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很像泥鰍,背上長有倒刺,這種小雜魚如今70元一斤

2021-01-14 棒奔霸

導讀:長得像泥鰍,背上有倒刺,釣魚人最討厭它,如今卻賣到70一斤

釣魚是一項很上癮的運動,愛釣魚的朋友,一到時間節點,不由自主地就想出門,去坐到水邊垂釣。釣魚也治百病,剛剛還在哪裡懨懨少氣無力,一說去釣魚,馬上滿血復活,一點毛病都沒有。釣魚人是最勤奮的群體,只要有魚釣,永遠都不會覺得累,也不會覺得餓,自己吃什麼無所謂,不吃也沒事,當務之急的是要搞清楚魚最愛吃什麼才是最關鍵的。釣魚人垂釣過程之中,對於一些小雜魚是相當討厭的。

在這些諸多的小雜魚之中,其中這幾種是釣魚人比較討厭的,像白條,麥穗,磅鮊,趴地虎等等小雜魚,無一不是讓人相當討厭的,而且這些小雜魚還喜歡成群結隊四處遊動,進了魚窩之後就不會再出去,會吞食窩料而且還非常喜愛鬧鉤。讓人無法垂釣,在這些小雜魚之中還有一種小雜魚,也是相當讓人討厭的,這種小雜魚長得跟泥鰍非常的相似,猛一看起來跟泥鰍並無二至,但跟泥鰍不同的是,這種小雜魚背上生長有尖銳的倒刺,非常的鋒利。

這種背上長有倒刺的雜魚,就是刀鰍魚,也被叫做鋼鰍,刺鰍,是一種南方水域比較常見的淡水魚,刀鰍跟泥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背部有倒刺之外,刀鰍性情兇猛,是一種以肉食為主的淡水魚。垂釣之中如果使用腥餌,很容易招惹到這種兇猛的小雜魚,刀鰍吃食兇猛一般都是正口吞食,由於背部有尖銳的倒刺,很難摘鉤,還需要藉助專用的摘鉤器,所以對於這種小雜魚,釣魚人是非常討厭的。

過去水域資源環境好的時候,這種刀鰍是非常多見的,但由於這種魚個頭不大,而且長有倒刺,收拾起來不方便,所以吃得也很少。村民經常喜愛把捉到的刀鰍拿來餵養雞鴨,吃得到並不多,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對於食材的要求也越來越精緻,這種過去不起眼的刀鰍魚,如今反倒成為了香餑餑,野生的刀鰍魚一斤能夠賣到70塊錢,而且有的時候還有錢買不到,這也側面的說明了這種魚的受歡迎程度。刀鰍魚肉質細嫩,味道極其的鮮美,而且由於刀鰍對於水質要求比較高,所以這種魚也被叫做「健康魚」。

