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爺爺奶奶寵大的孩子,最後都生活的怎麼樣

2020-10-10 待我春暖花開

身邊有很多的父母,由於工作原因,沒時間照看孩子,只能託付給爺爺奶奶帶孩子。中國的爺爺奶奶們,對自己的孫子那是叫一個寵愛呀,真是應了那句俗語「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口裡怕化了,」對孫子照顧的無微不至。

但這樣寵溺式的教育是一把雙刃劍,它的憋遠大於利,或許現在孩子還小,看不出什麼變化,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會變的很調皮,溝通困難,做什麼事情由著自己的性子,不管不顧其他人的感受。

我可以舉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例子。

小時候和我一起長大的一個朋友的弟弟,我那時候經常去她家玩,對她弟弟情況還是了解一些的。她的爸爸媽媽那時候在外面打工,家裡由奶奶照顧他們幾個上學。那時候她弟弟在上小學,有一次去她家,她奶奶把飯做好,端到她正在看電視的弟弟面前,叫他吃飯,她弟弟那時已經不小了,自己端飯吃完全沒有問題。我看見這個做法十分不能理解,這還不是偶爾的情況,經常性的發生。

她弟弟脾氣還特別大,一不合他的心意,就大喊大叫的,她奶奶也沒有辦法,只能由著他的心意來。

後來我轉學了,這期間僅僅見過她弟弟一次。那是我四年後第一次見到他,他變化的我已經完全認不出來了,若不是他叫我,我真的不相信那時他。留著很時髦的髮型,嘴裡叼著一根煙,把我還震驚到了。我後來聽說,他初中都沒上完,就出去打工了。再次聽到他的消息,實在最近一次老家的喜宴上,媽媽去參加了,回來說看見他了。媽媽唯一的描述就是他變成了一個菸癮少年,坐著那不停的在抽菸。

還有一個事例是我最近代課的一個學生,是由奶奶照顧的。他才五年級而已,各種調皮搗蛋,不聽家長和老師的話,在學校和老師對著幹。我和他交流了幾次後,我感覺他都快成一個問題少年了,他心裡想的已經和普通人不一樣了,都是一些有礙於他發展的事情。

我知道還是有一些特殊情況存在的,也有一些由爺爺奶奶照顧的孩子,學習生活都很好,也很懂事聽話,並沒有出現上述的問題。但是由目前的數據統計來看,隔代教育還是會帶來很大的問題。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發展問題了,在您工作允許的情況下,請儘量將你的孩子帶在身邊,自己教育,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相關焦點

