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飯這些舉動,一看就是爺爺帶大!網友:跟奶奶帶大真不一樣

2020-09-10 J媽學堂

當今社會,至少有7成以上的家庭,孩子從小是由爺爺奶奶照看的,一方面是因為年輕人比較懶,哪怕是親生骨肉,也不願意在他們身上花過多的時間與精力,而另一方面,也是社會現實導致的。

每天至少8小時上班時間,加班更是成為常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年輕父母確實是沒有辦法,他們就算想要照看孩子,那也得有機會才行。

而由老人照看孩子,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這其中又可以劃分為「爺爺派」與「奶奶派」。

孩子由爺爺帶大與奶奶帶大,區別在什麼地方?

之前好閨蜜聚餐,好幾個結婚早的都把孩子帶著,也不知道誰提出的話題,大家突然聊到老人帶娃問題。有人說,幾個孩子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哪個由爺爺帶大的,哪個是由奶奶帶大的。

一開始我還不相信,畢竟這東西又沒有刻在腦門上,怎麼可能看得出來。沒想到她們嘗試性猜了一下,就錯了一個,其它全對!

1、爺爺帶大的孩子,行為舉止都很有老年人特色

在某種意義上,爺爺其實就是爸爸的升級版本,只不過更加固執、迂腐、強勢而已。而不管是人類還是其它動物,都本能地會去模仿強者,或者說地位較高的個體,因此,由爺爺帶大的孩子,經常會做出一些老人才有的動作。

比如下面這個小傢伙,這是一個搞笑視頻,從孩子喝水的動作上不難看出,其實這是他爺爺喝酒時的表現。

視頻內容是很好笑,不過我們需要關注的不只是這個,因為孩子的模仿本能是不具備邏輯思維性的,因此,甭管好事還是壞事,他們都會去觀察、學習並且模仿。

也就是說,如果爺爺的言行舉止存在問題,那問題就非常嚴重了,大家可千萬別小看童年時期養成的習慣。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確實會忘記很多,但有些東西會逐漸滲入到孩子的潛意識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其一生發展。

奶奶帶大的孩子,性格大多是這樣

大家都知道,有個詞叫做隔代親,指爺爺輩會特別疼愛孫子輩,而奶奶在這方面的尤其突出,甚至已經演變成了寵溺。

寵孩子是人之常情,大家都如此,但不分是非輕重地放縱,那就是教育缺陷了。事實上,很多由奶奶帶大的孩子都有類似的問題,他們沒禮貌、野蠻、自私、脾氣還特別大,是熊孩子群體中的主力軍。

說句不中聽的,如果不是因為法律、道德約束,這樣的孩子早就被人暴打了,除了他家人之外,相信沒人喜歡他們。

到底什麼樣的關愛才算得上是真正對孩子好,希望老人能想明白這一點,唯有如此,才算是真正的「寵溺」。

老人帶娃到底好不好?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很久之前就有了,因為不管是爺爺帶還是奶奶帶,由於認知、三觀乃至性格上的差異,老人的教育方式不可能完美符合年輕人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雙方存在著無法調和的矛盾。

當然,想法是想法,現實是現實,很多年輕人就算再不喜歡老人的教育方式,也不得不讓她們幫忙照看孩子。

有時候,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一下,其實老人帶娃也有不少好處。

1、不影響正常生活

關於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在上一個公司,跟我一個部門的同事,她就沒人幫忙帶娃,一切全都自己來。

說實話,要不是看在她老員工,而且個人能力非常強的份兒上,老闆早就讓她走人了,畢竟哪有讓孩子成天待在公司的?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嗓門特別大,而且自我控制能力又不行,所以他經常打擾我們工作。

礙於情面,大家又不好意思明說,久而久之,所有人都開始自覺疏遠那個同事,直至她自己主動辭職。

試想一下,如果有老人幫忙的話,情況肯定就完全不一樣了,至少她不會放棄工作。

2、經濟壓力相對較小

按照常理,如果老人帶娃,經濟條件也允許的話,他們肯定會貼一些錢的,比如買點玩具、零食、衣服等等,身為子女,我們肯定不好意思主動向父母要錢,畢竟都是成家立業的人了,再伸手確實有點說不過去。

