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掃工大島英光走進東京的一處小公寓時,空氣中瀰漫著肉體腐爛的臭味,屋子裡死去的男人已經躺在那裡腐爛了三周。這名男子大概50多歲,在這個擁有數千萬人的城市,他獨自死去卻無人發現,成為日本「孤獨死」的又一案例。據有關專家估計,日本每年「孤獨死」的人數大約有3萬多人。
在日本,如果一個老人上了年紀又是獨身,那麼基本上可以說是租不了房子。中介根本就不會接待這樣的顧客。因為保不齊哪天老人就死在房子裡,這樣一來房子以後就不好租出去了。而這些孤獨死的老人,一般都是喪偶,或者子女先自己而去。有的是因為破產或者債務堆積失去了經濟來源和住房,沒辦法而去租房。
而且很多老年人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都會選擇自己一個人搬出來住,老人們在喪偶之後,也很少重新組建家庭,造成了一種普遍的與社會脫節的現象。日本一項研究顯示,有百分之十五的獨居老人,一周只和別人交談一次,正是由於這種根深蒂固的孤獨文化,讓老人們即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也不願意欠別人人情。
日本人親情淡漠,基本不存在養兒防老的觀念,認為麻煩子女是一種打擾。喪偶後的獨居和怕打擾的文化背景是「孤獨死」的主要原因。整個社會觀念普遍認為子女與老人生活在一起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老人寧願住養老院或者是一個人獨立的生活,也不會和兒女住在一起。
其實日本很難開出真正的仁孝之花。雖然日本的主流文化也提倡「親孝行」,但自古日本很多地方都有災年遺棄高齡老人在野外的習俗。雖受中華文化薰陶,也很難清除一個民族靈魂深處野獸般的叢林法則。現在,把老人孤獨地留在(遺棄)在公寓裡算是正常。
所以很多日本老人真的是只有夫妻二人相依為命,儘可能地能享受到老年生活。好在日本福利醫療制度都比較健全,日本老人總體而言還是算比較有錢的。但日本老人老伴一旦去世後,就真的是孑然一身,孤家寡人了。
目前,日本面對的問題已不是老齡化那麼簡單了,而是進入到了「超老齡化社會」階段:65歲以上老人佔人口比已經超過四分之一,而這些65歲老人中又有四分之一在調查中明確回答是「無依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