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2020-08-06 王小騫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王小騫說


好的誇獎,是孩子一生取之不盡、用之不盡的財富。


蔡元培先生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


家庭教育中,最大的智慧在於,如何運用「誇獎」的方式,讓孩子在正面的反饋中,獲得激發成長的力量。


好的誇獎,不是一句簡單的「你真棒」,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 「成長型思維」,並讓錘鍊出6個方面的能力:


注重細節、善於合作、具有條理、懂得選擇、敢於創意以及領導力。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寶貝,你這個細節處理得真好!」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細節決定成敗。


很多兩三歲的孩子,喜歡蹲在地上看螞蟻,一看就是一個小時;也有的孩子對一個玩具反覆看……


孩子總能看到我們沒發現的細節。


其實,這是孩子的「細節敏感期」,這個時期培養孩子關注細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關注細節,不是磨磨嘰嘰,而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


注重細節的孩子,未來走得更遠。


在平常的教育中,父母可以多對孩子說:「寶貝,你這個細節處理得真好。」


比如,孩子寫字時,某個字寫得好、某個筆畫寫得規範,再或者,孩子幫忙做了家務,不要簡單的用「真棒」來誇他,可特定的指出哪個地方,他打掃得很乾淨。


誇獎孩子的細節處理,孩子將獲得持續鑽研的動力,更加追求嚴謹、品質。


關注細節是孩子身上最強的競爭力。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寶貝,你跟大家一起完成了XXX!」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善於與人合作的孩子,就是找到了成功的捷徑。


國際社會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找到一些5到7歲的孩子,三人一組,每組準備一個瓶子。

瓶子裡,有三個用線吊著的小球,而瓶口只能容納一個小球自由出入。

要求每組的每個孩子各抓住一條繩子,在喊比賽開始後,看哪組孩子最快把三個小球都拉出瓶子。

每個孩子都在拼命拉出自己的小球,結果,顯而易見,所有人都失敗了。


合作才能共贏。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幾個大人圍著照顧,許多孩子個性有餘,卻不懂得如何與人合作。


而孩子的合作精神,則需要父母在平常的教育中,去引導和鼓勵。


比如,小朋友在公園玩時,和其它孩子一起完成了一項工作,父母可以對孩子說:「寶貝,你和小朋友一起完成了XXX,你真有合作精神。」


當孩子主動提出,幫助你做家務時,也是對孩子說這句話:「你跟媽媽一起合作完成今天的晚飯……」,讓孩子感受到「合作」是一件正確、積極且有力量的事。


善於與人合作的孩子,具備更強的包容心和接納力,更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寶貝,你這個方法太有創意了,

媽媽都沒想到!」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有創意的孩子,永遠活得精彩。


現在的孩子,雖然擁有發達的網絡和見識更廣闊世界的機會,但是,卻常常覺得,生活很無聊。


似乎只有看電視、玩手機時,才能感受到一點生活的樂趣。


是我們的生活真的太無趣嗎?


當然不是,只是孩子被固化思維影響,缺乏對生活的創意性。


實際上,孩子天生具體有創意性,只不過,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創意性被掩蓋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對孩子說:「寶貝,你這個方法,真有新意。」


比起「你真聰明」這樣的誇獎,用「新意」來誇獎孩子的新發現、新研究,更能刺激他們的發揮創意的動力。


英國一項曾有個研究發現:


從小玩遊戲時富有創新精神的孩子,成人後健康狀況更好。


一個人的創意性,不僅在工作中有許多優勢,對自己的生活,也像陽光一樣,讓人喜歡與有創意的人在一起。


這樣的孩子,在未來也不會缺朋友和機會。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寶貝,你這個計劃做得太好了!」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條理性強的孩子,不拖延,更輕鬆。


經常有媽媽過來諮詢,孩子寫作業時,總是把作業丟得滿桌子都是,這個作業寫一點,那個作業翻一下,一兩個小時過去了,卻一門作業都沒寫完。


其實,這是孩子做事缺乏條理性,東一榔頭,西一錘子,結果,什麼都做不完,也做不好。


心理學家格林·艾薇在研究中發現:


孩子身上表現出的行為混亂,屬於心理上的「條理性障礙」。


實際上,即便孩子只是普通的缺乏條理性,哪怕再有天賦、再聰明,也會因為管理不好自己的時間、學習和生活,而導致學不好、做不好,結果往往是,要麼差強人意,要麼時間不夠。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不妨多跟孩子說:「寶貝,讓我們做個計劃吧。」


比如,當孩子要寫作業時,可以引導孩子把作業分門別類、按照難易程度列好計劃,做一門劃掉一門,這樣既可以增加孩子寫作業的信心,又能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