不過老人主動掏的話,那就完全沒問題了,說句不中聽的,寶寶身上也流淌著爺爺的血脈,花他們一點錢,也不算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讓大家啃老,這裡只是在陳述一個現實,有老人幫忙的話,確實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輕子女的經歷壓力。

哪怕他們完全不出錢,能騰出一個人出去工作,這也是很大的經濟優勢了。

3、安全可以保證

保姆帶娃就不談了,每年那麼多案例告訴我們,保姆不值得我們信任,關係再好也得裝攝像頭。其實就算是父母親自帶娃,安全係數方面都沒有老人帶娃高,因為老人可以24小時陪伴著孩子,而年輕人不可能做到。

父母需要工作,交際,休息,而老人啥都可以丟下,一心一意看著孩子,差異非常明顯。

唯一的麻煩在於,老一輩缺乏科學文化知識,他們對於很多疾病知之甚少,因此,有時候會無意中傷害到孩子。

沒有絕對的完美,家長要學會平衡利弊

實際上本就不存在完美的教育模式,選擇自己帶娃,就享受不到福利,而讓老人帶娃,就得承擔起相應的負擔。

別妄想兩頭好處都佔了,那根本就不現實,我們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會平衡利弊。說實話,我最瞧不上那種一邊嫌棄老人不會帶娃,一邊又不自己帶的家長了,本事不大,意見不少。

當然了,對於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我們還是可以提出指導意見的,畢竟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好跟老人溝通,相信他們會嘗試改變的。

