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爸爸給娃規定:「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這波反向操作真牛

2020-09-03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孩子每天做作業到很晚,似乎已經成了家長們默認的現狀。

孩子寫不完作業,老師批評的是家長,家長丟不起這個人,只能每天催著孩子做作業。即使在暑假,家長們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也是督促孩子做作業,因為老師會要求把孩子的作業情況發到群裡。

但有位爸爸卻不這樣。

8月25日,有媒體報導了這樣一位硬核爸爸。

46歲的湖南長沙人羅格,他有一個9歲的兒子,名叫羅漢。暑假期間,羅格沒有給孩子報任何補習班,而是帶著孩子學習各種戶外運動,有皮划艇,有滑雪,有野外生存等等……

爸爸羅格認為,比起學習成績,讓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為重要。為了保護孩子的視力,羅爸爸對孩子有一個硬性的規定:「每天不進行兩個小時的戶外運動,不準做作業」。

這樣的教育方式結果怎麼樣呢?

小羅漢說:「我7歲的時候,醫生說,我的膚色和正常人15歲的膚色一樣黑……」

經歷過日曬雨淋的小朋友看起來果然是不一樣~

古語說得好,天降當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可是現在的小朋友,溫室裡養大,每天坐著學習,很少進行體質鍛鍊,所以身體素質普遍比較差。

很多網友就說:「這樣一來,孩子會不會覺得舒舒服服的坐著做作業是種幸福?哇哦,爸爸這是個邏輯鬼才!」

不難看出,其實在很多人心裡,腦力勞動學習,比體力勞動的體育項目鍛鍊更舒服,所以當戶外運動和學習兩者放在一起的時候,孩子反而會更傾向於選擇學習。

畢竟學習的時候,還可以「磨洋工」,偷偷玩手機、時不時發呆什麼的,都在自己的舒適圈。

很多家長都是陷入這樣一個誤區,以為給孩子留的做作業時間越多,孩子學習效果就越好。

實際上,如果孩子長時間做作業,他的學習效率是不增反降的。

因為爸爸媽媽只有看到孩子在學習他們才不會生氣,所以孩子們學會了把學習當成自己的完美擋箭牌。

而且,就算孩子寫完作業了,爸媽也不會讓孩子放鬆的玩兒,反而會說:「寫完作業不知道複習一下薄弱的科目嗎?複習完了不能預習一下明天的課程嗎?這樣的話,那孩子還為什麼要提高學習效率呢?

成績不重要。

9歲的羅漢,從來不參加補習班,每天要在戶外玩兒2個小時,他的成績在班裡是中等,不高也不低,而爸爸羅格也從不為他的學習成績擔心。

對比那些十分看重孩子成績的家長,羅格這樣的爸爸太讓人羨慕了。

有小朋友就說:「我可以要這樣的爸爸來當我爸爸嗎?」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父母對他們成績的看重,是他們不能承受之重,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

這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裡齊明月的媽媽,就非常典型,看劇的時候很多人都特別有代入感。

即使齊明月身為班長,成績經常考第二,在媽媽的眼裡依然不夠優秀,還嫌棄女兒「萬年老二」。

在這樣的媽媽的監督下,孩子壓力也會特別大,反而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更影響他們在重大考試時的心理承受力。

劇中齊明月高考失利,和她媽媽的高壓管理不無關係。

白巖松就經常對女兒說,「你不許考第一名哈」,女兒成績不錯,本以為爸爸會鼓勵她加油爭取考第一,但每次考完爸爸都會開心的說,太好了,不是第一名。

有一次女兒不小心考了第一名,回家之後爸爸說:「誒,說好了不考第一,你怎麼失誤了?下次不許這樣了啊!」

看起來有點奇葩,但是這才是真正為女兒好。第一名的成績,不光是一種榮譽,還是一個「魔咒」,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讓孩子背上得失心的包袱,沒有辦法輕輕鬆鬆的去學習。

而爸爸一句「下次不許考第一」了,輕鬆打消了孩子的壓力,就顯得很高明。

況且,道路千萬條,學習僅一條。

其實,很多父母對孩子學習成績的焦慮,來自思考的局限性。

孩子將來真的只有學習這一條出路嗎?

每天戶外鍛鍊的羅漢,雖然學習成績不太好,但是他挑戰過各種各樣的場景,生存能力比同齡人要高,而且他在8歲時成為長沙第一位獲得美國ACA皮划艇協會技能認證的孩子。

其實,孩子的人生可以有各種可能性,可能孩子上學不是最拿手的,但他可以選擇人更少的賽道,也能走好自己的一生。

何況,人生其實是公平的,沒有孩子是一無是處的,學習不好,說明孩子在別的地方有天賦,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

比如《以家人之名》中的李尖尖,雖然她上課聽不懂老師講課,學習成績經常倒數,但是他喜歡根雕,長大後成為一個有自己工作室,作品經常獲獎參展的雕塑師,這不也是成功嗎?

