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M開始在中國銷售可替代塑料製品的創新環保材料LIMEX

2020-12-15 美通社

~可實現替代購物袋,食品盒及無紡布等塑料製品~

東京2020年3月31日 /美通社/ -- TBM Co., Ltd(總部位於日本,以下簡稱TBM)以石灰石(CaCO3)為主要原料,研發、生產並銷售新材料,該獨角獸公司開始向中國銷售LIMEX產品,可減少使用石油基原料並替代塑料。

 

LIMEX原材料(可替代塑料)

LIMEX的主要原料石灰石具有資源豐富且價格低廉的特點,並在確保成本競爭力的同時可實現脫離塑料。通過結合石灰石和生物基聚乙烯且不使用石油基樹脂的生物LIMEX也已推出。可回收且有助於建立循環經濟。在日本已有超過5,200家公司採用LIMEX產品,並在去年的日本經濟新聞「NEXT獨角獸調查」中被認可為獨角獸公司。

LIMEX產品主要系列 (塑料替代品)

TBM面向中國提供LIMEX原材料,並通過貿易公司及製造廠家銷售購物袋和食品盒,若要了解更多詳情請聯繫r-kurima@tb-m.com.

消息來源:TBM Co., Ltd.

相關焦點

  • 「限塑令」前夜 替代材料升溫 塑料重塑
    當前,有部分品牌已開始使用符合政策要求的替代材料,未來你將會用可降解材料、紙製品喝奶茶、裝外賣、包快遞,然而隨著替代材料逐漸佔據主導地位,更多的問題也陸續暴露出來。  「最強限塑令」倒計時,多種塑料製品將成歷史。  據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委員會統計,我國每天使用塑膠袋約30億個。
  • 中國科大研製一種可替代塑料的仿生可持續結構材料
    塑料製品給現代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正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大多數塑料來自於石油產品,由於其極端的穩定性,廢棄後在環境中長時間也難以降解,最終造成持續性的環境汙染問題。研發一系列可持續的高性能結構材料,以部分替代石油基塑料,是該問題最有希望的解決方案之一。
  • 可持續包裝:塑料被淘汰後,該用什麼材料來替代呢?
    在全球範圍內,塑料汙染已經成為一個非常緊迫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多的飲料製造商和消費者開始採取可持續包裝方案,共同助力環境問題的有效改善。劍橋大學可持續發展領導力研究所(CISL)發布的一份報告曾提出一個願景,即所有瓶裝水和飲料包裝都採用100%可回收或再利用的材料製成,讓不可回收和難以回收的塑料逐步被淘汰。
  • 裕同集團推出生物全降解產品 可有效替代塑料製品
    在可持續包裝設計理念、包裝輕量化、可循環使用或可堆肥降解、重複再利用、能量回收等大趨勢下,3C電子產品及餐飲外賣領域的大客戶逐漸開始在包裝中部分或全部採用紙塑以及全降解材料替代原來的塑料製品。據裕同集團官方消息,在此背景下,該公司推出了生物全降解產品,可有效替代PE、PP、PS、PET、EVA材料,涵蓋膜袋、片材、發泡緩衝、吸塑、注塑等在內的多數包裝應用場景,可廣泛應用於一次性包裝、工業包裝、食品包裝、快消品包裝。該產品已通過Seedling、RoHS2.0、REACH、歐盟包裝指令等認證,完全滿足環保新政要求。
  • 多種塑料製品迎大限 消除白色汙染中國再明確時間表
    2020年將是很多塑料製品「大限」  消除白色汙染,我國再次明確時間表  本報記者 李 禾  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和領域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部分塑料製品;  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
  • 普通塑料製品卻標「100%全降解」 海南鑫匯諾包裝製品有限公司擬被...
    此次會議通報了海南鑫匯諾包裝製品有限公司、海南創佳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澄邁縣純塑塑料製品有限公司、海口龍華盛華貿易經銷部生產銷售偽造「中國環保標誌」的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違法情況。記者了解到,目前,除海南鑫匯諾包裝有限公司擬作出100萬元處罰決定外,另外3家企業被立案調查處理。
  • 關於嚴厲打擊違法生產、銷售、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建議
    萬寧市工商局每天15:38、21:30、22:21等三個時間段在萬寧市電視臺滾動播放《關於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通告》,同時,聯繫商家印製3000個有「牽手環保,代代相傳,減少使用塑料購物袋」「 小小環保袋,常在身邊帶」「 小小環保袋,地球的保護袋」等宣傳標語的購物袋,發放給市民群眾。瓊中縣工商局在什寒、百花嶺等旅遊景區設置限塑標誌,拒絕「白色汙染」。
  • 全國人大代表鄭月明: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齊魯網3月3日訊「首先在一次性塑料包裝、購物袋、食品包裝、農用地膜等領域制定限制使用塑料的法規,加大鼓勵和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力度。」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鄭月明這次帶來了《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
  • 海南徹底告別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大家可能一時難以習慣沒有塑膠袋的購物環境,也可能會對塑料替代產品有顧慮,比如價格會不會提高、是否真達到了環保要求等等,但從長遠來看,這是一項勢在必行的工作。」海南省塑料協會秘書長周鴻勳有著豐富的行業經驗,在他看來,越早「禁塑」越有優勢。
  • 海南全面「禁塑」倒計時 分種類逐步替代一次性塑料製品