相關焦點

  • 萌娃幼兒園曬太陽,表情動作樂翻眾人,網友:一看就是奶奶帶大的
    於是乎,我們會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在言談舉止上竟然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越來越像,有的甚至連走路姿態、坐姿、扇扇子的姿勢都和老人一模一樣。這種畫面光是想想就令人忍俊不禁。模仿指數:★★★★★前段時間,有網友曬出了自家閨女在幼兒園裡曬太陽的圖片。乍一看,粉粉嫩嫩的小萌娃梳著小辮子乖乖地坐在小板凳上,十分討喜。可仔細再看,小姑娘雙手互插入袖子,發現有人在看她時,歪著頭,眼神斜斜一瞥,三分冷漠,五分不耐,十分不屑!這位媽媽感慨:閨女那眼神和她奶奶神似,簡直就是得了奶奶的真傳了!
  • 孩子可以給爺爺奶奶帶嗎?
    這一期我們聚焦到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上,就是孩子該由誰帶,爺爺奶奶帶孩子到底行不行?家人對孩子的溺愛導致了孩子對父母已經形成了一種依賴,也間接的造成了孩子們非常低下的自理能力。在孩子問題上,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爺爺奶奶的教育觀念,以及對待孩子的態度,往往跟父母親是不一樣的。
  • 媽媽帶是小公主,奶奶帶是野猴子,網友:隔代育兒差異太大了
    奶奶說,孩子一天醒過來就跑出去和鄰居家的小孩玩,到了飯店就回來吃飯,吃完飯就接著跑出去玩。 爸爸說,「和我小時候一樣,就是放養。」餓了回來吃飯,吃飽了接睡,睡醒了出去玩。 聊了一會天,媽媽突然發現孩子不見了,跑出門一看,孩子爬上了奶奶家門口的榕樹上,一邊爬一邊還學猩猩的叫聲,嚇得媽媽在樹下張開手,想去接孩子。
  • 孩子嬰幼兒期,爺爺奶奶帶娃的錯誤示範
    文/辣媽達摩院不得不說,帶娃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一項大工程。現在很多父母由於各種原因,讓爺爺奶奶幫忙帶娃的特別多。,疫情原因,爸爸不能回家,我在老家跟爺爺奶奶一起帶娃。我只能儘量自己帶娃,以及不讓爺爺單獨抱娃(這一點上奶奶稍微好一點,有時候讓奶奶監督)。
  • 姥姥帶大的和奶奶帶大的孩子,都跟奶奶親嗎?聽聽這3個人的回答
    這是很多姥姥幫忙帶外孫發出的感慨!他們覺得孩子小時候,誰帶就跟誰親,但是等孩子長大了,就會跟奶奶親。在一些人看來,姥姥帶孩子,就是出力不討好的事。帶外孫,有的還出錢出力,​孩子如果磕著碰著,孩子奶奶那邊還會責怪。其實付出不怕,最讓姥姥姥爺難過的是:孩子長大以後,跟姥姥家不親,跟爺爺奶奶家的親戚走得近。有的奶奶就聰明了,她們覺得孩子給外婆帶,自己就省事了。
  • 這一定是奶奶帶大的娃,走路都跟奶奶一樣,網友:小孩子都會模仿
    導讀:這一定是奶奶帶大的娃,走路都跟奶奶一樣,網友:小孩子都會模仿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一定是奶奶帶大的娃,走路都跟奶奶一樣,網友:小孩子都會模仿!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庭教育:爺爺奶奶帶孩子,有愛也應有方法
    在我國,爺爺奶奶帶孩子的現象十分普遍,隨著二孩的放開,爺爺奶奶很可能還要多帶一個孩子,無疑加重了年邁老人的負擔。對比一下國外,孩子成年之後便獨立了,與父母同住的現象都不多,更何況是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其實,按照我國流傳下來"孝道傳家遠"的思想,贍養老人是兒女、孫輩應盡的義務,老人管教後輩也是理所應當。
  • 「論帶娃只服爺爺奶奶」,和父母帶截然不同,氣質外貌拿捏得很穩
    案例:網上有這樣一個帖子,帖子的標題寫著「論帶娃只服爺爺奶奶」,網友們曬出了自己家孩子被爺爺奶奶帶走的樣子,可以說一張比一張有趣。第一張當中奶奶帶孩子出門,可以說畫風十分清奇,兩人頭上包著綠色的頭巾,奶奶牽著孫子的小手一步一步走著,有細心的網友發現祖孫兩人連走路方式都是同款。
  •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急了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卻急了……隔輩親說的是爺爺奶奶會無理由疼愛孫子輩,對孫子輩的寵愛比對自己兒子還多!其實也不盡然,不是所有爺爺奶奶都是那麼寵孫子的!!其實從小感受不到 爺爺奶奶疼愛的孩子長大自然也不會去親近他們的。孩子小的時候雖然不懂事,但是誰真心對待他對他好,跟誰在一起更有安全感,他們都是能感受到的!寶寶的感知能力是很強的,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如果主動關心寶寶,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孩子大了也不至於冷落他們。
  • 小時候被姥姥帶大的孩子,憑什麼長大後就得和爺爺奶奶親?你配嗎
    因為婆媳相處不和等原因,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讓親媽幫忙帶娃。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種聲音,說「姥姥姥爺帶孩子最吃虧,反正將來孩子還是和爺爺奶奶親」。誰聽到這話不生氣啊!不過這話說的真的有道理嗎?網友B:外孫上小學,昨天開學,爸爸媽媽來接他,他就跑進臥室一個人默默流淚,不願意離開。我進去抱著他安慰,說到學校他會有更多的朋友玩。他一聽更難受了,說「我們在一起過的日子多好啊,咱們三個過得好好的,他們來接走我幹啥?」網友C:從小在姥姥家長大,爺爺奶奶家很少去,現在和爺爺奶奶也不親。
  • 千萬別叫爺爺奶奶帶孩子(父母必看!)
