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裡呆一天,勝過人間三天」,孕期4做4不做,讓胎兒足月出生

2020-09-27 天天話育兒

懷胎十月,共計280天,對很多孕媽媽來說很漫長,但只要胎寶寶一切健康,一切孕期辛苦都值得。可偏偏對一部分孕媽媽來講,因為各方面的因素所致,懷胎堅持不到十月,甚至在37周之前胎兒就著急出來,出來就進保溫箱,這對媽媽來講是煎熬,亦是懊惱!



案例分享

小區一位孕媽媽,34周,因為婆媳關係不佳,平時就經常小吵小鬧,可這一次鬧大了。那天和婆婆因為孩子取名字的事情,吵起來了,越吵越兇,無意中孕媽媽被推搡一把,緊接著就是電視劇裡的情節了,腹痛、出血,緊急叫120。

結局就是孩子早產了,幸運的是大人無恙,但估計沒個十天半個月,孩子也沒法出院。



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一天天成長,每一天媽媽都希望與TA見面,每一天都在猜男猜女。但如果胎寶寶提前落地與媽媽見面,某些情況下不算是好事情。

「肚裡多呆一天,勝過人間呆三天」我記得這是當年婆婆經常說到的一句話,當然這並沒有科學依據,但想表達的意義是正確的,那就是能讓孩子足月就儘量足月發動。可是如果想讓寶寶足月出生,孕媽媽就應該了解一些關鍵信息。



早產的定義

目前,我們國家將懷孕28周以上,但未滿37周,胎兒娩出就定義為早產。並不是說早於預產期就算是早產。

其實關於早產又分為自發性早產以及治療性早產。大致的意思就是因為一些生活因素引起的早產稱為自發性早產,而因為健康疾病問題引起的早產,則稱為治療性早產。而70%-80%的早產屬於自發性早產,這代表進入孕晚期,孕媽媽要從各方面小心。



哪些人更容易出現早產?

  • 雙胞胎以及以上等多胎妊娠的孕媽媽。
  • 營養不良的孕媽媽,BMI<19kg/m2,孕前體重<45kg。
  • 高齡或低齡的孕媽:年齡<16歲、>35歲。
  • 以往就出現過早產的孕媽媽。
  • 懷孕前有多次自然流產、人工流產的孕媽媽。
  • 孕期患者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的孕媽媽。
  • 有不良生活習慣的孕媽媽,比如有酗酒、抽菸、吸毒等。



37周前「早產預兆」,要警惕!

懷孕28~37周,如果出現這三種表現,要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就醫。

規律宮縮

平時可能偶爾出現肚皮發緊的假性宮縮,但如果在28~37周出現規律性宮縮就要當心。所謂規律宮縮就是每隔5~6分鐘宮縮一次,而且持續30秒以上,並伴有裡急後重感,經引起警惕。

胎膜早破

在28~37周,如果某一天早上起床發現「尿床」了,這就要當心發生了胎膜早破,這樣YD會有羊水持續流出,羊水往往為無色透明狀液體。

見紅

見紅一般都是在分娩前24-48小時出現,但如果在28~37周就見紅,這種情況不要再等,可能是早產預兆。註:見紅的顏色往往為咖啡色或暗紅色,比較粘稠。



孕晚期「4做」,讓寶寶足月出生

有病提前看,別拖也別扛

有些孕媽媽在懷孕前就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甚至有嚴重貧血等疾病;還有一部分孕媽媽是在懷孕後才出現的高血壓、陰道炎症等疾病。

以上無論哪一種疾病,都需要提前治療,因為孕期服藥限制,或孕期服藥可能威脅孕媽媽以及胎兒健康或引起早產。所以,孕前就配合醫院,將這些疾病治癒或控制病情後再懷孕。

按時產檢,不要抱有僥倖心理

「我頭胎都沒有產檢,孩子一樣健康活潑。」很多孕媽媽仗著生頭胎的經驗,懷二胎時對產前檢查不重視,即便胎兒在腹中存在危險,都茫然不知。

規範的產前檢查,有利於醫生及時了解腹中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時幹預。尤其是一些有早產史或出現早產症狀的孕媽媽,更要增加檢查頻率,監控病情。



