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補課這一詞是真讓人又愛又恨,有些人認為補課是好事,學校裡沒記住的知識或沒教到的知識可以在補習班上學到,另一部分人認為補課純屬於浪費時間,不僅佔用學生的課餘時間還會養成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見,任性覺得老師教得不好便不聽,反正還有補課老師教的這種壞習慣。針對高中生應不應該補課這件事情小編有以下看法。
補課的原因
1. 家長逼著孩子去補課類,這類家長出發點是好的,他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去補課害怕自家孩子學業被落下,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也不能差,像這類去補課的學生大多數都不是資源的,而補課效果也不是很好。
2. 笨鳥先飛類,這類學生沒有人逼著說非要補課,可是自己的成績本來就不上不下的,也不是那種一學就懂的聰明人兒,再不補課給自己補一補,還怎麼去自己想去的大學,沒辦法,只能笨鳥先飛。這類學生往往出去補課還是有用的。
3. 獲得更好教育類,這類學生一般是對學校教育質量感到不滿,即使在重點班每年考上一本的也並不多。儘管自身努力很重要,但是教育水平也決定了學生的整體質量,報一個評價特別好的補習班感覺比自己學校老師教的還要好。這類學生報班主要目的是彌補自身學校的不足,這樣的學生成績提升還可以的。
補課的目的
補學習知識
補預習知識和補複習知識
如果補課是為了預習即將學習的知識,就要以正式上課的模式來進行學習,要警惕兩個心理,一是覺得反正還有一次機會,聽不懂下次再弄懂就行了。二是在學校正式開課的時候覺得自己已經學過一遍掌握了洋洋得意,上課不認真聽講。
如果補習是為了複習,那你可要利用假期好好整理以往學過的知識,分析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體系是否完備,知識的條理性、系統性、完整性是否足夠,查缺補漏。
補方法和能力
小編認為補習最重要的是學習方法和能力。每個老師都有獨到的學習方法,因此補習,重要的是跟著老師學方法和能力,這也是比努力更加重要的一點。補自己的某一項能力,比如寫作技能、運算技能、實驗技能,分析問題的能力等,對一小部分進行專項訓練,重點突破,這也是提分的重要途徑。
知道了補課的原因和目的後就要結合自己實際情況去決定自己要不要去補課,補課給子=自己帶來的收穫有多大,最好是帶著目的去補課,而不是被家長逼著去補課,這兩種情況所產生的結果也不同。學習要發自內心。
由北大博士團隊一起總結《高考秘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通過文末方式免費領取,根據高考考點總結各科的解題技巧與必考知識點,既能快速提高成績和學習效率也能培養孩子學習興趣。例如「數學秒殺技巧」「英語完形填空秒殺」「常用24物理模型」包含高一高二及高三各自衝刺方法。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點擊頭像關注或(私信我,「文件」兩字)獲取更多免費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