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能文能武,性情疏闊,為何想不開的非要去爭皇位?只為一個人

2020-12-18 檸檬扒

註:本文只是個人對十三爺胤祥的理解,僅供參考。

一直覺得,像是十三爺胤祥那樣能文能詩,書畫俱佳,又性情疏闊的男兒,如若不是生在皇家,長於民間的他,應該可以過的很瀟灑,是個策馬江湖,肆意享受人生的俠士,以他至情至性的性格,他也會結交很多的知心好友,可以時不時的把酒言歡,他可以過的肆意自由,也不會人到中年就積勞沉疾,終至病死了。

圖片

可是偏偏,他是個生於帝王之家的皇子,又是偏偏,他有一個可以把性命相託的兄弟,讓他不忍讓他一人鬥爭於朝堂政治,自己去做自己的閒散王爺,於是只好陪他一起沉浮朝廷了。

在康熙二十五年的時候,在這個年輕皇帝志得意滿的時候,他已經迎來了他第十三個兒子,胤祥,他的生母身份並不顯貴,而對於皇子眾多的康熙來說,一個身份並不顯貴,也不如何受寵的妃子,生下的兒子,著實沒有什麼值得特別注意的。做父親的喜悅他也早就已經品嘗過,對於新皇子的降生,他雖有歡喜,然而很淺。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出生的時候,並不怎麼被康熙看重的孩子,後來卻憑藉著自己的出色,讓康熙不得不注意到他。胤祥不僅能文能武,而且書畫俱佳,善於騎射,是個十分出色的皇子,讓康熙很喜歡他。也經常把他帶在身邊,在康熙第一次廢太子之前,康熙帝只要離開京師,無論去哪裡,必將胤祥帶往。

圖片

康熙兒子很多,胤祥的兄弟們也很多,胤祥為人溫和,本和其他兄弟相處也不錯,然而唯有一個,是感情深厚到他可以以性命相託的。胤祥生母地位低,在小的時候,還不被康熙看重的時候,他的境遇是比較孤單的,因為若說拜高踩低,相信沒有一個地方會比皇宮更能體現了。但是,就在那種孤單寂寞的日子,卻有一個四阿哥,如同世間所有最普通的兄長,對他的學業親自教授,親自帶著長大,教他學識,叫他為人處世,所有兩兄弟的感情一直非常好。當康熙帝出巡只帶他們其中一個扈從時,即使短暫分別,兩兄弟也會詩書往還。雍正還把他和十三弟唱和的詩作收在詩文集中,使胤祥的少數作品得以傳世。

圖片

或許正是因為和四阿哥的感情深厚,才讓本該無志於皇位的胤祥,也投入了這場奪嫡中。因為一直覺得,以胤祥的心性和材質,如果他想要逃脫奪嫡之爭,並非不可能。只是因為胤禛對皇位勢在必得,所以他也成了九龍奪嫡的一員。如果,他如同五阿哥胤琪一樣,不參與政事,老老實實的做自己的王爺,或許他這一生,都會輕鬆很多。但是胤祥終究是成了四爺一黨,也開啟了另一段註定兇險的人生。

胤祥一直是胤禛的一大助力,無論是康熙朝還是雍正朝,在雍正還只是個四阿哥的時候,在他的兄弟們都選擇了八阿哥的時候,十三胤祥是四爺黨裡除四爺外唯一的一個阿哥;而在雍正登基以後,也是十三,勞心勞力,親歷親為的幫雍正穩定這個朝局。

圖片

然而允祥身體狀況本來就不好,長期的積勞更是讓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在雍正八年,他就因病去世了,年僅四十四歲。疼愛的弟弟比自己小卻比自己先走了,雍正內心也是十分悲痛,封胤祥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配享太廟,上諡號為「賢」,並且將十三的名字從允祥改回胤祥,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對十三胤祥這個清宮王爺,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好感,或許看了太多關於他的小說,對他的印象,也永遠停留在了一個文武雙全,性情疏闊的好男兒身上了。