營養均衡

孕媽媽營養不良也是導致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孕晚期出現營養不良等,會影響胎寶寶的成長,容易出現早產。

所以,孕期媽媽們要注意均衡攝入營養,平時選擇足夠優質蛋白質,如魚類、瘦肉、蛋奶類等,補充適量的蔬菜水果,以滿足媽媽和胎兒的營養需求。

注意私處衛生

孕期機體免疫力可能相對更「脆弱」一些,尤其私處問題,有些孕媽媽可能羞於啟齒,出現癢或分泌物增多,就一直默默扛著,這些疾病也容易通過母體傳染給胎兒,引起早產。所以孕期尤其孕晚期間要注意私處的個人衛生,避免感染婦科病等。



孕晚期「4不做」,讓寶寶足月出生

孕晚期禁止同房

進入孕晚期,孕媽媽挺著大肚子,吃飯、喝水、睡眠都感覺沒有之前順暢,而這個階段更要注意的是禁止同房。這一點上尤其要提醒準爸爸,千萬不要「不信這個邪」,或者有的存在僥倖心理。

孕晚期大部分胎兒頭已經入盆,如果該階段發生性行為,均可能引起羊膜破碎,導致早產發生。

閒著沒事別摸肚子

閒著沒事摸摸肚子,和寶寶說說話,這是孕媽媽們經常做的一個動作,但如果進入孕晚期,還是要提醒孕媽媽們少摸。有種說法是孕晚期如果經常摸肚子,也可能引起子宮收縮,演變成真性宮縮,導致早產。



保持平和心態,少發脾氣

曾經有一個報導說,國外一位孕婦孕晚期看戲劇表演時,突然開懷大笑,直接引起羊水破了,孩子也早產了。(說實話這有點荒誕,但也不是不存在)

另外,像本文的案例中的情況,就屬於孕婦忽然情緒大變,再加上被推搡,早後寶寶早產。

孕晚期孕婦如果情緒大起大落,或者擔心害怕等,這些不正常的心理活動,均會造成身體的衝擊,引起孩子早產。所以,保持平和的心態,少發脾氣,讓自己變得佛性一些未嘗不可。



寫在最後

孕晚期孕媽媽的一舉一動都不可大意,所以希望每一位孕媽媽都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寶寶足月順利出生。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

