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告訴你,厲害的人都是怎麼戰勝拖延症的

2020-08-28 半江公子

這是一篇從根本上克服拖延症和各種畏難心理的乾貨,會告訴大家造成拖延的根本原因和應該如何根治拖延症。比起那些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這個方法將從根源告訴大家如何根治拖延症。


鬧心的2020年過去了一半多…… 這一年,疫情讓我們很多人意識到我們原來如此脆弱,整個世界都被一顆病毒輕鬆絆倒了。

可是不管發生什麼,生活還是要繼續,比如實現我們年初定立的個人目標,可是我估計大部分的目標都成了一句雞湯口號。

我的某個朋友曾經自嘲說:「我們定的目標,唯一價值就是到下一年拿出來當成新一年的目標」

除了年初定的目標變成了一個雞湯,我還記得蔡康永寫過: 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而造成這一切的就是拖延症以及背後的畏難心理。

什麼是拖延症? 羅胖的《迷茫時代的明白人》中是這樣定義拖延症的: 拖延症其實就是你明知道這件事自己應該去做,但是你就是現在不想做,拖著不做,而拖著不做的同時呢,心中還有很強烈的焦慮感和負罪感。拖拉,焦慮,負罪,這三樣湊齊了,就叫拖延症。

拖延症造成的焦慮、拖延、負罪感,也迫使我們用各種方法去跟拖延症戰鬥,比如番茄工作法、分解任務法、自律等。這些方法論要不強調自控力,要不就是降低執行難度,但是卻沒從根本上找到拖延症的根本原因。結果就是很多人用起來實際效果的十分有限。

那造成拖延症的根本病因是什麼呢?又應該如何從根源解決拖延症呢?


㊀造成拖延症的根本原因不是自控力不夠,而是壓力太大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只要我們遇到自我相關的問題,比如拖延、比如恐懼,都會想要用自控力,仿佛自控力就是萬能的。但是真實的情況不是如此。

真正造成拖延症的原因是壓力。

面對危機時,就會產生巨大的壓力,會產生三種反應:逃避狀態、戰鬥狀態、僵持狀態。

戰鬥,逃避或者不知道是打還是逃的僵持,是很多動物都要做出的選擇。當壓力緩緩而來,避開它,是最本能的反應。野外,很多動物遇到人時,會主動避開,而不是直接攻擊;人遇到頭痛的事,想逃避,也是一樣的道理。

逃避狀態 就是我們常說的拖延症,我們不是不想去做,可是因為壓力太大,我們本能的選擇了逃避,因為的戰鬥的話太痛苦了。比如面臨一個高難度的工作或者去一個自己非常不喜歡的人溝通,很多人就會感到昏昏欲睡或者推卸責任,就是這種狀態外在表現。

戰鬥狀態 人在面臨壓力狀態下,選擇了戰鬥,比如面對衝突時表現的憤怒、面對任務截止日期的躊躇滿志或者立各種flag,不過壓力過大的狀態下,這種戰鬥狀態往往持續不了太久,這也是很多人半途而廢的原因。

僵持狀態 當壓力太大,讓人覺著無能為力的事情,並且不知道是該逃避,還是在戰鬥的時候,就會進入僵持狀態。比如人看到汽車向自己衝來的時候,都會本能的僵住。或者我們被老闆罵的時候,無法還擊也無法逃避的時候,都會陷入發呆等僵持狀態。

壓力所造成的逃避狀態、戰鬥狀態、僵持狀態。包含了拖延症所有能看到的外在狀態。那該如何做,才能克服壓力。改變拖延症呢?