我們平時習慣了盯孩子的作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沒有做過更深入的思考,也沒有根據孩子的自身特徵,制定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案。

這位羅爸爸,有想法,有魄力,有這樣一個爸爸,確實挺讓人羨慕的。


相關焦點

  • 「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這才是最美的家庭作業
    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這娃娃也真是夠幸福的。「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對於這位 「虎爸」的強硬,也有質疑的聲音。有網友留言說:這會不會讓孩子覺得「寫作業是一種幸福」!天氣這麼熱,逼著孩子在戶外玩上兩個小時,恐怕要比做作業還要辛苦。
  • 東方快評丨「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這個「硬核要求」可以有
    今年46歲的羅格是長沙人,為保護9歲兒子羅漢的視力,羅格每天要求兒子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這對於孩子們而言,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雖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三番五次下文件、發通知,要求開齊開足體育課,要求確保孩子每天鍛鍊一小時,要求精選作業,要求不過量布置課後作業,以保證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加強體育鍛鍊,但「文件歸文件」「通知歸通知」,一些學校依然還是「重智力輕體育」,學生依然還是「埋」在題海中,「泡」在作業裡。
  • 硬核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
    近日,湖南長沙一名硬核爸爸火遍了網絡。他規定,兒子每天必須戶外玩兩個小時,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 這位爸爸的做法,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網友紛紛伸出大拇指,給這位爸爸瘋狂點讚。對此,男童爸爸則表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比學習更重要。
  • 硬核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不準做作業
    前段時間,湖南長沙的一位硬核老爸羅格成為了網絡眾人的熱議對象,因為作為爸爸的他有一個奇特的要求,就是要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玩夠時間就不準寫作業。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
  • 帥爸微評:兒子未玩滿2小時不準做作業,這老爸的教育「太硬核」
    這老爸的教育「太硬核」剛剛看到一則消息《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沒玩滿2小時不準做作業》,引來眾多網友圍觀。在他的詞典裡從未有「補習班」仨字,每天孩子戶外要玩2小時,沒達到就不準寫作業。事實上,由於每天都堅持戶外體育運動,堅持鍛鍊,果然身體素質特別好,幾乎不怎麼生病,而且學習也不差,時不時地還考個第一出來。
  • 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兩小時,不夠不準做作業,網友:神仙爸爸
    「作業沒寫完,不許出去玩!」這話幾乎貫穿了無數人的學生時代。然而,長沙這位爸爸卻很不一樣,他對孩子說:「在外面玩不夠兩小時,不許做作業!」長沙有一位與眾不同的虎爸羅格,要求自己的兒子每天必須戶外運動2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
  • 虎爸規定:每天玩不夠2小時不準寫作業!還有這等反向神操作?
    孩子痛苦,父母焦慮,寫作業似乎成了孩子學習的「魔咒」。硬核虎爸走紅:每天玩不夠2個小時,不準寫作業!最近網上有位硬核爸爸走紅,因為他給兒子的規定是:「每天玩不夠2個小時,不準寫作業!」整個暑假,爸爸都帶著兒子玩遍各種體育項目,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只要能玩的都嘗試嘗試,兒子羅漢年僅9歲,皮膚黝黑像15歲的少年。
  • 硬核!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
    羅漢說,為保護視力,父親要求他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每天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父親羅格認為,孩子擁有健康的身心更重要。網友評論網友:孩子會不會覺得寫作業是種幸福?青少年、兒童保護視力的10個注意事項一、光線要充足舒適,光線太弱字體就看不清,與讀物的視距就會越來越近。
  • 「玩不夠2小時,不準做作業!」硬核爸爸另類帶娃火上熱搜 | 一周大事
    小編有話說:學習這件事,重要的是態度和能力,而不是性別。熱點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時間就不準做作業近日,一條「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的話題衝上了熱搜榜。湖南長沙9歲男孩羅漢暑假期間在爸爸的帶領下,學習了各式各樣的戶外運動,包括皮划艇、槳板、滑雪、爬樹、野外生存等,而這些鍛鍊都是爸爸給他的作業,羅漢也透露,他7歲時,醫生表示他的皮膚膚色與正常人15歲時一樣黑。在許多同學都去上補習班時,羅漢都在進行爸爸交給他的戶外運動作業,「所以我的字典裡沒有補習班這個詞語」。
  • 虎爸硬核教育,不玩兩小時不準寫作業