關注,分享更多母嬰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肚裡呆一天,勝過人間三天」,孕期4做4不做,讓胎兒足月出生
    但如果胎寶寶提前落地與媽媽見面,某些情況下不算是好事情。「肚裡多呆一天,勝過人間呆三天」我記得這是當年婆婆經常說到的一句話,當然這並沒有科學依據,但想表達的意義是正確的,那就是能讓孩子足月就儘量足月發動。可是如果想讓寶寶足月出生,孕媽媽就應該了解一些關鍵信息。
  • 足月37周和40周有什麼區別?醫生:肚子裡多呆一天勝過出生十天
    醫學界將40周,也就是280天定為完整的孕期,當然預產期提前與延後,都是比較常見的現象,畢竟孕後期進入37周就算是足月。既然孕37周和40周都算足月,為什麼不提前讓孩子出生呢?既可以早日見到寶寶,又可以讓孕婦少吃一個月的苦,聽起來是一個好主意。但資深醫生都說:肚子裡多呆一天,勝過出生十天。
  • 避免胎兒早產,孕媽做到「3要4不要」,胎兒足月出生
    懷胎十月,每個孕媽都希望胎兒足月出生,所以到了孕晚期,孕媽做事情都會很小心,生怕胎兒早產,然而事與願違,有時因為某種因素,導致胎兒未能足月出生。小芳懷孕剛30周,婆婆打算讓小芳順產,但是小芳怕疼想要人工生產,說著說著爭吵了起來。小芳一時氣憤過頭,動了胎氣,肚子陣陣痛了起來。結果胎兒早產了,直接進了保溫箱,小芳連看一眼的機會都沒有,後悔莫及。
  • 想要胎兒足月出生?這4種異常孕婦要避開,尤其最後一個
    文|淘媽在身邊,經常會聽到有小孩在7、8個月的時候就出生了,雖說這個時候出生的寶寶也能存活下來,但是肺部發育還完善,需要在保溫箱待段時間。而且無論從免疫力還是其他方面來講,都不如足月出生的孩子好。那麼怎麼才能保證孩子可以足月出生呢?
  • 胎兒37周就算足月嗎?足月新定義,要超過這個時間才算,孕媽須知
    有位孕媽後臺私信我說,她遇到一件緊急情況,需要提前做剖腹產手術,她聽說胎兒37周就屬於足月了,不知道能否在胎兒37周左右時就進行剖腹產手術?在目前醫學標準上,普遍將37周作為足月兒與早產兒的一個界限,滿37周的胎兒屬於足月,低於37周出生的寶寶定義為早產兒。
  • 胎兒在預產期出生,才算「足月寶寶」?傻傻分不清的孕媽要了解
    胎兒在預產期出生,才算「足月寶寶」?其實,很多孕媽都跟我朋友一樣,弄錯了概念。下面,我們一起聊聊「預產期」和「足月寶寶」的知識,那些傻傻分不清的孕媽要了解一下哦。預產期的算法,與傳統「十月懷胎」不同,以孕期280天為參照都說「十月懷胎,瓜熟蒂落」,那麼寶寶的預產期是不是從孕媽懷孕當月算起,往後推10個月呢?其實不是,因為預產期的算法,與傳統「十月懷胎」不同,它是以孕期280天為參照的。在醫學概念裡,雖然也是10個妊娠月,但每月是按照28天來算的,剛好280天,40周。
  • 胎兒孕38周和孕40周出生有啥區別?單憑這2點很少有人知道!
    為啥呢,因為她已經孕41周了,家人都很擔心胎兒會不會有什麼危險。都說38周孩子就已經足月了,生下來也是很健康的,我嫂子本想著39周時就要「卸貨」,誰知這小傢伙遲遲不發動,而家人都勸她「孩子在娘胎裡呆一天,勝過外面十天」。
  • 每年約150萬早產兒出生!孕期不做好這4件事,後悔都來不及
    都說早產兒不如足月兒健康,早產寶寶在媽媽的肚子多呆一天,勝過人間三天~可想讓寶寶足月出生,該如何預防早產呢?如果孕媽有早產史或出現早產的症狀,則更加需要增加監測的頻率,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狀都要告訴醫生。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威脅到孕媽和胎兒的生命安全,從而提前終止妊娠,因此一定要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 胎兒一般在多少周出生?懷孕37周和40周都是足月生,區別卻很大
    也就是在 預產期(40周)前,只要是37周之後出生的寶寶都是 正常的足月生寶寶,早於37周但是在28周只有出生的寶寶為 早產兒; 超過預產期(40周)還沒出生,也不能完全都是「不正常」,在40-42周之前出生也算正常足月生寶寶,但若是到了42周或是超過42周了還沒出生
  • 孕期不做好這4件事,等胎兒早產就來不及了
    如果說足月的胎兒出生,就像是瓜熟蒂落。那麼,早產兒就是提前「破繭而出」。如果孩子早產,做母親的,也會將自己陷入無盡的自責中。(別急,答案就在後面) 出生多早算早產?孕媽年齡<16歲、>35歲,早產的發生率,就高出孕媽年齡在21-24歲2%-4%;3.孕媽此次懷孕出現宮內感染、貧血、高血壓、子癇前期/子癇、心血管和肺部疾病和糖尿病;4.孕媽平時有吸菸、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或者不遵醫囑濫用藥物等;5.
