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2小時不準寫作業」這個奇葩爸爸的育兒方法,我卻拍手叫好

2020-09-04 米粒媽頻道

前段時間,有個硬核爸爸火了。

湖南一個爸爸要求兒子每天必須在戶外玩2小時,不到2小時不準做作業!

暑假他沒有給兒子報任何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

這個爸爸說,比起學習成績,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重要,而且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也可以保護孩子的視力。

米粒媽突然想到閨蜜之前提過去年帶孩子去做視力檢查,結果當時才3歲半的孩子被診斷是先天性散光150。

兒童眼科醫生當下就立刻建(要)議(求)閨蜜要讓孩子每天至少有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不管是在家附近走走、或去小公園溜滑梯、或去附近學校操場跑步、踢球都好。

醫生當場就說了,比起吃胡蘿蔔、枸杞,把孩子趕出室內才是保護眼睛最好的方法。

於是,生平信奉「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就不站著,能站著就絕不走」的閨蜜,一改周末假日睡懶覺的習慣。

為了她家的小公舉的視力,除了學校的extra mural,立刻給加報了球類課程,增加孩子的戶外運動時間,周日也開始帶孩子走出都(商)市(場)。

米粒媽那陣子看閨蜜的朋友圈,要不是照片無誤,簡直覺得她被盜號了。

要求孩子每天要有2小時的戶外活動,有那麼神奇嗎?

1、戶外活動能有效預防近視的發生。

我國有超過90%的孩子有近視的問題,而兒童眼科醫生表示,最有效的預防近視方法,就是每天至少要有2個小時在戶外活動。

不管是運動、遊戲、散步,甚至是野餐都行,而且不一定要在大太陽下,包括在樹蔭下、走廊下活動,都能預防近視。

戶外活動對孩子視力起到的保護作用,遠遠超過遠距離用眼以及限制電腦或電視的使用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去年發布的世界視力報告裡指出,一樣玩手機、一樣看電視,可是美國孩子近視的機率只有中國孩子的1/7,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比起中國,美國的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在戶外。

戶外活動到底對視力能產生什麼樣的幫助?

戶外活動時,天然光線會進入眼球,促進視網膜分泌多巴胺,能抑制眼球的眼軸變長機制,從而降低或避免近視的產生。

加拿大眼科醫學會的研究指出,每天多花76分鐘戶外活動,可以降低50%近視的機率。

簡單的說,就是一句話,孩子在戶外活動的時間越久,近視的機率越低。

2、戶外活動不只對眼睛好,對大腦發育也好

大腦中負責情緒控制和解決問題的前額葉,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活化的狀況最好。

戶外活動能夠刺激兒童大腦中血流量,幫助建立更複雜的腦神經網絡,能提高未來資訊處理、思考記憶、與知識學習速度。

也就是說,戶外活動能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米粒爸就很注重米粒的戶外活動,有時確實很難做到讓米粒在戶外玩2個小時,所以米粒爸周末都帶著我們全家去戶外活動。

米粒媽自己的觀察是,除了戶外活動能讓孩子變聰明,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3、戶外活動能大幅提高免疫力

戶外活動可以提高免疫力這點應該不讓人意外,可是米粒媽這邊要說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不管是流感還是許多呼吸道疾病,都是冬天比較嚴重,在夏天就比較少,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流感病毒和許多呼吸道病毒一樣,在天冷乾燥的環境存活比較久;除此之外,冬天跟夏天還有一個最大不同,就是日照時間。

維生素D和免疫力有直接的關係,而日曬可以活化維生素D,所以日曬也能增強免疫力。

說了這麼多戶外活動的好處,米粒媽給大家推薦幾個有趣的戶外活動:

  • 露營

露營這個在國外火了很久的戶外活動,最近幾年開始在國內流行,朋友圈裡只要有人PO了去露營的照片,那些照片怎麼看怎麼有溫度、有故事。

米粒媽的一位大學同學,這兩年瘋狂迷戀上露營,朋友圈裡是滿滿的屬於全家的幸福:

瞅瞅這家人在露營地整出來的早餐,是不是比餐廳的還美

露營在國內目前還是比較小眾,可這些喜歡露營的朋友真的特別樂觀積極、還特別會生活。

露營認識的人,很容易就交成了朋友,之後呼朋引伴,全家人的周末活動從此由餐廳聚餐轉移到山裡、河邊,超級浪漫:

  • 野餐

嫌露營麻煩的媽媽們,野餐也是另一個孩子很愛、畫風很美,還特別適合把周末跟坐月子一樣的孩子爸拖出門的全家親子戶外活動。

準備一張野餐墊、一張漂亮的桌布、野餐盒、食物(可以自己做好,也能買現成),再帶上飲料就能出發啦

瞅瞅米粒媽這位超會生活的閨蜜,幾個麵包、一點水果、奶酪,再帶上飲料,人家的野餐美得跟明信片似的、

閨蜜說,去野餐,食物可以不帶,但是野餐墊、一本書,或是桌遊不可少:

米粒媽再盜兩張孩子在國外上幼兒園閨蜜的照片,看看人家幼兒園的野餐,再簡單不過了,家長自己帶的picnic box,學校就準備一些爆玉米花跟chips。

發現了沒,人家孩子野餐,必帶的是自己心愛的填充娃娃,老師也準備了一竹籃的花,美學還真得從小、從細節培養起

  • 徒步、登山

米粒爸有位發小,他家兩閨女都因為早產,從小身體就比同齡的孩子差,在老大幼升小的時候,醫生建議周末的時候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徒步、登山都好。

剛開始,孩子走個1公裡就哇哇叫,經過一年每個周末的訓練,現在兩閨女,每個人都能走接近10公裡了

更重要的是,這兩閨女上次看醫生是去年的事!

  • 高爾夫

這是米粒媽家最近周末比較常做的戶外活動,集娛樂跟運動於一身~

米粒媽最近醉心練球技,練習場裡還偶遇過讀者以及其他老母親,彼此交流一下」雞娃」或「被娃虐」的日常,都是如人飲水……

  • 公園放風箏、遛彎

住我們隔壁小區有對雙胞胎男孩,爸爸媽媽上班太忙,從生下來就是爺爺奶奶全權接管。

他們經常帶孩子來我們小區玩,一來二去就熟悉了。

爺爺說,從倆個孫子剛會走路開始,他們就帶著孩子整天在戶外,除了極端惡劣的天氣,上午在附近的公園玩兒,到了下午回去遠一點兒的公園。

晚上就帶著他們在附近幾個小區遛彎,玩到晚上9點才回家。

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結果兩個孫子都遛出一副好體格,幾乎沒聽說他家孩子感冒發燒。

兩娃的媽總是很驕傲地說,孩子沒有挑食的毛病,吃飯時間從來不用人追著喂,晚上也是秒睡的天使寶寶。

孩子爺爺總說,娃如果常感冒、不好好吃飯、不乖乖睡覺、長不高……這些五花八門的問題,別上網查資料了,帶出門,一整天耗在公園玩,保證回到家什麼問題都沒了。

不得不說,這位爺爺理論接地氣又科學,而且完全符合哈佛醫學院的建議,想要孩子身心健康,走出戶外就行!

戶外活動對孩子的好處簡直太多了,別把「戶外活動」這件事想得太狹隘,只有打球、跑步、運動才算;其實,像露營、登山、徒步等也都特別適合周末活動。

像米粒這麼大的孩子,周末天氣只要不是太惡劣(比如重度霧靄),我們會帶他到體育場踢球。

男孩嘛,就需要這種激烈的運動,不過米粒還有其他的安排,比如擊劍啊,各種線下課程啊,所以戶外運動頂多佔半天時間。

米粒媽覺得,孩子在學齡前,甚至小學低年級,儘量多安排一些戶外活動時間。

比如米粒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幾乎每個雙休日都在外面。周六上午一般去附近的戶外運動場,下午公園溜起;周日會逛逛街,有時約朋友去戶外燒烤或者野餐。

讓孩子身體健康、思想飽滿,這才是最有價值的早期教育

作者簡介:@米粒媽愛分享(歡迎關注哦),美國海歸、原500強高管麻麻一枚,專注於0-5歲寶貝的科學養育、英文和數學啟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薦,歡迎關注!(5-12歲寶媽請關注:@米粒媽頻道)