    每天響個不停的釘釘電話,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師的要求上傳各項作業,對於學習能力不自覺地孩子來說,父母就成了必要的傳聲筒。網友「佛系男」發布了一段視頻在社交網站上,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是一位爸爸和他還在上小學的兒子。
  • 硬核老爸帶娃:不玩兩小時不準寫作業,曾花費三四萬為孩子買裝備
    現如今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少新手爸媽在教育孩子上有著自己的一套理念,有的家長在孩子沒有做完作業的情況下不允許孩子玩耍,更甚者甚至是孩子作業做完都不讓孩子玩耍,讓其進行學習,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寶爸就較為不同,他的育兒方式是:每天必讓孩子玩兩個小時!
  • 每天不玩兩個小時不準做作業?硬核老爸這一舉動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近日,關於湖南長沙一位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兩個小時,不玩兩個小時不準做作業,此話題網絡熱度飆升。據媒體報導,這位硬核老爸羅格,來自長沙,他的9歲兒子沒有上補習班,而是學習了各種戶外運動:皮划艇、滑雪、野外生存等
  • 別人家的爸爸:「不玩兩個小時不準做作業!」
    近日,一則視頻消息在網上引起網友熱議,湖南長沙的一位爸爸羅格對他9歲的兒子羅漢提出的硬性要求:「每天要在戶外玩兩個小時,沒達到兩個小時不準做作業」。小編看到的第一反應是:居然還有家長有這種要求?正常的打開方式不應該是沒做完作業不準出去玩嗎?
  • 長沙「虎爸」另類帶娃火了!每天沒有玩夠2小時不準做作業
    今天,我們來一起認識一位,不一樣的「虎爸」。長沙的羅格對9歲的兒子提出硬性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到了羅漢上學後,察覺到戶外活動時間的減少,不利於兒子的視力後,羅格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有一個硬性要求,沒有玩兩個小時就不能做作業,這個是必須的。哪怕是下雨天,就是在陽臺上遠眺也行。」羅格表示,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在保護孩子視力的同時,也能讓孩子更好地感受自然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 長沙「虎爸」另類帶娃火了!「不玩夠兩小時不準寫作業」
    居然有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必須玩夠2小時??下課不託管不寫作業 先運動兩小時父親制定「想要寫作業,先玩兩小時」計劃下午三點,羅格如往常一樣來到學校門口接兒子響響放學而是先運動兩小時。這樣孩子會覺得玩是任務就不想玩,反而想舒舒服服寫作業.....孩子爸爸邏輯鬼才!!!
  • 「玩」前9歲,「玩」後15歲,硬核老爸規定「玩」夠才能寫作業
    最近,一位湖南長沙硬核老爸教育孩子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的孩子名叫羅漢,今年9歲,他的父親羅格,今年46歲。暑假期間羅漢沒有參加任何補習班,而是按照爸爸的要求參加了各種戶外運動,視頻中的孩子身上套上了安全防護服,低著頭,俯下身子,在心中認真估算兩輛皮划艇順著水流靠近的時間,在兩輛皮划艇相遇時迅速跳換,身姿矯健,動作靈活,看上去就像拍電影似的。
  • 硬核!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玩不夠不準做作業
    但在長沙,卻有這樣一位「虎爸」羅格,反其道而行之,要求自己9歲的兒子每天必須戶外運動2小時,否則不準寫作業。對於大家口中的「另類教育」,羅格卻有著不同的看法。8月2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了這對父子。他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每天2個小時的戶外運動,大兒子已經堅持了7年。皮划艇、槳板、爬樹、荒野訓練,9歲的羅漢都不在話下。現在,剛滿2歲的小兒子也參與其中。「現在的小孩子在家閒下來,不是看電視就是玩手機,很小就戴上了眼鏡,我家孩子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羅格說,兩個小時的戶外運動不僅增強了孩子的體能,還降低了近視的風險。
  • 硬核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不然不準做作業
    ,湖南長沙的羅格先生,對9歲的兒子有一個硬核要求:每天要有足夠的戶外時間「不玩兩小時,不準做作業」!不僅有水上的皮划艇、槳板、竹漂,還有爬樹、攀巖等,多項戶外活動技巧對年僅9歲的羅漢來說,已經非常熟練。羅格還要求孩子進一步提高野外生存能力。
  • 孩子每天戶外玩不到兩小時竟不準做作業,還有這種反向操作?
    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為了讓孩子能夠坐在書桌前安靜學習,多少父母費盡了心思,但卻有「另類」的家長就要釋放孩子的天性,認為孩子玩夠了才能學習。前兩天微博上一條「爸爸要求兒子每天戶外玩2小時」的熱搜吸引了我的注意,這個教育方式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可謂是一股清流。
  • 「不玩2小時不準寫作業」這個奇葩爸爸的育兒方法,我卻拍手叫好
    前段時間,有個硬核爸爸火了。湖南一個爸爸要求兒子每天必須在戶外玩2小時,不到2小時不準做作業!米粒媽突然想到閨蜜之前提過去年帶孩子去做視力檢查,結果當時才3歲半的孩子被診斷是先天性散光150。我國有超過90%的孩子有近視的問題,而兒童眼科醫生表示,最有效的預防近視方法,就是每天至少要有2個小時在戶外活動。不管是運動、遊戲、散步,甚至是野餐都行,而且不一定要在大太陽下,包括在樹蔭下、走廊下活動,都能預防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