同樣的方式,孩子的整理玩具書本、書包,衣服,亦或外出購物、安排學習行程時,都可以採取「計劃式」方法處理。


看到孩子在「計劃」的引領下,處理事情越來越規範有效率時,父母一定要對孩子說:「寶貝,你這個計劃做得太好了!」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寶貝,你能這麼選,媽媽太佩服你了!」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懂得自我選擇的孩子,人生更有目標感。


中國職業生涯教育專家古典老師,在一次演講,提到一個概念叫「給自己幸福的能力」。


一個人最幸福的事,莫過於,可以為自己做選擇。


然而,這種為自己做選擇的自信與能力,需要從小培養。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對孩子說:「寶貝,你想要什麼,可以自己選擇。」


心理學家李子勳老師曾提到過一個案例:

一個6歲的女孩,特別缺乏生活自主性,口中有痰,她要問媽媽怎麼辦;告訴她吐掉,她又會問吐到哪裡;在人際交往中,跟哪個小朋友說話,說什麼話,都需要媽媽發出指令,

究其原因,是媽媽在養育她時,事事擔心孩子出錯或影響身體,便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不難想像,這樣的孩子,未來該怎麼離開父母,獨立生活。


培養孩子懂得自我選擇,可以生活中的點滴做起。


比如:


準備出門時,可以對孩子說:「寶貝,自己去衣櫃挑一條裙子吧。」


到了超市,與孩子約定好,只能買東西的數量,但把買什麼東西的選擇權交給孩子;


社會飛速發展,從來沒有一種固定的經驗,能力指導一個人完成他所有人生。


與其早早地在A和B之間讓孩子去抉擇,讓自己焦慮,不如從小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


其實,選擇是A到Z之間。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寶貝,在你的帶領下,這件事辦得真好!」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孩子的領導力,是他們人生的彩蛋。


許多人都知道霍思燕和杜江的兒子嗯哼是個小暖男,實際上,嗯哼的「領導力」也很不錯。


參加《爸爸去哪兒》時,小夥伴Max生病了,他會主動喊爸爸來幫忙,還貼心的安排Max:「別擔心,等過幾天就好。」


不僅如此,為了不讓小夥伴覺得孤單,他還組織了同行的小朋友一起來陪生病的Max玩。


和其它孩子相比,小小的嗯哼,倒有點像「孩子王」,把小夥伴們聚集在一起。


在他身上,就像有一個吸引力的光環,溫暖著身邊人,也可以像個領導一下,帶著大家一起向前走。


許多人以為,又不當領導,不需要有領導力。


其實,不然。


真正的「領導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激情和熱忱,驅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且願意為大人服務,引領大家越來越好。


簡單來說,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處事原則。


而早有科學研究過:


每個孩子都有潛力成為領導者,領導能力是能夠被教育的,每個孩子都必須培養領導能力。


我們在平常的教育中,可以多對孩子說:「寶貝,這個事你來組織一下吧。」


比如,家裡要請客吃飯、外出郊遊、哪怕是每天需要買的菜等,都可以嘗試著讓孩子拿出計劃,合適且不影響正常生活安排的情況下,可以採納孩子的方案,讓孩子作為主要責任人,由他來安排處理。


最後,在事情完成了,需要父母耐心的帶孩子復盤,總結經驗。


史丹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徳韋克提出了一個叫「成長型思維」的概念。


他把人的思維模式分成「固定思維」和「成長思維」兩種,並指出,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和感受幸福。


我們總是習慣了給孩子豐富的物資、無微不至的關懷,其實,這些東西,總有用完的一天。


唯有思維方式、思想態度,是誰也拿不走的。


而處理事情的條理性、自我選擇的能力、對細節的關注、與人合作的能力、創意力以及領導力是幫助一個人走得更遠、更好的階梯。


愛孩子,就多使用這6句話,去幫助孩子養成積極成長的思維。


今天,你誇對了嗎?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王小騫

著名主持人,親子教育專家,「王小騫親子說」創辦人,中科院心理所「婚姻與家庭心理輔導師」,中國婦女基金會「家庭成長計劃」愛心推廣大使,「愛育未來」家庭早期教育公益項目專家顧問。深入研究自我、家庭系統與孩子的發展規律,持續探索實用、可操作的兒童養育理念及家庭解決方案。因在家庭教育領域的踐行和強大的使命感與踐行力,深受百萬爸爸媽媽信賴。