想閱讀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我的爸爸是奇葩?瘋狂老爸每天逼孩子玩,沒玩爽不準做作業
    奇葩老爸讓孩子每天戶外玩,沒玩夠不做作業最近,有一位叫羅格的爸爸,別的家長紛紛讓自己的孩子去上補習班,他就沒讓孩子去上。他讓孩子學習各種戶外運動,例如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真是讓人大開眼界。他說父親這麼做起初是為保護他的視力,所以,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要是沒玩夠兩個小時,沒玩爽,就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現如今很多孩子視力都很差,所以,保護視力不得忽視。而且這位睿智的父親還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體魄和身心比成績更加重要。一味追求成績,並不是育兒好方法。
  • 「不玩2小時,不準寫作業!」,網友:這是什麼奇葩父母
    但是你聽過要求孩子每天必須戶外玩耍2小時的父母嗎?最近有一位長沙父親羅格反其道行之:「不玩2小時,不準做作業!」這個看似奇葩的要求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呢這不,今年9歲的羅漢已經學習了皮划艇、滑雪、攀巖等戶外運動,妥妥的運動小達人啊,雖然羅漢學習成績並不拔尖,同學們卻很羨慕他:不用上補習班,每天都有爸爸陪著玩。
  • 別人家的爸爸:「不玩兩個小時不準做作業!」
    近日,一則視頻消息在網上引起網友熱議,湖南長沙的一位爸爸羅格對他9歲的兒子羅漢提出的硬性要求:「每天要在戶外玩兩個小時,沒達到兩個小時不準做作業」。小編看到的第一反應是:居然還有家長有這種要求?正常的打開方式不應該是沒做完作業不準出去玩嗎?
  • 每天不玩滿2小時不準寫作業:這個別人家的爸爸,終於上了熱搜
    2小時」的消息,以400多萬的關注度,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榜。「不玩滿2小時不準寫作業」的硬性要求。玩不夠2小時還不能做功課,這不就是我小時候夢寐以求的童年嗎?」所以,「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這樣的要求,對於有些家長來說,似乎不太能理解。
  • 每天不玩滿2小時不準寫作業:這個別人家的爸爸,終於上了熱搜
    「玩」是孩子天生的能力,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個環節。會玩的孩子,才更有競爭力。——鹿媽 作者 | 葉丫丫來源 | 女兒派(洞見旗下帳號)近日,一則「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的消息,以400多萬的關注度,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榜,湖南長沙,9歲男孩羅漢的暑假生活,可以說是異常豐富多彩。
  • 每天不玩滿2小時不準寫作業:這個「別人家的爸爸」,終於上了熱搜
    2小時」的消息,以400多萬的關注度,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榜。為了保護兒子的視力,羅爸爸甚至給孩子下達了「不玩滿2小時不準寫作業」的硬性要求。當同學們奔波於各大補習班的時候,羅漢正在進行各類戶外運動。玩不夠2小時還不能做功課,這不就是我小時候夢寐以求的童年嗎?」的確。說到教育,中國家長有一個普遍的焦慮: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這樣的要求,對於有些家長來說,似乎不太能理解。
  • 「玩不夠2小時,不準寫作業!」網友:就應該讓孩子多出去浪
    近日一位父親反其道而行之:要求兒子每天不玩夠2小時,不準寫作業!據了解這位父母是湖南長沙人,今年46歲,有一個9歲的兒子,在這個人人報班學習的暑假,這位父親為了保護孩子視力,沒有報任何學習班,而是教孩子各種戶外運動,如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並且明確規定:每天沒玩夠2小時,別想寫作業!
  • 「神仙」老爸:「玩不夠2小時不準寫作業」,培養了孩子一身才華
    而且,現在多數陪伴孩子的都是媽媽,很少有看到爸爸對孩子非常用心的。那麼在湖南就有這樣一個「奇葩」父親,不關注孩子的學習,但是卻對孩子特長鍛鍊很上心。而且自己經常陪著孩子,見證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而且有一個奇葩的要求就是孩子必須每天要玩夠2個小時然後才能回去寫作業。
  • 虎爸規定:每天玩不夠2小時不準寫作業!還有這等反向神操作?
    從孩子正式走進校園的第一天開始,寫作業就成了每個家庭面臨的難題,孩子每天寫作業都要耗費好幾個小時孩子痛苦,父母焦慮,寫作業似乎成了孩子學習的「魔咒」。硬核虎爸走紅:每天玩不夠2個小時,不準寫作業!最近網上有位硬核爸爸走紅,因為他給兒子的規定是:「每天玩不夠2個小時,不準寫作業!」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不準做作業
    但在長沙,卻有這樣一位「虎爸」羅格,反其道而行之,要求自己9歲的兒子每天必須戶外運動2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對於大家口中的「另類教育」,羅格卻有著不同的看法。8月2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了這對父子。他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每天2個小時的戶外運動,大兒子已經堅持了7年。皮划艇、槳板、爬樹、荒野訓練,9歲的羅漢都不在話下。現在,剛滿2歲的小兒子也參與其中。「現在的小孩子在家閒下來,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很小就戴上了眼鏡,我家孩子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羅格說,兩個小時的戶外運動不僅增強了孩子的體能,還降低了近視的風險。
