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的孩子在校園被欺凌了,作為家長,你會選擇怎麼做呢?

2021-01-08 自在人生wub

打回來?肯定不行,要知道冤冤相報何時了,不僅孩子之間會激化矛盾,而且還有可能引發家庭之間的矛盾升級,為了孩子之間的一點衝突小事,實在不值當的。最好的做法,筆者談三點:

第一、趁機教育和激勵孩子強身健體,只有自己身強體壯了,別人才不敢輕易欺凌你。筆者自己就是這麼做的,小時候苦練拳腳功夫,初中的時候,一腳下去就踢斷一顆手臂粗的小樹,幾次遇到欺凌,都是表演給他們看,最後都是那些人直接就認慫;不是我怕你,而且我怕不小心把你打死了,就是這麼剛!

第二、教會孩子積極求助。當真的遇到欺凌時,不必緊張,最先想到的求助對象應該是自己的父母,他們才是你的真正保護神;如果是在學校,最好就是求助自己的老師,所有老師都有正義感,同情弱小,堅決同惡勢力作鬥爭;在社會上的遇到欺凌,當然第一時間要求助於110警察了,在警察沒到之前,務必要保護好自己,躲藏和逃跑都不是孬種的表現,而是一種睿智的自我保護!

第三、團結就是力量。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和幼兒園,防微杜漸被欺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學會團結全班同學,一人有事,大家齊上;這樣一來,就基本上不會發生欺凌現象了,反正我當班主任都是這麼做的,誰敢欺凌我的學生,班級哪個孩子沒有幫忙,一律寫檢查、叫家長,領回家好好反省,直到真正深刻認識到錯誤為止!