    一年前,羅女士和丈夫商量,把奶奶從老家接到重慶,幫他們帶剛一歲大的孩子,還不到一年的時間,羅女士就開始各種不滿了。遇到鄰居或是同事,總有吐不完的槽。「天氣那麼熱了,還給他穿那麼多衣服。」「孩子都吃不下了,還使勁地把飯往嘴裡送。」
  • 爺爺帶娃出門,一看孩子這走路姿勢,網友:絕對是親生的
    導讀:爺爺帶娃出門,一看孩子這走路姿勢,網友:絕對是親生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爺爺帶娃出門,一看孩子這走路姿勢,網友:絕對是親生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帶的孩子和奶奶帶的孩子有什麼不同,4張圖告訴你,讓人笑抽
    現在社會壓力大,不少的家庭都是夫妻兩人一起去上班,在平時孩子就交給孩子的奶奶帶,到了周末的時候就自己帶。而對於媽媽和奶奶這兩個不同年代的人,育兒觀念自然不一樣,這帶孩子就有不同的區別了。那麼媽媽帶的孩子和奶奶帶的孩子有什麼不同呢?讓我們來看看以下4張圖片吧,真的讓人笑抽了。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4、中國的傳統教育就是慈母嚴父,爺爺的愛表達的是最少的,不是不愛,是不善於言辭,實際上他們的愛很深沉,但因為跟奶奶是一起的,不帶孩子的接觸孩子就少,因此,爺爺的愛排在最後。這個論斷引起了大家的不滿:有的說,一派胡言,外婆和奶奶都一樣疼愛,現在年輕人都會惦量,哪邊條件好小孩就放在哪邊帶,相處久了自然更親切些,並不代表沒帶的就不疼愛,有些家庭本來就婆媳關係不好,跟孩子無關;有的說,什麼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姥姥姥爺更愛孩子,還是爺爺奶奶更愛孩子?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情況,有的家庭是爺爺奶奶更愛孩子,有的家庭則是姥姥姥爺更愛孩子。
  • 單位復工,孩子留老家爺爺奶奶帶好嗎?這些問題是爸媽焦慮的根源
    孩子由爺爺奶奶帶,我們會擔心什麼現在網上對爺爺奶奶帶孩子有諸多討論,更多的文章是對爺爺奶奶帶孩子的聲討,受此影響,很多家長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都有些發怵,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擔心爺爺奶奶溺愛孩子都說隔輩親,爺爺奶奶跟孩子確實特別親,也容易溺愛孩子。孩子想要什麼,就立刻滿足孩子,不捨得孩子哭。孩子喜歡打人,爺爺奶奶認為孩子長本領了,不去糾正而是笑著嬌嗔孩子。特別聽孩子的指揮,孩子讓他們向東走,他們絕對不會向西走。
  • 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究竟和父母親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
    他們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撫養長大,多年後當父母回來時,有些孩子卻依然和父母更加親近,這是為什麼呢?直系親屬在血緣上關係更加接近,但它能決定孩子的感情嗎?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究竟和父母親還是和爺爺奶奶更親?要回答這一連串問題,我們需要通過幾個故事來了解。
  • 為啥爺爺奶奶就該帶孩子?
    乙大娘仿佛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說到:「白說了,那兒媳婦不夠數,才24歲,啥也不懂不會帶孩子,大冷天開著空調,把孩子放涼蓆上面,也不怕凍著孩子,這孩子兩個月後都是跟著我睡的,白天黑夜都是我帶;兒媳婦不上班,就知道玩手機,孩子一哭她就拍他,沒一點耐心,一天哄孩子2個小時也沒有,這不拉拉扯扯8個多月了」。甲大娘接著問:「白天哄了,晚上你給兒媳婦送回去啊」。
  • 奶奶帶大的孩子和媽媽帶大的孩子,長大以後差異很大!
    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寶,更是爺爺奶奶的心頭肉!爺爺奶奶甚至比我們這些父母「更愛孩子」!他們卻不知這種愛卻是毀了孩子。我相信《虎媽貓爸》這部劇大家並不陌生吧。看似奶奶比媽媽疼愛她,但是媽媽也是為了孩子營養著想。奶奶卻一貫維護她。劇中還有一幕:爺爺給茜茜當馬騎,還要奶奶給她下跪。爸爸媽媽來接她,她坐在小帳篷裡讓他們都下跪求她,她才出來。當爸爸爺爺奶奶要跪得時候,媽媽攔住了他們。她直接把茜茜拉了出來。她爺爺奶奶又不願意了。同樣地重複著那句話。還對茜茜的媽媽大發雷霆!真是被爺爺奶奶給寵壞了!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 吐槽「爺爺奶奶」帶娃,你家的也是這樣嗎?
    之前總能從網上看到,兩代人帶娃的不同,其中最直觀的莫過於農村奶奶給娃的穿衣打扮。雖然覺得搞笑,有過體驗,但是娃自己帶,常常在一起的機會不多,沒有過多體會。可是有了老二,調整了工作,加之受疫情影響老大幼兒園一直沒有開學,不得已讓爸媽幫著帶娃,才真正地體會到兩代人帶娃的不同。
  • 好太太帶娃日常,爺爺奶奶也可以這樣做,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在這裡提醒一下:鍛鍊孩子自己動手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覺得讓他自己做就是浪費時間,一著急自己幫孩子幹了。這樣做可能造成的後果就是:孩子可能永遠做不好,或者什麼都懶得自己動手。所以,如果家裡是爺爺奶奶照顧孩子的,勸老人可以放開一點,讓孩子自己動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