  • 「硬核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達不到不準寫作業
    文章轉載自睿智燈塔公眾號,一個有溫度的分享者,給家長和朋友們帶來更多育兒方法,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並關注!8月25日,媒體報導,湖南長沙9歲男孩羅漢暑期中,沒有上任何補習班,而是在爸爸的帶動下,學習了多項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父親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
  • 《隱秘的角落》現實版,玩不夠2小時不準寫作業,網友:模範爸爸
    暑假期間,爸爸沒有讓兒子上各種補習班,而是讓他參加各種戶外運動:滑雪、竹漂、劃皮艇,同時還要求孩子提高野外生存能力。他對孩子第一硬性要求是:「每天必須戶外活動2小時,才能夠開始寫作業。」,不過,又是別人家的爸爸。」
  • 「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這才是最美的家庭作業
    在暑假期間,當大多數孩子都走進校外輔導班的時候,當大多數孩子的「真的暑假」變成了「假的暑假」的時候,當大多數孩子在語數外主陣地汗流浹背的時候,人家這位孩子的爸爸布置的家庭作業是「每天必須在戶外玩兩個小時」,而且是「虎爸」屬性:不玩兩個小時,就不準做作業。難怪,有青少年在這篇新聞跟帖裡留言:這樣的「中國好爸爸」給我來上一打。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
    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網友評論網友:孩子會不會覺得寫作業是種幸福?青少年、兒童保護視力的10個注意事項一、光線要充足舒適,光線太弱字體就看不清,與讀物的視距就會越來越近。
  • 虎爸硬核教育,不玩兩小時不準寫作業
    每天響個不停的釘釘電話,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師的要求上傳各項作業,對於學習能力不自覺地孩子來說,父母就成了必要的傳聲筒。網友「佛系男」發布了一段視頻在社交網站上,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是一位爸爸和他還在上小學的兒子。
  • 硬核爸爸給娃規定:「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這波反向操作真牛
    文丨福林媽咪孩子每天做作業到很晚,似乎已經成了家長們默認的現狀。孩子寫不完作業,老師批評的是家長,家長丟不起這個人,只能每天催著孩子做作業。即使在暑假,家長們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也是督促孩子做作業,因為老師會要求把孩子的作業情況發到群裡。
  • 別人家的爸爸:每天不玩滿2小時不許寫作業!會「玩」的孩子都是潛力股
    「玩」是孩子天生的能力,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個環節。會玩的孩子,才更有競爭力。——鹿媽 近日,一則「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的消息,以400多萬的關注度,登上了各大平臺的熱搜榜。>「不玩滿2小時不準寫作業」的硬性要求。
  • 每天玩不夠1小時不準寫作業,另闢新徑的媽媽,養出愛學習的娃
    玩耍時間不夠,不許回家前兩天,看到了一個媽媽發的朋友圈,她規定兒子放學後必須在樓下玩至少一個小時,否則不允許上樓。因為作業繁多,孩子經常跟媽媽討價還價,這次是好容易爭取了20分鐘的時間。原來她的兒子現在三年級,視力已經有下降,因此,她要確保孩子有充足的的戶外運動時間。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運動連作業都不配寫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時間不夠就不能寫作業!8月26日,「爸爸要求兒子每天在戶外玩2個小時」,以425萬觀看次數,在百度的熱門搜索列表中排名第五,讓我們不禁呼喚:這樣的好爸爸再多一點吧來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位爸爸,羅格是長沙人,有一個9歲的兒子羅漢。
  • 虎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夠2小時,不達標不準寫作業!
    居然有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必須玩夠2小時這是近日在網上引發熱議的一個話題湖南長沙的一位老爸羅格對9歲的兒子羅漢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有一個硬性要求,沒有玩兩個小時就不能做作業,這個是必須的。哪怕是下雨天,就是在陽臺上遠眺也行。」羅格表示,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在保護孩子視力的同時,也能讓孩子更好地感受自然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就這樣,羅漢在父親的帶領下,年僅9歲已經熟練掌握了划艇、漿板、竹漂、爬樹等戶外活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