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該不該補課?

2020-12-15 數學老陳

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我的孩子真的在某些科目上落下了,我絕對會鼓勵和引導孩子去補課!因為個體差異,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課堂上吸收老師所講的內容,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自覺的去做習題鞏固。

我能做到的是不讓孩子參加預科班,去提前學習本應該學校將要學習的內容,但我絕對會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愛好班之類的,培養孩子多方面的發展!

周圍有很多同事,從小就在培養著孩子,有的一歲不到就報了早教,有的學著舞蹈,有的學美術,有的鋼琴,有的圍棋,也有很多都在補習英語,當然因為有著天然的優勢,文化課通常就被周圍的老師包了。

那麼說說我支持的補課行為:

1.孩子願意補,而不是家長逼的。當然可以通過溝通讓孩子明確厲害關係,主動願意去補。

2.補一些興趣愛好一類的,我是贊成的,既可以學到一些東西,還可以拓展視野,又可以放鬆身心。當然孩子死活不願意的別瞎花那錢。

3.階段性的,例如某階段得課程落下的,某個知識點掌握不好的,可以選擇性的去補,補起來就不要補了。

我不支持的補課行為:

1.家長生拉硬拽的,這樣純粹是瞎花錢!

2.學習確實學不會的,千萬別勉強!

3.貪玩不下功夫的,你都不知道他每天去哪裡了。

補與不補關鍵在於幼兒時孩子習慣的培養,撫養孩子小時多用點功夫,大了就會省心很多,如果小時放任不管,很多情況下是很難糾正的,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毛病。所以說即使補課,補習慣是最重要的。

我是老陳,一個努力思考的數學老師和班主任!謝謝大家的關注!

