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程序潛在效能 強化多元解紛功能

2020-12-13 法制網

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充分把握試點契機,先行先試,大力推行小額訴訟程序,優先適用簡易訴訟程序,有效提升司法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當事人的訴訟成本。今年1至10月,該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結一審民商事案件12564件,一審簡易程序適用率81.64%,其中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結案件3562件。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簡易程序56天,小額訴訟程序30.46天。一審服判息訴率90.03%。

圍繞推動「簡案快審」精準發力

「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各項內容在制度設計上都有促進簡案快審、提高審判效率的功能特點。因此,在謀劃推進試點工作時,我們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著力在優化簡易程序適用機制上下功夫,促進簡案快審,以最高的效率、最少的成本定分止爭。」常熟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顧海斌說。

今年以來,常熟法院不斷完善小額訴訟程序「三項機制」的精準運用。從立案環節開始「應用盡用」,除法定不適用的案件外,一律優先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在訴前、訴中注重「分流引流」,指導金融等行業組織在合同文本中約定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增大案件體量。指定專人集中審理,縮短審理周期,減少程序轉換案件數量,儘可能「快審快結」。

據常熟法院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潘建平介紹,針對小額訴訟案件分流過濾後的其他簡易案件,該院立案時以簡易程序為原則,除列入法定排除事項的,一律立簡易程序。院庭長充分履行審判管理職責,確保小額和簡易程序內「應結盡結」。在簡化程序不減損權利的前提下,合理運用試點方案和新證據規則的規定,縮短小額和簡易程序的舉證、答辯期。

強化審判組織和審理程序精確匹配

「31件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在速裁庭法官的指導下,才用了兩天,就在人民調解員手中化幹戈為玉帛,還完成了司法確認。我實在沒想到法院的辦案效率這麼高,辦案質量還這麼好。」某物業公司委託代理人高興地向記者介紹道。

糾紛得以高效解決,是常熟法院探索由速裁員額法官、人民調解員、法官助理、書記員組成「四員」團隊,通過不同排列組合,加強調解力量、前移速裁工作、提高調解裁判效率的結果。

「程序效能釋放後,還要有科學的審判組織相匹配,才能產生改革的最佳效益。」常熟法院副院長高小剛認為,科學配置審判組織、速裁團隊是推進繁簡分流改革的關鍵。

為此,該院及時調整班子成員分工,組建速裁庭,充實速裁團隊,以資深法官為骨幹專門審理速裁案件;另一方面,將重要質效指標納入考核,定期通報,在每月推進會上監督落實,並分析存在問題,研究落實解決方案。

解決人案矛盾,不能僅憑速裁法官「單打獨鬥」,需要更多社會力量注入「動能」。今年6月,該院還聘任了18個調解組織及18名個人為特邀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壯大了快速解紛力量。

著眼多元解紛推進精細服務

「想不到這麼快就調解成功了!」近日,務工人員老張領到欠款後激動地說。

今年9月,常熟法院辛莊人民法庭轄區突發欠薪糾紛,工人們情緒激動,聚集在轄區政府要求維權,為快速平息衝突、化解糾紛,法庭依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為務工者開啟優先接待、優先立案、優先調解「三優先」綠色通道,並及時趕赴被告工廠實施緊急保全措施,僅用半天就成功調解近40起案件。

「繁簡分流改革是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推進改革,對我們提升服務精準度、解紛加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立案庭庭長錢國平介紹說,「在擴充非訴解紛力量的基礎上,我院發揮訴前調解案件分流主渠道作用,強化案件對接,落實各項配套保障,提升非訴解紛實效。」

今年6月,常熟法院與常熟市人社局籤署完善裁審銜接機制相關事項的備忘錄,對各類法律文書的電子送達、小額訴訟程序的書面確認、特邀調解制度等事項進行約定;與轄區十五家金融機構籤訂訴訟文書電子送達合作備忘錄,進一步規範電子送達合作機制。同時,積極依託人民法庭人大代表聯絡站「糾紛多元化解陣地」功能,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了解民意、熟民情、威望高等特點,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在人大代表的參與協調下,開發區法庭順利調解一起鄰裡間三十年矛盾引發的排除妨害糾紛,還成功化解了纏訪達十年之久的賠償糾紛等一批信訪隱患和矛盾易激化案件。

