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混改最大意義在於認同市場機制 您贊成嗎?

2020-12-14 開偉觀察

作者許權勝系中國知名財經專欄作家

當前國有資本管理方式從管資產向符合市場意識的管資本方向轉變,因此改革勢在必行。近日,國企集團混改的大幕徐徐拉開,中國聯通作為首個集團混改的央企企業,其標杆意義極為明顯。

從去年開始,我國就加快對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三去一降一補、側供給、債轉股等措施來進行國企去杆杆的嘗試,但效果不盡人意,國企仍需要大幅度的改革才能扭轉低效率所引發的耗費過多金融資源的弊端。8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把國企的降槓桿作為「去槓桿」的重中之重,這就意味著降低央企負債工作是當前主要任務。

去槓桿與混改又有什麼聯繫呢?混改就是要在國有企業裡混合民間資本,以前國企集團一股獨大一騎絕塵是不容許民間資本來染指觸碰,現在槓桿過高的國企受高負債拖累,大而不優,混改則成為其別無選擇的去槓桿選項。

這次首選聯通混改,主要是因為聯通是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中最弱的一個國有企業集團,找這種市場份額小、影響力有限、可控性強的企業來試點安全係數較高,即使聯通被民營企業徹底控制也不會傷及國家對電信行業基礎設施的控制力,所以聯通混改在沒有多少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改革的力度一定是高烈度的,以求劇烈反應中獲得更多的改革經驗的參數。

從這些參與聯通混改的民企來看,都具有響噹噹的實力,其中不乏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和京東等行業巨頭,而這些企業與中國聯通關聯性強、互補性高,國企藉助民企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一定會提升效率,實現雙贏。當然民資踴躍參與混改也是因為我國抑制資本向境外轉移的結果。民資積攢一些資金,而投資渠道有限,混改恰好為民資提供了一個投資機會,也是民企藉機打破國企壟斷實現民企戰略布局的最好時機。

但混改提升效率離不開一些必要要件。從股權結構看,聯通引進30多家知名企業,混改完成後,仍然持有36.67%的股份,另一個國企性質的企業中國人壽認購聯通超10%的股權,國有性質的企業佔據控股優勢。而真正具有民資投資聯通的企業合計佔18.85%的股份,所以混改顯得民資沒有預料的大。但這只是個表象,混改的重要意義在於改變市場「一股獨大」「一企獨大」、重構市場競爭格局。

在電信市場中中國移動的贏利已佔據80%多的份額,寡頭地位明顯,獲得這麼大的份額是長期行業壟斷的結果,壟斷會破壞市場自由準入,市場只有通過競爭,才會消滅那些靠壓榨消費者而賺錢的企業。而混改的目的就是要淨化市場競爭。

混改就預示要實現股權多元化,即使這次首次引入的民資比例較小,但這只會是循序漸進的摸索,以後會通過逐步增資擴股來實現民資話語權,因為只有遵循市場規則,圍繞市場化運作的制衡機制才有可能形成,民資才有可能放心進入國有企業。央企只有放寬準入條件,讓依靠市場起家的民企來充分參與企業管理,才會提升國有企業效率問題,混改才會見真成效。

毋庸置疑,混合所有制本身就是對市場機制的一種認可。只有市場機制才會激發央企內生增長動力。

作者許權勝系中國知名財經專欄作家

當前國有資本管理方式從管資產向符合市場意識的管資本方向轉變,因此改革勢在必行。近日,國企集團混改的大幕徐徐拉開,中國聯通作為首個集團混改的央企企業,其標杆意義極為明顯。

從去年開始,我國就加快對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三去一降一補、側供給、債轉股等措施來進行國企去杆杆的嘗試,但效果不盡人意,國企仍需要大幅度的改革才能扭轉低效率所引發的耗費過多金融資源的弊端。8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把國企的降槓桿作為「去槓桿」的重中之重,這就意味著降低央企負債工作是當前主要任務。