㊁改善壓力的狀態,就能徹底根治拖延症

拖延症的根本原因是壓力太大,如果改變壓力狀態,那拖延症也就自然不存在了。 就像是如果經常生病,最好的辦法不是找好醫生用好藥;而是要不斷提升身體素質,讓身體不再生病。

要想讓壓力回到正常的狀態,我們有三個非常迅速有效的方法。這些方法分別是

1、專注自身的感覺
2、和信任的人交談
3、冥想

不過就像我們小時候學習乘法口訣一樣,雖然這些方法看似非常容易和簡單,但是掌握依然需要不斷的練習和一定的時間投入。真的有效的方法,往往都不是速效的。

◐專注自身的感覺
通過自身感覺降低壓力是人與生俱來的能力 比如面臨壓力的時候和他人擁抱,聽一些的舒緩的音樂;失眠的時候聽下雨的聲音;影視劇中,當主人公面臨巨大苦難的時候,往往會通過抽菸、吃東西或者搓手來緩解壓力。 我們的感覺包括看東西、聽聲音、嘗味道、聞氣味、觸摸東西或者動作等。 不過,感覺偏好因人而異,你需要去探索自己的感覺偏好,沒有兩個人的神經系統是完全一樣的,因此也不會有兩個人的感覺偏好是一樣的。舉個例子,比如可以聞泥土香味、聽喜歡的音樂、看喜歡的顏色;通過不斷的嘗試發現那種對自己調節壓力最有效的方式。 雖然通過感覺改善壓力的方法顯而易見,但是很少有人去真的探索這個方法。如果應用一下的話,會發現這個方法非常神奇有效。

◐和信任的人面對面的交談
前段時間和我朋友閒聊,我跟她說,你們女生都愛八卦;結果她直接跟我說了句「聊八卦,可以長壽」,後來我查了資料,才發現女生聊八卦的過程就是在進行人際交往溝通,這種關係溝通確實可以有效調整人的壓力狀態,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找一個可以自己信任的人交談,這個人應該是一個鎮定且善於傾聽的人,他能帶著溫柔和愛意看著你。可以有效條橫內心的壓力

◐冥想
如果感受到壓力時,能夠保持平靜和專注的話,就擁有強大的力量的力量來控制壓力。而冥想可以讓思維安靜下來,放鬆身體,獲得專注。 冥想可以讓人在面對的壓力的過大或引起反射性反應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平靜和專注。 關於冥想的方法,《感受愛》當中給出了一個叫做「駕馭野馬」冥想方法。 「駕馭野馬」是一種心智知覺式的冥想方法。 這個方法無論是再安靜的環境還是活動的情況;無論是睜著眼還是閉著眼,都可以完成。哪怕你在路上,在工作中都可以用這個方法冥想調整壓力狀態。 因為方法篇幅比較長,所以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私信我索取相關資料。



㊂結束語

改善拖延症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只是大部分情況用錯了方法。

當你開始學著專注自身的感覺、和信任的人交談、冥想等來改變壓力的狀態,拖延症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不過,必須強調的是,這三個方法並不是都需要掌握的,也並不是非此即彼。就像是生病可以有很多治療方法,但並不是生一次病就要用所有的治療方法;也不是用了一種方法就不能用其他的方法。而是要根據自身情況,探索選擇最適合的方法。