    現在,「禁塑」是從源頭上禁止島內生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並不是說對所有的塑料製品都馬上『禁』,而是先易後難,首先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列入名錄的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膠袋、塑料餐具等,逐步過渡。」海南省生態環境廳負責人說,海南「禁塑令」總結了國內和世界各國「限塑」的經驗教訓,進行系統謀劃和部署,涉及標準制定、替代產品供給、閉環執法、社會宣傳等多方面內容。
  • 商務部發文鼓勵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並推廣替代產品
    11月30日,商務部公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明確提出商品零售場所開辦單位、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外賣企業使用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應根據本辦法向商務主管部門報告使用、回收情況。
  • 泡沫塑料行業加速整合,國產環保材料新銳潤陽科技登錄A股
    今日,國內IXPE泡沫塑料重要的生產供應商潤陽科技(300920)正式登陸A股。潤陽科技的主要產品電子輻照交聯聚乙烯(IXPE)是一種無毒環保、綠色健康的基礎材料,物理性能非常優異,可在多領域對傳統泡沫塑料進行替代,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且其無毒環保的特性亦十分符合當今時代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需要。
  • 用紙吸管比塑料吸管更環保嗎?
    那麼,紙吸管比塑料吸管更環保嗎?無紡布袋就可以放開了用嗎?針對公眾的減塑疑問,記者專訪了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毛達和「擺脫塑縛」總幹事鄭雪。中國環境報:用紙吸管比塑料吸管更環保嗎?答:我們知道塑料製品容易洩露到環境中,對海洋生物和環境造成影響。其中,塑料吸管使用量大,回收價值低、回收量少,更容易洩露。
  • 多措並舉,減少非必要一次性塑料製品生產和使用(觀點)
    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進一步減少非必要一次性塑料製品生產和使用。在現實生活中,塑料製品使用非常廣泛,又難以分解,極易造成白色汙染。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出臺政策,加強對相關製品的使用限制,從源頭上進行生產控制,鼓勵生產推廣可替代性環保製品,減少非必要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的行動初見成效。
  • ...印發《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二、工作目標 2019年底前,建立健全全省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地方性法規及標準體系,完善監管和執法體系,形成替代產品供給能力。2020年底前,全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具。
  • 央視財經:紙吸管替代塑料吸管成本將是主要難題
    麥當勞中國表示,相關減塑舉措將於2020年內覆蓋中國內地,據了解,目前中國內地有超過3500家麥當勞餐廳,其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約400噸。麥當勞(中國)副總裁張帆:目前麥當勞中國所有的包裝裡,大概80%都已經實現了紙質,塑料只有20%的用量。
  • 「安徽日報」新型仿生材料可替代塑料
    科學家們一致認為,研發一系列可持續的高性能結構材料,以部分替代石油基塑料,是該問題最有希望的解決方案之一。然而,現有的生物基可持續結構材料,都受到機械性能較差或製造過程過於繁瑣的限制,從成本和生產規模上制約了這類材料的應用。
  • 植物基環保材料有望替代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材料強度很高、絕緣性良好,製造過程不需要使用有毒溶劑。該材料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絕緣性能更好,並能在不產生形變的情況下支撐起自身質量200倍的重物。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一種廣泛用於建築行業的功能材料,雖然它的性能很出色,但卻有毒性,燃燒時會汙染環境。此外,製造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還會消耗寶貴的石油資源。長期以來,華盛頓州立大學的Ameli和Zhang一直在試圖開發一種更環保的泡沫塑料替代品。
  • 上海新版限塑令:率先在餐飲快遞等禁限部分塑料製品
    到今年底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實施方案》立足上海實際,按照「禁限一批、替代一批、規範一批」的總體思路,著重強調塑料製品的源頭減量、循環使用、再生利用和環保處置,從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的全過程和各環節明確提出了分階段目標和系統性治理要求及任務措施。
  • 北京限塑20年: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
    有專家表示,塑料製品的便捷性和超低價格,使得它的使用被無限放大,其實很多情況下,不是非用不可。用可降解塑料製品做替代也不能完全達到限塑目的,建立塑料製品回收制度,或許是另一種可行途徑。「垃圾桶裡的塑膠袋太多了」「現在垃圾桶裡的塑料製品很多,雖然執行垃圾分類之後,廚餘開始裸投,但其他垃圾裡面的塑膠袋還是很多。」東城區朝陽門街道新鮮社區盯桶志願者姜秀萍去年11月開始「盯桶」,根據工作經驗,她覺得可以專門設置收集塑料製品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