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周勝是餘杭首個殘疾人大學生,如今這名因重燒失去聽覺的聰穎大學生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周家為此陷入了重重苦惱之中。「請幫幫我們吧……」周勝的妹妹昨天打進早報熱線。
斯文聰明一書生
昨天下午,記者趕到餘杭塘栖鎮周家。周勝的父母早已等著,他們為了解決兒子的工作問題昨天特地請了假。站在一邊的年輕男子,皮膚白皙,個子中等,斯文聰明。他口中發出「啊啊」的聲音,作手勢請記者坐。他就是周勝。
「他只有汽車喇叭、很響的大炮仗兩種聲音能聽到。」父親周保家對記者說,「但是他能寫字跟人交流,電腦在他手裡非常服帖,零件拆下來一會兒就裝好了。」
周勝不論學什麼,只要學一遍就會,妹妹很崇拜他。如今,妹妹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如此聰明的哥哥,卻找不到工作?
聽力不好智力強
周勝父母原是未倒閉前的臨平酒廠雙職工。1980年,周勝出生,小家庭充滿了歡樂。1982年9月份一天,周勝感冒,周保家和妻子將他送到醫院,連打了兩天青黴素和鏈黴素。感冒止住了,兒子卻失去了聽力,任憑周保家在後面怎麼拍手,都沒有反應。周保家帶兒子到杭州、上海的大醫院診斷,原來兒子得了誘發性耳聾——鏈黴素致聾的可能性是千分之幾,兒子就是其中之一。
失聰的周勝長大了,好像是上天有意彌補,周勝的智力好得出奇。沒有上過學,看一遍就會寫出工工整整的字來;妹妹做加減乘除,周勝看了幾個小時後就無師自通。
考上大學受關愛
在餘杭殘聯關心下,周勝11歲時,周保家決定送兒子去讀書。
在臨平聾啞學校讀了小學、中學後,周勝又被送到杭州聾啞學校學服裝設計,取得3級職業資格證。2000年9月,周勝考上了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辦公自動化專業,成為餘杭第一個考上大學的殘疾人。
而就在同時,父母所在的臨平酒廠倒閉了,二人合計60年的工齡換來3萬元錢,家裡陷入了困境。面對兒子鮮紅、喜氣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周保家矛盾萬分。
時任餘杭殘聯理事長的鄔祖根鼓勵周家,交通銀行行長捐款……來自社會的關心使周保家把兒子送上北去的列車。
畢業求職遇冷熱
2003年7月,周勝意氣風發地學成歸來。他在學校期間,獲得「優秀團幹部」、「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眾多榮譽,而且是學校有名的計算機專業高手。
周勝捧出自己列印出的火熱求職書,但現實卻讓周勝和家人的心結上了厚厚的冰凍。在長長的3個月難耐酷暑後,10月份,在中學班主任張老師的幫助下,周勝進入臨平電纜廠做打字複印工作,月薪600元。
「臨平電纜廠那兒大部分時間沒事。後來我不想過這種生活。對於一個剛剛走上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這個工作發揮不了我的專長,我不能再幹了。」周勝幹了3個月後,給家人寫下這樣的文字。從此,周勝開始自己一人走上了艱苦的求職路。
去年,周勝在經歷眾多失望後,來到杭州文三路一家網吧,為一個女老闆打「天幣」,成了一名職業玩家。
生活上很艱苦,一個很小的房間擠著三四個大男人,沒有衛生間,晚上還得出去如廁。周勝回憶,3個月職業玩家的工作每天玩天堂遊戲都超過12個小時,沒有固定工資。工資按工作成績算,一開始拿60%的提成,隨著「天幣」價格下跌,周勝的提成也不斷縮水,變成了50%、30%……最後那個月做的只夠自己吃住。
終於支持不住,周勝回來了,這一失業到現在持續了一年半。
「妹妹正在上高中,媽媽爸爸打零工,我想給家裡分擔點。」周勝在電腦上打出這樣的字。
「能不能給周勝找一個電腦專業對口的工作,月薪1000元以上就可以了。」周保家反覆地請求記者。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省殘聯教育就業部長鄔祖根(原餘杭殘聯理事長)。一提起周勝,鄔祖根就說:「這人各方面都不錯的。」他說,周家的工作要求不算高,周勝可以通過找殘聯等正常途徑找到這類工作。對此,本報將繼續關注。
周勝內心自白(記者通過文字交流採訪)
記者:你怎麼評價自己?
周勝:我只是聽不見,可我能看懂,也明白他們和我一樣。大家都有手有腳,我也有腦袋,就是我失去了聽覺。
記者:你剛考上大學時,對今後生活有沒有什麼設想,是怎樣設想的?
周勝: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對自己的期望很高,可現實中對我們殘疾人有很多偏見,我一直都告訴自己不可以放棄。當時我想要通過3年大學的學習,能夠讓社會認識我的能力,得到社會的肯定和尊重,可沒有適合我的機會。總不能勉強父母為我再做事情,他們年紀大了。
記者:你覺得社會對殘疾人就業如何?
周勝:一部分用人單位不信任我,我記得我遞上求職書,在面試的時候他們對我的簡歷總是輕瞄而過,我的在校經歷他們也沒有看到。有時我很悲觀。
記者:你對自己的專業有自信嗎?
周勝:我計算機方面學得不是很深,說很好的能力也未必談得上,不過我悟性很強。我沒有聽力,可是正常人講話我都看得懂。
記者:現狀呢?
周勝:我感覺自己很不穩定,在看《愛海琴》電影上領悟到的。對於我的命運我不想多說什麼。我沒有想過工作要賺大錢,但是我喜歡充滿競爭的工作。希望能夠和正常人一起工作。
記者:對未來的設想是怎麼樣的?
周勝: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能夠獨立起來。工作中不斷努力。我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