碼字不易,覺得有啟發的話,可以幫忙點個讚呀~

於作者 半江公子—九零後知識行者—專注個體成長與進化;不定期更新人生成長技巧

相關焦點

  • 戰勝拖延症的3個實用方法
    拖延不光會給我們生活、工作帶來困擾,還會讓我們背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時刻活在自責和自我懷疑中,覺得自己怎麼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所以我一直在試圖找到戰勝拖延的方法,但大部分寫拖延症的書籍,都是對拖延症狀描述的很準確,給出的方法卻不怎麼實用,直到看到《戰拖行動》這本書。
  • 這可能是戰勝拖延症最好的辦法了
    但我也是相當厲害的了。 現在的我,雖然還是偶爾拖延,但已經好多了。我最近這短時間,每個月都要寫20萬字以上。這像是一個ADHD患者做的事情嗎?不像。這是因為什麼呢???!!! 大部分人都會想【我要停止拖延寫論文】這個模糊的想法,沒人會想我要先打開電腦,然後找可以借鑑的論文,最後挑20%最重要的論文來撰寫論文。 如果你腦海中的想法沒有可操作性,就給拖延症機會了。 / 02 / 為什麼是5分鐘呢?
  • 戰勝拖延症,優秀的人都在用這幾種方法
    工作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拖延事情的時候,大到可能下周才需要交的PPT,小到在家宅著的時候家人叫快點去洗澡。拖延症對於很多人來說確實是想解決又很難根治,歸結原因,就是對自己痛的不夠徹底,今天純粹和大家聊聊具體方法,戰勝拖延症,行動起來。
  • 《戰勝拖延症》:看看你到底還缺少什麼?
    而拖延症,正是造成這一切的源頭。從古至今,人類共有的通病,拖延症絕對可以排在前列。我們每個人都是受到過拖延症的困擾,拖延症讓無數人雄心勃勃的計劃一再拖延,最終變成了虛無的泡影,讓太多人虛度時光卻一事無成。拖延症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就好似天生的頑疾。想要戰勝拖延症,絕對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 優秀的人執行力超強?戰勝拖延症,只需這四個小技巧
    文章開頭,先來看一個可怕的數字,這是我今天百度百科裡面截取的。項調查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可見,拖延症已然成為了一個大學生中的普遍現象。請你反問一下自己,你今天拖延了嗎?
  • 如何戰勝拖延症?從起源出發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拖延的現象,而且這個現象越來越嚴重,嚴重到成為一個病症:拖延症。特別是大學生,有研究表面,目前有超百分之九十七的大學生都有拖延症。拖延會讓我們拉長完成任務的時間,影響我們的學習以及生活,甚至是帶來焦慮。
  • 戰勝拖延症
    你是不是有很多事情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去做?比如說寫工作總結,總是拖到明天就要交的時候今天晚上才寫,比如說洗襪子,總是拖到沒襪子穿的時候才洗,比如說出門,總是拖到快要遲到的時候才出門,這時候你就不淡定了,心裡想著我一定要戰勝拖延,我一定要戰勝拖延、我一定要戰勝拖延,然後去聽各種課,看各種書,後來聽說番茄工作法對於戰拖非常有效果,於是自己就試,試了一周發現,還是老樣子,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自己已經是拖延症晚期了。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詹尼·沃爾夫博士對本書的名言是:「每一個以拖延戰鬥的人都可以從本書中發現新鮮的觀點,快速見效的技巧和強大有效的自助練習,為自己開啟一種卓有成效的快樂生活方式,開卷有益!」可能有的人有拖延的習慣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什麼是拖延?拖延已經是一種問題的習慣了。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詹尼·沃爾夫博士對本書的名言是:「每一個以拖延戰鬥的人都可以從本書中發現新鮮的觀點,快速見效的技巧和強大有效的自助練習,為自己開啟一種卓有成效的快樂生活方式,開卷有益!」可能有的人有拖延的習慣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什麼是拖延?拖延已經是一種問題的習慣了。
  • 戰拖行動-如何戰勝拖延症
    無處不在的拖延症拖延是人類的通性,在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中都廣泛存在。因為逾期報稅,美國政府每年都有額外5億美元入庫。因為逾期還款,拖延者大多需要承擔高達29%的利息。因為無法按時交論文,每年都有無數的大學生拿不到學位。如今,有20%-25%的人聲稱拖延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主要性格之一。