刀鰍魚在過去的農村水域,是非常多見的,但由於環境的改變,農藥的使用,水質的汙染等多種原因的形成,讓這種過去多見的刀鰍魚的數量急劇下降,這也讓刀鰍魚的價格居高不下,成為一種價格不低的小雜魚,對於這種背上生長倒刺的刀鰍魚,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這種「泥鰍」60元一斤,過去被農民嫌棄,抓到就扔掉,不多見了
    摘要:曾被農民嫌棄,抓到後用來餵鴨子,如今60元一斤,遇到要珍惜 文/農夫也瘋狂 在南方這個季節晚稻也早已經收割了,因為秋冬季節降雨少了,這個時候的水稻田裡基本也沒有水了。而農民也沒什麼農活了,有些農民就會去水田裡面挖泥鰍、抓黃鱔。
  • 因樹幹長滿「倒刺」,常被砍掉,殊不知樹皮60元一斤
    摘要:因樹幹長滿「倒刺」,常被砍掉,殊不知樹皮60元一斤。生活在農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但凡遇見一些帶刺的野生植物,都會被人們砍掉,不管是山裡,還是地裡我們都可以見到。當然了,也許有些農民朋友們會說了,這很正常啊,有什麼好奇的呢?有刺的植物不砍掉,難不成還留著傷到人嗎?是的,有刺的植物的確會傷到人,但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改變做法,就比如今天我們要科普的這種野生植物來說吧,它常生長於山裡,如果我們見到了,大可以選擇繞道,卻不可見到就除掉,因為它具有極高的價值方面。
  • 長相酷似泥鰍,渾身都是寶,市場賣100元一斤,農民為啥不養殖?
    自然界非常地神奇,有些毫無血緣關係的生物,卻長得很相似。在農村的河塘裡面,生長著的是農民花費了很多的功夫辛辛苦苦水產作物,其中有一種我們最熟悉的是泥鰍。小時候的歌謠還在我們的記憶中未能消去。捉泥鰍是童年的回憶和樂趣,小編今天想來跟大家科普一種魚類,它和泥鰍長得很像,甚至名字中都含有一個鰍字,渾身都是寶,100元一斤,可是農民們卻不怎麼養殖。刀鰍魚是一種形似泥鰍的魚類,但是卻比泥鰍大很多。這種魚不是很常見,但正是因為不常見,所以市場價格也很高,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的水產市場以及飯店收購,需求量都非常高。
  • 它就是啤酒花,長得酷似害草,畝產400斤70元1斤,種1次採收20年
    摘要:長得酷似害草布滿倒刺,過去農村娃用它賣錢交學費,如今1斤70元 文/農夫也瘋狂 現在已經是3月份了,但是目前學校還沒有開學,好些家長對此也是相當關注。其中有些人期望著能早點開學,而有些家長則希望晚一點開學。說到孩子的教育,現在都有義務教育了,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交不起學費而輟學了。
  • 樹林下的這種美味,長得像「麵包」,下雨天才有,30元一斤
    樹林下的這種美味,長得像「麵包」,下雨天才有,30元一斤農村是個特別讓人懷念的地方,尤其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小時候的農村很平靜,又很熱鬧。而說起野味這裡就不得不和大家提起一種我們當地的野味,這種野味生長在樹林下,長得像「麵包」下雨天才有,30元一斤。這種野味就是馬勃。馬勃又叫馬糞包,是一種擔子菌類馬勃科的菌類,它一般生長在山上的樹林下,它的外形圓鼓鼓的,表皮黃白色,看起來像個「麵包」一樣,面起來有點軟綿綿的,和麵包也差不多。
  • 俗稱「山泥鰍」,酷似泥鰍卻有長有4條腿,因太好吃如今野生少見
    而在山裡就有一種「泥鰍」,長得酷似泥鰍卻有四條腿,俗稱為「山泥鰍」,在過去就被很多的80後農村娃當成寵物養。但是後來卻因為太好吃,如今野生的罕見了。山泥鰍的科普這種被稱之為山泥鰍的小動物,其實並不是泥鰍。因為泥鰍是生活在水裡面,而它卻是在山裡活動。
  • 南方長得像「豆角」的水果,如今120元一斤,北方人卻從沒吃過!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南方長得像「豆角」的水果,如今120元一斤,北方人卻從沒吃過!其實好吃的水果有很多,像水果店裡面的基本上都比較普通,也經常吃,不過現在更多的水果也都出現了,像今天小七要跟大家說的,這一種水果,看起來外觀長得像「豆角」,個頭並不是很大,跟手指差不多大小,並且一般果樹上面一顆,就可以結上百斤的果實,但是這水果卻一點都不普通,並且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夠吃到。
  • 這種植物長得像野菊花,在以前數量很多,現在賣到18元一斤
    這種植物長得像野菊花,在以前數量很多,現在賣到18元一斤在農村這種非常接近自然環境的地方肯定最不缺少的就是野生植物了,這些野生植物的種類是非常多的,而且有些植物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能一些不認識的人以為是用一種植物了,就被說我們經常認錯的牛筋草和馬唐,這兩種野草不管是現在的年輕人不認識可能會認錯
  • 以前40元一斤不愁賣,如今10元一斤都滯銷!農民:虧慘了!
    前幾年的時候,紅鼓魚在市場上比較火爆,價格賣得高,國內沿海地區很多的農民在飼養這種魚。紅鼓魚也叫美國紅魚,原產地在美國,1991年的時候,才引進國內,它的肉質鮮嫩,肉多刺少,口感鮮美,在國內上市以後,價格和銷量也節節攀升。紅鼓魚在美國賣到了8美元一斤,折算成人民幣就是50元一斤左右,在國內的價格也賣到了30~40元一斤。