相關焦點

  • 雍正為什麼這麼信任十三胤祥?胤祥能文能武,為何不自己奪位?
    圖片而十三阿哥胤祥,也是文武雙全,挺有才幹的一個皇子,曾經也是深受康熙喜愛,為何卻甘心替雍正謀奪皇位,自己為他人做嫁衣呢?這就需要我們細細的回顧胤祥的生平了。康熙二十五年的時候,胤祥出生,生母是敬敏皇貴妃章佳氏,身份並不尊貴,皇貴妃的名號還是雍正登基後給她追封的,實際上章佳氏死的時候,只得到了敏妃的稱號。這暫且不談,胤祥雖然生母身份不高,然而自己很聰明,算得上是文武雙全,康熙也很喜歡他,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胤祥出生於北京紫禁城,生母為敬敏皇貴妃章佳氏。
  • 此人是大清鐵帽子王,幫助雍正奪取皇位,如今陵墓只剩下一個大坑
    康熙皇帝有24個兒子,當時有9個兒子參與到了奪嫡之爭,最後四阿哥胤禛取得勝利,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皇帝。在雍正皇帝上位的過程中有一位皇子不得不提,他就是十三阿哥胤祥,可以說雍正皇帝最後取得勝利與他的十三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咱們的這位十三爺如今的現狀卻讓人十分心痛。胤祥本是康熙的是22子,按照年齡排名老十三,在歷史劇中稱為十三爺,也是大清朝的第九大鐵帽子王。
  • 雍正帝為何對十三弟胤祥那麼好,原因是什麼?
    雍正皇帝在位的時候,對自己的其他兄弟都比較狠,就像什麼八賢王胤禩的結局可以說是比較悽慘的,但雍正皇帝對自己的十三弟胤祥卻很好,信任有加,讓他做總理事務大臣,同時進封為和碩怡親王。其實,雍正帝對十三弟胤祥這麼好,還得從他們小時候說起。
  •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十三爺胤祥為何在軍中有很高的影響力?
    可以說沒有十三爺就沒有雍正的皇位,即使當了皇帝也不會坐穩!那問題來了,為何十三爺在軍隊中有如此高的威望?看看十三爺的表現:輕鬆殺死豐臺提督成文運,又輕鬆抓住八旗王爺安排在豐臺大營的人。在《雍正王朝》,我們只見過或聽過,大阿哥早年打過仗,有他部下馬國忠為證,十四阿哥後期當過大將軍王在西北平叛,實實在在打過仗,其他阿哥就沒有提過;而太子二阿哥是因為有「奶兄」凌普的關係,間接能掌握一些兵權。而十三爺呢?
  • 九子奪嫡的時候,十三爺胤祥因為何事,被康熙軟禁了整整十年
    後來雍正即位,雍正對他非常的信任,封他為親王,給他實權管理朝中的大臣。直到他去世前,他都一直有實權處理國家的大小適宜。雍正穩定了朝中局勢之後,報復了曾經和他爭奪皇位的兄弟。除了胤祥之外的所有皇子,都受到了雍正一定程度的懲罰。可見雍正是多麼的看重和信任自己的弟弟胤祥。胤祥的史料上有一段時間是空白的,就是在胤礽被廢除之後的十年時間。
  • 怡親王胤祥,而今陵寢何等荒涼:申哥帶你走河北之十
    直到胤禛即位,才將胤祥躍升至總理事務王大臣、且晉升為怡親王。在這裡面,有一件令人匪夷所思之事:於雍正元年(1723年)到來之前,胤祥已經被圈禁長達14年之久。這就不太符合玄燁對子嗣們的一貫態度了。要知道,被玄燁圈禁時間最長者,便是皇長子胤禔與皇十三子胤祥。圈禁的緣由,乃諸皇子的奪嫡之爭。為人歹毒的大哥,被其父長期監禁,亦屬應有之義。然胤祥被禁,且一下就是十四年,這就有些超出常理了。
  • 十三爺胤祥的子孫,革職,賜死,發配,兩次爵位被廢,讓人嘆息
    胤禛太愛十三弟了,愛屋及烏,還將胤祥已故多年的生母封號,有原來的「敏妃」名號提高了兩級,追封「敬敏皇貴妃」,並重新賜葬。 在以後的若干年裡,雍正不斷的施恩於胤祥,胤祥封為怡親王以後,雍正按照慣例,賞賜銀23萬兩。並刻意違反制度,在胤祥的親王爵位以外,為胤祥家再加封一個郡王爵。「忠、敬、誠、直、勤、慎、廉、明」這八個雍正皇帝概括的字,也確實符合胤祥的功績和品行。