  • 拖延症患者,強烈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生活中有很多的人被拖延症困擾著,明明今天就能夠完成的事,卻因自己有拖延的壞習慣拖延完成。今天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如何有效的戰勝拖延症,有效的管理好時間。戰勝拖延症 有效管理好時間拖延症是種自我調節失敗,導致拖延症的原因:我們常常在做一件事情時無意識的大腦告訴自己這件事是很難完成的
  • 面對拖延症,99%的人都做錯了
    女同事說:你是否有拖延的習慣,任務總是不按時完成,就連洗個澡、起個身也要刷完手機才動身。我們以為拖延只是一種習慣,沒什麼大不了,但其實習慣性拖延的背後,有很強的心理動力。被拖延症支配的生活,是一種什麼體驗?在微博隨手一搜,都是當代大學生拖延的表情包和段子。
  • 普通職場人戰勝拖延症的3個方法
    我想,大多數人跟我一樣,都是被拖延症拖垮的年輕人。但拖延症其實不可怕,也是有很多方法可以戰勝。下面就介紹幾個方便又簡單並且能戰勝拖延症的小竅門。找個等級高的人監督你人在公開場合裡更重視自己的形象,特別是在等級高的人眼裡,更是想去維持好的形象。我跟朋友圈裡一些大神聊天時,還有心潮澎湃的緊張感。比如,每次跟貓叔聊天,我都緊張的打錯字,偏巧,貓叔有次說我寫作問題時,就講過錯別字的問題,讓我很是尷尬。
  • 計劃一拖再拖、深陷拖延症無法自拔?5招教你高效戰勝拖延症
    結構性拖延法,正是一門關於如何利用拖延症這一消極特徵、讓它為你服務的藝術。在這個概念裡,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拖延不等於兩手一攤,什麼都不做。愛拖延的傢伙們極少什麼都不做。他們的確會做些略微有用的事,比如做做園藝啦、削削鉛筆啦、畫個重新整理文檔的簡圖以便自己有空時去收拾啦什麼的。
  • 嚴重拖延症,每天都焦慮到死?三管齊下,終結拖延症不是夢
    拖延症,是不是很多人都曾有過拖延症,是不是很多人都曾經歷過據統計,全球有10億人都有拖延症。95%的人都承認自己做事拖延。只不過每個人拖延的表現輕重不同。歷史上名人拖延的典型例子當屬李奧納多·達·文西。這位天才是史上最極品的博學者,同時涉足建築、解剖、藝術、工程、數學等多個領域。但眾所周知的《蒙娜麗莎〉畫了四年,《最後的晚餐〉畫了三年。
  • 戰勝拖延症:21年考研考博人必須要做的事情
    不過拖延症有個標準,就是你自己明知道需要完成某個任務,一旦完不成會產生自責、愧疚、消極等不良情緒,嚴重的甚至有噁心、胃痛、頭疼等生理症狀。那些完成完不成任務都無所謂的樂天派,不是拖延症患者,這種考試的選手屬於無藥可救型,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有些考研考博的同學,明明有拖延症,卻硬是不信邪,認為只要自己重視拖延症這個事情,分分鐘就能克服掉。
  • 戒了吧,拖延症!戰勝拖延的六大方法,來學習下吧
    拖延症不是一種病,但養成習慣可真會害死人!拖延,會扼殺你的夢想,會浪費你生命!要想改變人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請:戒了吧,拖延症!現在!立刻!馬上!只要你能戒掉拖延症,真正的戰勝拖延,你事實上就已經勝過了絕大多數的人。
  • TED演講者告訴你:只需5秒即可戰勝拖延症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堆似乎永遠做不完的事:更新相冊、分析電子表格、完成提案、清理父親的房子,或為自己的生意拓展制定任務清單。這都是我們必須做的事情,但卻發現自己常刻意迴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認為拖延意味著時間管理技巧不到位、缺乏意志力、缺乏自律。但孩子,我們都理解錯了。拖延症不是懶惰的表現,而是面臨壓力的應對機制。
  • 【如何戰勝可怕的拖延症】#情感寫作小能手​# #教你告別拖延症#
    拖延是生命的竊賊,它會在不知不覺中盜走你的熱情,偷走你的機會,碾碎你的夢想,扼殺你的愛情。原本可以十分絢爛的人生,卻在拖延中變成一具醜陋的空殼。他曾經在紙上抄過一段但丁的地獄篇裡的話,是關於拖延症的。但丁在《神曲》的地獄篇裡邊說:「改掉這懶散的毛病吧,」老師說,「沒羞恥的人!坐在羽絨墊子上,躺在毯子下面,如何揚名天下,沒有聲名人生就是虛度,在世上留下的偉績,猶如水中的泡沫或風中的煙霧。」但他的確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就是他的所有的拖延都在於他希望這份作品完美。
  • 如何戰勝拖延症?時間管理之情緒管理(下)
    本文將從原因對策、因人制宜和戰拖工具三個方面分享如何戰勝拖延症。,對別人和對自己要求都很嚴格,是典型的工作狂,也會因為工作忽視身邊的人。在戰勝拖延的旅程裡,D型的人需要做好自己的精力管理,分配一部分時間給家人和朋友。I代表 influence影響型,關注人,善於調動氛圍 風趣幽默; 他們好奇心很重,特別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他們不喜歡計劃,但是每天都很忙碌。I 型的人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也是很多人眼裡的知心人,所以比較容易失去自己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