  • 胎兒38周出生和40周出生有何區別?還真的大有學問
    文|淘媽我們常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也就是說正常來講,胎兒在媽媽懷孕10個月的時候才會出生。可是放眼現實,很少有胎兒會在40周的時候準時出生,提前或者推遲都是可能的。其實推遲出生的話,胎兒也已經發育成熟了,出生後能很好的適應新的環境,但是提前的話就不一樣了。
  • 「肚裡呆1天,勝外邊10天」,醫生為何建議寶寶在肚子裡多待?
    ,好不容易挨到預產期,又滿足了足月生產的條件,一些媽媽都耐不住性子,有了要提前剖腹產的想法。面對產婦的這樣想法,醫生往往會建議讓胎兒在肚子裡再多呆幾天。但有些產婦依舊是堅持提前生,甚至還振振有詞地說道:到了37周不就是足月兒了嗎?既然足月,什麼時候生都可以。
  • 足月37周和40周有差別嗎?醫生:肚裡多呆一天,勝過出生十天
    足月37周和40周有差別嗎?醫生:肚裡多呆一天,勝過出生十天都說女人懷胎10月生下孩子千般不易,但其實不見得所有的孕婦都是懷胎40周才生下孩子,有的孕婦懷孕37周就生下了孩子。然而醫生認為,其實37周和40周是有很大區別的。
  • 想讓娃足月出生,需要具備這4個條件,孕媽你有嗎?
    孕媽們都知道,寶寶足月出生需要孕媽孕育37周或以上,而且體重要在2.5kg或以上,並且沒有任何的疾病和畸形才可以。足月出生的寶寶,一般身體免疫力比較好,也更加的健康,那麼,孕媽如果想讓寶寶足月出生,需要做好這4方面。
  • 孕期寶寶「不聽話」,在預產期前一周出生,胎兒發育到幾周出生好
    美蘭堅持認為,自己的寶寶在肚子裡一點都不鬧騰,孕期吐的也不厲害,肯定是個乖寶寶,會按時出生的。孕期寶寶「不聽話」,在預產期前一周出生,胎兒發育到幾周出生好有些媽媽好奇預產期怎麼計算,其實有好多種方法。4)根據寶寶的發育程度媽媽月經不規律的話,醫生會在做B超的時候,根據寶寶發育的身體數據估算出寶寶的周數。
  • 孕期準媽媽少做這4件事,自己是舒坦了,但是卻影響胎兒發育
    懷孕後,準媽媽的行為習慣就要有所收斂了, 有些事情不該的就不要做,不該吃的東西也不能亂吃。特別是下面說到的這4件事,準媽媽一定要少做,否則自己倒是舒坦了,可是卻會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肚裡胎兒的發育。
  • 胎兒在肚中一日勝過人間10天,孕媽11月才去剖,可結果呢
    導讀:胎兒在肚中一日勝過人間10天,孕媽11月才去剖,可結果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胎兒在肚中一日勝過人間10天,孕媽11月才去剖,可結果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讓娃足月出生,需要具備這4個條件,孕媽你有嗎?
    孕媽如果想讓寶寶足月出生,需要做好這4方面。最好的方式,是孕媽要均衡膳食,不以多為好,要以精為目的補充營養,不可盲目的瞎補,不然不僅自己沒有吸收,還會導致營養不良促使胎兒出現早產。,萬一不小心碰著孕媽的肚子,將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腹部是胎兒的「避風港灣」,所以,孕媽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腹部。
  • 胎兒什麼時候出生,就算足月了?37周還是40周?不少人都搞錯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生下足月的寶寶,這樣的寶寶身體素質也會更好一些。然而不少人對足月的概念不理解,有的人覺得是37周,也有人覺得是40周,那麼到底胎兒什麼時候出生算是足月呢?一起來了解一下。胎兒多少周算是足月兒?
  • 牢抓胎兒大腦發育3個高峰,生"高智商寶寶",孕期別忘做4件事
    一般推薦在備孕的時候,準爸爸與準媽媽就要開始口服葉酸,孕媽媽可以口服整個孕期。當然,如果是突然懷孕,沒有經歷備孕階段也沒有關係,從發現懷孕的開始口服也不晚。懷孕第4-5月時,胎兒大腦發育會處於第二個頂峰,並偶然呈現回憶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