公司遲遲未與劉某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也未為劉某繳納社會保險,劉某因此與旺財公司產生糾紛,之後被旺財公司口頭辭退。劉某隨後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申請,要求確認與旺財公司存在事實勞動關係。
  • 平等主體之間籤訂的兼職協議能否認定為勞動關係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
    [案情簡介]  馬某自述其系B公司的員工,因於2012年10月9日外出拜訪客戶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致傷,以B公司作為用人單位,向社保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並提交了B公司制式的工作證(無單位公章)、證人證言等材料,並提出其在B公司兼職期間每周五天工作制,早晨不需到公司報到,直接上門拜訪客戶
  • 專職律師能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嗎?
    二審判決:法律並未禁止律師在事務所執業的期間與其它單位建立勞動關係二審法院認為本案的焦點是任萬龍與公司之間的法律關係是否屬於勞動關係。關於專職律師能否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的問題,公司主張,任萬龍是專職執業律師,不能與公司建立勞動關係。
  • 最高法•裁判文書:勞動者是否能夠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
    ,從而主張其自始不願履行與再審申請人之間新的勞動合同。但我國現行法律並未禁止勞動者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再審被申請人(一審原告)與案外人公司之間的勞動關係成立與否,不影響原判決對其與再審申請人之間存在勞動合同關係的認定。
  • 籤訂兼職勞務協議雙方勞動關係的認定
    支持存在勞動關係的認為,兼職行為並不影響勞動關係的認定,只要勞動者與兼職單位建立的用工關係符合勞動法的規定,實際履行行為具備勞動關係構成要件,符合勞動關係基本特徵,仍應當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係。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第四項、第六十九條第二款、第九十一條的規定,我國《勞動合同法》實質上承認了兼職勞動關係的客觀存在,對兼職勞動關係是一種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態度,只要勞動者與兼職單位建立的用工關係符合勞動法的規定,原用人單位和兼職單位對勞動者的兼職行為無異議,實際履行行為具備勞動關係構成要件,符合勞動關係基本特徵,在一定條件下兼職關係也屬於勞動關係,受勞動法的保護。
  • 失信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能否凍結法定代表人的個人帳戶?看最高法說!
    閱讀提示如果失信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能否凍結法定代表人的個人帳戶呢?關於這個問題看最高院是怎樣回復的?最高人民法院於2010年發布了《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定》,明確人民法院可以對被執行人發出限制高消費令,禁止其乘坐飛機、列車軟臥出行,不得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住宿,不得購買房屋,不得旅遊、度假等多達九種類型的高消費行為。
  • 寧波一公司招聘在校大學生兼職當法定代表人,公司註銷後,女孩成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唐旭鋒 通訊員 陶琪姜如果有人讓你兼職當公司法定代表人,承諾公司為你繳納社保、無須上班、沒有風險,你信嗎?大學生盧某信了,當時的她萬萬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成為「背鍋俠」。盧某是寧波某高校的在校學生,2018年,經朋友介紹到某家政公司做兼職。
  • 沒籤勞動合同,以人個人帳戶發工資,能證明與單位的勞動關係嗎?
    法律知識要點:在實務中,有些用人單位存在不規範用工的情況,有的是用人單位的法律觀念淡薄造成的,也有的是為了規避法律責任故意為之。因此,員工入職後未及時與員工籤訂勞動合同,也未辦理社會保險手續等,連給員工發放工資時也用法定代表人、財產人員、股東等個人帳戶進行,以避免留下證據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係。
  • 公器私用觸犯單位底線 下班後做兼職當心勞動風險
    一時間,要不要在8小時之外做兼職的話題,重又引起人們的熱烈討論,尤其是隨著新就業形態的出現和發展,做微商、開網約車、當在線教師,人們下班後做兼職的選擇越來越多。而由於影響主業以及存在勞動風險,專業人士提醒全日制勞動者選擇做第二份工要慎之又慎。  「公器私用」觸犯單位底線  王永輝和郭志明同在深圳一家科技研發公司工作。
  • 為勞動關係處理難題找到新答案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全國人社...
    但是《民法典》中的不少規定,卻與勞動關係產生了交集,很多勞動保障法律問題都可以從這部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中找到答案。   哪些當事人可以成為勞動關係主體  《勞動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係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 公司用私人帳戶發工資,能否證明存在勞動關係?有答案了!
    因此,員工入職後未及時與員工籤訂勞動合同,也未辦理社會保險手續等,連給員工發放工資時也用法定代表人、財務人員、股東等個人帳戶進行,以避免留下證據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用人個人帳戶發的工資,真的不能證明與單位存在的勞動關係嗎?
  • 大學生「勤工儉學」,是否能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
    幾天後,小王收到了仲裁委出具的《不予受理通知書》,以小王的案件經審查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規定的受案範圍為由,作出了不予受理決定。考慮到「勞動爭議糾紛」先仲裁、後訴訟的法定程序,小王計劃拿著《不予受理通知書》提起勞動爭議訴訟,但卻被告之案由有誤,需要提起「勞務合同」糾紛。為什麼法院會告知要提起勞務糾紛之訴呢,小王百思不得其解?
  •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外兼職,不算勞動關係?—最高法公報案例精解!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外兼職的,能否建立勞動關係?推文案件選自《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19年第十二期的第六個案例「江蘇澳吉爾生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曾廣峰確認勞動關係糾紛案」。一、案情回顧基本案情:被告曾廣峰系盱眙縣三墩電灌站職工,屬事業單位在編人員。
  • 超過60歲,與用工單位是構成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
    同年4月26日永州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對申請人的勞動能力進行了鑑定,結論為九級傷殘。  3.案件焦點  本案焦點在於:  1、年滿60周歲勞動者能否認定勞動關係?  2、能否適用《工傷保險條例》進行工傷認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