相關焦點

  • 這6句誇獎,是孩子一輩子的護身符
    最近幾年,家長們越來越意識到了賞識教育的重要性,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這兩種誇獎方式。一種是萬能式誇獎「你真棒」、「你太聰明了」;另外一種是比較式誇獎「還是我們家寶貝厲害,比隔壁**強多了!」。其實好的誇獎,不是一句簡單的「你真棒」和與別人對比,而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 「成長型思維」,並讓錘鍊出6個方面的能力:注重細節、善於合作、具有條理、懂得選擇、敢於創意以及領導力。「寶貝,你這個細節處理得真好!」
  • 家長學會孩子「誇獎公式」,一句頂一萬句,寶寶性格好更懂事
    都說孩子是在誇獎中長大的,家長每次見證孩子的成長,都會說一句「你真棒」,可是這句萬能語對孩子的成長真的有幫助嗎?對於誇獎這件事也是需要點技術的,有的孩子因為誇獎變得更懂事,性格也更好。2)「無差別」誇獎就如同上文中壯壯奶奶一樣,無論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會誇。做的對的、做的錯的都誇。
  • 不要再誇獎孩子聰明了!
    「這個孩子真聰明!」這幾乎是我們小時候最經常聽到的表揚了。我們都以為這句話是萬能鑰匙,當我們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誇這句準沒錯!家長愛聽,孩子高興。但事實上,這句話是裹著糖衣的藥片,一個不小心超過劑量,就會適得其反,產生副作用。
  • 誇獎孩子也需要技巧 這4個誤區要避開
    當孩子學會自己吃飯,當孩子學會自己刷牙,當她能畫一幅很好看的畫,能完整背出一首詩......作為家長,我們內心是自豪和有成就感的,當然免不了對孩子誇獎。孩子也需要我們的誇獎和鼓勵,適當的誇獎會讓孩子更加自信。但誇獎孩子也是需要技巧的,誇得不好反而會出現反效果。家長們在誇獎孩子時容易進入以下哪些誤區呢?
  • 別再用「你真棒」誇獎孩子,誇獎有6個要點,聰明家長學起來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他人誇獎,因為這意味著之前的努力得到大家的認可,尤其對於孩子來說,在成長路上他們需要家長誇獎,不知家長有沒有掌握好誇人的「火候」?不少孩子因為長期聽到家長說「你真厲害」之類的話之後,對這類話並不會有多少觸動。家長想要鼓勵孩子,想對孩子努力的成果進行讚揚,開始或許會讓孩子有高興,但時間長了之後,並不利於孩子成長,甚至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的心理。
  • 誇獎也會讓孩子經不起挫折?爸媽誇獎孩子要注意這3點
    這個權威性謊言對教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能力評價;而教師這一心理活動又通過情緒、語言和行為傳染給學生,讓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來自教師的積極暗示,變得更加自信和自強,從而在各方面也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在孩子面前,父母是孩子的權威。經常誇孩子可以讓孩子更自信,但孩子到底要怎麼誇,你真的知道嗎?
  • 誇獎孩子的正確方法
    0-6歲的育兒百科全書北美全職帶娃老司機教你輕鬆育兒套路橙子 我想請教一下 老人家經常動不動就說 「好棒 第一名」 這樣是否可以的 ?具體要怎麼誇獎孩子,才能真正激勵他,讓他變得更好,而不會有「讓他驕傲」的反作用呢?
  • 誇獎孩子只有一句"你真棒",有多少父母真正會誇獎孩子?
    父母的表揚和肯定,是3-6歲幼兒行動和探究動力的主要來源。誇獎意味著肯定,父母對孩子的誇獎就是對他們的肯定。當父母肯定自己,孩子對父母說的話更容易認同,也更樂於接受父母的意見和建議。可以促進親子間的關係,加溫感情。不過,誇獎孩子只有一句"你真棒"可不行。有多少父母真正會誇獎孩子?
  • 誇獎孩子也會傷害到孩子,你知道怎么正確誇獎孩子嗎?
    這種誇獎是華人社會裡最常見的誇獎詞,但是,那位北歐教授並不領情。在小女孩離開後,教授的臉色一下子就沉了下來,並對這名訪問學者說:「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但是,教授堅決地搖了搖頭,接著說:「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誇獎她,但漂亮這件事,並不是她的功勞。」「孩子還很小,不會分辨,你的誇獎容易讓她認為這是她的本領。一旦她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她就會看不起其他樣貌並不出眾的孩子,進而造成她認知上的錯誤。」
  • 父母必知:正確誇獎孩子的方式
    誇獎孩子看似簡單,但是一不小心就可能說錯話呢!  1  真心誇獎孩子    孩子有時確實會有出人意料的好表現,這時候家長硬要板起臉說些「勝不驕、敗不餒」的話,那也未免有點太矯情了!畢竟,孩子還是需要讚美的嘛。
  • 父母誇獎孩子有學問,除了會說「你真棒」,還會怎樣誇獎呢?
