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學生學習,學習哥
上周六開家長會的時候,班主任把孩子們的作業掛在牆上進行展示。
作業本上那些被老師圈出來地方,紅紅的一片觸目驚心,就像手術臺上千瘡百孔的病人一樣。
仔細一看,很多都是因為錯字、漏字等等這種小毛病被老師圈出來的,這些錯誤有的時候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我今天和同學一起去動物園看了小能貓。媽媽一般在上班的地方吃牛飯。
還有各種數學題漏寫符號、小數點、計量單位的,英語作業也是單詞拼錯等等這些問題。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小,馬虎也不是多大問題,以後長大了就會專心點。
一些孩子也不將馬虎當回事,還會振振有詞地說:這些問題我都會,只是太馬虎了。
其實下次考試他們還是這樣,還會因為馬虎而扣分,這種情況只會延續到中考、高考。
現在馬虎形成習慣,將來長大後也依舊會馬虎。
一個對小事馬虎的人,對大事也根本嚴肅不起來。
其實想要讓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很簡單,但是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孩子馬虎的原因有哪些。
1.對知識點掌握不牢固,概念混亂不清
有的孩子對知識點掌握不牢固,沒有將內容牢記在心。平時寫作業遇見不會的、不確定的題目就會翻書去看。而等到考試的時候,因為時間緊張,很容易越著急越想不出來。
在考試的時候太緊張而想不起來「天街小雨潤如酥」,只能大概記住一個差不多的句子,最後就寫成了「天下小雨潤如酥」。
以為是馬虎,其實還是對知識點掌握不牢固,緊張之際就得出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
2.注意力不集中,寫題的時候不專心
很多學生在寫題的時候很容易跑神,比如正在寫數學應用題的時候,很容易看到「果汁」而想到自己放學後也要去買果汁。因此在答題的時候不專心,後面的答案都是應付了事、亂寫一氣。
3.沒有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不會檢查
當孩子考試時,經常用「想當然」的態度去看題目,覺得自己都會做所以就「跳讀」,在沒有認真審題的情況下進行答題。
每次上學之前,家長都會檢查孩子有沒有忘帶什麼,養成孩子凡事喜歡依賴父母,不會主動檢查。寫完作業都有家長、老師來檢查,就算出錯也是接著訂正。等到考試的時候,沒有人檢查的情況下,自己也不知道檢查,沒能發現錯誤。
粗心並不是小毛病,它會成為伴隨人一生的大問題。處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心智很不成熟,並沒有意識到粗心的嚴重性,因此這個問題家長要格外重視,幫助孩子改掉這個毛病。
有的家長會說,平時我也提醒孩子耐心點、細心地、認真點,考完試記得檢查,怎麼就一點效果都沒有啊?
當家長的提醒並沒有產生效果,就要考慮一下是不是要換種方式了。
環境
班主任說有幾個孩子在考試的時候,常常會東張西望,抓耳撓腮,仿佛屁股下面坐的是一盆仙人球。
我旁邊的壯壯媽也被點到名字了,她衝著老師訕訕一笑,不好意思地對老師說下次一定讓孩子注意。
說完話又接著擺弄自己的手機,我瞟了一眼,微信對話框裡都是「打麻將」「等會兒就到」的字樣。
壯壯媽和我都是一個小區的,她在小區是出了名的愛熱鬧,喜歡拉人去她家裡打麻將。
她在家裡呼啦呼啦的搓麻將聲是很影響孩子學習的,本來小學的孩子都很容易分心,家長還在家弄出這種大動靜,孩子怎麼能集中注意力學習呢?分心也是必然的事啊!
因此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尤其是各位媽媽,不要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一會兒問問孩子餓不餓,一會兒又給孩子倒杯水......這樣孩子寫題的思路會被打斷,也很容易讓孩子養成分心的毛病。
重複
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常寫錯字,但是卻很少見誰把自己的名字寫錯,為什麼呢?
原因在於重複。從小到大,我們把自己的名字寫到試卷上、本子上、書上、簡歷上、各種亂七八糟的資料上。每個人幾乎寫了幾萬遍自己的名字,因此形成肌肉記憶,絕對不會出錯。
家長要監督孩子,讓他把每一個應該背會的公式、詩句都能背到滾瓜爛熟的地步。
你一說「橫看成嶺側成峰」,孩子能立馬反應出「遠近高低各不同」,並能將這些句子一字不錯地寫下來。達到這種效果,我相信考試的時候孩子就不會出錯了。
對於孩子寫錯的字詞,家長可以監督孩子把這些錯字多寫幾遍,記錄在錯題本上。
但是處於小學階段的孩子,在整理錯題本時往往會重視形式而忽略內容。
將錯題用不同顏色的筆重點標註,本子上密密麻麻、花花綠綠的一片,咋一看孩子好像很用心。但是把這些問題讓他在做一遍,還是會出現同樣的錯誤。
因此隔一段時間,家長就要提醒孩子,把這些錯的地方重新寫一遍。要真正把錯題「訂正在心裡」,而不是紙上。
方法
開家長會的時候,班主任介紹了一種讓孩子減少馬虎的方法——記錄錯誤。
製作一張大表格,標註上日期,將表格掛在孩子經常能看到的地方。如果孩子寫完作業後,被家長或者老師發現幾處錯誤,就在表格上打幾個×。
時間久了,他就會看見表格上全是因為馬虎而打的×。孩子就會覺得愧疚、很不好意思,為了不再因為馬虎而失分,為了讓表格上的×少一點,他就會自己主動去多檢查幾遍,養成主動檢查的習慣。
態度
很多孩子不把自己的馬虎當回事,覺得自己雖然考了80分,但是實際上也是考了90分。家長聽了孩子的話,也覺得孩子實際考了90分。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根本不覺得馬虎是一個大問題。
家長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態度,用自己的言行向孩子證明:馬虎是一件嚴重的事。
不能只將「耐心、細心」這種話對孩子說一遍,要真正將這些話落實在行動上。
不能這邊告訴孩子「要仔細審題」,那邊就朋友說「這麼認真幹什麼,隨便弄弄就行了」。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告訴孩子做事要認真。
家長的言行不一,會讓孩子覺得「馬馬虎虎無所謂,六十分萬歲」,因此想要讓孩子養成細心地習慣,也請各位家長平時也不要丟三落四,一定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