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趙培鋒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3年5月
作者介紹:
趙培峰,男,河南禹州人。曾先後就讀於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和北京聯合大學,2012年在臺灣建國科技大學交換學習,現為建國科技大學大陸校友會華中支會會長。
內容推薦:
《這麼近那麼遠--大陸學生讀臺灣》(作者趙培鋒)通過講述作者在遊學臺灣期間的種種見聞,例如 :自助餐的不同形式、「機車」一詞的多重意義、民間風俗「三月瘋媽祖」、誠品書店的經營理念、阿里 山其實不是山等,為讀者展現了一個生動而真實的臺灣。《這麼近那麼遠--大陸學生讀臺灣》不僅可以讓 讀者看到兩岸文化之間的差異所在,更能讓讀者感受到其實兩岸人民都是華夏子孫,都擁有同種同源的中華文化。
《老師讓我去「自首」》;《我該怎麼稱呼馬英九》;《偶遇馬英九的學弟卓伯源》;《副縣長楊仲是「大內高手」》;《「能屈能伸」的蕭大哥》;《歪打正著我們見到了陳科長》;《心繫天下的儒家學者許言初老師》;《三語教學「韓」老師》;《臺灣的華老師姓「中華」》;《我的建國科大輪椅同學》;《「Match」不是「匹配」》……《這麼近那麼遠--大陸學生讀臺灣》(作者趙培鋒)通過講述作者在遊學臺灣期間的種種見聞,例如:自助餐的不同形式、「機車」一詞的多重意義、民間風俗「三月瘋媽祖」、誠品書店的經營理念、阿里山其實不是山等,為讀者展現了一個生動而真實的臺灣。
目錄:
第一章 風情實錄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寶島
東海岸與西海岸的PK
建國科大的「三力」鼎天下
阿里山不是山
九把刀把彰化獻給了全世界
社頭有三寶:襪子、芭樂和董事長
彰化縣政府是個福利院
說說垃圾的那些美
東海大學是全臺環保的啟蒙陣地
社會規定吃飯要「AA」
可別拿自助餐不當「乾糧」
「機車」是個多義詞
八卦山上的「螢火蟲」
坐台鐵我經常坐過站
小姐非「小姐」,檳榔妹才是真「小姐」
餐館例假的日子
顧客亦是店小二
媽媽在我要求她繫上安全帶後下了我的車
我的臺灣同學吃飯很挑剔
地震、颱風成了臺灣給我們開玩笑的工具
「三月瘋媽祖」,全臺不夜城
真真假假的信仰
我在臺灣做義工
第二章 萬象人生
我說這些臺灣人
細節決定成敗的臺北人戴叔叔
我在賽德克部落的一天
黑蟲子就是DNA檢測器
公共場合的禁區
丟個東西還真難
臺灣人的「嗲」會傳染
菸酒不分家?錯!
汽車不鳴笛
彰化人都會畫地圖
法沒有情人有情
把妹可以,別被把
藍綠「鬧」臺灣
幻想和臺灣政客們的接觸
老師讓我去「自首」
我該怎麼稱呼馬英九
偶遇馬英九的學弟卓伯源
副縣長楊仲是「大內高手」
「能屈能伸」的蕭大哥
歪打正著我們見到了陳科長
心繫天下的儒家學者許言初老師
三語教學「韓」老師
臺灣的華老師姓「中華」
我的建國科大輪椅同學
「Match」不是「匹配」
臺大學生賣小吃
臺劇《天地有情》讓我糾結了好多年
在誠品的舞臺上演繹人生
我有一個單車環島夢
我被「真耶穌」嚇破了膽
莫那魯道的陵墓會「顯靈」
臺生說「今晚有鬼」
第三章 夜思故鄉
我願做雙向通行的「橋梁」
傳統文化需要傳承和保護
陸生憶臺灣
計算器幫助我們花臺幣
韓寒說臺灣
臺灣人看大陸
一個要來大陸學習的臺生的困惑
花蓮自行車老闆贊大陸
臺灣朋友給我的一封信
臺灣,我想對你說
外一章 我遊我學
臺灣的那些吃和玩
外二章 身邊瑣事
附錄1:臺灣和大陸常用詞對比
附錄2:兩岸歷史對比
後記
(以上數據轉愛載自http://product.dangdang.com/1262304605.html)
《兩岸青年》書評:
隨著兩岸大陸交換生每年赴臺人數不斷增加,有不少同學們都將自己在臺灣交換經驗寫作成書在臺灣和大陸出版,從2010年政大交換生陳爾東同學第一本開使至今也已餘十餘本相類似的書了。性質大部分都是以自己初到臺灣到一整個學期結束的心得為主,但是每本書都是一本經典,因為透過許多同學們書寫屬於自己得臺灣日記,讓沒到過臺灣的大陸同學可以深刻體驗到臺灣的各種好與多元的想法,讓臺灣人認識到原來臺灣還是那麼美麗還真的是做寶島,自己怎麼都還不到呢!
本書的作者來自河南,遠赴到彰化的建國科技大學交換,在短短的一學期裡深度的將臺灣仔細的品讀介紹了一次,最難能可貴的是讓小編第一次了解到垃圾分類的典故,這樣臺灣人已引為傲的制度還是由本書作者親自到了彰化縣環保局和東海大學深度調研分享在書中,不只讓所有的大陸讀者了解到臺灣的一些好的東西給大陸,也期盼未來大陸慢慢也可以將落實垃圾分類制度。本書另一個最特別是第一本非來自臺北學校的交換生或學位生所寫的書,全書從彰化出發來看臺灣,彰化縣位於臺灣中部,是一座臺灣的農業大縣同時也是華裔球星林書豪家人的出生地,或許就是因為這樣從彰化出發,讓許多大陸的讀者可以真正認識臺北以外,原來臺灣還是有許多縣市是那麼美麗的。
小編在品讀本書後,自己慢慢的想自過去一年整整在重新認識臺灣之旅時,有真正再去認識彰化嗎?有再去過書中介紹的美景和碰見那臺灣美麗的人嗎?或許等小編再次重回臺灣時應該用心去把那美麗的彰化走透透,重新認識彰化的歷史和文化,因為小編媽媽家人都來自美麗的彰化,期待本書讓讀者們認識不一樣和更細緻的臺灣啊!
轉載請註明《兩岸青年》微信公眾平臺,謝謝。
========兩岸青年========
投稿郵箱:497748393@qq.com
投稿內容:關於你和臺灣、大陸的所有,字數不限
具體詳情可點擊底部的「閱讀原文」直達徵稿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