    在我們身邊,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誇獎,「你真聰明」「你真帥」「真乖」。其實,這樣的誇獎偶爾一次還行,經常誇不起任何作用,甚至讓孩子產生錯覺:自己天生聰明、帥氣、乖巧。所以,家長誇獎孩子,不能泛泛而誇,而是要誇具體,誇孩子努力的程度等。
  • 讓誇獎變得更有效果的訣竅:給孩子一個「意外」的鼓勵
    當誇獎失去了效果:家長如何做才能讓鼓勵更有效?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都知道要讓孩子變得上進,誇獎會比批評更有效果,但實踐過之後也會有這樣一個現象,那就是說孩子很棒的時候他們基本沒有什麼反應,誇獎失去了應該有的效果,久而久之甚至孩子認為家長的誇獎是一種表面附和,根本不認為大人覺得自己真的很棒。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如何讓誇獎變得更有效,其實也是需要技巧的。
  • 孩子考了100分,別讓您的誇獎方式,反而害了孩子
    倆人演的是有模有樣,我把這段視頻發給了她奶奶。孩子奶奶看了笑得合不攏嘴,直誇獎:「不錯,不錯,到底是小孩子,腦袋瓜轉的快,聰明,記性也強,這麼長的臺詞都能記住。」其實,在這裡我是有一些擔憂的,按理說,奶奶誇獎孩子,做父母的應該高興才是,其實,我真正擔憂的是這種誇獎方式,如果誇獎不當,不但不能增強自信心,反而會害了孩子。
  • 誇獎孩子,適度最重要
    以前我們提倡棍棒底下出孝子,認為對孩子嚴厲才能教育出好孩子。比如&34;、&34;,這兩個人我們應該不會陌生,一個是用&34;的方式,將自己的四個子女都送上了北大學府,另一個則對自己的兩個女兒有著&34;的家規。
  • 老師用這句話誇孩子,其實是在提醒家長該多管教孩子了
    許多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聽到過「這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愛學習」之類的評價。每次聽到心裡都是美滋滋的,認為這是他人對自己的肯定。但如果真的信了,只能說明你太傻了!1.這句話讓孩子懶於學習有句老話叫「自滿使人落後」。
  • 當孩子表現出彩時,請父母用"優質的誇獎"鼓勵孩子,更有效果
    現在我們都講究鼓勵式教育,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不過有的家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就是知道了要誇獎孩子,但卻沒用對方法,孩子從家長的誇獎中收益不夠。家長不僅要經常誇獎讚美孩子,還要懂得如何誇獎的藝術。家長對於孩子的評價是孩子建立自我認知的基礎,如果孩子總是被家長"挑刺",那麼孩子就很容易缺乏自信,變得自卑。而適當的誇獎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自信,還能幫助孩子進步。現在很多家長都已經知道要誇獎孩子了,而進一步需要被家長了解和學習的是"優質誇獎"。
  • 這6款護身符,才是最適合中國人佩戴的,千萬別戴錯了!
    護身符,顧名思義也就是隨身佩戴來保護自己的一件物品,可能多數人都有這樣的寶貝。大家對它們也有依賴,選擇合適的寶貝佩戴,對身體也有著不同方面的各種好處,佩戴護身符這樣的方式反映了中國人對命理的依賴,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傳統習俗,文化的展現!
  • 越誇獎孩子學習越差,因為你從沒誇獎過別人家孩子
    正是基於上述的認知,如今的學校為了保證教育的公平性,也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學習興趣,不允許在微信群裡公布考試成績,不進行班級排名,也不再區分快慢班。但這樣保護學生自尊的做法真的有效嗎?許多家長認同誇獎對孩子自尊和學習興趣的影響,因此從小就開始誇獎孩子,尤其是老人。
  • 如何用誇獎引導孩子
    很榮幸今天在這裡分享,我在孩子教育上面摸索的心得。依照慣例,為什麼由我來講那?主要有兩點:首先,作為兩個學齡前孩子的爸爸,在用誇獎引導孩子上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實踐,並且將自己的引導方式迭代了3個版本。其次,我是一位從「誇獎」中受益的人。都哪些受益的點那?
  • 你的孩子值得被誇獎
    誇獎自古以來,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觀的觀點各有不同,有的人認為要積極地引導孩子用。多表揚孩子。而一另一部分人認為孩子需要接受一些批評,甚至是必要的壓制,這樣孩子才可以經得住壓力。然而我支持多誇獎。下面我們來通過一個故事,讓你感受一下鼓勵孩子和表揚孩子的力量吧。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一個同學是師範生,大學的時候,正好想出去鍛鍊一下,順便賺一些外快。他遇到了一位初三的學生,這位學生需要補習英語,這位學生的英語成績很差,每次考試基本不會超過30分,他的英語單詞都基本背不掉。之前家長也請過好幾個家教,都被這個孩子給用各種方式氣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