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進步,「重男輕女」的糟粕思想已經漸漸被拋棄了,取而代之的是」生男生女都是寶」。還有些家庭,反而更喜歡乖巧聽話的女兒。因為中國男女婚嫁問題,還有人戲稱兒子是「建設銀行」,女兒是「招商銀行」,雖然只是玩笑,也可見現在的大部分家長對於孩子的性別的認識已經發生了改變。
不可否認,人們生兒生女的觀念有了很大的改善,也緩解性別比例差距大的壓力,但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少問題,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句老話「窮養兒子富養女」。
很多人理解成,女兒養起來就要精細一點,男孩就可以隨便一點,糙一點,甚至把現在普遍存在的「男弱女強」的現象歸因是養育兒子的時候太過用心,這樣的想法當然是錯誤的。
由此引發了一些教育兒子的錯誤行為,其實反而不利於男孩成才:
一、 男孩子就要堅強,可以隨意批評。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孩子的心理都是非常脆弱敏感的。了解過育兒知識的家長就會知道,不正確的批評方式不僅不利於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而且很容易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傷害孩子尚且稚嫩的心靈,從而影響孩子的成長。
如果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是個兒子,覺得男孩子就應該結實一點,不顧場合或者孩子的情感,在外人面前或者沒有了解事情的全貌就隨意批評孩子,導致孩子自尊心受傷,或者感到委屈。
這樣並沒有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是屈服於父母的威嚴,可能會使孩子長大後自卑不自信,或者產生逆反父母的行為,甚至無法建立正確的三觀。
二、 棍棒底下出孝子,男孩子可以動手打。
家長們面對小公主的時候通常都會心軟,但是面對整天上躥下跳的小子,確實會比較暴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雖然適當的讓孩子體會到疼痛確實能夠讓孩子記憶深刻,以免下次犯同樣的錯誤,但體罰孩子仍然是一種不值得提倡的行為。
而男孩子們確實會比較倔強,如果爸爸媽媽下手的時候沒有注意輕重,很容易給孩子的身體留下不可彌補的損傷。
另一方面,暴怒之下的棍棒教育常常比言語批評更會激發孩子的逆反情緒,這種暴力也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的薰陶,影響親子關係的同時,還可能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暴力的種子,影響孩子今後的成長和與他人的相處。
因此,如果需要適當的體罰輔助教育,父母一定要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在怒火之下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三、 男孩子就應該堅強,不能掉眼淚。
這也算是很多人的共同認知,不過這種認知本來就是錯誤的。很多時候,大部分人覺得理所應當的事情並不就是正確的事情,尤其在養育孩子的事情上,希望家長們可以堅守自己的信念,不要輕易受外界的影響。
流淚其實是人類正常的生理反應,在情緒過於激烈,導致身體隨情緒做出了一定生理反應的時候,流淚有益於抒發情緒,使心理和身體儘量快速地平復下來。
如果只是為了所謂的面子和尊嚴,強迫孩子把不良情緒積壓在心裡,孩子的內心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壓抑,隨著孩子的長大,反而不會正確發洩自己的情緒,如果有一天突然爆發,後果將不堪設想。
男孩女孩都是自家的小寶貝,實在不該區別對待。都需要父母精心養育,悉心教導,才能成人成才。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