相關焦點

  • 孩子到底該不該去補課?
    前幾天,我拍了一個短視頻,分析了孩子該不該去補課這件事。今天我又把它梳理成文字,再系統地闡述一下我的看法。 那麼到底去補習班補習有沒有用?可以說,對於大多數孩子,短期內是能見到一些效果的,也能提高一定分數的。如果一點用沒有就沒人去了。但長期而言,起到的作用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甚至對於一些(缺乏主動學習的)人還適得其反。 靠拼補習班比別人早學或刷多的題,所獲得的優秀成績,往往是脆弱和短暫的,經不起長期的考驗。
  •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去補課?看完此文,豁然開朗
    一般情況下,由於補課增加了孩子們的學習時間,加上補課時往往採用小班上課甚至是一對一輔導的模式,學習效果應該相對較好才是。可是,最近不斷有家長爆出,自己為孩子交了高額費用報了補課班,可孩子的成績卻並沒有取得進步,真是既浪費了時間,有糟蹋了錢財。事實真的如此嗎?這樣費錢又不見效果的現象,出現機率到底有多高呢?
  • 孩子該不該去補課?
    前幾天,我拍了一個短視頻,分析了孩子該不該去補課這件事。那麼到底去補習班補習有沒有用?可以說,對於大多數孩子,短期內是能見到一些效果的,也能提高一定分數的。如果一點用沒有就沒人去了。但長期而言,起到的作用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甚至對於一些(缺乏主動學習的)人還適得其反。
  • 主題討論——孩子該不該在假期補課?
    今天,小編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主題——討論孩子在假期該不該補課的問題。遙記得在自己讀書的年代,課外的補習機構還不是太多,就那麼一兩家,平時也不是很火。但是學校也會叫學生補課。在初中的時候,可能是一周放一天或是兩周放一天。
  • 初中的學生,該不該補課?
    初中的學生,該不該補課?初中階段只有三年,這期間要不要補課?對於許多家長,的確是件難以定奪的事情,因為關於初中補課的是與非,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社會上針對初中階段的補習班,也是五花八門,有數學班、語文班、物理班、化學班等等。
  • 現在補課費那麼貴,孩子進入高中,為了將來考大學,該不該補課?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現在補課費那麼貴,孩子進入高中,為了將來考大學,該不該補課?只要孩子在初中階段的基礎不錯,一般來說,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完全能夠適應。這種情況,補課完全沒有必要。如果孩子的初中基礎不太好,特別是有點「偏科」,某一主要學科(比如語數外中某一科)有明顯「短板」的話,進入高中後,往往那個短板會學起來比較困難,這種情況,建議儘量適當補課。畢竟,從升學的角度看,主要學科的「短板」是必須補的,遲不如早。
  • 初中生學習很努力,成績卻不好,該不該給孩子補課?
    對於學習態度比較不錯的孩子來說,考試成績不是太理想,那麼應該是在學習方法上出現了問題。假如家長輔導不了的話,我覺得也可以補課,但是要一對一的輔導。首先要明白,補課的目的是為了補而不補。補課有兩個方式,一是提高,一是補漏。孩子的現狀是為了提高文化成績。
  • 畢業之後舉報你,秋後算帳教師補課該還是不該?
    事實上從調查通報中也能發現,該教師不僅違規收取天價補課費:「一對一補課費」一年8萬元!暑假每生兩三萬元。這樣巨額的補課費,即使在山西省太原市這樣的大城市也只能說是天價。先不說這種補課是否出於家長的自願。就從這麼大的數額來說,一般的家庭根本也是負擔不起的。著明顯是對教育公平赤裸裸地挑戰。
  • 孩子成績不好,暑假該不該補課?選擇基於當下,思路決定未來
    有網友問:「我們家孩子讀初一,數學不太好,現在就要放暑假了,該不該給孩子補課?如果可以,補習班選擇去哪裡好呢?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作為一名家長,也是一位老教師,我非常理解這位家長的心情,因此就有了談談關於補課的想法,希望能給有需要的家長帶來一點幫助。
  • 小孩子的童年本該無憂無慮,不應該全花費在補課上
    在我們中國,補課的現象更是常見,這幾年雖說一直倡導給小學生減負,但實施效果並不明顯,該給孩子補課的家長依舊還是會讓孩子暑期補課。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落後於別人,絕大多數家長都會選擇在暑期給孩子補下學期要學的內容,讓孩子提前學習新知識。
  • 這個暑假,該不該給孩子補課,讓無數中小學生家長糾結不已
    而線下補習班教學水平良莠不齊,擔心孩子的補習效果。到底如何抉擇,還是個挺傷腦筋的事情。所以不要一味排斥補課,而是要認真看待這個問題。這個暑假因為競爭激烈,補習的價格比以前還是有下降的,體驗課就更是如此,這讓家長和孩子都有時間能夠了解機構的教學方式以及老師的水平差異。然而在此要強調的,其實比補課更重要,就是孩子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法的維護與調整,比知識的補強更重要。本來每到寒暑假,這些都是需要重視的話題。尤其是經歷了一段非常時期後,顯得尤為重要。
  • 該不該補課,先弄明白這三個問題,別白花錢
    文 |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這幾天,不斷有家長訴苦:疫情之下,經濟不景氣,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掙錢太不容易了,即便這樣,家長也不敢放鬆孩子的學習,復工後辛辛苦苦的錢,孩子一個暑假補課就花掉了大半。沒辦法,為了孩子,哪怕節衣縮食,也要補課。
  • 補課和不補課,到底有多大的差距?究竟要不要給孩子補課呢?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課外補習班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尤其暑假更是補課的黃金時間,各種課程五花八門,預科班、培優班、強化班、外教班等等,看得人眼花繚亂,儘管教育局很早就出臺過相關規定,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老師有償補課,然而屢禁不止,這種現象依舊非常普遍,在這裡我想說的是無論孩子成績怎樣
  • 該不該補課?說點大實話
    一般來說,孩子是否有學習的意願是最主要的一個考慮因素。只要孩子想學,無論當時是偏科還是成績整體處於下遊亦或是孩子完全零基礎,提高起來都是比較快的,這也體現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我之前分享的一個案例就屬於此列。
  • 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把同桌放暑假,學習差的同學該不該補課?
    有時候我也會問一問孩子情況,接觸多了就發現,有的孩子需要補課,有的卻沒什麼必要。總結一下,孩子到底用不用輔導?有句話說,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把同桌放暑假。假期時間長,學霸們都自律性相對好一些,按部就班的查漏補缺進行學習,開學自然又能高一大截。
  • 該不該禁止校外機構補課行為?小編看法:怎麼禁止?順應趨勢吧
    (一)禁止校外機構補課行為不是該不該,而是你能不能?雖然被爆出校外培訓機構諸多的問題,雖然有部分校外機構因違規被查處,但是,你可曾見過校外機構減少?沒有。倒是有不少的圈外人士對這塊「肥肉」虎視眈眈,因為這個市場實在是太大太誘人了。尤其是家長的成龍成鳳的心理,無限擴大了培訓的市場需求。
  • 慶陽某中學剛剛開學就收寒假網課補課費,家長到底該不該交?
    最近幾天,因為全國範圍內的疫情已經基本得到了控制,各級學校正在逐步的複課,但是在一片欣欣向榮中,卻夾雜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下面小編具體給您講講。近日,甘肅慶陽一中有一些學生家長向媒體反映,他們校高向高三年級的學生每人收取510元的寒假補課費,並且明確表明只收現金,不得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網絡方式轉帳,而且收到錢後也不開具任何收據。
  •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學習特長?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學習一門特長呢?這大概是讓每個家長的都頭疼的問題吧!不學吧,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了吧,又覺得技多不壓身,就想著到底要學幾門才夠。我小的時候,家長們都覺得學習特長沒什麼意義,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是的,80後也確實是擁有自由童年最後一批了吧。只要寫完學校布置的作業,就可以出去瘋玩了。沒有補習班,沒有特長課,也沒有電子產品。真真是擁有純真樸實,又自由奔放的童年時光。
  • 淺談,高中生應不應該補課,什麼樣的學生該補課!
    一提到補課這一詞是真讓人又愛又恨,有些人認為補課是好事,學校裡沒記住的知識或沒教到的知識可以在補習班上學到,另一部分人認為補課純屬於浪費時間,不僅佔用學生的課餘時間還會養成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見,任性覺得老師教得不好便不聽,反正還有補課老師教的這種壞習慣。
  •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用學步車?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百科孩子走路是一個探索過程,在學走路的過程中經過摔跤才能學會掌握平衡。七八個月大的孩子應多練習爬行,十個月時才可以練習站立;一歲左右才能蹣跚學步。孩子學走路過程中,肯定會有磕碰,但在磕碰中,孩子的平衡能力得到鍛鍊,走路的體驗得到加深,摔倒後再爬起來也是一個克服挫折的過程。爬、走、摔倒、站起來,這也是一個發育過程,寶寶正是在這種自主運動中學會掌握平衡、增強條件反射、學會思考。那麼到底該不該給寶寶使用學步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