  • 「十三爺」怡親王胤祥的真實一生,為什麼與雍正皇帝關係最好
    康熙對他的孩子都很愛護,胤祥也曾隨駕南巡,拜謁祖陵,看起來很不錯,其實差很多,康熙的皇子都得了郡王、貝勒,參政有大立功的封親王,再差的都能混個貝子,但胤祥直到康熙死都沒給他封號爵位,只是個普通的皇子,實在是尷尬。圖為和碩怡親王,胤祥畫像。
  • 雍正王朝:胤祥為何落得善終——鄔思道失算了還是雍正帝心軟了
    胤祥對於鄔思道的擔憂非常清算,他有幾個動作,讓鄔思道才放下心來。1、說明自己的來意——替自己和雍正皇帝為鄔思道踐行,而非「送行」;2、明確自己所帶的酒是當初自己被關時,鄔思道送去,自己沒捨得喝完的酒。表明自己並未忘記鄔思道的恩情,只是來踐行,別無他意。3、倒酒後,胤祥先將自己碗中的酒一口飲下,打消鄔思道對「酒中有毒」的擔心。
  • 十三爺胤祥死前提了3個要求,前兩個雍正答應,最後一個卻不答應
    尤其是帝王家族,所有的皇子都想要拔得頭籌坐上權力至高無上的皇位,他們之間爭奪皇位,輕則感情不和,頭破血流;重則相互殺害,想要取對方的性命。清朝就有一個案例,皇子之間為了搶奪皇位,不惜用盡一切手段來幹掉對方。而這個故事也成為後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還曾為此拍過幾部電視劇。這個事件就是"九子奪嫡"。
  • 胤祥的女兒,為何會被雍正收養在宮中,難道是為了牽制胤祥?
    首先,以雍正對胤祥的恩寵,雍正絕無可能會有想要去牽制胤祥的想法。 雍正對胤祥到底有多恩寵? 第一、雍正即位的第二日,就晉升胤祥為和碩怡親王。
  • 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何非要爭奪皇位呢,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好嗎?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就會說了,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沒事多造造小人不好嗎,為何非要爭奪皇位,甚至爭個你死我活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雖然王爺表面來說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僅次於皇帝的尊貴存在,但說得再好,皇帝也只有一個,可是天下之主,正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王爺再尊貴也只是臣子,君臣有別,看似只差一步,實則天壤之別。
  • 真實的皇子兄弟,為何雍正與十三阿哥感情這麼好?
    圖為雍正皇帝實際上,關於胤祥和當時的胤禛的年少時期的歷史記錄很稀缺,我們從史書典籍之中所能知道的就是二人從小一起長大,胤禛比胤祥大八歲,他負責教弟弟胤祥算數,二人也是因此形影不離。胤祥的生母地位低下且去世較早,但是前期的胤祥聰明機智,能文能武十分受康熙的寵愛,可惜的是後來因為政治事故而被冷落,漸漸被康熙疏遠。至於胤禛更不用說了,簡直是皇室的標準典範。
  • 雍正王朝:胤祥被圈禁,十阿哥胤俄為何第一個求情?這才叫聰明
    論出身,胤俄或許比不過嫡出的太子胤礽;但若要論外戚勢力的強大,十個胤礽綁在一塊恐怕都不是胤俄的對手。胤俄的生母為溫僖貴妃,在孝懿仁皇后崩逝以後,曾長期執掌後宮庶務;姨母為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一位能讓康熙皇帝「相敬如賓」的實權皇后,赫赫有名的鰲拜,就是孝昭仁皇后的乾爹。
