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只是個數字,怎麼成了罵人專用詞?它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2020-12-11 騰訊網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碰到一些數字,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場合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一對新人在一起可以說「99」,和別人再見可以說「886」,女孩子過生日可以說「永遠18」,但是有一個數字在中國人眼裡是罵人的,那就是「250」,通常來指做事情傻頭傻腦,又倔強的人。可這「250」又是怎麼由來的呢?

故事一:

相傳有一個秀才,一生都在為了考取功名努力,可還是一事無成。後來,他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兩個兒子身上。他回想自己的一生坎坷便給自己的兒子一個取名成事,一個取名敗事。有次外出,他要求大兒子寫字寫「三百」,小兒子就寫「二百」,讓自己的妻子監督。等他回來的時候詢問妻子,妻子說了句:你這兩個兒子一個成事是不足,一個敗事是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故事二:

在戰國的時候,齊王有一個得力的奇才叫蘇秦。因為平時風頭出盡,被人仇殺在齊國。齊王知道後很是生氣要為蘇秦報仇,他想了一條「引蛇出洞」的妙計,令人將蘇秦的頭砍了下來掛在城門上,旁邊還貼了一張告示,說這個蘇秦是一個奸細,誰殺了他,就過來領取一千兩黃金。

告示一出迅速就有四個人承認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也不是傻子,知道這四個人是為了錢而來。就問到底是誰殺了蘇秦,這四個人傻裡傻氣的說,我們四個殺了蘇秦,這筆錢應該由我們四個平分。齊王反問那一分多少合適呢?那四個人都回答齊王,一人分「二百五」,齊王大怒當即下令說:「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拖出去斬了!」。自此,這「二百五」的說法就流傳了下來。

故事三:

古代人用錢是用「兩」以單位劃分。因為銀子重,帶起來出門不方便,所以就以五百兩為一個整數,這五百兩也被叫做「一封」,方便統計。而五百兩的一般就是二百五十兩,也就是「半封」。因為「半封」和「半瘋」是諧音,所以又被人用來說那些做事不正經,瘋瘋癲癲的人。

故事四:

古代有一人去賣傳家寶,打算買二百五十八兩。可是買家就和他討價還價,兩人爭執了半天,讓買家給了二百五十兩,便宜了八兩。這個人原以為自己賺了,可是別人告訴他,八兩銀子也有很多的。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做糊塗事的人叫做二百五。

其實關於「二百五」的說法還有很多,大多的猜測是出現於民國以後,之前的都是人們做出的假設,其實大多的結果還是指那些傻裡傻氣倔強的人,說明他們辦事不夠聰明。就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如果遇到二百五這個數字,一般都會主動繞過去,要就在此基礎上加點,要麼就減點,不會傻到用「二百五」,中國人是很在乎這些儀式的。

