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我上輩子欠你的!」
上海浦東機場曾發生過這樣的慘劇:一個留學生,因母親無法為他負擔高昂學費而連刺母親9刀。據了解他一年學費高達數十萬,而媽媽每月的工資只有7000元。他5年的學費都是媽媽省吃儉用,甚至變賣家產,才東拼西湊到的。
偶然間看到這個新聞,小編不禁思考,養育一個孩子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留學生在外學了一身的本領,卻體會不到母親的辛苦,恩將仇報!
越來越多的孩子覺得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慢慢喪失了感恩的能力!
沒有人應該對你好,除了父母,而且是在18歲以前。
孩子不懂得感恩,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1、過度溺愛孩子
現在的孩子,哪個不是父母手上的寶,捧在手心怕摔著、放在嘴裡怕化了。要什麼,給什麼,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都摘下來給孩子。
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孩子慢慢被寵成了「小公主」、「小皇帝」,從小奢華的生活,讓他們變得好吃懶做。
「父母為我付出是理所當然的」深深植入他們的內心,一旦違背他們的意願,便會指責父母,視他們為仇人。
2、父母自身觀念的原因
研究表明:中國57%的家長自己認為,即使孩子長大了,還是能幫就幫!
「孩子上學辛苦,咱能做的事情就都幫他做了,他只要把書讀好就行了。」一位孩子的家長,這麼說道。
一切以孩子學習為中心的教育非常危險,當父母都覺得是應該的,那麼孩子更是理所當然地向父母索求。這樣的愛,如果不及時制止,很容易引發血案。
3、父母沒有言傳身教
如果把家庭比作一棵植物,那麼父母是根、孩子是果。父母的行為,影響著孩子的行為。
如果父母都沒有辦法做到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又怎麼要求孩子這樣做呢?
每次吃飯的時候是給老人盛飯、夾菜;節假日經常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耐心聆聽;平常給老人放洗澡水,捶背,按摩等等。一些細微瑣碎的小事,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感恩的種子。
反之,父母在家總是對著老人大吼大叫,各種嫌棄。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後,一年半載去看望一次。這樣的父母有什麼資格質問孩子:你為什麼不感恩我?
加州大學曾做過一項調查:懂得感恩的人罹患抑鬱和焦慮的概率更低。
親愛的父母們,如果你愛孩子,請一定要拒絕他們無理的要求、請一定要讓他們獨立完成力所能的事情,請一定要教會他們換位思考,請一定要讓他們學會感恩。
教會孩子感恩,不是為了讓他們感恩自己,而是為了讓他們心存感激地面對這個世界,擁有愛人的能力、收穫更加幸福快樂的生活。
最好的教育,不是教會孩子學習,而是教會孩子去愛。