去槓桿與混改又有什麼聯繫呢?混改就是要在國有企業裡混合民間資本,以前國企集團一股獨大一騎絕塵是不容許民間資本來染指觸碰,現在槓桿過高的國企受高負債拖累,大而不優,混改則成為其別無選擇的去槓桿選項。

這次首選聯通混改,主要是因為聯通是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中最弱的一個國有企業集團,找這種市場份額小、影響力有限、可控性強的企業來試點安全係數較高,即使聯通被民營企業徹底控制也不會傷及國家對電信行業基礎設施的控制力,所以聯通混改在沒有多少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改革的力度一定是高烈度的,以求劇烈反應中獲得更多的改革經驗的參數。

從這些參與聯通混改的民企來看,都具有響噹噹的實力,其中不乏百度、騰訊、阿里巴巴和京東等行業巨頭,而這些企業與中國聯通關聯性強、互補性高,國企藉助民企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一定會提升效率,實現雙贏。當然民資踴躍參與混改也是因為我國抑制資本向境外轉移的結果。民資積攢一些資金,而投資渠道有限,混改恰好為民資提供了一個投資機會,也是民企藉機打破國企壟斷實現民企戰略布局的最好時機。

但混改提升效率離不開一些必要要件。從股權結構看,聯通引進30多家知名企業,混改完成後,仍然持有36.67%的股份,另一個國企性質的企業中國人壽認購聯通超10%的股權,國有性質的企業佔據控股優勢。而真正具有民資投資聯通的企業合計佔18.85%的股份,所以混改顯得民資沒有預料的大。但這只是個表象,混改的重要意義在於改變市場「一股獨大」「一企獨大」、重構市場競爭格局。

在電信市場中中國移動的贏利已佔據80%多的份額,寡頭地位明顯,獲得這麼大的份額是長期行業壟斷的結果,壟斷會破壞市場自由準入,市場只有通過競爭,才會消滅那些靠壓榨消費者而賺錢的企業。而混改的目的就是要淨化市場競爭。

混改就預示要實現股權多元化,即使這次首次引入的民資比例較小,但這只會是循序漸進的摸索,以後會通過逐步增資擴股來實現民資話語權,因為只有遵循市場規則,圍繞市場化運作的制衡機制才有可能形成,民資才有可能放心進入國有企業。央企只有放寬準入條件,讓依靠市場起家的民企來充分參與企業管理,才會提升國有企業效率問題,混改才會見真成效。