為適應網際網路時代訴訟規則體系的轉型升級,常熟法院依託上級法院信息化平臺,提昇平臺應用水平,提升審判效率。今年3月,該院為抗疫殉職英雄許鵬家屬網上跨域立案的溫情服務,獲社會各界點讚。

(鄭衛平 錢新才 吳皆與)

相關焦點

  • 打好一站式多元解紛「組合拳」,激發便民新效能
    隨著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的穩步推進,該法院積極打造的「訴前調解+司法確認」解紛模式正迸發出便民新效能。通過協調有關部門,不斷增加多元化解力量,引入特邀調解組織、特邀調解員常駐法院訴調對接中心,法院選派有豐富經驗的工作人員對調解全過程隨時參與介入,進行專業性指導。二者強強聯合,不僅有效提升了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等調解組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也使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 山西多元解紛平臺正式亮相
    日前,山西高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聯合出臺《多元解紛平臺應用工作機制》《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應用方案》《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業務規範指引》《多元解紛平臺對接技術規範指引》等4個規範性文件,細化分解職責任務,統籌整合資源,形成解紛合力,推動平臺深度應用,構建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多元解紛需求的「大平臺」。
  • 雲南法院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二)強化訴訟服務中心實質性解紛功能。一是持續加強速裁快審團隊建設。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分調裁審」機制改革的部署,省高院要求所有基層法院要設立速裁快審團隊,原則上按本院員額法官20%的比例組建速裁團隊,負責辦理所在法院65%以上的民事案件。二是廣泛整合調解力量。
  • 周強: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
    全國各高級人民法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在各地分會場通過視頻匯報了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各地法院圍繞「一站式」「多元化解」「集約化」等關鍵目標,創新豐富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內涵和形式,各具特色,亮點紛呈。31家基層法院和1個涉外法庭與會場視頻連線,與會人員跟隨鏡頭走進訴訟服務中心,「零距離」感受了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的工作實踐。
  • 周強: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
    全國各高級人民法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在各地分會場通過視頻匯報了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各地法院圍繞「一站式」「多元化解」「集約化」等關鍵目標,創新豐富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內涵和形式,各具特色,亮點紛呈。31家基層法院和1個涉外法庭與會場視頻連線,與會人員跟隨鏡頭走進訴訟服務中心,「零距離」感受了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的工作實踐。
  • 輝南縣人民法院深化多元解紛新模式
    輝南縣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司法改革契機,踐行楓橋經驗,不斷探索,深度參與創新社會管理,融入多元化調解方式,多措並舉,進一步強化訴源治理、多元解紛工作。,發揮多元調解優勢。起草委託調解函和調解機構回函,規範委託調解程序。調解機構經調解達成協議,需要進行司法確認的或者調解不成功的,向法院出具回函,做到法院、調解機構調解有記錄,有備案。
  • 【全省首例】鹽湖法院應用多元解紛平臺顯成效
    近日,鹽湖區人民法院通過省高院最新開發的多元解紛平臺成功調解了一起矛盾糾紛,成為全省首個運用該平臺調解成功的案例。鹽湖法院黨組迅速意識到該平臺所蘊含的巨大效能:整合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公安掌上派出所、司法行政機關智慧調解服務系統三大平臺,合三為一,攥指成拳,徹底改變以往多元解紛「九龍治水」的工作局面。
  • 【聚焦「一站式」 多元解糾紛】紅河州法院四點發力:推進多元解紛「紅河模式」走深走實
    近年來,紅河州兩級法院從滿足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出發,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對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的支持,強力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在探索形成「外聚合力,內強動力」的多元解紛「紅河模式」基礎上,不斷拓寬糾紛解決渠道,通過四點發力推進了多元解紛「紅河模式」的不斷走深走實。
  • 法庫法院獲評「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法院 100 家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予以通報表揚,法庫縣人民法院位列其中,這是對法庫縣人民法院&34;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肯定和激勵。,切實將&34;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挺在前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體系,在多數基層法院案件激增的情況下,受理案件呈漸次遞減態勢,促進審判執行全面提速增效,訴訟服務指導中心信息平臺質效評估得分始終處在遼寧基層法院前列。
  • 法庫法院獲評「全國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法院100家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先進單位予以通報表揚,法庫縣人民法院位列其中,這是對法庫縣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肯定和激勵。,切實將「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挺在前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的社會治理體系,在多數基層法院案件激增的情況下,受理案件呈漸次遞減態勢,促進審判執行全面提速增效,訴訟服務指導中心信息平臺質效評估得分始終處在遼寧基層法院前列。