  • 這種野草根能燉出「雞湯味」,長得卻像蘿蔔,野生的要四十元一斤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農村最多的就是野草了,這些野草對農民來說可沒有什麼用,雖然有些是不錯的中草藥,但是也不可能每天都用上他們,農民對這些野草都是不太喜歡的,因為處理起來太累了,而且這些野草的生命力都非常強,農民打農藥都沒有用,而且這些野草要是長在地裡
  • 在水庫中抓到一條1斤多重的魚,看上去像泥鰍,背上居然長刺,這是什麼?
    記得有時候會從池塘裡捕到泥鰍、黃鱔和螃蟹,我們一樣是照吃不誤,但有時會抓到和泥鰍相貌差不多、但體型要大一些的魚類,背上居然還長有一排排刺,一不小心還會將手扎傷。
  • 常被誤認成泥鰍,過去撈到餵鴨子,卻不知是「魚中珍品」100元1斤
    導讀:南方一種怪魚,蛇頭泥鰍身,過去河裡常見,如今100多元一斤 文/農夫也瘋狂 南方的山區多,水資源也豐富,這些河流就行地球的血液一樣,裡面還密布著很多的生物。 以前農村娃沒有電腦,更沒有手機,整天都是在外面瘋玩。
  • 這米長得像鐵釘,一斤上百元,原產中國,如今基本靠北美進口
    小美就知道有一種米,是竹子結出來的米,叫做「竹米」,非常珍貴,因為竹子開花結米之後就會死去,所以價格特別高,供不應求。除了一般人見都沒見過的竹米之外,還有一種是我們在網上就可以買到的米,同樣價格比較高,一斤能夠達到上百元,貴的時候甚至有兩百多元,長得像鐵釘一樣,營養價值很高,但在中國,已經幾乎沒有種植。現在我們能買到的,基本都是從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進口的。
  • 畝產3000斤,一斤20元,養泥鰍賺大錢?老張的遭遇能給養殖戶啟示
    今天分享的主題:畝產3000斤,一斤20元,養泥鰍賺大錢?老張的遭遇能給養殖戶啟示如今手機網絡極大地方便了農民的生產生活,讓農民享受到網絡帶給他們豐富精彩的世界,不過網絡上的信息真真假假,難以分辨。網上一些致富信息對於農民來說,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和吸引力,如果沒有甄別真假,就很容易上當受騙。
  • 這種魚比河豚還鮮美,長得像鯰魚賣200元一斤,人稱「肥坨魚」
    說到魚的種類那可就多了去了,常見的有鯽魚、鯉魚、草魚,這些可都是家常小菜的經典食材。再說得遠一點,那鮑魚可是養生珍品;河豚有毒,烹飪恰當卻能成人間至味;鰻魚營養豐富,是廚師的寵兒,魚,早已成了家家戶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今天,我們就要來講一種口感極好的魚,它長得像鯰魚,味道卻比河豚還鮮美。
  • 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
    導讀: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以前的農村生活不好,很多農村娃沒有錢去買零食吃,所幸那個年代農村環境十分的好,在野外有十分多的好吃的可以用來解饞,所以兒時那會,嘴巴饞了,就去野外找好吃的
  • 近年火爆的「渣土」,過去愛粘衣服,如今70元一斤,有專人收購
    近年火爆的「渣土」,過去愛粘衣服,如今70元一斤,有專人收購隨著社會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多過去不被重視的東西,如今價值被發現之後也成了香饃饃,價格隨著價值的體現也不斷上升。最明顯的就是過去遍地都是的野菜了,如今人們追求原生態食品,野菜是除了野味之外最為純天然的食物,在城裡流行,在農村也家家戶戶都愛吃。野味自古以來就是稀罕貨,什麼鹿鞭虎骨更是舉世罕見的好東西。只不過在這提倡保護動物的時代,這些東西已經成了歷史的印記。但除了野味和野菜之外,還有不少東西,過去被認為是禍害或者是病害,但如今搖身一變就是高價貨。
  • 竹林下長得像蛇皮的菌類,農民看到都怕,有人靠它發財150元一斤
    它有「菌中皇后」的美稱,老人曾說有毒,如今價值珍貴150元一斤竹林下長得像蛇皮的菌類,農民看到都怕,有人靠它發財150元一斤在筆者湖南老家的農村山上,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應該都有見過,筆者在農村的山上也見過,小時候長輩們常告訴我們,竹林下面長的這些菌類是有毒的,這些菌類不能吃,不要看它們長得漂亮。所以,我們相信長輩們的話,只要經過竹林,看到這些漂亮的菌類時,那時不敢去碰它的,儘管心裡非常的想去摘它來玩。
  • 植株長滿「釘子」,蛇都不爬,但很珍貴,僅樹皮66元一斤
    摘要:植株長滿「釘子」,蛇都不爬,但很珍貴,僅樹皮66元一斤。 若要問農民朋友在農村最討厭什麼植物,也許大家都會說是野草。可如果要問其他人的話,也許都會說是一些帶刺的植物。 不過,這也的確如此,對於種植的農民朋友來說,沒有一種植物會比野草更令他們頭疼了。
  • 農村這水果長得像葡萄,曾是皇帝御用的補品,如今一斤30成搖錢樹
    很多野菜野果城裡人都是吃不到了,農村卻是頓頓有,吃到膩的感覺。對於水果,農村人也佔了優勢,有的水果是在城裡買不到的,而在農村,那些稀罕的水果都是隨手摘,還是最新鮮的。在農村有一種最最典型的水果就是這樣的,城裡人到水果店都不一定買得到,有貨買也要花大價錢,一斤30元是常見的事。接下來我們就來重點說這種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