相關焦點

  • 數字二百五,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呢?
    二百五為什麼是罵人的話呢?二百五在現代人來看是一個經典的罵人詞彙,但是你想過嗎?明明一個好好的數字二百五,為什麼會變成罵人的話呢?在蘇秦將死的時候,他要求齊王以幫助燕國在齊國從事反間諜活動為名將他車裂,並且懸賞行刺之人以使賊人出現。於是齊王就按照蘇秦的計策,讓人把蘇秦的頭懸掛於城門之上,還發了一道榜文,說「內奸蘇秦誅殺者,賞黃金千兩,速來領賞」。
  • 為什麼罵人「二百五」?什麼意思?
    為什麼罵人「二百五」?什麼意思?文/炎炎談歷史二百五,就是250,眾所周知,這是一句罵人的話,中國人都不管是做生意還是排號等等,都儘量避開這個數字。二百五究竟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用這句話罵人呢?二百五,是指傻頭傻腦,又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各地的口語中都有出現,很多用於口語調侃,絕非粗口或者罵人的話。出自晚清吳妍人的譴責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二百五、三八為什麼是髒話?那些數字髒話背後的二三事①
    如果要評選世界上最委屈的數字,那一定是「2」。因為每次罵人它都被掛在嘴邊。憑什麼罵一個人傻要罵他二,而不是一?憑什麼二百五是罵人呆板的,而不是三百五?憑什麼形容人磨磨唧唧用三八,而不是五七?………………歡迎來到今日的好奇心烹飪廚房,品嘗「數字髒話」的二三事。二百五=半「封」人再也沒有聰慧的靈魂,自人類退化成半瘋人。關於二百五的來源有許多傳說,最早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
  •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
    可是刺客早就跑了到哪裡去捉呢,有人給齊國國君出了個計策,讓人放出話去,說蘇秦是個叛徒、內奸,死有餘辜,辛虧有義士為民除害,賞賜刺殺的義士黃金千兩請義士來領賞。為了把戲做的真一點,齊國國君還把蘇秦的頭割下來,掛在城門口,並且貼出皇榜。
  •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成了罵人的話,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二百五是一句罵人的話,這是舉國周知的,那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 「二百五」這個詞的來歷:一說蘇秦,一說打牌,第3種說法最靠譜
    「二百五」這個詞是我們都知道的一句罵人的話,不分南北大家都這麼用,還逐漸被趙本山在小品中用更直接的「二」代替了。「二百五」個詞的意思大家都懂。但是,「二百五」為什麼從一個簡單的數字變成罵人的話了呢?這裡面的原因可能就沒什麼人知道了。
  • 二百五的真實來歷、為什麼管蠢貨叫二百五?
    蘇秦經常聽到口頭罵人的時候說一個人蠢就罵他二百五,二百五本來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數字,是什麼時候開始得罪了中國人,成了蠢貨的代名詞呢?這要從春秋戰國時候說起。他吩咐左右把蘇秦的頭從屍體上割下來,把它懸掛在城門上,然後在下面貼了一道懸賞榜。榜上寫道:蘇秦是一個內奸,殺了他是為我們齊國除了大害,當賞黃金千兩,望除奸的壯士前來領賞。榜文一上牆,馬上就有四個人前來,聲稱是自己親手所殺,請求賜賞。齊湣王接見了這四個傻瓜蛋,笑著說道:「你們可不許冒充除奸的壯士啊!」這四個人一口咬定刺殺蘇秦就是自己幹的,並異口同聲地說:「請大王明查!」
  • 你真是個二百五,「二百五」是什麼意思?二百五的來歷
    為什麼現在世人總愛調侃別人是二百五呢,二百五是什麼意思呢?它的來歷是什麼呢?且讓我們一探究竟。
  • 「二百五」為什麼是罵人的話?原來有這麼多故事
    「你就是個二百五」,我們是不是經常用「二百五」這個詞來罵人,大概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了,可是你是否有想過,為什麼會用二百五,而不是三百、五百呢?中聽起來似乎是很愚蠢和無聊的問題,但是,如果真的去翻閱資料,了解這句話的來源,其實會發現,原來他的背後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 為什麼「二百五」會成為罵人的髒話?原來和賞金有關係
    要說只有中國人才能理解的髒話,非「二百五」莫屬。這句話的殺傷力較小,也不會提及對方的親人祖宗。但說出口時,依然能夠宣洩情緒。可能大家要問了,為什麼「二百五」會成為罵人的話呢?關於「二百五」的起源,受到公認的,主要有這三個典故。
  • 二百五、三八、小兔崽子……中的學問 | You Know What
    罵人,從來不是一件文明事兒,但它確實每個文明必不可少的部分。人的情緒有時候上了頭,總得有點什麼方式來排解,罵人解恨就是個常見的法子。然而被罵者往往不肯幹休,還以顏色,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小時候聽到人們用「二百五」罵人瘋傻莽撞,感到不明所以。去查查《現代漢語詞典》,二百五罵人的含義甚至被官方認可。左看右看,也沒看出這個數字有什麼不同。甚至二十五還是「五五梅花之數」,怎麼加了個「0」,就變成罵人話了?在語言學教授王希傑《這就是漢語》一書中,對二百五的來歷做出了解釋。
