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重要性,父母對我們的影響的巨大,都被大多數人所忽視了。但成年後,我們可以,而且也應該深刻地思考父母的人生,思考父母給我們帶來的各種正面和負面的影響,採取拿來主義的態度,重新梳理一遍,重塑我們的價值觀。這樣,我們的人生會變得美好很多。
其實原生家庭很重要是指原生家庭是否正常,而不是必須寵溺。天下家庭千千萬,不幸的確實需要治癒但是父母是普通正常人的也沒必要把所有歸到父母身上。害。希望每個人都可以遇到個正常的父母。
個人選擇最終都是源於個人,只是最初的起點會受父母、家庭環境的影響,比如李斯他接觸的就是父母和周圍的鄉親,他想的更多就是自己活好,這屬於小民思想卻是真實的、普遍的。韓非受王族影響一心為國為天下看似胸懷大志卻不能事事遂意,有糾結有掙扎。
出生不同看到的世界不同選擇也就不同。在一些人選擇上前山挖竹筍還是上後山撿柴的年紀,另一些人則在聲樂班和繪畫班中痛苦抉擇。原生家庭薄弱的人,遠遠會深刻的知道,影響不僅是物質,還有知識和意識。知識和意識又影響著判斷,而人生本就是一個不斷在岔路口進行抉擇的旅行。
一直記得某個電視劇,一個警官和一個因為從小被家暴導致仇視所有男性而且沒有同理心的連環殺手說,和你成長環境差不多的人確實很多都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然後那個殺手問?為什麼不是全部?那個警官說還有一部分變成了我這樣的人,原來那個警官也是在嚴重暴力家庭長大的,但是他選擇了保護別人。有的人很幸運能擺脫家庭,有的人很不幸只要父母在世就會被他們擺布和摧毀,希望你是那種幸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