  • 一站式多元解紛「四全格局」
    這得益於龍崗法院構築的「全方位、全層級、全流程、全系統」多元解紛「四全格局」。為提升多元解紛工作水平和服務質效,保障當事人合法訴求,龍崗法院還堅持舉辦培訓會、研討會等,利用專職調解員與特邀調解員等多種培訓資源,加強互動學習,提升調解能力。
  • 多元解紛提質增效 訴訟服務轉型升級
    多元解紛提質增效訴訟服務轉型升級 近年來,錫林浩特市人民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 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意見》要求,堅持從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出發,以「集約高效、多元解紛、便民利民、智慧精準、開放互動、交融共享」為目標,緊緊依靠市委領導和政府支持,創新多元調解模式,強化訴訟服務功能,推動形成分層遞進、繁簡結合、銜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全面建設立體化、集約化、信息化的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快捷的糾紛解決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質的訴訟服務,全方位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洛大雨: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
    黑龍江大慶兩級法院始終堅持以創新思維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在黨委領導和政府支持下,推動調解責任向基層組織延伸、調解網絡向重點領域延伸、調解資源向特色品牌延伸、調解方法向線上融合延伸,形成「源頭預防為先、非訴機制在前、法院裁判終局」為核心的多元解紛工作格局。
  • 多元解紛改革案例——東莞中院:構建「1+2+3」多元解紛新模式
    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構建「1+2+3」多元解紛新模式標準化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場所,在法院建立了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勞動爭議、醫療、金融、智慧財產權等專業化調解工作室,以及以法官、調解員個人命名的調解工作室。在律師事務所推廣設立律師調解工作室。建設一站式線上調解平臺。
  • 重慶一中院:「高校+法院」,助力多元解紛
    為豐富「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力量,9月4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專場新聞發布會,與西南政法大學勞動社會保障法制研究中心合作搭建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此舉系重慶法院系統創新性嘗試。高校專業團隊堅實的法律理論基礎、強大的調解員隊伍,成為重慶一中院多元解紛工作的亮麗名片。02搭建8大平臺助力「多元解紛」重慶一中院依據受理案件的類型和結構,精準對接人民調解、行業調解、專業調解、律師調解,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廣泛引入解紛資源。
  • 努力打造高水平一站式多元解紛網格
    面對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司法需求,梅河口市人民法院不斷深化訴源治理,依託三個派出法庭——曙光法庭、山城法庭、海龍法庭以及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貼近群眾的優勢,積極探索多元化解糾紛解決機制,試行「分調裁審+多元解紛」改革,強化訴訟服務中心實質化運行,加強司法協作,創新普法方式,化糾紛於訴外,止糾紛於訴內,構建訴源治理新格局取得顯著成效。
  • 集約高效,多元解紛——我省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冀時調」全面運行
    8月20日,經過一個月的試運行,我省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冀時調」實現全面運行。「冀時調」平臺是我省法院深入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藉助「網際網路+」,創新在線矛盾糾紛化解和法律服務模式,推出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
  • 關於應對「案多人少」和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的幾點思考
    要高度重視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把訴訟服務中心作為平衡和推動「立案登記制改革」與「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的平臺,一方面完善訴訟服務中心功能,做好案件持續增長的「減法」;另一方面依託訴訟服務中心,搭建訴調對接平臺,做好多元解紛的「加法」,破解人案矛盾,緩解審判壓力。    目前,我國的糾紛解決方式主要有和解、調解、行政處理、仲裁、訴訟等五種糾紛解決方式。
  • 《中國審判》雜誌宣傳報導我市法院多元解紛工作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兩級法院自覺地把法院工作置於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去謀劃,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為重點,以「無訟」社區、「無訟」村屯創建為契機,積極推進「訴源」治理。近日,《中國審判》雜誌對齊齊哈爾法院的多元解紛工作進行了專題報導……
  • 盤州法院全力構建多元解紛體系 有效增強多元解紛合力
    為實現讓人民群眾參與訴訟、解決糾紛更加便利的目標,盤州市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機制、定規則、搭平臺、推運用」四個環節為重點,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新時代人民法院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能力,構建中國特色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