毋庸置疑,混合所有制本身就是對市場機制的一種認可。只有市場機制才會激發央企內生增長動力。

相關焦點

  • 國企混改的「山能盛隆經驗」
    市場驗證了盛隆公司混合所有制模式的成功。梳理其混改始末,剖析本質,總結經驗,對深化國企改革具有樣本意義。選強擇優找股東「國有資本,民營機制」,這是山東省國資委主任張斌對盛隆公司混改的點評。盛隆公司的混改始於混,成於改上。
  • 國企拓展混改三大路徑突顯
    專家表示,近期已經有多個地方針對國企改革發布具體細則,說明地方國企改革步伐正在提速。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促進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重要方式,其中通過試點員工持股,還可以在優化股權結構、完善公司治理和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 深化混改 增強湖南國企競爭力
    「三個有利於」為國企改革確立了價值判斷標準,是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依據和根本遵循。 近年來,我省省屬國企混改工作一直在探索之中,既有成功的案例經驗,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離「三個有利於」的要求尚有差距。比如,資本實力不強,行業領軍企業不多;國資湘軍的品牌還不夠響,創新引領帶動作用不充分;產業布局結構不優,高新技術產業佔比不高。
  • 國企混改重組等或多點突破
    8月29日,在國資委召開媒體的通氣會上,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表示,今年以來,大力推動國有企業體制機制創新,在國企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第三批試點企業混改方案陸續獲批。根據記者了解,多數機構人士表示,今年下半年,混改、重組、市值管理等國企改革措施有望多點突破,這也使得資本市場上國企改革主題不斷獲得資金的關注。
  • 國企混改:做好「九維評估」,系統展開可行性分析
    具體來說,是不是有一種可以通行的分析模型和方法,一家集團企業可以通過這個評估方法,比較清晰簡單的知道,各家下屬公司適不適合混改、適合怎麼樣的混改、要注意哪些具體問題……這樣,集團公司推進下屬企業「一企一策」開展工作,就會有據可依、有方可循。擴大點範圍來看,這個方法對於任何一家思考混改或者股權多元化的國企都是很有意義的,我們都可以將其用於對本公司的診斷和評估。
  • 難點:國企混改診斷評估,有什麼好方法?
    來源:槓桿遊戲文|劉斌(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知本諮詢首席國企改革專家)編輯|億億伴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國企混改進入了全面深化新階段。擴大點範圍來看,這個方法對於任何一家思考混改或者股權多元化的國企都是很有意義的,我們都可以將其用於對本公司的診斷和評估。所以,這個問題值得思考,也迫切需要答案。混改為什麼要先做診斷評估?
  • 身後是今年國企混改大戲!主題...
    身後是今年國企混改大戲!主題或被點爆 摘要 【果然漲停!格力股權變動為何萬眾矚目?身後是今年國企混改大戲!主題或被點爆】格力電器4月8日晚公告稱,控股股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
  • 特寫:國企混改投資人畫像,四大特點及三類主體
    比如說,能夠給國有企業提供某個方面的市場,或者在某些專項產業能力上可以幫助國企擴展和升級。比如同樣2017年混改的東航物流公司,吸引了四家投資者,包括聯想控股、德邦物流、普洛斯投資、綠地金融。其中聯想可以提供很多物流客戶市場;德邦物流能夠幫助東航物流打通最後一公裡;普洛斯投資是全球領先的倉儲物流地產企業,也可以提供較大的市場空間。第三,投資者可以與混改企業有業務和能力互補。互補和協同有時有點接近,但側重點不同。
  • 聚焦國企混改 「一商」走進「方大」
    至此,天津一商集團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化國企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混改的總體部署,順利完成混改任務,在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2018年,東北製藥實施混改,方大集團依法依規成為東北製藥第一大股東。混改後,東北製藥加大創新和科研投入,著眼未來推進「雙創新」驅動戰略。混改不到半年,東北製藥一舉實現大幅盈利,營收、淨利潤、上繳稅收同比分別增長31.54%、64.04%、49.06%。混改效應、經濟效益凸顯,成為遼寧乃至東北國企混改的一面旗幟。
  • 華泰策略:混改主題環境升溫 國企改革迎來催化期
    摘要   第二批混改名單醞釀已久,七月是公布的重要時間窗口  市場從4月份以來即期待第二批混改試點名單,而七月份是國企改革試點名單公布的重要時間窗口。我們認為,通過證券市場幫助國有企業實現公司制改制,固然有其積極意義,但資產證券化本身,並未觸及國企體制改革,國企改革真正的「源頭活水」來自資產證券化之後的市場化運作,例如引入民營資本、剝離殭屍資產等。同時,壓縮管理層級、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精簡人員等「做減法」的手段,也可有效促進國企提質增效。我們認為,國企改革「做減法」是手段,「做大做強」是目標,二者並不矛盾。
  • 國企掌門人解碼企業高質量發展 混改、創新成關鍵詞
