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匆匆,時間好不禁用,總覺得剛剛才入了冬,抬頭卻發現時光已經走進了冬天的第四個節氣,馬上就是冬至節了。
仲冬冬至後,春從九地回。
冬深了,春就近了,歲月更迭,歲歲年年,時光荏苒,總是令人心生無限感慨,特別是羈旅之人。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唐.杜甫 《 小至》
時光溯洄,千年前,漂泊異鄉的大詩人杜甫在冬至節的前一天寫下了這首《小至》的七律,詩人雖然在詩中感慨身世飄零時光易老,但卻沒有一絲一毫的頹廢之感,始終有一種積極樂觀的基調貫穿全篇,堪稱是一首快樂的鄉愁詩。
(1)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賞析: 這首詩的首聯點出了時間,說明時節即將進入冬至節令。
時年,杜甫一家漂泊在四川奉節一帶,居無定所。時光飛逝,看看時間,又進入了一年中的冬至時節,這真是自然界的節氣和人世間的事一樣,都在逐日相催啊。
古人說,冬至一陽始。冬至一到,陽氣初生,春天也就快來了,而此刻自己一家還漂泊在外,詩人心中不免生出了時光匆匆催人老的緊迫之感。
(2)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賞析:詩的頷聯寫冬至時節人的活動和節令特徵。
葭管飛灰,報告冬至節已到,而在冬至後,則白晝漸長,刺繡姑娘又要開始添絲加線,因為此後她們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線之工了。
吹葭六琯動浮灰。古人為了預測時令變化,將蘆葦內的薄膜製成灰分放在代表一年十二個月的預估Annie,,每月的節氣到來,相應律管內的灰就自動飛出來。
刺繡添線,葭管飛灰,一抹生機漸漸湧現,令人眼前一亮,心生明媚。
(3)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賞析:詩的頸聯寫詩人暢想冬去春來後的景物特徵,堤岸好像在期待寒冬臘月快點過去,好讓河邊的柳樹舒展枝葉,山中的臘梅花衝寒綻放。
柳枝舒展,柳葉如眉,蠟梅衝寒,迎風怒放,當春臨大地時,世間萬物都蘊含著蓬蓬勃勃的生命張力,這將會是一幅多麼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春景圖。
柳眼眉腮,已覺春心動。冬天孕育著春天的美好景象,怎不令人怦然心動呢。
(4)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賞析:詩的尾聯以抒情的筆觸結束。山川風物,風俗人情,此地和故鄉也沒有什麼分別,且把思念故鄉的心情放下,吩咐小兒為自己斟滿杯中酒,一飲而盡,盡情地享受眼前美好的生活。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它是冬天的大節日,在古代有如過年一般熱鬧。
據《全唐詩》注,史書《會要》把冬至的前一日定為小冬日,也稱為小至。
那個冬至節將近的時候,杜甫的親人都在跟前,可他依舊是充滿了思念,那是漂泊之人對故土的眷戀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
杜甫的《小至》一詩,雖然開篇有一點淡淡的憂傷之感,但是詩人卻用他的一支如花妙筆一點一點地把這種情緒融化開來,漸漸地把讀者帶入了一個生機盎然的境地,那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春天,令人嚮往。
冬天來了,春天不會遠了。
這雖然是一首鄉愁詩,卻是快樂的鄉愁。別辜負好時光,好好享受當下的美好,這就是杜甫在詩中傳遞給世人的積極樂觀的精神。
本文劉玲子candy原創,謝絕搬運和抄襲,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即刪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