以上就是筆者對待欺凌的幾個辦法,關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說一說您的看法。

相關焦點

  • 面對校園欺凌你會怎麼做 這場公益探討會很有意義
    你遇到過校園欺凌嗎?面對校園欺凌你會怎麼做?屠瑾表示,邀請越多像張維加教授這樣的傑出人士走進校園,與孩子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越能讓孩子們感受到榜樣的力量。 (原標題《了解校園欺凌,構建和諧校園!紹興市紅領巾公益課堂防校園欺凌主題探討會舉行》。原作者徐欽。編輯金漢青。)
  • 南京警方調查校園欺凌 25%孩子選擇忍氣吞聲
    「六一」兒童節來臨,近年來頻頻見諸媒體的校園欺凌、校園暴力事件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那麼,當遇到此類事件孩子們會怎麼做呢?近日,南京秦淮警方走進校園進行了調查。讓人意外的是,受訪的100名學生中,有25%的人選擇了忍氣吞聲。
  • 校園欺凌事件頻頻發生,作為家長的我們應當怎麼辦?
    校園欺凌。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無緣無故的不想上學,情緒低落?或者是?無緣無故的滿身是傷,哭著求你為他轉學。那麼有可能你的孩子遭到了校園欺凌。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做呢?第一,我們應該問清事實,確定欺負我們孩子對象。對象無非有三種:學校外的,同班同學,還有就是高年級的同學。
  • 面對校園欺凌,班主任應該怎麼做
    我們本期沙龍的主題是「面對校園欺凌,班主任應該怎麼做」。之所以選擇這一論題,是因為11月份電影《少年的你》的熱映,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直面校園欺凌問題,有效預防和應對,是我們班主任的責任和擔當。我認為孩子在受到欺凌時不去找父母,首先是因為父母普遍有一種錯誤的教育理念。強勢的父母會告訴我們:「你怎麼那麼慫!不會打回去嗎?」相反弱勢的父母會說:「離他們遠點,別惹他,他就不會欺負你了。」 其次對於那些寄宿的、託班的、留守的孩子來說,父母陪伴的缺失,導致他們在受到欺凌的第一時間找不到父母,漸漸地他們對父母不再抱有希望。
  • 你家孩子會遭受校園欺凌嗎?如何防止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主要是欺負弱小的同學,令受害者在心理和身體都感到很痛苦,校園欺凌會經常性的重複發生,並不是偶然事件,所以如何防止校園欺凌在我們自己孩子發生,怎麼做很重要。同時,在思想上強大自己,不畏懼,不懼怕欺凌,但也不要過於強硬的反抗欺凌,拖延時間,找機會尋求幫助。其次,在學校一定要謙虛,低調一些家庭教育不好或者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看到你的穿戴,學習用品,和你過於的炫耀,都會招來那些同學的記恨,進而發生衝突。著裝和行為不要過於高調,低調做事。
  • 面對校園欺凌,你該如何做?
    當一個學生受到了欺凌,父母會說:「你不會還手嗎?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或者「你不要和人家發生衝突,躲遠點不就好了嗎?」告訴老師後,有的老師會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吧!」像之前的「中關村二小」和很多在網絡上被曝光的校園欺凌事件,旁觀者看著總是痛心不已,更別說身處事件中心的被欺凌者。遇到校園欺凌,走得出去的孩子還好,如果走不出去,這將會是伴隨孩子一生的陰影。那我們在面對校園欺凌時,應該怎麼做呢?
  • 潛伏在孩子身邊的校園欺凌
    所謂力量的差異可能是身體上、關係上、情感上或者心理上的,比如,一個孩子轉到了一個新的學校、一個身體有殘疾的孩子來到一個新的團體、一個學習成績很差的孩子在一個班集體裡等,都有可能發生欺凌事件。研究顯示,全球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曾遭遇過欺凌事件,然而,在被欺負的學生中,只有不到40%的孩子,會主動把這種事情告訴家長或老師。這個世界總有一些無緣無故的惡意,我們儘量不去冒犯別人,有時卻無辜被人冒犯。小時候在學校可能被取難聽的綽號、被惡意嘲笑、甚至被人身攻擊。長大後,也可能在社交媒體上遇到噴子,一不小心就被噴得體無完膚。
  • 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裡遭遇了校園欺凌,你會怎麼做呢?
    然而如果自己的孩子確是被冤枉,或者是其他原因而導致的被人誤解,我一定會替孩子主持公道,找到老師溝通並說明情況,要還孩子清白!利用法律的武器來幫助孩子找回尊嚴!孩子遭遇校園欺凌這種事情還是在於孩子自己的性格和情緒,孩子的性格情緒又跟父母以及成長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碰到這種事情,家長應該考慮一下自己平時教育孩子是否太強勢?是否太過於嚴格?導致孩子缺乏自信,自卑,膽小怕事……等原因,這得需要家長反思一下了!
  • 孩子世界「隱秘的角落」!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家長該怎麼辦?
    我們和對方家長溝通,但很多家長都只是表面教育孩子,而這種縱容往往導致欺凌現象更加嚴重。更令人擔心的是,自己的孩子性格內向膽小,希望他們自己強大起來抵禦校園欺凌,幾乎不可能。家長的難處是,我們無法時刻保護孩子。而有時候其他小孩子「天真的惡意」很可怕,畢竟現在早熟現象越來越多,校園欺凌現象也越來越多。
  • 孩子世界「隱秘的角落」!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家長該怎麼辦?