  • 愛新覺羅胤祥簡介
    愛新覺羅胤祥簡介   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胤禛上位之前那可是經過了一番腥風血雨,康熙皇帝在廢了太子之後一直沒再對外確定誰才是最終的皇位繼承人,而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當時的熱門人選,誰也沒有想到最後是胤禛殺出了重圍,繼承了雍正的皇位。而胤禛之所以能夠上位,除了他自己精明強幹之外,跟身邊是能人眾多有很大的關係,謀士鄔思道為他出謀劃策,他的兄弟們對他也是忠心耿耿。
  • 胤祉一直潛心學術,奪嫡時也支持雍正,為何仍被雍正下黑手?
    是什麼原因,讓雍正要如此急不可耐的去清算一個可以說是牽扯到皇儲之爭中最淺的胤祉呢?其實歸根結底,不在於雍正恨胤祉,而在於雍正想替一個人出頭,這個人就是皇十三子胤祥。其次,我們剛才也說了,關於胤祉參與到皇儲之爭的唯一記載,就是在康熙一廢太子之時,胤祉曾落井下石,將大阿哥魘鎮太子一事告知康熙,促使大阿哥被圈禁。而也就在這時,有一位皇子同大阿哥一同被康熙下令圈禁,這位皇子就是胤祥。胤祥為何被一同圈禁,史書並未點明,但從他與大阿哥同時被圈禁來看,料想定然是胤祉在檢舉大阿哥之時,順帶將胤祥也捲入進去。
  • 雍正王朝:老十三胤祥府上的喬姐去哪了?看看坎兒怎麼沒的就懂了
    喬姐是老九胤禟知道老十三胤祥好色,硬塞給他的一個美女,老十三胤祥也來者不拒,照收不誤。此女出場不多,但在劇中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們今天就來考證一下,喬姐究竟去哪了?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223期:雍正王朝:此地無銀三百兩,老十三胤祥府上喬姐究竟去了哪?
  • 十三爺胤祥為何要救廢妃鄭春華?康熙因一個女人就圈禁胤祥十年?
    復位後的太子胤礽曾經對春華的深情厚意已經不復存在,竟安排胤祥去處死鄭春華,這是給胤祥下套,胤祥是出了名的「俠王」,處死鄭春華不義,不處死春華,也是欺君。救不救,都會留有把柄在太子手裡。而對於太子而言,鄭春華死了,自己就少了一個約束,同時也有了胤祥的把柄。以此事要挾胤祥去取百官行述。春華被胤祥救了,自己也和胤祥捆綁在一起,順利拖胤祥下水。難怪八爺都說「這件事透著邪乎」。
  • 雍正帝對眾兄弟都戒心重重,為何對十三弟胤祥卻信任與重用?
    雍正帝在歷史上褒貶不一,有人說其勤政治國,為乾隆打下堅實的基礎,又有人說其只有守成,開拓不足,其實筆者看來,能夠完美收拾好康熙留下來的爛攤子,就已經算是很不錯了,更別提還穩住了清朝國祚
  • 深究康熙兒子們為爭皇位的「九龍奪嫡」事件原因
    看影視劇中,清宮戲中演繹非常的多的就有一件事「九龍奪嫡」,為什麼康熙的兒子們為皇位掙得那麼慘烈呢。當不成皇帝,當個富貴閒散王爺不是挺好的嗎。今天,歷史滄瀾就來和大家一起研究研究這個「九龍奪嫡」。齊桓公的兒子們爭王位,連他們老爹死了都不管,屍體都臭了。隋煬帝弒父,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明成祖的靖難之役……歷史上這種事情比比皆是,清朝的皇子們自小就要接受嚴格的教育,這些為皇權爭奪的事例,早已融進他們的潛意識,誰都跑不了,除了那些個小娃娃還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