  •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就成了髒話?今天可算知道了
    二百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它就成了髒話?今天可算知道了250在中國人這裡可不單單是一個數字,還是一句罵人的話,那250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這個數字成為了一句罵人的髒話呢?第一個來源起源於戰國時期,有個很著名的縱橫家叫做蘇秦,史書中記載,他「身披六國相印,為三王間者」,所謂的間者,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間諜的意思,蘇秦原本是燕國人,在燕國子之之亂的時候,齊國趁火打劫,打著支援燕國太子平的旗號,差點讓燕國亡國了。
  • 日本人怎麼罵人呢?
    但日本人罵人的邏輯不太一樣,日本人說髒話罵人一般會往一些髒東西、差東西和小東西上扯。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 くそ、ちくしょう、クソタレ這種髒話,本意是人排洩的髒東西和畜生,但翻譯成漢語對應的一般就是「草、日、fuck」等意思。日本人遇到一些不順或者煩人的事情時,表達失望、憤怒和不滿時,也會隨口說くそ、ちくしょう這樣的詞,語感根據場景可輕可重,整體上不太嚴重。日本人也喜歡罵人傻,常見的比如バカ!
  • 中國人罵人,為什麼動不動就說「二百五」?這當然不是空穴來風了
    在形容那些辦事不靠譜、說話不著邊際、經常鬧出洋相的傢伙時,人們往往會用到「二百五」一詞。那麼,為何國人要以這個特別的數字來形容其他人呢?這背後又有怎樣不為人知的典故呢?為了探明「二百五」的由來,筆者特地查閱資料考證了「二百五」一語的出處,以饗讀者。
  • 醜八怪、不三不四是怎麼成為髒話的?那些數字髒話背後的二三事②
    那些數字髒話背後的二三事①今天我們再來分享一下「醜八怪」、「不三不四」這兩個詞的歷史追溯醜八怪=揚州八怪醜八怪咦耶咦耶咦耶~別把燈打開~「醜八怪」 用以形容外貌醜陋的人。對於「不三不四」的猜測有很多,出現過的古文作品也很多,我們一一簡化分析。《易經》說:有學者認為,該詞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易經思想,易經的每個卦都分6個爻,俗稱6爻卦。六爻每兩爻一組配三才,即初爻與二爻為地,三爻四爻為人,五爻與上爻為天。那麼「不三不四」,三四爻不正位,不正時,就是指人不正直,不規矩的意思。
  • 如何將數字變成罵人的代名詞
    各位,生活中大家經常會將那些說話不正經,辦事不利索的人,會叫「二百五」,為什麼好端端的一個數字,就變成 了罵人的代名詞了呢? 那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說一下,這個「二百五」的由來啊,主要呢有兩個來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 第一個就是:戰國時期的一個故事! 蘇秦我們都知道,他是戰國時期的一個說客,他身上啊有六個國家的印章。那個時候,有了這些東西那是非常威風的。
  • 中日韓三國怎麼罵人,很多人覺得韓國最難聽,那麼中國呢?
    那麼和日本人交流中,有什麼需要忌諱的呢?秦國太監趙高比較得寵,所以周圍人都比較畏懼他,有一次他指著一頭鹿說,這是馬,周圍人為了巴結他,連聲符合,這就是馬,只會「鹿馬」這個詞就是愚蠢的代表了!而「野郎」則代表鄉野村夫的意思!這四個字翻譯成中國話就是愚不可及,非常笨、痴呆的意思,最需要記住的是,這句話的應用場合一般是上級對下級,或者主任對僕從、奴隸!在平級的交流中幾乎不會使用到!
  • 罵人的領導好還是不罵人的領導好?你對此是怎麼看呢?
    大家好,這裡是心靈之音的空間,你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呢?罵人的領導好,還是不罵人的領導好,從字面上看,我們大家肯定都喜歡不罵人的領導,溫文爾雅,善解人意,誰不喜歡呢?也許有的人會說罵人的領導好,起碼他不會背後捅刀子,為什麼要這樣想呢?
  • 為什麼習慣用「二百五」來形容人傻?「二百五」的真正來歷你知道嘛?
    「二百五」是我國流傳甚廣的一個俗語,幾乎傳遍了大江南北。如今在本山大叔的小品中又簡化成了「二」。我的老家泰安叫「二疾」。它的含義大家都心領神會,不用再做解釋。但是,其中的歷史故事卻鮮為人知。據說,戰國時期身掛六國帥印的說客蘇秦被人暗殺了。齊王盛怒之下,發誓要給他報仇雪恨,但是久久查不到兇手。
  • 二百五一詞到底是怎麼來的,到今天發展成了嘲諷人的詞語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關於二百五的來歷,說法不一,具體來看一看:1、源於戰國故事。蘇秦是戰國時的一個說客,他身佩六國相印,一時很是威風,但也結下了很多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