    發生校園欺凌的背後原因在這些校園欺凌的背後,不只是實施欺凌的孩子的過錯,還有來自各個方面的原因,中青報寫到以下三點:1、家庭層面「問題學生背後一定有一個問題家庭」,家庭環境、父母教養方式、父母對於事件的應對方式都會影響學生捲入校園欺凌的程度。家長棍棒式教育對孩子自尊心和性格的成長都是不利的,會導致孩子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採取模仿家長行為的方式。
  • 面對校園欺凌要勇敢說不,校園欺凌的危害,及解決辦法你知道嗎?
    ——含義來源於網絡少年的你播出後,校園欺凌再一起衝上熱搜,最近幾年有關校園欺凌的問題可謂是層出不窮,這問題早已不是個人問題了,而是全民都要重視的問題,校園原本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地方,但是屢見不鮮的校園欺凌卻打破了校園的寧靜,也許只是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會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的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這一切早已不是單純的學生打鬧問題了
  • 《少年的你》:如果孩子遭遇校園霸凌,你會怎麼做?
    我們都是從少年時代走過來的,如今作為大人的自己是否會真正的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呢? 根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針對10個省市的5864名中小學生調查數據顯示,偶爾被欺負的學生佔32.5%,有6.1%的學生會經常被高年級的同學欺負。 但當面對欺凌,只有一部分學生選擇報告老師、家長或者警察,大部分學生選擇沉默。
  • 金堂校園欺凌 如何才能讓孩子不被欺凌
    看到這樣的視頻,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去給自己家的女兒報拳擊散打!自己的孩子堅決不能被人如此欺負,那麼我們想想,真的就是報拳擊就能避免嗎?校園欺凌並不是個別現象,在國內外都有一定的發生率,欺凌行為的發生,有欺凌者自身的原因,以及社會的原因。
  • 校園欺凌最常見的4種方式,遇到這些情況你是怎麼做的呢?
    當有人有意且不斷地對他人進行恐嚇和傷害的時候,校園欺凌就產生了。那些樂於幹這種事情的人,比如欺凌者或協助者,往往可以從受害者的身上獲得一些既得利益(比如,會有許多同學開始談論他,他就出名啦,雖然名聲不太好,但是他會認為,至少出名啦)。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家長對孩子校園生活的擔心,也大多都是聚焦於孩子的「社交能力」。這種擔心也不是杞人憂天,校園也是一個小的社會縮影,群體交際中,孩子們的關係親疏,有無數種排列組合方式。而有關係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會有衝突。,家長怎麼做秦昊曾在一期綜藝節目中因為說起女兒被男生欺負,掩面而泣。
  • 如何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李玫瑾的方法很實用,預防是關鍵
    每次看到這類事件,我們除了對兇手的譴責,對逝者的哀悼,對家屬的同情,還給我們做父母的敲了個警鐘,我們做父母的不得不反思,該怎麼預防自己的孩子遠離校園欺凌?面對校園欺凌我們該怎麼做,孩子該怎麼做?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家長最關心的關心的問題。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多,要普遍得多。
  • 女生頻頻遭遇校園欺凌,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做
    我們經常在新聞報紙上看到各種校園欺凌事件,作為爸爸媽媽最看不了的這樣的新聞,擔心有一天自己的女兒成為事件中的被害者,其實女孩遭遇毆打的事件直線上升,作為父母肯定是擔心不已,其實以其擔心,還不如想想如何更好的教育,才可以讓女兒遠離校園欺凌。
  • 面對校園欺凌,我們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校園裡能安安心心、快快樂樂的學習和生活,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辱傷害。可現實是,雖然在各部門及學校和老師的努力下,這些現象有所減少,但畢竟還是有管理的盲區,還是有極個別家長的教育問題,校園欺凌或多或少還是存在。那麼,面對有可能發生的校園欺凌現象,作為家長的我們,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 孩子在學校遭「欺凌」,選擇忍讓還是反擊,這位父親的做法就很棒
    孩子是我們的心頭肉,我們肯定不想讓孩子受到一點的傷害。如果我們孩子在校園遇到了欺凌,我們該怎麼辦呢?很多人往往不知道怎麼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以暴制暴?忍氣吞聲?我想很多家長的第一想法是這兩種,但是我們想一下,這樣的做法有用嗎?能不能讓欺凌者受到懲罰。
  • 你的孩子遭遇過校園欺凌嗎?你會怎麼幫孩子走出困境呢?(三)
    這是區分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的第二點不同。校園暴力不一定是持續性、反覆性行為。而校園欺凌具有長期反覆性和對象固定性等特徵。受欺凌對象固定,是指一個學生長期被他人進行欺凌,一般不存在互換角色;如果被開玩笑者可以是隨機的而非固定的同學,則開玩笑的行為不屬於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