    來源:中國證券報七位國企掌門人解碼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混改」「創新」成關鍵詞□本報記者 劉麗靚 康書偉 在11月3日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期間,中鹽集團董事長李耀強,中國華錄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黎明,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白忠泉,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彤宙等七位國企掌門人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就混改、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 珠海明駿成格力股權受讓方 格力拉開國企混改3.0序幕
    珠海明駿成為格力電器15%股權受讓方,格力拉開國企混改3.0序幕格力電器10月28日晚公告,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最終成為格力電器15%股權受讓方,將一舉躍居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珠海明駿投資背後的高瓴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進入格力電器。
  • 年內最大規模國企混改項目落地!中信銀行成功參投3.13億元
    來源:投資時報發揮集團金融全牌照優勢,中信銀行充分運用"商行+投行""境內+境外""貨幣市場+資本市場"的協同服務,完成年內最大規模國企混改項目落地。2020年9月29日,隨著全部資金繳款到位,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簡稱「徐工集團」)混改塵埃落定。
  • 處置「殭屍企業」、推進混改、「多合一」改革……國企改革攻堅的
    突破混合所有制改革難點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產發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黃蓓表示,「響應中央、省、市有關國企改革戰略部署,結合自身戰略發展規劃,產發集團今年大力推進混改工作,年初,通過深入座談、調研,初步遴選出具備一定市場競爭力的權屬企業作為試點推進混改。」
  • 年內多家國企混改採用 「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模式
    市場人士表示,今年新證券法實施後,國企混改實施員工持股計劃200人的人數限制「障礙」已經消除,有助於國有企業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進行市場化的資源整合,做強做優。  年內多家國企混改採用  「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模式  柳工集團表示,柳工集團此次混改,構建了「中央和地方國企優勢+市場化機制+戰略夥伴協同」的廣西國企改革發展新模式,探索形成了廣西國企多元混改模式,柳工有限增資擴股、柳工集團股權轉讓、骨幹員工持股計劃同時進行,實現了股東利益、企業利益和個人利益有機結合。
  • 募資超34億 近年來全國裝備製造業混改的典型案例
    近日,廣西柳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工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戰略投資者籤約儀式在南寧舉行,柳工混改邁出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關鍵一步。據了解,柳工集團與7家戰略投資者籤訂總額31.92億的廣西柳工集團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柳工有限)增資擴股及股權轉讓協議,同時,公司1274名骨幹員工以2.23億增資進入柳工有限。
  • 混改不能只重形式:汽車國企改革關鍵是整合
    1月10日,爆發的東風標緻「搬家風波」,就是國企改革之下伴隨的陣痛。  「當初東風標緻設立北京辦事處的初衷非常明確,就是為了更貼近市場,引入更有競爭力的人才體系。我們知道改革是必要的,可是怎麼改、改的重點在哪兒,這個很關鍵,如果改革不到位,或者動作搞偏了的話,其實是弊大於利。」
  • 天津又一國企混改落地!
    天津又一國企混改落地!,標誌著醫藥集團混改落地,天津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斬獲新的重大成果。天津醫藥集團混改項目成功籤約,將促進三地優質企業的合作共贏,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增強區域發展的協同性。
  • 年內多家國企混改採用「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模式 新證券法破解...
    市場人士表示,今年新證券法實施後,國企混改實施員工持股計劃200人的人數限制「障礙」已經消除,有助於國有企業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的融資和資源配置功能,進行市場化的資源整合,做強做優。年內多家國企混改採用「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模式柳工集團表示,柳工集團此次混改,構建了「中央和地方國企優勢+市場化機制+戰略夥伴協同」的廣西國企改革發展新模式,探索形成了廣西國企多元混改模式,柳工有限增資擴股、柳工集團股權轉讓、骨幹員工持股計劃同時進行,實現了股東利益、企業利益和個人利益有機結合
  • 從央企實踐看混改三大關鍵詞:多路徑、轉機制、放紅利
    與誰合、怎樣混?這是央企改革首先面對的問題。作為國企改革重要突破口,混合所有制改革正不斷向縱深推進,尤其是主業處於充分競爭領域的商業類中央企業近年來在「與誰混」「怎樣混」「如何改」等問題上有不少探索。產權市場成為央企開展混改的重要平臺。據了解,央企通過轉讓部分股權、增資擴股等方式引入合作者,2013年以來共成交495宗,引入非公資本986億元。除了充分運用資本市場、產權市場吸引投資者參與國企改革外,央企還通過兼併重組、成立或參股非公有制公司、設立投資基金等多種方式,撬動社會資本,實現「雙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