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到了一定階段,寶寶要開始添加輔食,但新手爸媽難免會犯愁。
到底什麼時候寶寶可以吃輔食?添加輔食後,應該怎麼吃?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寶寶輔食中的學問~
添加輔食的最佳時間
正常情況下,寶寶從4-6月開始添加輔食,但每個寶寶的發育進程不一樣,家長們要注意觀察。
如果寶寶出現以下表現,就可以考慮添加輔食了:
◆ 每日奶量1000ml以上,寶寶仍顯得不滿足;
◆ 能夠控制住頭頸部,對大人食物表現出興趣;
◆ 挺舌反射消失,可以吞咽食物;
◆ 吃飽後會用轉頭、推開食物等方式,傳遞「飽腹信號」。
添加輔食後,寶寶該怎麼吃?
吃輔食是寶寶向成人食物過渡的一個階段,必須循序漸地添加。
1歲以內的寶寶,仍要以母乳或奶粉為主。1歲後,隨著輔食提供的能量增多,奶量跟著適當調整。
不同月齡輔食及奶量標準
4~6個月
剛開始吃輔食,建議從添加強化鐵配方的米粉開始,並逐漸嘗試多種糊狀食物。輔食量從每天1茶匙(5ml)到2~4茶匙,從1餐逐漸增加到1~2餐。
奶量標準:每天不能少於700-800ml,推薦攝入量800~1000ml。
7~8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的輔食,應該從泥糊狀逐漸過渡成帶有小顆粒的厚粥、爛面、肉末、碎菜等。如果寶寶對牛奶蛋白、雞蛋等食物不過敏的話,可以嘗試先吃1/8個蛋黃,等適應較好後再加量。
奶量標準:每天總奶量不低於800ml,建議每日喝奶4次,每次200~240ml。
9~12個月
這個階段,可以給寶寶嘗試便於用手抓捏的「手指食物」,例如香蕉、胡蘿蔔等水果蔬菜切成塊狀,鼓勵寶寶自己拿著吃,一整天的輔食餐數可穩定為2次。
奶量標準:每日總奶量不得低於800ml,建議每天吃三次,每次220~240ml。
1~2歲
給寶寶準備雞蛋、肉禽魚,麵條、饅頭等穀物類食物,並讓寶寶嘗試不同種類的蔬菜水果,增加進食量,培養一日三餐的進食習慣。
奶量標準:每天總量維持在500ml,每天2~3次。
每個寶寶情況都有所不同,輔食添加時還是要根據寶寶的發育特點,在寶寶胃腸功能良好的情況下,遵循食物質地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種類從少到多的基本原則進行添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