  • 那些奶奶幫著帶大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你認為孩子是自己帶好還是老人帶好?」「小孩給爺爺奶奶帶有什麼弊端?」「老人帶的和自己帶的有什麼區別?」「爺爺奶奶帶真的會慣壞孩子嗎?」...........你認為的不一定就是孩子的感受也許人老了就喜歡回憶過去,每每和母親聊天,聊著聊著她就喜歡往我的留守兒童艱辛歲月扯。有一次又扯到這個話題,我說:「媽媽,你說的這些我完全沒有印象。但是在鄉下和爺爺奶奶生活的這段日子,我真的很開心。」母親表示很震驚。
  •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急了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卻急了……隔輩親說的是爺爺奶奶會無理由疼愛孫子輩,對孫子輩的寵愛比對自己兒子還多!其實也不盡然,不是所有爺爺奶奶都是那麼寵孫子的!!說說你們遇到的爺爺奶奶有多寵孫子呢?有的老人認為孩子小什麼都不懂,疼了也是白疼,等到大了記事了再去拉近關係!
  • 孩子在地鐵裡「毆打」爺爺奶奶:熊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對於大多數的家庭來說都處於核心地位,家長對孩子付出的是百分之百的愛,特別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我們大家都知道「隔輩親」,老人年紀大了,疼愛孫子孫女好像是他們的「使命」,真的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 孩子為什麼上幼兒園?那些被父母送去上學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即將迎來9月份的開學期,最近小區群裡大家都在討論為孩子選幼兒園,帶孩子做入園體檢以及提前進入幼兒園熟悉學校生活等話題。雖然JoJo現在還不到2歲,但JoJo媽聽到他們討論的熱火朝天,也不免思索了一下JoJo的幼兒園規劃。
  •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疼孩子,一眼就能看穿,沒必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和公婆生活在一起的夫妻,在生孩子之後,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幫忙帶娃的。主要是自己的家人照顧孩子也比較放心,如果老兩口已經退休了的話,還可能省下一份僱月嫂的錢,把省下來的錢孝敬老人和生活不好嗎。但有些時候寶媽也會存在這樣的顧慮,爺爺奶奶的帶娃方式,是不是真的對孩子好呢?你可以看看能不能做到這三點。
  • 家庭教育:爺爺奶奶帶孩子,有愛也應有方法
    在我國,爺爺奶奶帶孩子的現象十分普遍,隨著二孩的放開,爺爺奶奶很可能還要多帶一個孩子,無疑加重了年邁老人的負擔。對比一下國外,孩子成年之後便獨立了,與父母同住的現象都不多,更何況是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其實,按照我國流傳下來"孝道傳家遠"的思想,贍養老人是兒女、孫輩應盡的義務,老人管教後輩也是理所應當。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首先,對於姥姥們而言,女兒是一輩子的牽掛,是從小寵到大的小公主。都說嫁出去姑娘潑出去的水,正是因為這水潑出去了,才更加牽掛和不放心。再加上多少年來重男輕女的思想,生怕自己的閨女去別人家會受苦,所以姥姥們心甘情願地去給女兒帶孩子。其次,對於女兒來說,姥姥帶孩子會比奶奶帶孩子讓這個家更和諧。
  • 孩子可以給爺爺奶奶帶嗎?
    而且爺爺奶奶也很願意看孩子,他們認為:「你們年輕人啊沒有經驗,而且整天都忙於工作,我們倆老人家帶孩子,你儘管放心做你的事情就行了。」但是父母真的能夠完全把孩子交給爸媽看管嗎?在心理學上,小朋友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他人一般都是父母。重要他人給孩子的影響,尤其是在孩子的童年階段,是非常大的。
  • 孩子吃飯這些舉動,一看就是爺爺帶大!網友:跟奶奶帶大真不一樣
    而由老人照看孩子,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這其中又可以劃分為「爺爺派」與「奶奶派」。孩子由爺爺帶大與奶奶帶大,區別在什麼地方?之前好閨蜜聚餐,好幾個結婚早的都把孩子帶著,也不知道誰提出的話題,大家突然聊到老人帶娃問題。有人說,幾個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哪個由爺爺帶大的,哪個是由奶奶帶大的。一開始我還不相信,畢竟這東西又沒有刻在腦門上,怎麼可能看得出來。
  • 爺爺奶奶在孩子面前多提到爺爺奶奶
    媽媽仔細看著原來孩子的奶奶,奶奶幾年前患了老年痴呆症,今年差點忘了自己的兒子,但沒想到還記得自己的爺爺。 奶奶進來幫孫女整理被子,然後像之前哄睡覺一樣輕輕拍孩子。 看到這裡小西不僅流下了眼淚,沒想到奶奶忘記了一切卻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爺爺。
  • 奶奶探病躺病床上睡大覺,爺爺端著傷手無奈坐床邊,網友:是真愛
    應該是那種永遠都保持著新鮮感,不論到什麼時候都跟最初的時候一樣的愛情吧。一個寵溺,一個愛打鬧,就像是今天我們今天故事的這兩位主角一樣,雖然都已經是爺爺奶奶的年紀了,但是他們之間的感情,依然像是年輕人初戀的時候一樣令人覺得甜蜜。
  •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的疼孩子,家長一眼就能看穿,強求不來別勉強
