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也能做的這麼帥?「布袋戲」究竟有什麼魅力,讓這麼多人痴迷
我國是一個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的大國,早在古代,我國人民就已經非常重視精神文明生活。雖然古代沒有電視機,沒有手機甚至沒有收音機,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找樂子」。除了能去戲院聽戲,去茶館聽書之外,還有皮影戲、木偶戲這些娛樂活動。到了今天,皮影戲還有木偶戲這些已經成了文化遺產,雖然傳承了幾千年,但是到了今天還願意看的人已經沒有很多了。
然而,在這些傳統戲法中存在著一個「異類」,它不僅沒有被大家遺忘,反而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這一藝術形式就是「布袋戲」,布袋戲又被稱作「指花戲」、「掌中戲」,是木偶傀儡戲的一種。和提線木偶戲、杖頭木偶戲並稱為木偶戲中的三大劇種,然而,和另外兩個比起來,布袋木偶戲的靈活性更高,在今天也發展的最好。
被叫做「布袋戲」,是因為這些木偶小人的身體是用布袋做成,套在手上進行操作。最傳統的布袋戲是這樣,但是現在的布袋戲偶越做越大,越做越精緻,已經不是一隻手就可以操縱的了。布袋戲是流傳在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的一種藝術形式,現在臺灣布袋戲算是發展的最好的。原本,布袋木偶戲也一直在走向沒落,但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臺灣布袋戲的傳人黃俊雄,首次將布袋戲偶加大,並且強調戲偶的眼神,還用流行音樂代替傳統的鼓點,將傳統的布袋戲注入了流行元素,搬上電視臺,在當時引發了萬人空巷。
自此,布袋戲算是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到了現在,臺灣布袋戲中最著名的「霹靂布袋戲」系列每年都會吸引一些年輕人入坑,很多人都想不到,木偶居然也可以做的這麼精緻好看,而且動作之流暢不亞於真人,令人大開眼界。當然了,除了精緻的戲偶,精妙的操偶手法,布袋戲還有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劇情。為了吸引年輕人關注,現在的布袋戲中加入了很多神魔元素,而超長的劇情也為塑造完善的人物性格做了良好的鋪墊,其中,有些劇情比電視劇還要精彩得多(劇情上我個人非常推崇金光布袋戲系列的「九龍變」三部曲)。
當下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布袋戲,除了霹靂布袋戲系列之外,還有金光系列、天宇布袋戲以及神魔布袋戲等。在無聊的寒假中,大家不妨去看看,保證你跳進坑裡就很難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