    不少家長因為經濟或者精力的原因,會選擇讓老人幫忙帶孩子。但有些時候寶媽也會存在這樣的顧慮,爺爺奶奶的帶娃方式,是不是真的對孩子好,疼孩子呢?家長一眼就能看穿,強求不來別勉強。在讓婆婆幫忙帶孩子的半年裡,孩子很少吃肉,也沒有新衣服,這讓朋友覺得心裡不舒服,明明自己每個月都在按時給錢,那麼錢去哪裡了?生活中會存在這樣的爺爺奶奶,總是說想孩子,想來看孩子,結果只是口頭說說,沒有一次來看孩子,甚至孩子已經上學了,也沒吃過奶奶買的零食。真正疼愛孩子的長輩,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都給孩子。
  • 雙方都不要孩子,可以判給爺爺奶奶養嗎?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習慣,有些父母並沒有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就已經懷孕並生下孩子。如果離婚,雙方因為一些原因都不想要孩子的撫養權,爺爺奶奶可能會接納孩子。 而且,孩子的撫養是夫妻雙方必須履行的義務,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將孩子的撫養權判給爺爺奶奶。 再者,爺爺奶奶就算做孩子的監護人,以後如果因為爺爺奶奶年事已高或者經濟原因導致無法繼續撫養孩子,法院還會將孩子的撫養權再次判給父母。
  • 隔代教育,爺爺奶奶是如何將我的孩子寵成了小霸王
    其實就在於從小爺爺奶奶過分溺愛,老人家目不識丁,但又有很強的控制欲,在孩子的生活習慣和教育問題上,一切以孩子的感受為主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流氓不識字,最怕不識字的流氓當上文化局的「局長」一、過度保護寵溺,凡事親力親為,讓孩子失去自理能力由於孩子挑食偏食,奶奶從小就給他餵飯,就為了讓他多吃一口飯
  • gogokid公開課 | 那些被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才是寶藏小孩
    >我和爺爺的美好生活網友都在說千萬別讓爺爺奶奶帶孫子,為什麼呢?難道爺孫在一起就一定產生這樣的化學反應嗎?當然不是啦。超級公開課《Grandpa and Me - 我和爺爺的美好生活》裡的小主人公和爺爺就無比歡樂,穿著時髦可愛,經常一起到公園裡散步。如果想知道他們更多精彩趣事,記得關注本期公開課喲。我和爺爺周末去探險公園裡十分熱鬧,有推著嬰兒車的媽媽,也有開心玩耍的小朋友。我們的小主人公在哪兒呢?
  • 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個個都「身懷絕技」哈哈哈哈哈
    導讀: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個個都「身懷絕技」哈哈哈哈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個個都「身懷絕技」哈哈哈哈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由爺爺奶奶帶還是爸爸媽媽帶,6歲後差距明顯,很容易分辨
    所以我們夫妻不謀而合,帶著孩子在外面安家了,生完孩子那幾年很艱難,也堅決把孩子帶在身邊。現在也很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因為孩子由爺爺奶奶帶還是爸爸媽媽帶,6歲後差距明顯,一眼就能分辨。誰帶大的孩子,生活習慣一眼就能分辨很多年輕人,剛生完孩子斷奶後就把孩子送回農村老家養,一年假期回去幾次。轉眼間,孩子就6歲了,該上小學了,卻發現生活習慣上一塌糊塗。
  • 那些被比較著長大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他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太喜歡那些自身優秀卻不帶著優越感講話的人,他們明亮而不刺眼,自信滿滿又懂得收斂,在你仰慕和給予你能量的同時,也能照顧你的自卑和敏感。」我高考完好幾年了,身邊關係比較好的親戚家的孩子今年高考,考的比我好,我就被拿出來說了好幾輪,現在特別難受。事情是這樣的,高考之後處於關心,我問了家人她考得怎麼樣?分數多少之類的,結果下一秒就被很直接的說我不如她,說我沒有她聰明。
  • 爺爺奶奶是不是真疼孫子,過來人:看這3點就知道,根本掩蓋不住
    大家好,我是王師傅帶悟空,家裡多了一個新生兒,除了父母之外,最高興的人莫過於孩子的爺爺奶奶了。畢竟是自己的孫子,老人都會把好吃的好穿的留給孩子,所以一說起老人帶孩子,很多人總是會想到老人過於寵溺孩子的問題。但凡事都不是絕對的,在生活中,也存在一小部分長輩,他們只是看起來很疼孫子,但真實情況往往是掩蓋不住的,一些細節問題往往會被媽媽們發現。
  • 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究竟和父母親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
    他們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撫養長大,多年後當父母回來時,有些孩子卻依然和父母更加親近,這是為什麼呢?直系親屬在血緣上關係更加接近,但它能決定孩子的感情嗎?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究竟和父母親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要回答這一連串問題,我們需要通過幾個故事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